百姓心声【了解百姓心声,,切合百姓需要】

  “一年脱贫,两年致富,三年发展”。2012年是扶贫“双到”工作开展的第三年,也是“双到”的攻坚之年。广东各地在加快扶贫开发的同时,也对之前工作进行了阶段性盘点,总结和回顾近三年来扶贫开发“双到”工作取得的成绩和经验,展现发展成果,彰显时代精神。
  丰顺地处梅州南端,毗邻潮汕地区,总面积2710平方公里,其中老区行政村面积就达2300平方公里;老区人口约40万,占全县人口总数65%。
  2009年以来,丰顺县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和梅州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紧紧围绕扶贫“双到”目标任务,坚持把扶贫开发“双到”工作作为一场硬仗来打,有效借助外力,充分激活内力,整合各种资源,统筹各方力量,精心构建平台,老区面貌焕然一新。
  到目前为止,集体经济收入达3万元以上的贫困村有98个,其中5个贫困村达到10万元以上;为全县22791名60周岁以上的贫困老人一次性趸交了农村养老保险;资助初中生1000人、高中生331人、各类职校生2348人、大学生339人;提供免费治疗和医疗救助3000多人,发放可免费领取药品的IC卡330多张。提前并超额完成2011年度省下达的4550户农村低收入住房困难户住房改造任务。精心打造了石桥、梅溪等9个整村推进示范点。马图、小溪等4个整村推进示范点正在建设中。 全县扶贫“双到”工作取得巨大成绩。
  壹
  两年前那个到处都是泥坯土房、残檐断瓦的小山村,今天呈现在记者眼前的是另一番景象:整齐规划的客家民房,全新的大梁和瓦片,粉刷一新的白外墙,环境优美的休闲小公园……
  梅溪村,这个曾一度被贫困窒息的小山村,是什么促使它发生这样大的变化?
  “正如梅溪河这条活水造就了避暑胜地梅溪村天然泳池一样,扶贫开发‘双到’的‘活水’让梅溪村又活了起来,让昔日的贫困小山村变成了今日的旅游新农村。”村支书邱耀亮一语道破个中缘由。
  梅溪村是丰顺汤坑镇的一个革命老区村,距县城21公里,全村共有390多户1700多人,其中贫困户就有84户320多人。村里山多地少,耕地面积985亩,人均耕地面积仅0.6亩,主要靠种植水稻、甘薯和玉米等作物维持生活,偶尔兼种少量花生、鱼藤、仙人草等经济作物,全年人均纯收入3416元,村集体经济收入几乎为零。
  “‘双到’之前的梅溪村房屋几乎全是破危的泥砖房,垃圾乱堆、人畜混住、污水横流、臭气熏天,人居环境恶劣。村民主要以农业为主,收入很少,难以筹资建新房。”邱耀亮是土生土长的梅溪人,一眼看上去和当地的农民没有什么两样。说起梅溪的过去,他一个劲地直摇头。“村民们也极力想摆脱贫苦的困境。但是,陈旧落后的思想观念让他们一直没有找到发展的出路。”
  2010年3月,梅溪村来了一支特殊的扶贫工作队——广州市黄埔区南岗街道办的驻村干部们。扶贫工作队的进驻,给梅溪村带来了脱贫的希望。2011年5月,梅溪村被列为丰顺县农村低收入住房困难户住房改造整村推进示范点,成为广东全力推进的20个省级“幸福安居工程”示范村之一。
  “经过工作队前期的摸查和动员工作,梅溪村召开了三次村民代表大会,向群众宣讲整村推进的新农村建设和梅溪村整体规划,逐家逐户做好面对面的宣传发动,解除村民的各种疑虑和解决实际问题。”县扶贫局局长郭春山告诉记者,在强有力的宣传思想工作推动下,一场农村低收入住房改造整村推进的大工程在梅溪拉开了帷幕。
  据了解,帮扶单位和丰顺县共同筹资890万元,危房改造户平均每户自筹1.5万元,农房改造以农户自筹为主、政府补助为辅落实资金,采取统一设计、统一施工的方式,对全村390户进行整村连片改造。“目前已改好350户,还有40多户正在改造中。”邱耀亮告诉记者,省、市有关领导都多次来村里调研,对农房改造工作比较满意。
  “短短一年时间内便完成了梅溪整村的住房改造,在全县农村低收入住房困难户住房改造建设工作中起到很好的示范带动作用。”陈修忠曾是丰顺老县长,退休后就到县老促会,担任了几届会长,一直在为丰顺老区的建设和发展奔波。看到梅溪今天的变化,他抑制不住自己内心的喜悦,“扶贫‘双到’这种模式确实给老区带来了深层次的改变。”
  我们到梅溪的时候,刚下了一场大雨,一位六十多岁的老人正在自家门前洗菜,知道记者的来意后,她站起身,动情地对记者说:“我活了这么大岁数,做梦都没想到还能住上新房子。”朴实的话语道出了扶贫工作取得的成效。
  在梅溪,记者还看到,主村建设了天然浴场休闲区——天然游泳场、亲水平台、儿童浴池、竹棚等休闲场所。配备了太阳能路灯,还特设富有本地特色的农家乐饭庄,一个自然风光和生态休闲的旅游新景区正具雏形。“畅游溪水觅清凉,安坐竹亭纳清风”,成为今日梅溪老区村的真实写照。
  贰
  “贫困村要实现长久脱贫致富,必须发展集体经济。”在去丰良镇仙洞村采访前,县老促会副会长廖金发告诉记者,自扶贫“双到”开展以来,帮扶单位在如何提高村集体经济实力上下功夫,求实效,不断尝试,逐步找准了发展产业经济的路子。
  驱车向仙洞发展农业产业园进发,沿途崭新整洁的村容村貌、美丽的田园风光,令我们目不暇接。拐过几个弯,眼前豁然开朗:一片开阔的池塘,一大群鹅,有的在水中游来游去,有的在岸上踱着步,梳理着羽毛。“这些都是从国外引进的新品种——郎德鹅,目前市场前景不错。”县老促会秘书长李少级告诉我们。
  仙洞村属贫困山村,远离县城30多公里,全村共443户2230人,其中贫困户136户,贫困人口521人。绝大多数村民以种植水稻为生,集体经济薄弱,集体经济收入仅为铺面租金2500元,留守在村的大多是老人、小孩和病人。根据省市扶贫开发“双到”工作安排,广州发展集团负责帮扶丰顺县丰良镇三个贫困村及438户贫困户,其中属下广州发展实业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对口帮扶仙洞村。
  “要在贫困村发展集体经济,一是要利用村的自然条件优势,二是要走市场高端差异化之路,三是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机制。”对发展集体经济,广发集团帮扶工作队有自己的策略。根据仙洞村实际,他们首先从发展温氏养鸡场入手,2011年3月,果断投入资金购买了附近一个加盟温氏集团、总规模约12000只鸡的养鸡场,并转由村委经营管理,使集体经济尝到了甜头。接着,迅速成立仙洞广发农业专业合作社,并逐步拓宽发展集体经济项目,先后投资发展养殖东南亚药蝎、种植美国甜玉米、饲养仙洞黑猪、种植五彩米等几个项目。并在村陈屋片打造一个占地约100亩、集“养猪+养鸡+养鱼+养鹅+金银花+蜜柚”六位一体的现代农业产业园,大力发展高经济性、本地比较少见的海南定安黑猪、山东汶上芦花鸡、优质郎德鹅、九丰一号金银花等特色项目。并在园区开展太阳能、沼气综合利用等工程,翻新改建产业园办公室,开展科学化、精细化、规范化管理,开展园区整体绿化美化和无害化排放,努力打造一座花园式农业产业园。同时通过“公司+合作社”形式,实现产、供、销一体产业链。目前,村民年纯收入达到7000多元,贫困户全部脱贫。   “预计到今年年底,集体经济将实现年收入25万元以上。”仙洞村支部书记刘良将告诉记者,仙洞村有望再次实现跨越式发展,走上产业强村之路。
  “走集体经济带动贫困户稳定脱贫的路子,广发集团这个好点子实实在在为仙洞村做了一件大好事。”谈及对口扶贫帮扶工作,刘良将连连举起大拇指表示赞赏。“这样的帮扶,我们的生活肯定会大大地改善。”
  雨后的仙洞发展农业产业园,更加清新、幽静,若深深呼吸吐纳一番,便会觉得神清气爽。离开时,记者忍不住又回头看了几眼。
  叁
  “群策群力扶贫开发,同心同德脱贫致富”,“扶贫扶到点子上,荒山也会变金山”,“先富帮后富,同走富裕路”,“扶贫先扶志,治穷先治懒”……像这样的宣传标语在丰顺乡镇随处可见,表达了村民们脱贫致富的热切愿望,希望通过与对口帮扶单位共同努力,使贫困村真正走上致富路,过上好日子。
  “丰顺县金叶发展公司为我们黄粗村孤寡老人建安居房,打通了1.2公里的自然村村道,修建了4.4公里的水渠。带动村民扩大了香蕉种植规模,每年仅香蕉种植一项每户收入达2-3万元。”
  “扶贫‘双到’以来,省国土资源厅为我们修建村文体活动中心、仙龙广场、仙龙公园和仙龙村小学,实施村道水泥硬底化和饮水安全工程;为17户贫困户和五保户实施了危房改造,为有种养项目的农户购买农用物资,为贫困老人购买养老保险,为就读高中、技校和大学的学生以及因遭受洪灾的村民等发放补贴。”
  “省住房城乡建设厅通过教育、医疗、养老、生活救助等方面帮扶,莲塘村76户有劳动力贫困户全部实现稳定脱贫。村容村貌得到脱胎换骨的变化,公共服务设施不断完善,基本形成宜居村庄环境格局。”
  “省总工会累计投入帮扶资金815万元,其中,570万元用于‘帮村’,245万元用于‘扶户’。2011年黄蔡村集体经济收入15.5万多元,贫困户年人均纯收入达6890元,128户贫困户全部脱贫。”
  “黄埔区人社局、安监局筹集帮扶资金1516.74万元,其中帮扶单位引资1067万元,对石桥村引进竹子深加工产业、种植黄花梨、沉香等名贵树、合作建设生猪养殖基地、入股广州(梅州)工业园、建设村安全饮水工程、建成信息化示范村;对帮扶户进行培训转移就业、发展特色种养、购买新农保、新农合及扶贫助学。”
  在丰顺老区走访的几天里,每到一处我们听到的都是这样的介绍。
  丰顺扶贫“双到”工作如火如荼,成效有目共睹。
  8月6日,对山区扶贫开发“双到”工作进展情况十分关注的省委书记汪洋,抵达梅州后,第一站就先来到丰顺八乡山镇考察生态旅游区建设情况。对八乡山镇党委政府通过发展生态旅游带动农民系统脱贫致富的思路,汪洋书记表示赞许和肯定。
  “这两年,省、市以及有关部门领导非常关注老区扶贫开发工作,多次来丰顺调研,并对扶贫“双到”工作给以充分肯定,这对帮扶单位和丰顺干部群众来说是极大的鼓舞和激励。”李少级告诉记者。
  截止今年6月,全县98个帮扶单位共筹集帮扶资金5.19亿元,平均每个贫困村530万元,其中社会筹资1.35亿元,县财政投入3603万元,落实帮扶项目698个,打造莲塘、黄礤、仙龙、仙洞、砂田、石桥等6个省级整村推进幸福安居示范村。98个贫困村集体经济收入平均达9.1万元;年人均收入平均达6463元,提前一年实现稳定脱贫的目标任务。
  “只有真正了解老百姓的心声,才能使扶贫工作真正切合老百姓的需要。三年的‘双到’工作,让丰顺老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郭春山局长表示,下一步,将积极巩固和扩大扶贫“双到”工作成果,确保“双到”工作持续推进,取得长效。

推荐访问:百姓 切合 心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