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骗保现象的社会学分析] 用社会学视角分析现象

  摘要: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为了保障城市居民的基本生活,只是针对那些不能维持基本生活的居民提供资金和实物。然而,骗保现象屡见不鲜。本文针对拟从骗保现象的表现形式、危害、产生根源以及解决措施等方面对骗保现象作探讨。
  关键词:骗保 监管 制度
  国家低保政策推行十余年来,在保障了大量处在底层贫困群众基本生活的同时,花样繁多的骗保赖保现象也在各地层出不穷。有车有房享受低保待遇的,开着宝马去领取低保金的,拥有多套房产还去申请保障房的,此类骗保丑闻屡屡曝光媒体,在激起民众愤慨的同时,更使得骗保现象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社会焦点问题。
  一、骗保现象的表现形式及危害
  所谓骗保,在本文中仅指通过各种非正规渠道骗取最低生活保障金的行为。主要有两种形式:其一是通过虚假的证明材料或者贿赂低保工作人员,对真实的家庭收入和财产状况造假,从而冒充低保户享受着国家最低生活保障和待遇;其二是原享受低保的人已不再符合领取低保的条件,如原低保者已故、生活条件好转、子女毕业已参加工作、已退休享受社保等情况,却加以隐瞒不及时上报,仍继续领取最低生活保障金。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为了保障城市居民的基本生活,只是针对那些不能维持基本生活的城市居民提供资金和实物。这些骗保、赖保的行为使得真正需要低保的人享受不到低保的待遇,有房有车的人却享受着低保待遇,若是骗保盛行,势必将导致社会分配不公,道德缺失,资源浪费,影响了公平正义与社会稳定。
  二、骗保现象出现的原因
  (一)对申请低保者的监管和审核不到位,没有构建一整套及时全面反映低保对象的信息追踪系统。进入和退出机制还比较粗糙,对于申请者的审核以及低保对象的监管还存在着盲区或者达不到的地方,具体原因又可细分为以下几点:
  1、低保申请户的审核以及低保户的动态监管常常要涉及到银行、公安、房产、交通、工商等多个部门,例如在审查低保户资格时要取得相关的房产、车辆方面信息,这就牵涉到房屋管理处等非民政部门,然而目前各相关部门的整合力度和联合办公能力都有待加强。若是仅凭借着民政部一个部门对其他非民政部门进行统筹协调,要真正实现审核与监管的准确到位存在着较大的难度。
  2、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发展,受到城市规划建设、贫困人口外出打工等多重因素影响,低保对象人户分离现象增多;再加之市场经济的变动所引发的不确定性经济因素影响,低收入家庭和低保户真实准确的收入变化情况很难计算,这些都为审核监管带来困难,也使得骗保行为有机可乘。
  3、目前大多数民政部门与社会保障、劳动等部门尚未建立资源共享,从而造成信息来源渠道狭窄。问题主要集中于是信息的采集、分类、传递及管理方式严重滞后,导致低保信息漏洞百出,管理核查难度加大。
  (二)“骗保”成本过低,即违法成本过低。目前我国对于骗保者的惩罚和警戒力度过轻,不足以对其造成威慑。对于骗保者的处理多数停留于清理和停保,相当大的部分骗保者只是停发低保,并没有受到经济或者其它行政或法律方面处罚。这样的惩处力度直接纵容了骗保行为的发生,很多骗保冒领者正是因为存在骗保无惩处、骗保小惩处、退了低保金就没事的心理预期才实施骗保的。
  (三)我国现有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存在体制与机制上的问题,制度建设、法制建设滞后,存在着无法可依,违法不究,执法不严等系列问题,进而导致以权谋私,滥用职权,弄虚作假泛滥,纵容了一些权力部门和负责人与骗保者的相互勾结与非法利益链的形成。
  三、解决骗保现象的对策
  (一)构建科学合理的进入和退出机制,严格限制其申请低保的条件范围,制定出一套既切合实际又便于操作的家庭收入(财产)评估方法(包括现金银行存款、经营性、非经营性资产、可变现收入等),从而准确界定低保对象。时时监督低保享有者家庭状况的变化,完善由低保者向非低保者双向转换的具体操作程序。
  (二)整合低保工作所涉及的各相关执法部门的信息资源,建立一整套及时全面反映低保对象的信息追踪系统以及构建涵盖低保对象所有相关情况的动态信息数据库,同时还要建立全面的监管和服务相统一的动态反馈机制,对低保对象进行实时跟踪管理与服务,以此确保最低生活保障和待遇能够确切落实到需要的人手中,服务和管理将更加准确到位,防止骗保、赖保行为的出现。同时将各部门相关信息整合,可以有高效地对各个相关部门进行协调和统筹,提高政策的执行能力。
  (三)完善社会保障的立法与制度建设。法律方面,建立健全的法律法规系统,确保社会保障制度的权威性、约束性,做到有法可依,违法必究,执法必严,运用法律法规的约束力量,加大对于骗保者、滥用职权者与渎职者的惩处力度,强化监管。追究相关责任人的法律甚至刑事责任,提高违法犯罪成本,杜绝骗保现象的出现。制度方面,完善审批公示和监督制度,提高公信力。鼓励普通民众参与低保政策的监管,发挥社区、公民个体的力量,健全举报揭发制度,有利于发扬民主,进一步实现政策的有效性和公平性。
  (作者单位:华北电力大学)

推荐访问:社会学 现象 分析 骗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