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促进学生职业发展视角谈技工院校体育教学创新|技工院校

  技工院校体育教学在完成增强学生体质的一般性教学任务基础上,重点要放在学生职业工种、职业性质、工作环境等方面进行针对性的身体教育,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专业技能学习,培养学生职业发展的综合素质,为学生将来顺利就业、有良好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这是技工院校体育教学创新的重点。
  职业发展是在从事的领域里,通过努力,对该领域有深入和广泛的经验及独到的见解。行政管理能力、团队建设能力、规划沟通能力及职业素养等是从业者实现自身职业发展的“非常规武器”,而所学专业便是从业者的“常规武器”。这两种“武器”是从业者职业活动所必须的基本意识、能力和知识的集中体现,反映了从业者的精神状态和能力水平。当前社会对技术工人的要求逐年提高,已经从单纯的专业技能方面扩展到综合素质。因此,技工院校学生的职业发展要具备较强的专业技术能力、充沛的体力、心理调节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以及社会适应能力等。
  1 技工院校体育教学与职业发展
  1.1 技工院校体育教学与职业发展的关系
  技工院校体育教学为学生学习专业技能和职业发展提供身体保障。从对青岛市技师学院学生实习就业后职业发展统计情况来看,在校期间身体素质好、体育课上掌握运动技能快、经常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学生在工作单位学习和掌握岗位技能的时间较短。这说明,体育教学对学生专业技能的掌握和学习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机械加工类的车、铣、切、刨岗位对从业者的身体平衡能力、耐力、下肢力量及上、下肢的协调性、注意力等方面要求很高;装配钳工则要求发展手指的灵巧性,上肢的动力和静力性耐力及平衡能力。绘图、模具设计岗位对准确性要求很高,每一个动作都是在神经系统控制下的肌肉活动,既有主动肌的收缩,又有对抗肌的对抗,还有协调肌的参与。这些都是技术岗位对从业者身体素质的要求,要求从业者具备较高的身体控制能力。体育教学是一门对身体进行教育的学科,这些专业技能所需要的身体素质可以通过体育课或课外活动得到锻炼和提高。因此,技工院校体育教学是充实和完善学生职业活动有益的操作技能储备,锻炼对学生职业发展有益的身体能力及其相关的能力,使学生的身心和职业技能和谐发展,为其未来尽快适应社会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1.2 技工院校体育教学对职业发展的
  作用
  1)有助于调节压力,增强学生身体素质。当人处于心情低落、压抑、焦虑等不利于身体健康的情绪时,进行一定的身体活动可以缓解不良情绪。当前,社会就业压力较大,虽然技术工人就业相对较好,但是高技能岗位的就业门槛相对较高。因此,如何缓解技工院校学生就业压力应是技工院校体育教育重点工作之一。通过身体的活动,减缓和调节就业给学生造成的不良情绪和压力,提高学生的心理调节能力,使学生能以一个平和的心态应对各种挑战,进而顺利就业,实现自己的职业发展。
  2)有助于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团结协作及抵抗挫折的能力。
  ①有助于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意志品质。田径训练中,尤其是长跑练习需要付出一定的体力和耐力,在临近“极点”时,需要有坚强的忍耐力和能吃苦的精神才能顶过“极点”达到生理的二次平衡。因此,体育教学中经常进行田径练习有助于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意志品质。
  ②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集体主义观念和团体合作意识,锻炼相互协作能力,培养团队精神,即培养团结他人、服务大局的观念。团队意识不是个人牺牲的英雄主义,而是发挥每一个成员的特长优势,团结一致顺利实现目标。个人具备了良好的协作意识和便于合作的沟通方式,便能形成团结协作的内在动力和顺利地实施目标。体育课球类教学中的篮球、排球、足球、手球等,都是集体合作项目,需要多人在战术配合下,通过积极有效的沟通,组织进攻和防守赢得比赛。这类项目的练习在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相互配合及沟通能力上能起到独到的作用。
  ③有助于培养学生抵抗挫折的能力。运动员要掌握并能熟练运用动作,需要进行千百次抗挫折能力的练习。例如,在体操双杠“首倒立前滚翻”教学上,学生学会基本动作要领后,要想熟练做出正确而漂亮的体操动作,需要有坚强的忍受力和抗挫折能力,在一次次失败中总结经验,重新来过。因此,通过体育教学可以培养和提高学生耐受力和抗挫折能力,这将为学生今后良好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2 技工院校体育教学现状
  2.1 体育意识薄弱
  这是目前技工类院校乃至职业教育院校存在的通病。据调查发现,技工类院校部分教师以及学生都存在对体育认识上的偏差。虽然国家立有《学校体育工作条例》《教育法》《教师法》《体育法》等多个有关体育和教育的法律法规,但是体育意识薄弱还是目前制约技工类院校体育发展的重要因素。例如,在学习复习相对集中的时间,有些班主任会主动找体育教师,把体育课要来给其他学科复习;体育课上,学生偷懒,不愿意参加锻炼;等等。
  2.2 体育教学体系不够健全
  一是教材,技工院校的体育教学不同于大中专院校和普通中学的体育教学。专业技能的学习需要学生付出一定的体力,因此,教材应适合技工类院校学生学习的需要,但目前所使用的教材尚达不到这一需求。
  二是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不够合理。田赛中的铅球、铁饼,径赛中的50米、100米、800米、1000米,球类中的篮球、排球、足球等一直是课堂的主要教学项目,这让很多学生产生厌学和逃避的心理,不利于体育目的的实施。
  三是教法。目前课堂教学忽视学生基本情况和学制的差异。技工院校在生源渠道及学制上有多种形式,招收的学生中既有初中起点学生,又有高中起点的学生;在学制上,既有两年制,又有四年制,初中起点的四年制相当于高中阶段,高中起点的四年制相当于本科阶段,他们无论从体育基础、身心发展情况上,还是从认识能力和兴趣爱好上,都存在较大的差异。在教学中,没有区别对待,千篇一律地进行统一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这让有的学生“吃不饱”,有的学生“吃不了”。
  3 技工院校体育教学的几点创新
  3.1 教材创新
  技工院校学生就业方向是从事生产的技术性工作,这对学生身心素质要求较高。体育教学可以很好地加强这两方面的教育。现行的技工院校体育教材是以竞技项目为主,内容单一,与学生专业特点结合不密切,缺乏专业特色。所以要发挥技工院校体育教学为专业服务的优势,首先须从教材改革开始,要确定“全面发展,提高素质,促进健康,结合专业”的适用教材,培养学生有较强的身心理素质和社会适用能力,提高学生的社会就业竞争力,为学生的职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3.2 课程与授课内容创新
  课程设置上要结合学生专业特点,突出职业体能要求。技工院校的体育教学只有与学生的职业、就业有机结合起来,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让学生掌握更多的职业技能并使学生在校期间对今后的职业发展要求具备的身心素质和职业素养有全面的锻炼和提高,为学生的职业发展提供保障。例如,会计、文秘专业,应注重发展颈、肩、上肢及手腕手指力量,可以开设徒手操、健美操、羽毛球等运动项目;一线操作技术性岗位及维修类专业,应发展上肢力量和耐力、手指协调性、动作的准确性、触觉的敏感性、注意力、反应速度,可开设球类项目及体育游戏的专门性练习项目等。
  3.3 教法创新
  以青岛市技师学院为例,学生来自五湖四海,全国各地,学历起点有高中生也有初中生,学生的身体素质基础也是各不相同,因此必须创新教法。
  一是在体育教学中应当实行分层次教学法,即以学生运动基础和身体素质为主线,将学生划分成各个不同的层次,因材施教。例如,将身体素质好,有较强运动基础和体育测验达标以上的学生分为一类;将身体素质一般,偶尔运动、体育达标测验合格的学生分为二类;将身体素质较弱,平常不运动、体育测验不达标的学生分为三类,进行分层教学。教学中对各层学生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和评价体系,让“吃不饱”的学生能够“吃饱、吃好”,“吃不了”的学生“增加饭量”。
  二是兴趣教学。针对当前体育教学中学生兴趣和积极性不高的普遍现状,在教学中应采用激发学生兴趣的课堂导入和寓教于乐的教法,依据与学生专业相关或相近、娱乐性较强、参与性较强、形式多样、激励性较强的原则,采用体育游戏、分组竞赛、现场评讲等方法激发和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从而为学生职业发展所需的职业素养和身心素质的培养埋好伏笔。总之,应让各个层面的学生得到运动的成功和快乐,在快乐运动中增强体质、培养素质,为自身今后更好的职业发展打下基础。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体育教学对促进学生良好的职业发展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技工院校的体育教学如何更好地为学生就业和职业发展服好务,这是当前技工院校体育教学改革的重点。作为技工院校的体育教师,根据专业特点制定切身可行、受学生欢迎、对学生职业发展有益的教学内容和教法,并在实践中不断检验和创新,进而使体育教学更好地为技工院校学生的就业和职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持,应当是体育教学的重点。
  参考文献
  [1]李毅红.创造能力的培养[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2]陈碧华.转变传统体育教育观,塑造新型体育人才[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5):677-679.
  [3]李凌.试论高校体育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4(2):82-84.
  [4]李玉芳.当前大学生就业现状及启示[J].当代教育论坛,2005(1):98-99.
  [5]先世友.体育与德育并重是学校育人的有效途径[J].教育与职业,2007(29):170-171.
  (作者单位:青岛市技师学院)

推荐访问:技工 视角 促进学生 职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