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帝派来的天使 我是上帝派来的天使

  与其说她喜欢儿科专业,不如说是上帝给孩子们派来了一位天使。  一种柔和的声音,一句温情的话语,这是她的语言魅力;当你和她有了进一步接触时,你又会为她的人格魅力所折服。不只是儿科的孩子们敬重她喜欢她,许许多多与她相熟的人都被她的亲和力所吸引。她就是内蒙古包头市第四医院党总支书记、儿科专家贾春梅。
  1984年,年仅22岁的贾春梅从包头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毕业后,被分配到了包头市第四医院。那时,别人选择的目标多是轰轰烈烈的大科室,而她,却执意要去哭哭闹闹的儿科工作。人们不免把目光转移到她端庄秀美的面庞上,试图寻找答案。当然,人们发现了那双大眼睛里流露出的坚定信念,人们似乎明白了:她,是上帝派给孩子们的天使。
  28年里,这位天使不但为患儿解除了病痛,而且,还使包头市第四医院的儿科业务走在了全市的前列,并在向全国的高水平目标迈进。或许,这就是贾春梅钟情于儿科所肩负的使命,也是天使的使命。
  从医生姐姐到专家阿姨
  “来,姐姐给个玩具,看看好玩儿不?”当患儿妈妈把生病的孩子抱到贾春梅面前诊治时,孩子不免大哭大闹。贾春梅每每看到被病痛折磨的孩子,很是心疼。为了让患儿安静下来,她把听诊器递了过去,患儿看见这个新奇的东西,果然产生了兴趣,于是安静了许多。随后,贾春梅按着患儿的小手把听诊器移到患儿的胸前,开始为患儿听诊。
  儿科的工作就是先哄孩子后看病,在哄孩子中倾注爱。这位初做医生的姐姐很快找到了做儿科医生的窍门,从此,在包头市第四医院儿科,天使的光彩四射于患儿之中。
  贾春梅以她和善的为人,善待着每一位就诊的患儿,以她长期培养出来的那份细致、那种平和,为患儿检查、为家长解释。随着包头市第四医院儿科知名度的提高,儿科门诊、病房的患儿数也在同步增多,特别是一些旗县区的患者家属长途跋涉慕名而来,来得晚、又赶着回去,总是已到中午贾春梅还在门诊被一大群哭喊的患儿、着急的家长包围着。往往是上午的门诊刚刚结束,又有下午的患者已经挂号等待就诊。但贾春梅多少年来从来没有因此而推脱病人或影响检查,有好多远途患者带的钱不够,还要向她借钱取药。所以,好多患者和她从医患关系变成了朋友关系。
  当患儿们叫她医生阿姨的时候,贾春梅已从一名普通的住院医师成长为儿科主任、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副院长、医院党总支书记。包头市儿科学会主任委员、内蒙古儿科学会副主任委员、《包头医药》编委、《内蒙古医学杂志》编委、内蒙古骨质疏松学会理事会常务理事等职位使她的身份更具权威性。贾春梅还先后被评为自治区新世纪321人才工程第二层次人选、包头市十佳医生、自治区医德标兵等,在同行和患者心中享有很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爱别人的孩子是神
  独生子女的出现,使儿科工作越来越难做了。一个孩子生了病,身后会有多达6名家长,形成一种庞大的阵容。可见,儿科医生不但要治孩子的病,更要治患儿家长的心病。只有消除了患儿家长的心病,才能形成融洽的医患关系。
  在贾春梅所在的儿科,曾出现过这样的事情:护士为患儿输液时,因几针未扎进血管,患儿家属夺过针头反扎在护士的手上。儿科的医务人员在工作时承受着巨大的压力。有一次,一名高烧伴抽搐的婴儿急诊入院,贾春梅马上组织医护人员进行抢救,由于患儿病情危重,在积极抢救的同时,按照告知的要求需请患儿的父亲在重症通知书上签字,不想患儿的父亲指着贾春梅咆哮说,“要是我儿子有个好歹,我就烧了这幢楼,第一个走不出去的就是你!”贾春梅用她一贯柔和但充满坚定的语调警告对方,“请不要干扰我们的抢救工作,我们会尽力的。”
  经过1个多小时的抢救,孩子终于转危为安。当贾春梅一边擦着头上的汗一边走出病房室时,只见患儿的父亲唤来的十几名壮汉挤满了楼道,贾春梅从容地从他们身边走了过去,壮汉们惊呆了!患儿的奶奶上前拉住贾春梅的手,几欲跪地赔着不是,贾春梅把她搀扶起来,送进病房。
  天使不但有治病救人的天职,还有不可侵犯的神圣,更有一份大爱情怀。
  几年前,一名14岁的脑炎患儿,昏迷数日,病情危重。他的父亲无助地站在走廊里,见谁给谁塞钱,祈求大家救救他的孩子。贾春梅见状心里很是难受,她深深地理解这位父亲此时的情感,便把他劝到病房里,安慰他:我们会尽全力的。
  由于意识丧失,患儿大小便失禁,儿科的医护人员不管谁遇上都会帮他清理病床。14岁的大男孩长得像成年人一样高大,可想而知,清理他的大小便是多么难的事。一周的时间过去了,医生护士用他们的大爱完成了患儿父亲伏卧在死亡线上的祈求,终于,奇迹出现了,孩子的生命回还了!孩子康复出院后,这位患儿的父亲给贾春梅发来一条短信:爱自己的孩子是人,爱别人的孩子是神。
  心中的目标
  2009年~2012年,连续4次较大规模的北京八一儿科包头论坛在包头市第四医院举行,这成为包头市儿科学术界的一件大事,论坛的发起人和组织者就是包头市儿科学科带头人贾春梅。为了不断提升包头市的儿科医疗水平,为包头市儿科专业带来先进的知识和理念,贾春梅与北京八一儿童医院院长封志纯主动建立合作关系,从此使包头市和这所医院开展了经常性的技术协作,如进行包头市内各大医院疑难、危重病人会诊,建立儿科急重症通道等,不但促进了相互之间的合作与交流,而且促进了包头市儿科专业整体水平的提升。“尤其为包头的重症疑难病症患儿提供了极为便利的就医条件,这才是合作的根本意义。”贾春梅说。
  针对包头市没有儿科专病门诊的现状,贾春梅于上世纪90年代初率先在第四医院设立了儿科肾病门诊、新生儿专业门诊、小儿神经专业门诊和儿童哮喘门诊。这些门诊的设立,不但做到了专病专治,而且极大地方便了患儿的就诊,同时也提升了包头市第四医院儿科的知名度和在患者心中的地位。
  2005年,包头市第四医院引进包头市第一台小儿呼吸机后,有效地解决了抢救新生儿和婴幼儿重症疾患所面临的难题,为当地的患儿在急重症抢救上提高了一个档次,在包头市儿科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作为儿科知名专家和医院管理者,贾春梅十分注重团队的建设和发展。担任儿科主任和院领导期间,她提出建设学习型科室,以多种形式提高科室的整体业务水平,带领医生们始终坚持以科研指导临床的思路开展大量的科研课题研究。近年来,贾春梅主持并参与完成儿科科研项目11项,其中,2项为自治区基金项目,达到国内领先水平;9项为市级课题,均达国内先进水平;3项科研成果获得内蒙古科技进步三等奖,使第四医院儿科于2010年被评为包头市重点学科,并多次荣获包头市先进集体、巾帼标兵科室等荣誉称号。
  如今,贾春梅更为关注的是儿科医护人员的梯队建设和儿科医生严重缺乏的现状。孩子的病通常发病急、病状重,患儿小又不会表述,这就给儿科医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贾春梅说,做儿科医生要爱孩子,要有扎实过硬的基本功,更要终生不断地学习。她同时呼吁,全社会从关注下一代入手,要更多地关注守护下一代人生命和健康的儿科医生这个群体。由于我国的医学院校曾取消了儿科专业,近一两年刚刚恢复,再加上儿科工作付出多回报少,据有关资料报道,目前儿科医生的缺口达1/3还多,因此,贾春梅迫切地希望,医疗机构要注重儿科医生的培养和医护人才的梯队建设;儿科医生要心怀大爱,舍得付出。
  于是我们看到贾春梅心中的目标——儿科不仅是专业,更是事业;不仅是专业人员的事业,更是造福百姓的大事业。

推荐访问:派来 上帝 天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