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鲁木齐丝绸之路冰雪马拉松【黑龙江冰雪丝绸之路(连载九)】

  第三站——上京城:上京城位于今哈尔滨市阿城区阿什河乡白城村“金上京会宁府遗址”,过去称之为白城,以金尚白而得名。《辽东志》记作“海胡站 尚京城”,《全辽志》记作“海胡站 上京城”,两志所述意思相同。据《金史》记载,金熙宗皇统六年(1146年),“上以上京会宁旧内过窄,役五路工匠,撤而新之,规模仿汴京。城长十里,墙高丈余,四面四门,禁城、楼堞、高台栋宇巍然”。到毕恭著《辽东志》的明英宗正统八年(1443年)年,金世宗重修的上京城,又经历了将近300年风雨,金朝的皇城及故居已发生了相当大的变化。金上京城是仿照北宋都城的规模建筑,由毗连的南北二城和皇城组成。南城略大于北城,二城均为长方形,平面上一纵一横相互衔接,连为一体,二城整个外围周长为11公里。800多年过去了,其夯土版筑的城垣仍高达3~5米,颓垣基阔7~10米。城墙断面处,夯土层痕迹依然清晰可辨。有9处城门。皇城则建于南城偏西处,周长近2.5千米。整个布局规整、严谨。这就是赫赫有名的大金国的首都。后为蒙元劫火所焚,空墟其地。如今只剩下依旧高大但已很残缺的城垣。左侧是城垣,上面长满了荒草,以及古榆、古槐,右侧是菜地,远处为白城,举目所见皆在遗址中。笔者曾经在20多年前到此实地踏勘,城垣之中只有几户人家。如今城垣、荒草、孤槐、老榆尚在,所不同的是人家增加了许多。但是,明、清时期,中原人士并不见得知道上京会宁府的准确位置,“自来史论家未能论确指其地者”,“如上京会宁府故址在今阿勒楚喀城西南”,甚至直到明、清时还有人误以开原、渤海上京为金上京,直至曹廷杰(1850-1916年,后面会有详细介绍)“躬亲考验”并记载了详细位置,方“始予告白”。但从“两志”在上京城后加注“金人故居”看,明代已确知金之上京的准确地点。
  第四站——海胡站:海胡站,即今哈尔滨市阿城区料甸满族乡“海古寨古城遗址”。“海胡”同“海古水”,又称女真河,即今阿什河(阿勒楚喀河简称)的支流海沟河。海沟河有大海沟河、小海沟河,合流后汇入阿什河。《经世大典》记作“海吴站”;《析津志》记作“上京、海哥”,海吴、海哥同海胡。“两志”所记两地顺序倒置,当为误记或误印。海胡作为金源故地,更早于上京城。《金史·世纪》载:“献祖(绥可)乃徒居海姑水,耕垦树艺,始筑室,有栋宇之制,人呼其地为‘纳葛里’、‘纳葛城’者,汉语居室也,自此遂定居于安出虎水之侧矣”。由于年代久远,长期以来“纳葛城”一直湮没无闻,不为人知。2005年才被阿城区文史爱好者那海洲发现。海胡站的准确位置在阿城区料甸乡新建村镶白旗屯,由“上京城”出发,前方不到2000米过继电大桥上蜚拉公路,过料甸乡政府到正白旗屯,再向左拐前行1000多米,即到达镶白旗屯,镶白旗屯是一个座落在丘陵低地间的非常普通的北方小村落,村里还算富裕,但也能找到几间如今并不太多见的“土坏房”,周围到处都是玉米地。这一片“北八旗”当是1758年(乾隆二十三年)第二批京旗移民驻地,向前推溯300多年,到1430左右才是海西东水陆城站第四站,再前溯300多年,才是《金史》中所载的“海古水”,当然此“海古水”可能泛指海沟河畔的这一大片丘陵地带。
  第五站——札剌奴城:许多史家认为,札剌奴城在今阿城区蜚克图镇。古城已湮,今地无考。《析津志》中“札剌奴城”无载,札剌奴城或为明代所置。从《析津志》所记“自上京、海哥七十里至鹿鲁”。据张育新等人2009年考,札剌奴,又作扎鲁、渣鲁,是女真语,意为“满盈”。札剌奴城是海西东水陆城站第五城。城名在元代《析津志辑佚·天下站名》中未载,推测应该是明朝新设置的城郭。明成祖永乐四年(1406年),明王朝曾在蜚克图河流域建立了蜚克图河卫,也称作弗朵秃河卫、淝河卫、肥河卫。蜚克图河卫一度相当强大,明英宗正统年间,是附近各卫所的政治军事中心。蜚克图河是海西东水陆城站驿路的必经之地,蜚克图河卫的治所应该与札剌奴城有关。从海西东水陆城站的走向看,坐落在蜚克图河边上的“太合堂古城”更合乎驿路规律。古城位于宾县永和乡永和村太合堂屯北50米处,坐落在蜚克图河的二级台地上,蜚克图河在古城西由南向北蜿蜒流过。古城是1982年宾县文物管理所进行文物普查时发现的,面积约60000余平方米。当时,城墙夯层清晰,残高1至2.5米,西北墙保存较好。城门、瓮城、马面、东北、西北两个角楼,都清晰可见。城墙外四周有护城壕,遗迹清晰可辨。城内地表散布着大量的灰布纹瓦残片、陶瓷片等,还曾出土过六耳直腹铜锅残片、铜香炉、铜钱、铁镞、石础、石棺等。古城里曾出土若干个形制不同的础石,其中最精美的一个刻着莲花图案。黑龙江省考古所赵评春认为,这是蝠莲纹础石,是大型建筑的柱础。这种精美的础石,在以往各个土城子的考察中并不多见。从础石的直径与精美程度判断,古城里曾经有过豪华的建筑。古城的西边是蜿蜒的蜚克图河,茂密的柳条通遮住了涓涓的河水。二阶台地上,顺着走势是一条甬路,路基下陷。古代黑龙江驿路择川而行,这里应该是海西东水陆城站驿路之遗迹。但从地理位置看,札剌奴城排序应在鹿鲁吉站之后。
  第六站——鲁路吉站:鲁路吉站在今哈尔滨市阿城区蜚克图镇。鲁路吉又称鹿鲁,元代站赤第六站。根据《析津志》所记:“上京、海哥,七十,鹿鲁”(即鲁路吉)。意为自上京、海哥行七十里至鹿鲁。元史札剌奴城为空缺,由此分析可知札剌奴城可能为明代所置新城,“鹿鲁吉”在今宾县宾西镇,其旧名曾为“蜚克图”,在蜚克图河东岸。元时期为东路的鹿鲁吉站,后称蜚克图站。《析津志》记作“鹿鲁”。沿蜚克图至拉林公路向东北方向前行2公里左右,即蜚克图镇,这片土地的前身就是元代站赤鹿鲁吉。元代这里只有几户人家,到明初已成为“札剌奴城”,清代移民垦荒之重地,而今日已成为哈尔滨市阿城区北部重镇。
  赵力、张育新先生另有一新说,阿城的“巨源古城”即鲁路吉。1988年,黑龙江省考古所在巨源乡发现了金朝“太尉开府仪同三司事齐国王”完颜晏墓。“巨源古城”以此得名。墓中随葬品极其丰富,尤其是出土了具有浓厚游牧色彩的女真民族服饰,填补了我国服饰制度中金代的空白,被誉为中国北方的“马王堆”。据阿城市政协1990年编撰的《阿城市乡村地名考》载:传说当年金兀术为了牧马,在这里修了两座马城。俗称“前城子”、“后城子”。后来又修了一座,叫“东城子”。由前城子、后城子和东城子组成的城子村,其历史遗存十分丰厚,这与当年的城主完颜晏有关。村民铲地时经常碰到金代瓦片,挖地取土,半米下去就一个文化层。2007年,城子村村民在取土时挖出一坛古代铜钱,多达4000余枚,重15.1公斤,其中包括唐、宋、金等朝代的铜钱。在城子村里有一条古道,据考证这条古路最初是辽代的鹰路,西面可通辽朝的宁江州、黄龙府。辽朝后期统治腐败,为了获取海东青鹰专门设置“鹰使”,“鹰使”在女真地区飞扬跋扈,造成女真民族的激烈反抗。辽代灭亡之后,这里成为阿里合懑家族的世居地,也是通往五国城(今依兰县)的重要驿站。元灭金,此城成为元朝的站赤。元《析津志·天下站名》载:“上京、海哥,七十,鹿鲁(即鲁路吉)。”海哥,即海沟(寨),今阿城市“新建古城”,与巨源古城的距离恰好是70里。过去一些专家认为鹿鲁在宾县蜚克图镇附近,在距离上不符。古城在元代叫鹿鲁,在金代、明代叫“鲁路吉”。修于明朝嘉靖十四年(1535年)的《全辽志》和重修于嘉靖十六年(1537年)的《辽东志》有这方面的记载。《全辽志》外志·海西东水陆城站条为:札剌奴城、鲁路吉站。《辽东志》外志·海西东水陆城站条为:扎剌奴城、鲁路吉站。可见明朝的名子叫“鲁路吉”。明朝沿用了金代的名字。演变为“海西东水陆城站”的一个重要城站。   第七站——伏答迷城站:今黑龙江省宾县满井镇永宁村鸟儿河河口西岸古城遗址。地处宾县西北,松花江右岸。此线驿站路至伏答迷城站,进入松花江台地和漫滩,沿右岸东行。据张泰湘考:此即不答迷,此站甚为重要,是当时从陆路转入松花江水道的枢纽站。今宾县西北乌(应为鸟儿)河河口西岸有古城,当系此站。城内常出土金元文物。此驿站是金元明清历代旱水两路的交点。满井镇在宾西北偏东约40公里处,永宁村在满井镇正东。原来西站房村和平行的永宁村就在松花江边,因松花江改道,两村离江渐远。永宁村西口左侧立有石碑,碑后是约3-4米左右的城垣。石碑高160厘米,宽70厘米,厚23厘米。青石制成,下面是碑座,高出地面约40厘米,碑正面有“永宁古城遗址 哈尔滨市人民政府二00五年六月六日公布 二00六年六月六日 立”,背面有碑文:“永宁古城位于宾县满井乡永宁村,东西长三百五十米,南北宽二百六十米,南北墙各有一道城门,四隅各筑一角楼,城内已建民宅,曾出土过铜钱铁锅头盔等。文献记载永宁古城是金上京通向黑龙江下游水陆交通干线上的重要驿站,元明时代称为佛塔密站,它对研究黑龙江水陆交通有重要价值”。碑一侧有四方小石,上书“界桩”“保护文物”字样。出永宁村西口右侧还有一块碑,碑正面左起竖写刻有“黑龙江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永宁城址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一九八六年公布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二〇〇九年立”,碑背刻有“又称佛答迷城址。位于宾县满井镇永宁村古城。属金代城址。城址平面呈矩形。东西长三百五十米,南北宽三百米,城墙为夯土版筑,南、北两墙各有一门址,城四角有角楼,城外有护城壕。城内有一大型建筑基址。高约二米,上面散布大量砖瓦残片、建筑构件、仿定瓷残片等遗物;城外出土有铁斧、铁鼎、三足铁锅、四耳平锅等。该城对研究金代的历史具有重要意义”。沿城垣向南约百米即至角楼处,转向东即南城门,现为一大缺口,约30米宽。此处距松花江不远,此驿站是历代水旱两路的交点。宋徽、钦二帝、皇子、王孙、嫔妃、宫女800人与押运金兵等共约千余人于1130年自上京会宁府(哈尔滨市阿城区)到五国城(依兰县)即在此下车就船。明成祖永乐元年(1403年),明永乐使者邢枢与知县张斌自南京北行约8000里至此。此后,亦失哈曾率军千余,乘25艘巨舰由吉林船厂经过此地顺江而下直抵满泾-奴儿干。此城周围地势平坦,西、南、东三向为丘陵,东向略高,俗称“红石垃子”。《依兰文史资料》等一些考证资料显示:“此线驿站路至伏答迷城站,进入松花江台地和漫滩,沿右岸东行。”据此1里多地,有一村屯名为“西站房”,30年前这里还是船站。村东头有河,即鸟河,河上无桥,河边无船,对岸也有一村屯,即“鸟河屯”,两屯 “鸡犬相闻,却难得往来”,因多少年来这里一直没有桥,虽曾建过,但不久即冲毁,可能是地势低洼,且距松花江太近的缘故。这里是一个巨大的形似倒立的“Ω”江湾,举目望去,左侧是一望无际的江水,对岸平坦,右侧依然是宽阔的江面,有岩崖迫使江水改变方向,脚下是黄黑层叠的泥沙漫滩,在江水的冲刷下形成了一道“阶梯”,质地松软,不便靠近。江面平静,四顾无人,不远处就是鸟河入江口。伏答迷城站《析津志》记作“捻站”(甫丹迷)。
  第八站——海留站:海留站位于今宾县东北40里海里浑河河口(又作海狸红河河口)。遗址无存,亦无确考。但据张晓军、李红阳、刘丹等人考,民和村城子屯古城应是海留站。民和村城子屯古城所在位置在宾州城外,延海里浑河东行不远即到民和村城子屯古城。城子屯古城被考古部门命名为华英古城。站在城墙的最高端,可以看见几百米之外海里浑河的河道。1981年文物普查时发现了此古城。1989年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是一处金代古城址。资料记载南距海里浑河300米。城址平面呈正方形,周长约1200米。城墙为夯土版筑,夯层约10厘米。西城墙南端有一处约100米长的缺口,其余城墙保存尚好。现存城墙顶宽约1米,底宽约4至6米,西墙和北墙高约3米,东墙高约1.5米。南墙中部有一处门址,宽约7米。门外筑有瓮城,已遭到破坏,现仅隐约可见。城墙附筑马面,但几乎全部被破坏,只有东墙北部和北墙中部各有一个很明显的马面遗迹。城四隅有角楼遗迹,平面近圆形,东北、西北两个角楼较大,直径2至3米,高出墙面约1米,东南角楼最小,直径约1米,略高出墙面。城墙外四周掘护城壕1道,东侧和北侧护城壕遗迹明显,宽约3至4米,深约0.5米。紧挨着屯子一侧的城墙损毁严重,被挖断的城墙立面,可见清晰的夯土层。据说20年前南面的城墙也同北侧一样高,近几年遭水毁。根据驿路的走向,推断这里就是海留站。原为金代的城池,后为元明所沿用。
  第九站——札不刺站:札不刺站位于今宾县宾安镇。资料显示:“宾安开发早,元朝是北方旱路驿站之一。1406年(明永乐四年)置嘉河卫。札不刺站为清代沿用,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改称色勒佛特库站,俗称枷板站。驿路由此至伯颜迷站,途中涉松花江,变右岸行走为左岸行走。”从宾安镇向东数里,有大河经过,此河即为“枷板河”。
  第十站——伯颜迷站:伯颜迷站位于今木兰县木兰镇五站村。即木兰县西的白杨木河河口。白杨木系伯颜迷的异写,清代又写成布雅密。《经世大典》作“孛牙迷站”;《析津志》记作“不牙迷”。在相邻站排序上,《辽东志》记作“哈三城哈思罕站 伯顏迷站 能站”,《全辽志》记为“伯颜迷站 能站 哈三城哈思罕站”。此站在松花江左侧,欲到达此站需要渡江。如今过江要到摆渡镇,因明朝就有船夫在此渡口摆渡过江,故取“摆渡”之名。1986年笔者曾到达这里实地踏勘,以后又来过几次。此处江面十分宽阔,对岸江滩平坦,远处天地相交,几乎成为一条直线,十分开阔。回望江右,江岸岩崖耸立,远近全是高山,那里是大青山与松花江“山水”相交之地。

推荐访问:黑龙江 丝绸之路 冰雪 连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