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民办教育发展的SWOT分析:我国教育中民办教育的地位和作用

[摘要]民办教育作为公立教育的重要补充,在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过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民办教育在发展中还面临着招生困难、政策不平衡、生存危机等实际问题。文章运用SWOT分析法,以期明确民办教育的优势、劣势、机遇与威胁,并据此提出相应的建议,为我国民办教育的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关键词]民办高校 民办教育 SWOT分析法[作者简介]王肖蓉(1977- ),女,陕西西安人,河北工业大学分校,讲师,研究方向为公共管理;杜稳灵(1968- ),女,河北廊坊人,河北工业大学分校,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区域经济学;宋明宇(1978- ),女,天津人,河北工业大学分校,助教,研究方向为行政管理。(河北 廊坊 065000)[中图分类号]G648.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2)36-0170-02根据教育部的最新统计,截至2005年5月24日,经教育部审批的具有颁发本专科文凭资格的全国民办普通高校共249所。经过20多年的发展壮大,中国的民办高校已经结束了10年前的“三无”(无资金、无师资、无校舍)状态,而且越来越注重教育质量和校园文化建设。事实证明,民办高校已成为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重要支撑,但是民办教育的发展并不是完美无瑕的,在其自身的发展过程中,依然存在着不可回避的矛盾。如何完善民办教育的发展,以实现我国教育多元化的发展目标,成为如今备受关注的问题。一、民办教育发展的SWOT分析(一)优势分析(S)1.招生方式灵活。我国公立教育的招生方式大多数采取的是国家统一招生,相对于国家统招的高等院校而言,民办高校的招生方式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除了统一招生,还包括了以下的方式:(1)面对应届考生,录取分数线会相对于每年国家的录取分数线略有调整,这样既满足了上线考生的入学需求,又满足了在分数线之下徘徊的考生的入学需求。(2)民办学校一些专业,实行的是随到随学,不受学年、学期的限制,这样就满足了一些错失入学机会的考生的入学需求。由此不难看出,民办高校的招生方式灵活多样,保证了不同层次的考生的发展需求。2.专业设置灵活。民办高校的专业设置通常会考虑到市场的需求,认为只有就业形势好,招生情形才能更好,因此,民办高校非常重视毕业生的就业工作,每年将大量人力物力用于学生就业工作上。就业的好坏与否又直接取决于学校的专业设置,民办高校对专业设置也投入很多精力。另外,民办高校非常重视社会、企业对人才的需求, 根据社会需求和自己的实际情况,打破了传统的办学模式。还有一些高校,在参考国家重点院校专业设置的前提下,也结合当地企业的人力资源需求,与一些企业签订订单式的协议,有针对性地为企业培养特色人才,这样,既解决了专业设置不合理的问题,又避免了毕业生不容易就业的困境。3.培养方式灵活。如果说重点高校是以培养“研究型”人才为主,那么民办高校培养的就是“应用型”人才。近年来,随着社会对人才要求的提高和民办高校办学实力的提高,一部分民办高校开始把培养“应用型、创新型、复合型”人才作为自己的目标,而不再单一追求自学考试的通过率。(二)机会分析(O)1.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我国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通过改革办学体制,鼓舞社会力量参与办学,我国已逐步形成了以政府办学为主体、社会各界共同参与、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共同发展的办学体制格局。在前不久闭幕的两会上,民办教育的发展问题被提上议事日程,民办教育的发展引起了与会代表的广泛关注。国务院总理温家宝2010年5月5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通过《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纲要中明确提出国家会大力支持民办教育。2.《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的支持。2002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第三条中明确指出:“民办教育事业属于公益性事业,是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组成部分。国家对民办教育实行积极鼓励,大力支持,正确引导,依法管理的方针。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将民办教育事业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这就为民办教育事业的存在和发展提供了法律上的基本依据。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人民群众对整个教育事业发展的需求和政府教育投入不足之间的矛盾将是长期存在的,这就为民办教育的发展提供了长期存在的基础和前提。3.“终身教育”理念的支持。众所周知,21世纪的到来把人类社会带进了终身教育的新时代。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物质文化生活同落后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表现得尤为突出。不断发展进步的社会要求人民与时俱进,不断进步,而我国的正规教育力量非常有限,民办教育的出现缓解了大量的社会需求。在终身教育理念的引领下,教育突破了原有“学校教育”的时间和空间,成为对一个人生命全过程的培养和培训的事业。促进民办教育的发展,首先需要观念引领,这就是以终身教育、终身学习的观念营造一种全民学习的浓厚氛围,各级政府、各个阶层都来关心、支持民办教育,创设良好的教育培训环境。(三)劣势分析(W)1.缺乏社会的普遍认同。对民办教育的地位和作用认识不清,甚至出现歧视和鄙视的情形。一部分人认为民办教育就是以投资和营利为主,从而产生不信任感,以至于我国大多数民办高校每年都要将很大一部分精力投放到招生工作中。有些学生已经具备了上民办大专的条件,但依然会选择一些条件和资质并不理想的公办学校。另外,有些用人单位在招聘时对民办高校的学生有歧视,致使民办大学的毕业生无法与公办大学的教育生得到同等对待。2.民办学校教师合法权益缺乏保障。现状调查可知,民办学校教师的合法权益许多并未得到切实保障。首先,民办高校的教师很难和公办教师享受同等待遇,许多民办高校的教师无法享受事业单位的待遇,大部分老师的工资待遇都由单位自行确定。其次,民办高校的教师在职称评定方面,也难以享受与公办教师同等的待遇。因此,民办高校难以吸引并留住高素质的教师。 3.办学特色和质量优势有待提高。目前,很多高校不结合自身的实际,盲目跟随潮流。哪个专业是热门专业,就开设哪门课程,根本不考虑是否有自身特色,是否能够做到专业突出,教学质量难以保证。教育市场上千篇一律的热门专业,严重影响了民办教育的健康发展。(四)威胁分析(T)1.就业压力大。很多的民办院校在招生时都会提到学校帮助安排就业,但一些发展不成熟的专业,由于专业设置或社会认可等方面的原因,并不能为学生很好地解决就业问题。长此以往,生源就会锐减,严重影响学校的长远发展,也不利于学生以后事业的发展,同时还会影响到学校的声誉。如何应对压力,解决好这一问题,是我国民办高校普遍需要解决的难题。2.生存压力大。我国有关人口专家指出,由于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普及,在未来七年里,民办教育,尤其是民办高等教育,将面临生存危机。因为从2009年开始一直到2017年,我国的18岁人口数量都在持续下降,到2017年的时候将会达到谷底,届时高中毕业生的数量仅为高峰时期的一半。这对民办高校来说,将会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许多民办高校有可能在未来十年中会面临生存危机。二、完善民办教育的建议(一)政府加大扶持力度,为民办教育保驾护航1.创造有利于民办教育发展的环境。政府应出台相关政策保障民办高校在校舍建设、设施设备装备、招生就业、教师培养及管理、社会化投资融资等方面的工作。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应该鼓励民办高校的发展,鼓励先进,树立榜样,要在增加支持力度的同时积极创造公平的发展环境。政府对民办高校的政策扶持,既能为民办高校今后的发展提供帮助,又能为他们创造出一个适应民办教育发展的良好环境,还可以吸引更多的民间资本投入到教育领域。2.给予民办教师与公办教师同等待遇。《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第四十三条规定:“教育行政部门应当会同有关行政部门建立、完善有关制度,保证教师在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之间的合理流动。”这为民办学校和公办学校教师人事管理制度的创新提供了法律依据。现实中,民办高校与公办高校的教师缺乏相互流动的渠道。在职称评定方面,即使都享有同一级别,但外界普遍认为公办院校与民办高校的含金量依然有差异。许多民办高校教师流失的重要原因还在于公办教师和民办教师之间在待遇和收入等方面存在差距。为此,各地政府应该尽快出台有关政策,平衡这种差距,采取积极的措施保障民办高校教师与公办高校教师享有同等的待遇。这样既能使民办高校受益,同时还能吸引更多的优秀教师加入到民办教育,为提高民办教育的质量,提高我国教育水平,提供了保证。3.政策支持,平等对待,国家应出台相应的政策,健全民办高校发展的法律环境,提供多样化的筹资渠道,为民办教育的发展保驾护航。民办教育同公办教育一样,为社会培养了大批的人才,因此,民办教育应该得到和公办教育相似的待遇。政府财政对民办高校和公办学院应一视同仁,平等对待。(二)提高学校自身的竞争力1.选择有区域化特色的民办教育发展之路。民办教育的发展,不能停留在千篇一律的层面。学校设置专业不能因为他校有这个专业,我也要开设这个专业,不考虑是否有开设这个专业的师资和能力。在这样一种追赶潮流的风气下,民办教育的发展,只会出现大同小异、千里同俗的局面。为了避免民办教育也陷入如此的怪圈不能自拔,各地民办高校应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的差异确定专业目标,不同专业有不同的专业发展环境,要做到专业突出,有自身特色,要结合专业以及区域特色,因地制宜,这样才能在专业设置上略胜一筹。另外,学校在师资配备上,不能只想到聘请一些公办学校的资深专家,要学会发现人才,有效利用教师资源。2.根据发展的趋势和市场需求恰当定位。非义务教育领域,特别是高等教育以及教育培训中新的增量,相当一部分需要民办教育提供。民办学校应当恰当定位,制定科学的发展规划,找准发展方向。民办高校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不应把眼光仅仅停留在目前的专业发展上,还要明确目前学校的定位。民办高校在教学改革的背景下需要与时俱进,增设教育培训的发展方向。比如,利用优势资源,完善毕业生的再教育体制,使毕业生在规定年限内,还能够回学校接受最新的理论学习,为毕业生的日后发展提供充足的后援准备,减少毕业生的后顾之忧。3.坚持履行学校承担的社会责任。学校应承担起社会赋予它的责任:坚持办学的长期性,防止短期行为;坚持办学的公益性,防止单纯营利;坚持办学的规范性,防止无序办学;坚持办学的社会责任感,防止丧失社会信誉。与此同时,学校还要健全学校内部治理结构,建立合理的决策体制以及内部制衡与外部问责制约机制。总之,成熟的民办高校,除了发展自身的高等教育目标外,还要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社会责任的逐步扩大不仅能提高学校的影响力,还能为学校赢得更多的社会认可。[参考文献][1]黄灿,玉恩德.基于诚信理念的高职高专招生之研究——以广西东方外语职业学院为例[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9(7).[2]毛建青.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市场主体的现状、原因及政策建议——民办高校与公办高校比较的视角[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7).[3]吴开华.民办学校“合理回报”的立法困境与出路[J].教育科学,2008(1).[4]忻福良.民办高校面临的困惑及求解途径[J].教育发展研究,2004(5).

推荐访问:民办教育 我国 分析 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