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红领巾飘扬在家校和谐中】红领巾飘扬在胸前

一、问题的提出学校是少年儿童教育的主导力量,家庭教育则是基础和起点,两者有着各自不可替代的教育优势。学校、家庭是少年儿童生存和发展的主要环境,以不同的空间和时间形式占据了少年儿童的绝大部分的生活,对少年儿童的品德养成起到了决定性的影响作用,尤其是父母的言传身教、家庭环境都会对少年儿童产生很大的影响力。学校教育必须重视在少年儿童生命旅程中时刻都与他直接接触,并影响他意识和行为的家庭这一段特殊的教育历程,步调一致、和谐共振,才能真正提高少先队教育活动的实效性和针对性。倘若忽视了家庭教育,那么对少年儿童的教育是不完整的。然而目前,学校教育中,作为中坚力量之一的少先队组织,在其开展的教育活动过程中,与家庭存在着不和谐的步调,主要表现在(1)少先队教育活动与家庭教育功能和作用的不一致。少先队教育活动时间相对固定,环境也具有一定的约束力,而家庭的教育时间比较松散,家庭环境也是比较宽松的,这就造成了两者的不和谐,而这个不和谐又是由家庭和少先队组织各自的特点所决定的,因此家庭的气氛和家长的不良言行就会对孩子产生不良的影响。(2)少先队教育活动与家庭德育的目标指向不一致。少先队教育活动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而家庭比较注重的是智育,少先队活动往往被家长所不屑或忽视,很多家长只关心孩子在校的学习情况,很少过问孩子思想品德方面的表现。对其他方面重视程度不够。(3)少先队教育活动和家庭教育的方式方法不一致。少先队组织多采用体验式、以情动人、以理服人的活动教育方式,而家庭多数还处于比较单一的专制式、训斥式,简单粗暴,甚至是拔苗助长、操之过急,而忽视了孩子的内心情感需要。二、调查与分析我们对我校三至五年级的少先队员、家长以及全体辅导员老师进行了问卷调查,分少年儿童卷、家长卷和教师卷,本次调查问卷主要涉及到:少年儿童家庭的基本情况,在家长卷中包含了少年儿童卷的所有问题,以此来了解家庭中的教育者与被教育者对家庭教育的认同度。在教师卷中包含了部分家长卷中的问题。我们对问卷进行了分析,形成了《关于小学少先队教育活动家校不和谐的调查报告》,初步得出了以下结论:(一)教育目标的不和谐学校和家庭都是以促进少年儿童发展为总目标的,由此应该说是具有和谐的,但在对少年儿童全面发展这一目标上,学校和家庭又存在着不和谐。学校开展各种少先队活动,对少年儿童进行思想道德素养的培养。从家庭教育实际看,大多数家长对孩子怀有较高的期望,把孩子的学习问题放在第一位,偏重于智育,比较忽视对孩子的品德上的培养。从表一、表二中我们可以看出孩子的学习是家长每天都能看得到,摸得到,有最终的成绩可以给予评价,为此会比较关注,而品德习惯教育却不那么显性,即使天天教育,孩子的成长变化也不是很明显,因此在教育的目标上就有了不和谐。表一:家长在家庭教育中的关注重点。(少年儿童卷)学习成绩 行为品德 身体健康35 % 29 % 36 %表二:家长对待学习成绩的态度。不重要 重要 很重要 重于一切家长卷 3 % 61 % 31 % 4 %少年儿童卷 2 % 42 % 41 % 15 %(二)教育行为的不和谐绝大多数家长对孩子不良行为的教育,都能采取积极的态度,教育方法趋于科学合理,这也为解决家校不和谐有了一个良好的基础,但仍有部分家长采用的方法有待于转变,虽然这部分家长数量不大,但他们身上存在的这些问题却会影响着自己的孩子,对少年儿童个体的正常发展是不利的,我们的教育必须面向的是所有的少年儿童,必须促进每一个少年儿童的健康发展。尤其是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家长教育孩子的行为与孩子的感受有一定程度的差异(见表三),这更显示出家长的教育行为上的不和谐。表三:家长实施家庭教育的方法现状。大发雷霆、痛打一顿 批评训斥 讲道理、说服教育 查找原因、给予指导 惩罚 无动于衷家长卷 2 % 22 % 45 % 28 % 3 %少年儿童卷 2 % 19 % 34 % 26 % 18 %1 %(三)教育能力的不和谐69%的家长认为自己有能力教育孩子,然而在问卷中的问答题里,75%的家长又不约而同地谈到了很多无法解决的教育问题。现在的家长很多都是受过不同程度的教育,他们对孩子的教育也是基于自己受教育的体验来教育孩子,虽然他们有一定的文化基础,但往往由于沟通不够,造成了学校少先队组织与家庭的不一致,建立有效的沟通很容易达成和谐,而有一小部分家长确实无指导能力,就需要学校对其进行家庭教育方面的指导,使得这部分家长也能和少先队组织保持一致。由此,我们意识到在学校少先队组织与家庭这两个教育场,教育观念、教育目标、教育行为和能力等诸多问题的存在,导致了家校教育的不和谐,这又给学校少先队组织提供了有待于实践、研究的空间,能通过一些有效的策略,促进学校和家庭在认识上和行为上的统一。三、对策的探究对策一: 构建家校共振机制的运行框架我们从少先队教育活动和家庭教育的目标、内容、途径等诸方面考虑,构建起了学校少先队组织和家庭共振运行框架,通过不同的指导形式,促进协同有效的家校互动。我们把少先队教育活动和家庭教育的目标统一到致力于少年儿童道德水平的发展上,建立了从个别辅导和集体辅导两个层面互动的家校沟通机制,每个层面通过不同的形式和渠道,让每一位辅导员老师和家长都能相互了解各自的教育目标和内容,确保了辅导员个体与家长个体保持一致,学校集体与家庭个体保持一致。这一机制的建立,为少先队教育活动的落实和家校的一致奠定了基础。对策二:探索促进家校和谐的途径和方法我们通过以下几种途径和方法来促进家庭教育与少先队教育活动保持一致。 (一)以系列讲座为途径,统一教育观念我们建立了家长学校,在统一的教育理念指导下,根据少先队活动刚要进行整合,对应落实到家庭中,形成家庭教育的目标与内容序列(见表四),家庭教育的重点放在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上,培养孩子所必须的坚强意志,良好习惯,和谐的性格,高尚的情操。每学期安排两次学习活动,在家长参与的学习过程中,我们抓好典型、咨询到位,使学校的家长学校成为传播少先队教育理念的阵地。(二)以访问为途径,统一教育行为沟通是桥梁,处于两个教育场的辅导员老师和家长只有充分得到沟通,才会达成一致。家长与老师双方又都出于抱着为少年儿童好的目标,那就有了坐下来心平气和交谈的可能,可以说“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一切”成了联结家长和老师的纽带,成了家校能够很好地携手教育孩子的坚实基础。家校互访使老师和家长更能直面问题,寻找症结,解决问题。我们建立了辅导员老师上门家访制度,明确了家访工作的责任人,制定了家访的量化指标,如中队辅导员一学年里普访一次,课任老师每学期至少家访班级队员人数一半以上,对入学新生必须普访,对新接的班级在暑假中上门家访班级人数的30%,并且罗列了几种必家访的原则以及奖惩办法。(三)以家长直接参与学校教育中,体验和谐通过不同的沟通方式,相互了解彼此的教育观念以及教育目标、内容、方法,特别是对受教育者评价的一致,有利于受教育者的健康成长。因此搭建家校教育互动的平台,让家长直接参与到少先队的教育活动中,统一教育行为,使少先队教育与家庭教育在受教育者身上产生共振。每年的十月十三日建队日,学校都组织各年级的家长到校与孩子一起过节,与孩子一起参与规范的少先队礼仪教育,了解少先队的文化,当家长们亲手给孩子别上雏鹰奖章,与孩子一起做游戏的同时,这一活动也受到了家长们的好评,家长们从中也更了解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自觉地提高教育水平、改进教育方法。在每年的教学开放日活动中,家长们走进课堂,与辅导员老师们一起参与学校教学研讨,参与主题队会活动,家长们更近地看到了课程教材改革给孩子带来的变化,了解了教育的发展,少先队教育活动的目标,不把眼光仅仅停留在孩子的成绩上,从而能有意识的去改变自己对教育的认识和教育行为。除了常规性的参与活动,我们还不定期组织家长参加一些有意义的特色活动。如组织家长与孩子一起观看影片《下辈子再做母子》,并撰写心得;与孩子一起学礼仪,参加网上测试;和孩子一起参与“我心中最好的辅导员”评比,用自己的行动来实现家校一致。

推荐访问:红领巾 飘扬 在家 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