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高校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发展现状研究_

  摘要:加强高校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建设是当前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内容,更是民主党派自身建设和发展的重要动力。为了研究新时期高校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发展的状况,通过小样本的问卷调查,本文对高校民主党派组织成员的基本情况、高校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建设的归属感情况、高校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建设的工作情况、高校民主党派基层工作的满意度和发展思路这四大方面进行了调研和分析,在此基础上对新时期高校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发展的经验和存在的限制做了简单的梳理,并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高校;统一战线;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建设
  中图分类号:D6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269(2012)06-0023-04
  高校是民主党派组织和成员集中的地方,是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建设得较好的地方,也是培养和输送民主党派代表人士的重要源头,更是民主党派发挥参政党作用最基础和重要的支撑力量。因此,高校是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建设的重点。高校民主党派基层组织主要是指建立在高校的民主党派基层总支或支部,是各民主党派重要的组织基础和工作基础,是实施高校民主党派自我教育、联系教职工、开展工作、发挥参政党作用的阵地,也是各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的智力支撑。通过对重庆市高校民主党派成员进行问卷调查,共计收集182份问卷,其中有效问卷171份,问卷有效率94%。依据所收集的统计资料,本文将重庆市高校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建设状况调查报告如下。
  一、重庆市高校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建设的基本情况
  (一)重庆市高校民主党派组织成员状况
  高校是党外知识分子集中的地方,高校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发展成员有着广泛的基础。在民主党派自身努力和统战部的协助下,高校民主党派发展日渐成熟。就重庆市高校民主党组织成员的入党途径调查来看,主动志愿加入的人占46.94%,民主党派积极发展的人占46.94%,统战部推荐的占6.12%,暂无中共二级党组织推荐、不明不白加入和其他原因加入的成员。可见,重庆市统战部门给予了重庆市高校民主党组织有相当大的空间来发展成员,努力为不断坚持和完善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服务。
  就其成员年龄结构来看,重庆市高校民主党派成员普遍为中青年人士。在调查的人数中年龄最大的51岁,最小的23岁,其中约30%的人是35岁以下的,40岁以下的占50%。跟中国共产党一样,民主党派也吸收与时代步伐相一致的新鲜血液。
  就其成员的性别情况来看,重庆市高校民主党派成员的性别差距不大,男士约占55.1%,女士约占44.9%,男女比例是相对协调的。这也反映出女性在民主党派组织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中做出了积极贡献。
  就学历与专业来看,众所周知,民主党派是专门容纳高、中级知识分子和中上层人士的一个政治平台。重庆市高校民主党派成员均为高素质人才,其中博士研究生32.65%、硕士研究生44.9%、本科生20.41%、专科生2.04%;其专业技术职称中,初级占4.08%,中级占28.57%,副高占44.9%,正高占22.45%;他们的专业分布为人文社会科学61.22%、自然科学34.69%、其他4.08%。可见,中高级人才和人文社会科学类人才在重庆市高校民主党派中具有相当重要的比例。
  就党派类别来看,在调查的实际数据中,重庆市高校内都有一定数量的人士加入各民主党派。其中,民盟成员最多,其所占的比例依次为民盟30.61%、民进18.37%、致公党18.37%、民革12.24%、九三学社12.24%、民建8.16%。由于调研问卷的数据所限,农工党和台盟没有填答问卷而难以呈现具体的比例,而不意味着其成员及比例为零。
  就其所担任职务而言,重庆市高校民主党派成员担任民主党派组织职务级别的比例分别是民主党派中央一级占2.04%,民主党派市委一级占12.24%,民主党派区委一级占16.33%,民主党派学校一级占40.82%,没有担任职务的占42.86%,其他(包括青委会委员)占2.04%;在目前所在单位担任职务级别的比例分别为处级干部占24.49%,科级干部占4.08%,教研室(系)主任占10.2%,一般教职人员占51.02%,其他(包括在读硕士研究生、主任助理、教科室主任、工会主席等)占10.2%;目前所担任社会职务的比例分别是全国政协委员占2.04%,市人大代表占2.04%,市政协委员占4.08%, 区人大代表占2.04%,区政协委员占28.57%,没有担任时候职务的占67.35%。可见,在重庆市高校民主党派成员不乏有优秀的活跃于上层政治事业的人士。
  (二)重庆市高校民主党派领导班子状况
  据高校民主党派历史得知,高校民主党派基层组织经过换届调整,改革开放初期加入民主党派的负责人基本都退了下来,20世纪50年代末和60年代出生的、90年代以后加入民主党派的同志成为目前高校民主党派领导班子的主体,使民主党派领导班子的新老交替与政治交接进一步深化。据问卷可知,重庆市高校民主党派中55.1%的人担任相关职务,其中绝大部分处于40-50岁这一年龄段,而且多数是处级干部,一般教职人员中也不乏在民主党派内部担任干部的优秀人才。
  二、重庆市高校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建设的归属感情况
  民主党派组织发展关乎每个成员,保证人才的质量就显得尤为重要。人才的质量不仅仅指个人的学历、职称、级别等指标,更包含对于民主党派的归属感,这意味着个人愿意为民主党派付出的程度。以下通过入党动机和认知程度两个方面说明。
  (一)重庆市高校民主党派成员入党动机
  加入民主党派的途径有多种,加入的目的也有不同,有政治方面的倾向,也有个人方面的取向。就重庆市高校民主党组织成员的入党途径调查来看,前三个因素为主导动机,政治归属感是占57.14%,被民主党派信仰感召的占51.02%,为了多党合作事业占36.73%;后两个因素为辅助动机,为了扩大交际圈,获得人脉的占34.69%,碍于同事、朋友情面,不好拒绝的占8.16%;最后为其他动机4.08%。总体来说,虽然存在有“拉郎配”、“近亲繁殖”的发展状况,但是大部分民主党派成员的入党动机还是端正的,以政治归属感为主。   (二)重庆市高校民主党派成员对组织的认知程度
  民主党派成员对组织的传统历史、奋斗宗旨、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等思想认识程度在很大一个层面上能够反映出对民主党派的政治认同感;民主党派成员对组织工作、制度建设、发展情况的了解则反映出对民主党派的关心程度。
  所有民主党派成员对本党派的历史传统、奋斗宗旨未有不了解的,不存在胡乱入党的情况,其中非常了解占34.69%,基本了解占65.31%;绝大多数人对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还是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其中非常了解占36.73%,基本了解占61.22%,听说过的占2.04%。可见,高校民主党派在组织建设过程中,非常注重民主党派成员政治素质的考察,并强调对民主党派目标的认识、多党合作事业的向往等因素。
  就对基层组织工作的了解程度而言,大致上是了解的居多,非常了解占38.78%,基本了解占55.10%,不太了解占6.12%;在了解所在的高校党委是否建立了支持民主党派工作的相关制度方面,绝大多数民主党派成员都有自己的看法,这包括完全没建立占12.24%,建立了但没有得到很好的实施占36.73%,有制度并且实施效果好占34.69%,还有16.33%的成员表示不知道;在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总体看法上,有不少民主党派成员持不乐观的态度,占了16.33%,持非常乐观的民主党派成员和基本乐观的成员分别占18.37%和59.18%,有6.12%的民主党派成员未想过这个关乎国家体制的问题。总的来看,占绝大多数(59.18%+18.37%)的受访者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总体看法是乐观的。
  从横向上来看,民主党派成员对自己所属组织的认知程度还是比较深刻具体的,有较高层次的归属感;从纵向上认知程度跟入党动机比较来看,由于政治主导因素入党的民主党派成员的认知程度明显高于因个人因素入党的民主党派成员,个别对民主党派不甚熟悉的、不甚关心的民主党派成员在入党动机上也主要是个人原因,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其对民主党派归属感的增强。
  整体而言,重庆市高校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归属感建设是有一定的效果,但也需要进一步加强。
  三、重庆市高校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建设的工作情况
  参政议政、民主监督是民主党派的重要职能,也是民主党派生命线之所在。民主党派的组织发展与履行自身职能是相互促进的关系。民主党派组织通过加强开展服务社会、调查参与、培训指导等方面的活动来发挥参政党的作用,不仅造福了国家社会,也实现了自我目标。
  首先是在开展培训方面。重庆市高校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开展的培训囊括了对民主党派成员的几项基础培训。调查结果显示,民主党派新成员培训占83.67%,民主党派干部培训占40.82%,参政议政建言献策能力培训占34.69%,入党积极分子培训和其他培训同样占14.29%。其中,民主党派新成员培训几乎是所有民主党派新成员参加的,也是各民主党派最基础、首要和重视的一项培训。在参加培训的次数上,参加过民主党派培训3次及以下的人数占71.49%,其中未参加过培训的有6.12%;参加过10次及以上的仅有6.12%;参加过1次的最多,占了24.49%。民主党派成员对组织培训的参与度并不是很高,这一方面可能与高校知识分子教学科研任务重相关,另一方面与相关培训的形式和内容缺乏吸引力有关。
  其次是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开展活动形式。民主党派成员分散,平时很少见面,组织活动就成了民主党派成员相互联系、交流思想、研究党务工作以及开展参政议政和献计献策活动的重要场所,是增强民主党派凝聚力的重要纽带。重庆市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开展活动形式主要有理论学习、观察参考、联谊活动、聚餐、服务社会和其他,所占的比例分别是87.76%、81.63%、83.67%、79.59%、55.1%和4.08%。理论学习、观察参考、联谊活动是比较常见的形式,却不是民主党派成员最喜欢的形式。民主党派成员最喜欢的活动形式——服务社会占40.82%,远远高于其他形式;接下来依次是参考观察28.57%、联谊活动22.45%、理论学习6.12%、聚餐2.04%。民主党派组织开展的活动不能满足成员的需要,可能造成人才流失、归属感降低,民主党派领导者应去思考如何改进和创新组织活动类型,以适应民主党派组织和成员的发展要求。
  再次是民主党派基层组织服务社会活动方面。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将社会服务纳入其党派建设和党派工作的重要内容,找准、抓准社会热点、难点问题,开展专家服务工作,根据社会服务总体要求,细化服务机制的细节问题,以此指导和激励民主党派成员参加各种社会服务活动。在调查中,重庆市高校民主党派基层组织服务社会的工作主要有专题调研48.98%、智力交流20.41%、扶贫慰问18.37%和其他12.24%。其中,最受民主党派成员喜欢的活动是专题调研,占到44.90%,接下来依次是参考观察26.53%、扶贫慰问14.29%、智力交流12.24%和其他2.04%。可见,发挥自身的科学技术的特长,通过专题调研和社会服务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政策建议是高校民主党派基层组织服务社会的重要形式。
  总体而言,重庆市高校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建设工作在开展活动的形式上和数量上都按照民主党派职能作用的要求在发展,但从满意度看还不十分完善。
  四、高校民主党派基层工作的满意度和发展思路
  关于高校民主党派基层工作的满意度的调查不仅反映了民主党派成员的基本动向和想法,而且有助于我们调整日后民主党派基层建设的方向和步伐。
  高校统战部门对民主党派工作的满意程度,非常满意的占57.14%,基本满意的占36.73%,不太满意的占6.12%。在关于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开展活动的满意度的调查中,表示非常满意的占44.9%,基本满意的占44.9%,没想过的占4.08%,不太满意的占6.12%。对是否愿意在民主党派中担任班子干部,表示非常愿意的占20.41%,愿意的占55.1%,没想过、看情况的占22.45%,因自身工作任务重、压力大不愿意担任的占2.04%。关于是否愿意参加重庆市党外人士实践锻炼,表示非常愿意的占34.69%,愿意的占57.14%,没想过的占8.16%。在是否愿意被调选到政府部门担任有关职务时,表示非常愿意的占28.57%,愿意的占46.94%,没想过的占22.45%,因喜欢高校环境不愿意的占2.04%。   通过上面的调查显示,各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建设工作卓有成效。超过80%的人对现在高校民主党派基层工作表示满意,甚至有57.14%的人对现在的工作非常满意。这说明我们的民主党派基层组织依据上级部门的指示,开展工作,进行活动,完成任务,使民主党派组织得到了大多数人的认可和肯定,很好地推进了民主党派基层组织的可持续发展。此外,超过60%的人都愿意担任民主党派班子干部、参加实践锻炼,这也从一方面肯定了民主党派的基层工作,民主党派成员对其支持率也比较高,都愿意参与其中,在锻炼中促进民主党派的基层组织建设。但是,有不超过5%的人对现在的工作表示不满,还有不到23%的人没想过参与到民主党派工作中来。这说明我们可能在工作上还存在一定的遗漏和不足,或者是民主党派成员的工作比较繁重。总体上说,民主党派的基层建设工作是可以值得认可和肯定的。
  在影响高校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建设的主要因素的问题中,认为中共党组织因素的占46.94%,民主党派基层组织领导班子因素的占59.18%,民主党派成员参与度因素的占69.39%,民主党派成员素质因素的占53.06%,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内部管理规范化因素的占46.94%,活动经费因素的占67.35%,其他因素(例如,名额限制或所属单位的支持程度)的占4.08%。可见,提高民主党派成员的参与度、保障民主党派组织活动的经费、加强民主党派组织领导班子建设是提升民主党派组织建设的重要前提。
  在调查新形势下民主党派组织发展面临的挑战问题时,认为政治体制改革滞后是一大挑战的占55.1%,新成员发展困难的占44.9%的人,代表性人物缺乏的占67.35%,后备人才队伍不足的占61.22%,民主党派上级领导不重视的占22.45%,民主党派成员政治觉悟不够的占2.04%。可见,民主党派普遍意识到需要通过加强自身人才队伍建设,不断适应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的要求。
  在关于民主党派组织发展所面临的机遇问题中,认为党和国家领导人重视的占55.1%,政治协商制度不断完善的占69.39%,各级地方领导比较重视的占32.65%,民主党派工作获得社会认可的占65.31%,民主党派成员的自身建设取得实效的占55.1%,政治体制改革稳步推进的占42.86%。可见,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建设的主要方向和目标是为促进我国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事业服务,是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是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服务。
  研究结果还发现,民主党派基层内部建设有助于推动民主党派的长远发展。从问卷来看,69.39%的人认为民主党派成员参与度还不够,50%左右的人认为民主党派内部领导班子问题和经费问题都是影响民主党派建设的原因。而中共党组织的外部因素占的比率比较小。在民主党派组织发展挑战方面,67.35%的人认为民主党派组织内部缺乏代表性人物是对民主党派组织发展的挑战,民主党派后备力量不足也比较明显。在机遇方面,除了外部力量需要给予支持和关注,民主党派内部需要有所改善。65.31%的人认为民主党派工作需要得到社会的认可,使之推进民主党派的发展。以上这三个方面都说明了我们需要不断完善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内部的工作体系和人事体系,解决好其内部阻碍发展的因素,推进民主党派组织的长远进步与发展。
  在建议方面,大部分人都强调在政策支持和关注的情况下,不断加强民主党派内部的自我提升和建设。第一,民主党派组织培养高素质人才,造就民主党派代表性人物。第二,不断加强民主党派领导班子建设,提出新策略和新思路,创新领导方式。第三,保证民主党派有固定的时间开展有质量多元化的活动。第四,民主党派基层建设与基层多联系,多关注基层。第五,改变传统的价值观,重新定义和面对民主党派基层组织的建设。第六,国家需要不断完善政治协商会议制度,民主党派组织也要不断完善自己的组织制度等多方面的建设性意见。
  五、新时期高校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发展的经验和限制
  通过调研数据分析可以发现,在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方向指引下,通过各级党政部门尤其是统战部门的关心和支持,新时期高校民主党派组织建设经过长期的发展,已经取得了一些卓有成效的经验,也存在一些限制,需要不断地改进和发展。
  (一)新时期高校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发展的主要经验
  在新的历史时期,高校民主党派发展进度较快,人数规模普遍扩大,素质得到提高,学历和年龄结构优化,民主意识不断增强。民主党派成员组成结构越来越呈现出文化层次较高,专业理论基础知识比较扎实,年龄结构比较轻,民主党派成员所具有的丰富专业理论知识和社会知名度使高校民主党派成员对社会贡献日趋凸现的特征[1]。之所以取得如此重大的进步与发展,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社会特征与促进因素。
  一是党委重视并建有一系列制度。调研中我们感到大多数高校党委对统战工作重视,对积极发挥民主党派基层组织作用有一系列制度。除了比较普遍地建立双月座谈会、情况通报会等制度外,各校对支持、协助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加强自身建设,积极发挥民主党派基层组织作用方面都有很多好的做法。有的高校每次双月座谈会校党委书记、校长一起出席,对学校发展中的重大事项认真听取党外人士的意见和建议。有的高校党委还拨给各民主党派基层组织调研经费,校长出题,党派调研,支持各民主党派基层组织为学校发展积极建言献策等[2]。
  二是“大统战”格局正在逐步形成。随着新形势下高校统战工作范围的扩大,统战工作任务的加重,各高校越来越体会到统战工作光靠统战部门是不够的。要积极发挥高校民主党派基层组织作用,必须依靠“大统战”的力量开展工作[3]。有的高校通过推进二级学院统战工作规范化建设,保证了院、系统战工作有人抓、有人管。不少高校的各党务、行政部门及各院系都为高校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发挥作用给予了大力支持,创造了很多条件。
  三是高校民主党派基层组织不断地发展和壮大,在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并通过多种形式促进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通过调研可以发现,近年来,在上级统战部门的直接指导下,在高校党委的领导下,高校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围绕中心工作认真履职,发挥重要作用,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为地方经济的发展积极参政议政,为学校的发展积极建言献策,同时在民主监督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广大民主党派成员和无党派人士立足本职岗位作贡献,在教学、科研、管理第一线做出许多优异的成绩[4]。一方面,高校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强调自身队伍建设,尤其注重班子的素质和能力提升,不断调整和优化民主党派的成员结构,通过各种培训提升民主党派成员的政治素质和参政议政的能力;另一方面,高校民主党派基层组织还不断拓展活动形式,在传统的政治协商、参政议政、民主监督、建言献策、政治学习等形式之外,越来越多地通过政策咨询、考察调研、社会服务等形式服务社会经济的发展,使民主党派基层组织的作用得以有效地发挥。   (二)新时期高校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发展的一些限制
  一是在高校党政一把手需要对如何进一步加强对民主党派的政治领导所有思考。高校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在校一级层面,而民主党派成员分散在各学院、部门,如何实现民主党派成员的基层性及领导的统一性进行协调,确保对民主党派基层组织的领导和发挥其重要作用的统一,确实是当前民主党派工作的重要内容和方向[5]。二是民主党派基层组织需要思考如何进一步加强思想建设和科学化工程。高校民主党派基层组织近年来面临成员退休高峰期,而发展的民主党派新成员中多数为“60后”、“70后”、甚至“80后”,学历高、职称高、不少有海外留学工作经历,视野开阔、思维活跃是新一代民主党派成员的凸显特点,他们已经逐渐成为学校教学科研的骨干力量。如何适应民主党派新成员的特征,强化民主党派新成员对民主党派的归属感、责任感和荣誉感,强化民主党派的党派意识,突出民主党派管理和工作的科学性和规范性,引导广大民主党派成员自觉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是摆在各级民主党派基层组织面前的重要任务和挑战[6]。三是思考如何切实发挥高校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参政议政、民主监督的职能,并逐步扩大民主党派在推动社会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中的重要作用。高校集中了大批科学技术人才和广大知识分子,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发挥了重要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的功能。而高校民主党派基层组织集中了大批知识分子中的精英,又是党外代表人士培养、选拔的源头[7]。
  综上所述,新形势下高校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建设与发展工作面临不少新的理论和实践问题,需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结合高校统战工作的实际,认真学习、认真思考、认真实践,不断加强统战干部队伍自身建设,不断提高工作的科学化水平,努力开创高校统战工作新局面。首先,需要高校党政领导从学校与社会发展的战略高度考虑入手,思考如何在制度建设、平台搭建、环境营造等方面,为民主党派在学校建设中发挥作用创造条件。其次,需要高校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加强自身的民主建设,通过民主推荐的方式加强班子队伍建设,以激起高校民主党派成员的政治热情。再次,可以通过向省市区推荐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来拓展民主党派成员发展的空间,提升广大民主党派成员的能力和热情,将他们的政治热情转化为关心学校发展,为高校建设献计献策。最后,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建设最重要的是激发基层民主党派成员的政治热情和奉献精神,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使他们感到有义务、有责任为我国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懈努力。
  参考文献:
  [1] 沈志义.关于高校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制度建设的若干思考[J].上海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7,(2):45-47.
  [2] 唐忠英.当下高校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建设问题及对策[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4):18-20.
  [3] 吴平魁.关于加强高校民主党派基层组织自身建设的思考[J].陕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0,(1):9-13.
  [4] 王娟,李凡.加强高校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建设的思考[J].黑龙江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0,(4):23-25.
  [5] 刘继华.新形势下高校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思考[J].重庆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1,(6):65-67.
  [6] 单联民,涂晓群.支持高校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加强自身建设的几点思考[J].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7,(3):25-26.
  [7] 袁小于.高校民主党派基层组织负责人领导能力培养初探[J].重庆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2,(1):26-28.
  责任编辑:罗振建

推荐访问:民主党派 基层组织 新时期 发展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