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之歌【一首爱国者的心灵之歌】

  巴金曾经评价一位作家时说,“他有优美的性格和黄金的心”,“同他谈话,仿佛听完一曲贝多芬的交响乐,因为,我是和一个崇高的灵魂接触了”。他就是陆蠡,现代散文家、翻译家。陆蠡是一位伟大的作家,是一位文如其人的伟大作家。陆蠡还是一位伟大的爱国者。抗日战争爆发后,他积极投身于民族解放斗争的洪流。1942年,他才34岁,就坚贞不屈地死于日寇酷刑之下。
  他的散文,有着迷人的光彩和独特的风格,如璀璨的明珠在现代散文百花丛中熠熠生辉。苏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囚绿记》是一篇咏物抒情散文,是他的典型代表作。作者在这篇散文中讲述了他在抗日战争期间,孤旅生涯中的一个让人怦然心动的小故事。作者用细腻的笔触描写了窗前一株常春藤的荣枯,抒发了他对光明、对自由的赞美和向往之情。细细品读文本,我们可以发现其有三美:
  1.流动的音乐美。
  当我们读到沁人心脾的优美语言的时候,我们的心灵必然会为之一震。语言就有这种神奇的魔力,尤其是我们中国的汉语言文字,简单几个字的组合就能散发出迷人的馨香,让我们欲罢不能!与其说陆蠡是散文家,还不如说是他一位精彩的诗人。陆蠡的文章语言优美、清丽、节奏舒缓。读《囚绿记》,就是在欣赏一首流动的音乐,它极富音乐美。一边读,一边就感觉那优美的语言仿佛清泉在我们的心灵流淌,带给我们无限美的享受。
  让我们来看看作者是怎样赞美绿色的吧!“绿色是多宝贵的啊!它是生命,它是希望,它是慰安,它是快乐。我怀念着绿色把我的心等焦了。我欢喜看水白,我欢喜看草绿。我疲累于灰暗的都市的天空,和黄漠的平原,我怀念着绿色,如同涸辙的鱼盼等着雨水!”文章用语准确、丰富、传神,甚至富有些亮丽、华贵、典雅的特征。句式灵活多变,短句、长句综合运用,感情充沛,一气呵成!修辞手法的运用更是使文章着色不少,比喻形象生动,排比气势雄浑,抒发了作者对绿的强烈的热爱。
  再如“它渐渐失去了青苍的颜色,变得柔绿,变成嫩黄;枝条变成细瘦,变成娇弱,好像病了的孩子。”就是这样的几个词组合在一起,使整个句子洋溢着生命的活力。读起来琅琅上口!文中这样的例子可以说是俯拾皆是!
  2.孤独而坚强的形象美。
  王国维说:“景非独为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一境界。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陆蠡就是一位心中有“境界”的人。他把他心中的“景物”写出了生命,写出了活力。一个孤独而坚强的形象跃然纸上!本文中,一片绿叶,一枝常春藤,就是一个“永不屈服于黑暗的囚人”。
  这样的“囚人”是孤独的。周围的世界,是“灰暗的都市”,是“黄漠的平原”。在这样一个“烽烟四逼”,火车已经断了数天的旧都中,这样一片绿叶、一支常春藤,是多么的孤独!作家借物抒情,以小见大。孤独的常春藤,正是作者“孤独形象”的象征。正如作者所说“我借重文采的衣裳来逃避穿透我的评判者的锐利的眼睛。我永远是胆小的孩子,说出心事来总有几分羞怯。”(陆蠡《囚绿记》序)黑暗的年代,成就了一个伟大而孤独的灵魂。
  这样的“囚人”又是坚强的。它伸开“柔软的卷须,攀住一根缘引它的绳索,或一茎枯枝”,“慢慢变青,渐渐变老”。“当我囚住这绿色”,“它依旧伸长,依旧攀援,依旧舒放,并且比在外边长得更快”,“它的尖端总朝着窗外的方向”。这是一个多么坚强的形象啊!三个“依旧”、一个“总”,永不屈服的“囚人”形象栩栩如生。
  这样的形象多么令人怜惜、令人赞美啊!
  3.崇高的思想美。
  陆蠡的散文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大都着眼于现实社会和下层人民的疾苦,通过对劳动人民的勤劳、勇敢、淳朴的优良品质和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的歌颂,表现出作家忧国忧民的高尚情怀。
  “我欢喜幻想,我爱做梦,而我未失去动物的本能,我不能扮演糊涂,假作惺忪。”(陆蠡《囚绿记》序)这份责任、这份梦想,让作家不能糊涂、不敢懈怠!
  《囚绿记》写于抗日战争爆发后的上海“孤岛”。文章没有典型、精彩的故事,只是记叙了作家旅居古都北平,选了一间可以看到绿色的简陋房间和“囚绿”“放绿”“赞绿”这样几个生活的细节,通过挖掘、剖析,于平淡中包藏深邃的意蕴和丰富的哲理,在常见的绿色中凝聚了一己的情感和民族的精神。“永不屈服于黑暗的”精神,就是忠贞不屈的伟大的民族气节,作家忠于伟大的祖国,忠于伟大的中国人民。他期待有一天能和它们见面,也就是期待沦亡的祖国山河早日获得解放。作家那悲天悯人的高尚情怀、忧国忧民的崇高思想,通过惆怅、缠绵而又深沉的语言,抒发得酣畅淋漓。
  文章的思想美让我们读者感慨唏嘘!
  读《囚绿记》就是在跟一位伟大的灵魂对话,美哉!

推荐访问:一首 爱国者 之歌 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