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中重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阅读理论重视学生的阅读主体作用

  在全面贯彻实施《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教师以课堂教学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阵地,教师作为学生探索知识的主要向导,让学生主动发展,这是教育为人的发展服务,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所决定的。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积极性,是教育的内核,如何贯彻教师主导学生主体作用,笔者就此话题提出点滴见解。
  1 激发兴趣,为学生参与主体作用创造条件
  大教育家夸美纽斯说过:“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主要途径之一。”苏联霍姆林斯说过:“如果教师不想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就急于传授知识,不动情感的脑力就会带来疲倦”。只有当学生对教学具有强烈的学习状态,才能注意所学知识,才能克服学习中的困难。浓厚的兴趣,能使学生处于活跃积极的学习状态,使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教学中,学生没有什么比他们自主获得成功更为满足,也没有什么获得成功更能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究的热情。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创设不同程度的问题让学生体验成功,更随时发现学生身上最好的东西给予及时表扬和鼓励,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让学生感觉学习的乐趣。
  班上有一位平时寡言少语的学生,一次我在教学《我的战友邱少云》一课中“火烧到邱少云身上,他一动不动……”一段时,这位学生突然举起了手,显得有些焦虑,我让他说话,他问:“老师,邱少云身上有炸药、枪,火上来要爆炸,这样不暴露了不对了吗?”多么有价值的问题,我让同学们给予热烈的掌声,并及时鼓励了他。他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从此改掉了坏习惯,增强了他好好学习的信心,期中还得了第五名的好成绩。
  2 营造和乐融融的教学氛围
  和乐融融的教学氛围是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发展学生个性的重要保证。学生只有在一种和乐融融的教学氛围中才会才思敏捷,也才敢思、敢说、敢于表达自己与众不同的带有个性色彩的见解。和乐融融的教学氛围的营造要坚持以下几条原则。
  ——尊重、爱护学生。邓小平谈到教育时曾经说过:我们提倡学生尊敬师长,也提倡师长爱护学生。尊师爱生,教学相长,这是师生间同志式的关系。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林格伦在《课堂教育心理学》一书指出:“教育,正像其他的社会过程一样,它的成效依靠交往。”所以作为新世纪的教师要一改过去高高在上的教风,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确实尊重学生,信任学生,爱护学生,多与学生交谈,学会倾听学生的心声,试着走进学生的心灵。课堂上,记住多使用一些礼貌用语,“能把你读懂的地方告诉大家吗?”“你能把你的想法说给大家听听吗?”“大家允许老师说说我的看法吗?”“请你来帮助他?”这样亲切的话语,无形中产生了一种感染学生的力量,使师生之间有一种亲和力。教师只有尊重学生,把自己摆在与学生平等的位置上,关心学生,爱护学生,尊重差异,崇善个性,让孩子们言论自由,让课堂成为“百家争鸣”的场所,这样师生间和乐融融的教学氛围才能形成。也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感受到被别人尊重的幸福,从而在自己的个性中也培养一些尊重别人的品质。
  ——投入情感。霍姆林斯基曾经指出,应该让我们的学生在每一节课上,“享受到热烈的、沸腾的、多彩多姿的精神生活”。为此,笔者认为一堂成功的语文课,应该是一堂倾注着教师真挚感情的课。这里所说的“倾注感情”,并不是说把语文课上成是教师慷慨激昂的演讲课。这里所谈的感情是教师对教材的理解,对学生的理解。只有在一堂课中注入那涓涓的情感细流,让教师、学生和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使课堂教学充满生命的活力,教师的劳动才会闪现出创造的光辉和人性的魅力,此时学生的感情,人格也才会受到感染,情操也才能得到陶冶。他的爱、恨才会自然流露,学生的个性也才能得到体现。只有师生全身心的情感投入,学生才能在课堂中感受到生命的涌动和成长。 
  3 灵活的教学方法
  灵活的教学方法是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发展学生个性的关键。灵活的教学方法,首先表现在教师站在整个语文教学的全局上审视教材,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把握教材,精心地重组教材,不是被教材牵着鼻子走,不是把教材看成是一些支离破碎的知识点,而是灵活使用教材,懂得教材的内在联系性,看到教材向课外的扩展。如《将相和》一课,教师既要看到它在本单元中所担任的训练重点“事物的前因后果”,又要看到文中所渗透的“文道统一”的思想,还要看到《将相和》一文中写人的方法也值得借鉴(这样的写人的方法,不是本单元的重点,但见识研究一下,不是就为学生作文积累了写作知识吗?),更要看到古代像这样动人的故事还很多,要引导学生从课内阅读向课外阅读扩展。其次表现在教师精心设计教学,这里所谈的精心设计不是想着要怎样去牵学生鼻子,而是根据教材内容,学生的年龄特点,兴趣爱好,个性特点去思考:设计什么样的问题最能激发起学生的研读探究兴趣,用怎样的学习方式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使学生能全体参与学习,全程参与学习。如,教学《寻隐者不遇》一诗,教师可设计让学生用自读自悟和讲故事的的方式进行自主学习,对学习确实有困难的学生进行分类指导。再次,教师要将抽象的语言文字化为具体可感的“活”的形象,如,学“盲”字,学生因“育”字的记忆定势,会在“盲”字的上面多加一点,此时教师可以这样引导,“人的眼睛死了,就是盲人了”。(边说边用手指字)这样的教学,不是把文字变成活的形象了吗? 
  4 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发挥主体作用
  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教育要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他们真正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人,变学生“坐中学”为“做中学”,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观,充分发挥主体作用。
  新《大纲》提出:朗读训练是语文训练的重点,课文是语文教学活动的主要凭借,朗读是理解课文的重要手段,语文教育中恰当选用读的训练,有利于学生主体地位的发挥。例如: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一课,课前教师可讲小女孩的生活背景,让学生初步理解课文的大意。在学生掌握课文的感情基调的基础上,让学生进行朗读训练,激励学生带着情感去读,涉身于小女孩的身世未读,没想“那小女孩便是我。”让学生朗读训练进入一种忘我的境界。学生带着情感读后,老师指导学生跳读,找出表现小女孩可怜悲哀的句子读一读,找出小女孩在烛光中寻找到幸福的句子读一读,想想她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让学生在朗读中去细细品味。
  总之,通过各种有效的方式,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扎实学好语文知识,着力提升教学质量。

推荐访问:语文 主体作用 重视 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