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常识,守住大学的灵魂:守住内心的灵魂

  高校校长开学讲话勉励新生:大学是什么?  9月,又是一年开学时。开学典礼上,大学校长的讲话往往被视为对大学精神的阐释和对该校学生的期待。与往年大学校长的言语诙谐不同,今年,上海高校校长们不约而同从常识和经典谈起,和学生聊聊“大学是什么”以及在大学里他们不希望看到同学们成为什么样的人。
  复旦大学校长杨玉良在开学典礼上表示,社会更应关注大学具有的“永恒的属性”,在他看来,带有永恒性的东西恰恰有时候就是一些简单的常识。杨玉良引用教育大家蔡元培的话表示,“‘大学教育者养成人格之视野,是仅仅为灌输知识、练习技能之作用,而不灌之以理想,则是机械制教育,非所以施以人’。所以教育不是简单地灌输知识,不是训练各位在某一方面的技能,至少它不仅仅是。而在教育当中应该灌予理想在里头。”而这个“理想”,则包括四个方面:调和世界观与人生观、担负起将来的文化、培养独立不惧之精神和培养安贫乐道之志趣。
  在上海交通大学的开学典礼上,校长张杰说,在他心中,大学是思想的源泉,是国家的智库。在此基础上,张杰认为,“今天,大学正日渐成为社会的中心。大学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承者和创造者,更是人类思想、精神和道德的制高点,是社会公平、正义和良心的最后堡垒。”
  在华东师范大学的开学典礼上,新任校长陈群则连用了4个比喻:“大学是一道地平线。它的界限在你的视野范围内,却又在你永远不能抵达的地方;大学是滋养理想和人文精神的殿堂,大学固然是社会的一部分,沉淀着现代社会所有的美好与无奈,但大学更应该是文化与人文精神的一个高地,一个标杆;大学还是理性和科学产生的土壤;大学更是与这个世界连接的通道。”“你们就是大学!”在演讲的结尾,陈群勉励大家:“你们今日与未来的创造,就是师大的未来与创造。”
  在以理工科见长的华东理工大学,校长钱旭红在研究生开学典礼上向研究生们抛出了一个问题:是脚踏实地地做研究,还是愤愤不平地抱怨?他明确要求研究生——做科学研究中的“杰青”,而不要做科学研究中的“愤青”。钱旭红告诫新生们:许多人都是在抱怨中度过了一生,而抱怨的结果是恶化了他的环境和氛围,同时放弃了自己的责任。一个真正想改变自己、改变世界的人,他会把所受的委屈、所受的压力变成动力,以另外一种方式把它释放出去,而不是用道义来放弃自己对自己的控制。钱旭红并不否定年轻人想改变世界的理想的意义,他以广为流传的英国威斯敏斯特教堂旁边的墓志铭引出了这样的结论:如果你想改变一切,从你自己开始。
  一个社会处于巨大转型时,它必然呈现的急功近利和浮躁,往往会带来潜在的危险,而脱胎于传统、建构于现代的大学,就是它的刹车板,沉醉中给它清醒、狂热中让它冷静、焦虑中让它淡定。
  而说白了,大学就是一个社会坚守常识、捍卫底线的社会力量。如果有所为,大学的“为”更多是在真与假、美与丑、善与恶中守住前者,摒弃后者,起码要多说些真话、多一些人性闪耀的制度、多赋予学术以独立与自由。一所大学,如果能把千百年来经过筛选砥砺而沉淀下来的文明常识、底线守住,就等于守住了大学的灵魂,有灵魂的大学自然让人肃然起敬。(马九器《广州日报》,本刊有删节)
  知识与常识;有所为与有所不为;从常识和经典谈起;大学精神;守住底线等于守住大学灵魂……
  (来源:《中国青年报》)

推荐访问:守住 回归 灵魂 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