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学习倦怠现象与高校激励教育建设探析]

  [摘要]学习倦怠现象在当今各类学生中普遍存在,高校也不例外。学习倦怠已经成为影响大学生自身发展、高校教学质量提高和社会和谐进步不可忽视的因素。文章阐述了大学生学习倦怠的现象及其危害,分析了其形成原因,并就新时期高校如何减少或消除学习倦怠行为、有效开展大学生激励教育工作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大学生 学习倦怠 激励机制 教育管理
  [作者简介]杨光(1965- ),男,江西九江人,九江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管理。(江西 九江 332000)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2)35-0077-02
  大学生学习倦怠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因感到学业压力大、课业负担重或心理层面上的因素而产生的情绪低落、回避学习行为和缺乏成就感的现象。在市场经济影响下,大学生的就业机制发生转变,学习态度也呈现出复杂化和多样化。在学习上他们有着各种各样的愿望和需求,也有着各种各样的思想矛盾和冲突,学习倦怠的情况尤为突出。据一项调查表明,高校中大学生基础课逃课率在25%以上,专业课逃课率在20%左右,至于哲学、政治经济学等公共基础课的逃课率甚至达到50%以上,在一些高校因不喜欢所学专业而厌学的学生比例竟高达40%,还有一些学生退出了大学学习。由此可见,学习倦怠不仅造成大学生学习质量下降,而且不利于学校良好学风形成,影响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
  一、大学生学习倦怠现象及其危害
  (一)学习倦怠的特点
  目前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学习倦怠现象值得关注,“厌学症”已经成为当今学生中存在的一种“流行病”,其行为表现主要有以下特点:一是被动学习、不求上进型。这类学生表现为没有明确的学习目的,缺乏积极主动的学习精神。课堂上无所事事,对学习总是采取应付态度,信奉“学不在深,及格就行”。二是玩乐逃学、不务正业型。这类学生表现为不适应大学的学习生活,对学习没有任何兴趣,学习动力不足。根本不把学习当主业,整天忙碌于校园经商、游戏玩乐、上网聊天和谈情说爱。三是行为缺失、不思进取型。这类学生表现为没有远大目标,把进入大学视为人生理想的终点而放弃追求。
  (二)学习倦怠的危害
  当前由于受到学校和社会各种因素的影响,部分学生存在着学习盲目被动、逃课玩乐等行为,最终因考试不合格而受到学校补考重修、甚至留级或劝退等处罚。因此,学习倦怠带来的危害是显而易见的。首先,妨碍着大学教育目标的实现。学习倦怠导致学生专业技能不扎实,综合素质不够高,实际上等于没有完成大学阶段的学习任务,属于学校培养的不合格“产品”。其次,影响了学生自身素质的提高。处于厌学状态下的学生对学习没有兴趣或缺乏动力,必然造成学习效率及质量下降,不利于自身发展。第三,败坏了学校和社会的风气。高校的根本任务是为国家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学习倦怠行为违背了高等教育的本意,不利于高教的改革与学校的学风建设。从学生就业来看,将不合格“产品”流向社会,有损高校形象,也会给社会造成负面影响。
  二、大学生学习倦怠的原因分析
  教育是个十分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大学生生活在现实社会当中,他们的成长与发展受到各方面的影响。
  (一)自身心理与素质的影响
  高校管理中严进宽出的倾向,使部分学生产生上大学容易的错觉,许多学生认为走进大学校园就万事大吉,缺乏积极进取的学习态度。同时心理问题困扰着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存在的心理动因主要有:自卑心理、投机心理、趋众心理、功利心理等。引起部分大学生学习倦怠行为的主观因素有:守纪观念不强,人生观认知有偏差;学习态度不端正,自身的认识和判断能力不高;心理调整机制不健全,抗挫折能力较弱。基于以上不良心理和行为,造成很多大学生学习动机缺失和学习活动厌倦。
  (二)社会环境与倾向的影响
  由于经济转轨、高教改革、新旧观念相互作用,造成了学生思想意识或心理认识上的冲撞。社会上的许多不良风气如浮躁心态、不劳而获和以权谋私等不可避免地对大学生造成负面影响。少数贫困生受到经济问题困扰,忙于各种兼职;有些学生以为上大学就是为了拿文凭找工作,能否学到知识是次要的;还有些认为家中有“关系”非常重要,由此产生了有“关系”的学生学习劲头不足的问题。此外,社会及家长片面追求学业成绩及考试通过率,却忽视了对其理想信念教育和自主能力培养,导致他们上大学后难以将学习上升到理想信念的高度。
  (三)学校教育与管理的影响
  学生学习倦怠行为产生与学校的应试教育和教学管理有密切关系。主要表现在:一是入学教育方式不当。新生入学教育中其重心是要求学生遵纪守法和制定学习目标,往往忽视对其进行激励鞭策和学习状态调适。二是考试评价体系不科学。体现在考试内容和形式具有局限性,考试组织管理不力。三是教师素养有待提高。教师授课内容照本宣科和课堂纪律管理松懈,直接影响到课堂学习气氛。四是学籍管理滞后。学校对学生转专业严格控制,学生难于转学自己感兴趣的专业,学习动力大打折扣。五是教学管理不力。一元化的课程体制和教学手段落后,加上部分课程设置与社会或学生需要脱节,致使不少学生因对这类课程失去学习兴趣而产生厌学情绪。
  (四)就业压力与认识的影响
  严峻的就业形势冲击着学生的学习激情,削弱了他们的学习劲头,使他们对未来充满畏惧和失望,认为自我价值无法实现,这是导致他们产生厌学的主要原因。就业难使学生感到知识和才干得不到应有的发挥和尊重,读书无用观念由此萌生,必将影响他们的学习动力。有的学生利用家中“权势”坐享其成,使大多数学生受到不公正待遇和失去平等的就业机会,挫伤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还有部分学生了解到毕业后所从事的职业很难与所学专业一致,使得他们认为在校期间不必认真学习。
  三、对加强和改进高校激励教育建设的思考
  针对大学生的学习倦怠行为,高校教育管理中应加强和创新激励机制、调动大学生学习积极性。所谓“激励教育”就是要激发起大学生对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培养大学生“吃苦耐劳”的学习精神以及面对挫折的忍耐能力。美国教育家卡耐基曾经说过:“使一个人发挥最大能力的方法是赞赏和鼓励。”新形势下开展激励教育,倡导并实践以“激励”为重要内容的教育机制,才有可能减少或消除当前大学生学习倦怠现象。因此,高校有必要因势利导,多措并举,实行综合治理。   (一)德育工作应包含激励教育,激发大学生自我成才的需要
  当前大学生学习倦怠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没有把人生成长与理想抱负、社会责任结合起来,因而缺乏学习的内驱动力。首先,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端正学习态度。高校要重视对学生浮躁心理的疏导,对他们进行理想道德教育,让他们认识到自己肩负的历史使命。其次,开展专业素养教育,明确学习目标。高校要科学制订专业培养方案,准确定位人才培养目标。以素质教育为基础,能力提高为目标,使学生振奋精神、发挥学习的能动性。最后,重视职业规划教育,提高就业意识。例如邀请已毕业的优秀校友回校传经送宝,帮助学生树立“先就业再择业”的就业观。同时建立毕业生服务体系,及时提供就业岗位信息,重点加强对就业困难毕业生的帮扶。
  (二)宣传工作应体现激励教育,激发大学生自我发展的需要
  高校要把激励教育融入宣传教育的各个环节,以引起全体大学生的重视。首先,开展榜样激励教育,营造向上氛围。高校要表彰优秀学生,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成就感。通过召开先进事迹报告会、颁奖晚会、开学典礼和党员宣誓等,以实现榜样的教育、影响和激励作用。其次,加强媒介素养教育,提高自控能力。高校应从大一开始通过讲座、授课或是思想辅导等形式,引导学生选择适合自身发展和思想进步的网站。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提高了,网络自然不能迷失他们,也不能吞噬他们大多数的课余时间,厌学情绪会逐步减轻并消除。第三,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培育良好环境。高校应充分利用广播、报刊、宣传栏和校园网等舆论宣传,加强学风建设讨论。举办多层次大学生学习沙龙,让学生交流思想和相互激励,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
  (三)教学工作应渗透激励教育,激发大学生自我求知的需要
  当前高校教学方法陈旧、学习课程繁多、教师授课平淡、考试模式呆板等教育状况已成为部分学生厌学逃学的借口。因此,高校要树立教育创新理念,让学生真正成为教育的主体。首先,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坚持以人为本。高校要着力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与探索精神,不断促进素质教育改革,完善考试制度和考评标准,建立多元的大学生评价体系。其次,加强专业导读工作,培养学习能力。通过专业讨论与现场观摩、能力训练与素质拓展,将学生的专业特色与创新活动相结合。最后,提高教学运行质量,注重教书育人。高校要依据经济社会对人才知识结构的要求来调整课程设置,及时更新教材,满足大学生的学习需求。同时教师应提高教学能力,重视学生实践技能与职业能力培养,通过运用各种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四)管理工作应结合激励教育,激发大学生自我进取的需要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教师对学生的信心、期望和热爱,会使学生更加自尊、自爱、自信和自强。因此,高校应积极探索扩招之后的新型管理办法,使学校对学生既有堵又有疏。首先,加强心理疏导,增强育人效果。教师和辅导员应真诚地帮助“差生”和有心理障碍的学生解决困扰问题,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其次,注重情感教育,实现以情育人。教师和辅导员应及时妥善地帮助经济困难的学生解除后顾之忧,使学生把精力和时间放在学习上。第三,强化学籍管理,实施学业警示。对少数上大学不务正业、贪玩厌学和混文凭的学生,教师和辅导员应加强引导与帮扶;对于确有转专业需要的学生,管理部门应通过对其综合考核按规定实施人性化管理。通过学业警示教育使大学生懂得,上大学拿文凭,是要付出艰苦努力的。
  (五)第二课堂应注重激励教育,激发大学生自我提高的需要
  实践证明,大学生成功高效的学习都伴随着强烈的理想动机,抱负越大,学习的内动力就越强。为此,高校要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第二课堂活动。认真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让学生一方面体现自我价值和自我存在,从而在心理上获得自我认同;另一方面在社会活动中理解和深化专业知识,激励他们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首先,要组织丰富多彩的文娱活动。鼓励大学生参与学校艺术团、运动队和学生社团等,以及参加辩论演讲、书画展览和体育竞赛等,提高思想艺术修养,使学生的学习和身心得到健康发展。其次,让学生参与一定的民主管理。通过参与班委会、宿舍管理和学生会等工作,使学生体会到集体的发展与自己密切相关,从而产生强烈的责任感和学习的自信心,以主人翁的姿态积极为集体发展作贡献。最后,要开展特定的社会实践活动。通过专业实习参观、青年志愿者服务、为烈士陵园扫墓等,使学生在集体的共同经历中获得自我满足,激起心底的学习动力,产生维护集体荣誉和形象的内驱力。
  [参考文献]
  [1]魏婷.大学生学习倦怠初探[DB/OL].http://www.cnki.net/KCMS/detail/detail.aspx?QueryID=0&CurRec=1&recid=&filename=2007103003.nh&dbname=CMFD
  2007&DbCode=CMFD&urlid=&yx=&uid=WEEvREcwSlJHSldTTGJhYlRaRXR2K
  3IxUzVTSU4zRldaOE1vcmRkajl1bG5oN1hQN0hMZSt1MTNQM0d0dkRpOA==,2007-06-01.
  [2]朱小鳞.大学生学习倦怠的因素及其对策[J].教育研究,2009(2).
  [3]杨正勇,杰觉伊泓.对大学生厌学与应付学习的思考[J].当代教育论坛(教学研究),2010(8).
  [4]周国辉.大学生激励教育方法刍议[J].西安社会科学,2011(6).

推荐访问:探析 倦怠 激励 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