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堂中的创造性教学策略_大学生创造性培养的教学策略

  在课堂教学中有效地使用创造性教学策略,培养学生丰富的创造能力,已经越来越被广大教师所重视。数学学科是一门有着较强逻辑性、严密性的基础学科,对于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起着重要作用。为此,初中数学教师应将培养学生创造能力,激发学生创造潜能作为一项重要的教学目标。本人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进行了一些尝试,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教学。
  一、数学课堂应是启发式的而不是注入式的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我们应当想方设法启发引导学生去思考,去交流探讨,使学生对发现或创造产生兴趣并试着去发现,去创造,而不是像以往一样直接把所学内容直接灌输给学生。如果这样长期发展下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造能力势必受到遏制。好的数学课堂,绝不仅仅教学生如何去理解概念,然后叫他们去做题。学生虽然不能像数学家那样去创造,去发明,可是,数学课堂中问题的解决过程、定理的发现过程,都是具有代表性的,学生通过积极思考,交流探讨,动手操作等具体学习过程,是可以使自己融入到创造性数学学习活动过程中来的,久而久之就可以不断掌握创造的策略,并将这些策略运用到其他学科的学习中去。在教学《中心对称图形》一节时,我先让学生动手将自制的“风车”与课前准备的扑克牌在同一平面内绕其一点旋转180°后观察旋转前后的图形有什么联系。学生通过操作实践很快发现:旋转前后的图形完全重合。我顺势引导:这两种图形在数学上都称为中心对称图形,那么你能通过刚才的活动概括出什么样的图形才是中心对称图形?学生结合实践,轻松地概括出中心对称图形的概念,并理解这一图形的特征。然后在中心对称图形性质的教学中,我让学生再次拿出自制“风车”,在上面任取两点A、B,旋转180°,点A、B分别到了点A′、B′的位置.若把AA′、BB′连结起来,并设对称中心为O,你又能发现了什么?学生再次通过自主探究活动发现并总结:中心对称图形上每一对对应点所连成的线段都被对称中心平分。在数学课堂中,每位教师都应重视学生知识形成的过程,都应重视数学创造的过程,如果只是一味地强调知识的传授,就势必会削弱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利于他们创造能力的培养。
  二、尊重每位学生,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的重要保障,没有民主、平等的学习氛围,学生就不会有饱满的学习热情,也就不可能促使学生萌发创新意识。我们教师在日常生活、学习中,必须首先爱其生,应关注每位学生的成长,尤其是对学困生的每一点进步都应充分肯定与鼓励。在教学《可能性》一节时,当我讲完概率后,一个平时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举起了手,我便马上让他发言。这个学生说道:“我觉得书上的知识有点问题。”这时班里哄堂大笑,该生顿时有些难堪,想坐下去,我赶紧制止。我说:“你很有勇气也很有心,你具体谈谈是哪儿有问题。”该生受到鼓励后说道:“书上说,抛掷硬币正面向上的概率是二分之一,可是在课前我抛了十次,结果正面向上有八次。”我继续鼓励道:“你能通过实验来质疑课本上的知识很了不起,继续努力,相信你以后会有更多的发现。”接着,我便引导全班学生针对这一现象进行讨论,交流,最后形成统一认识:通过实验统计某一事件发生概率时,实验的次数必须充分,否则偶然性会增大。最后我总结道:“这位同学敢于向书本知识提出质疑的精神,值得我们大家学习。通过质疑,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刻地理解所学内容。”通过这次的鼓励与肯定,该生学习数学的信心大增,课堂发言更为踊跃。
  三、既注重培养学生的智力因素,又注重培养学生优良的非智力因素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的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都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智力因素很大程度上是先天因素,它决定一个人能不能学,而非智力因素则很大程度上是后天形成的,它决定一个人肯不肯学。因此,我们在数学课堂中,应特别关注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精心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兴趣能够使一个人自觉自愿地去接触、认识和掌握知识技能、参与活动,特别是对学生的学习起着推动作用。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各种理论研究、教学实践都证明:当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了兴趣,他们会思维活跃、注意力集中,主动进入良好的学习状态,积极参与数学活动。
  (2)通过探究活动,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合作交流与表达能力。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发挥现有的教育资源,正确引导学生进行合作探究学习,通过生生互动,让学生在探究中得到真知,得到发展,提高学生与人合作交流能力,培养学生的语言概括能力与表达能力,有效地促进学生之间的共同发展,真正提高教育教学效果。在教学《探索平行的条件》一节时,我拿了一张白纸,让学生也准备一张一样的白纸,接着在白纸的中间画了一条斜线,出现四个角,引导学生合作探究:符合什么样的条件,这张纸的上下两条边平行?然后让学生用量角器量一量,看看有什么发现。整节课的教学都在学生的探索、交流和概括表达中完成,学生不光掌握了知识,而且在动手操作、合作交流与语言表达等方面的能力都得到了很好地训练。
  (3)渗透审美教育,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数学是一门艺术,数学美是客观存在的。当然数学中的美不同于一般的自然美、艺术美,因而有时不易被人们理解、接受。许多学生在学习数学遭受挫折后,在他们的认识中,数学往往是枯燥的符号和令人头痛的定理的证明,只有失败与挫折,与“美”无缘。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就应努力挖掘教材中的美,给学生揭示数学本身各种内在的美。数学中的对称美、均衡美、和谐美,比比皆是,教学中可以与自然中的事物进行比较。如树叶与人体是对称的,雪花是六角形的,蜂巢是正六边形的,车轮是圆的,以此丰富数学美的内容。这些不光可以培养学生的美感,还可以使学生形成以数学的眼光观察和研究周围世界的意识。
  在创造性教学过程中,学生可以不再墨守成规,可以对所学知识提出新的想法,甚至得出新的结论。为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就应当鼓励学生以创新的态度来对待学习对象,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多想、巧想、奇想,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为达到这样的目标,教师必须善于经常运用多种富有特色的教学策略。
  (江苏省邳州市占城中学)

推荐访问:数学课 创造性 堂中 教学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