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如何培养小孩创新思维

  中图分类号:G423.07  创新思维是素质教育的根本需要,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创造性教学,在创新教育中培养创造性思维。如何操作,可从下面几个方面入手进行授课交流.
  一、更新教育理念,创造和谐的育人环境,促进个性发展
  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学生的个性差异是客观在的,有的具有敏锐的观察力,有的长于记忆,有的擅长形象思维,这就要求我们政治教师要用心观察学生,创造一切机会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才华.对学生的每一点创造性见解,教师都应持惊喜态度,而不是漠然视之.青少年处于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形成时期,对有些问题的看法难免有些偏激。比如在讲《政治常识》国家的主权问题时,我举了我驻南大使馆被炸一例,有的学生脱口而出“我们干嘛不炸他们?”在讲台湾问题时,让学生发表见解,有的学生说:“台湾那么小,我们为什么非要和平解决,用武力多痛快。”作为教师,遇到这种情况,不应妄加指责或否定,而应加以引导,肯定他们的创新意识,同时使他们的创新趋于合理让他们明白我国的政策指定是有根据的我们主张和平共处。在台湾问题上我们主张‘一国两制’和平统一,这是符合人民利益的。这样在解决为什么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然而这一切的实现有一个前提条件,那就是创造一个宽松的教育环境,在民主和谐的氛围中学生对教师有亲近赶,信任感,才敢于发表不同见解。这就需要教师更新教育观念,树立民主的思想。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有什么样的教育思想就有什么样的教育。创新教育的主阵地是课堂,主体是学生,因此作为教师必须树立民主思想,视学生为地位对等的主体,考虑到学生的认知特点,尊重学生,努力营造一种民主管理,民主教育的课堂氛围。政治课往往给人一种严肃,枯燥的感觉,要使政治课真正收到实效,必须改变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中要注意克制自我为中心的意识,对学生怀有真心,以积极的情感去教育学生,激励学生,把政治课的实效建立在情感渗透的基础上,建立在教师人格魅力的前提下。在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中去实现。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保护学生的个性,鼓励学生敢闯先,敢碰硬,敢冒尖。对那些在课堂回答问题时能‘独出心裁’,会‘耍小聪明’和‘敢于吃螃蟹’的学生给以正确引导和热情鼓励。遵循发展个性,回归主体的教育理念,强化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在民主和谐的氛围中勇于创新,敢于质疑,促进个性的发展。
  二、运用灵活新颖的教学方法,激发学习兴趣,促进学生主动探索
  智慧的教育应该是一种快乐的教育,这是符合人的天性的,也是带来创造性精神的源源活水。学生的学习动机和求知欲,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是帮助学生形成与发展创造性思维能力的重要条件,但他们不会自动涌现,这需要教师从创设认知冲突中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思想政治课讲授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都比较抽象,概括,如果教师在教学中只是空洞说教,势必使学生感到枯燥无味,更不要说培养创造性思维。因此教师必须采取灵活新颖的教学方法,注意运用新材料,创设新情境,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主动探索,使学习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学生个体的内在需要和追求。采取发现法,讨论法,情境法,暗示法,点拨法等灵活的教学方法,并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将时事,漫画,音乐等引进课堂,让学生融入其中,有感而发,如讲“乡镇企业”时,我播放了“乡镇企业异军突起”的录像,讲“联合国的作用”时,我播放了“和平的纽带联合国”,让学生真正感受到了改革开放以来乡镇企业的发展和作用,感受到了联合国维护和平的职责,提高了学习兴趣,加深了理解。同时,在讲金钱不是万能的时,我采取了辩论的方式,让学生通过搜集材料理解金钱的作用和本质,并通过辩论训练了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
  同时,在课余开展有他新性的实践活动,激发学生广泛、强烈的好奇心,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如讲价值规律的作用时,我组织学生走出课堂,到市场上做社会调查,使他们真正体味到市场的无情,这样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促进学生主动探索,在实践中培养和锻炼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三、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鼓励创新求实,培养创新思维
  培养学生的创新求实精神,造就一代创造型人才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这需要我们付出艰苦的努力,创新教育不是“花架子”,它要求教育者必须脚踏实地,注重实效,首先教会学生学习,教给学生合理的知识。知识是一切能力的基础,从某种意义上讲,知识就是能力,作为政治教师,要从整体上把握教材,既包括从整体上把握政治学科知识和其他学科知识的联系,还包括政治学科知识和社会实际,和学生的生活经验的结合。在教学中,要注意教材的重新整合,通过对这些知识的有效综合,增强学生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这是一种全方位的多参照体系的思维方法,是创造性思维的主要表现形式。发散性思维不是单一性思维,而是多元性思维。让学生不受既成目标限制,自由地去探索未知领域,以产生更多更新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要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政治教师必须注意培养学生迁移知识的能力,寻求变异的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其中,精心设问是打开学生思维的大门的钥匙,问题要问在关键处,问在知识的转折点,要有较高的思考价值,把表演的舞台让给学生。这就要求教师必须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结合教材,多问一些具有发散性特点的问题。如讲规律的客观性,我提出“实行西部大开发,你认为我们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学生通过思考,想到教育、环保、政策、政府职能等等,同时地理、历史知识也连带起来。这样在思考问题的同时,培养了思维的灵活性,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为培养创造性思维打好基础,同时提高综合能力。
  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物质决定意识,我们必须在实践中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而我们面对的最大实际,就是21世纪知识经济的挑战,而新的知识经济体系需要把“想象力丰富的知识行为结合起来的创新者”,而政治课作为学校德育的主阵地,必须创新,在创新教育中培养创造人才,真正体现其更强更广泛的学科功能。

推荐访问:培养学生 创新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