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性素质_隐性课程与提高学生素质

  【摘 要】隐性课程实际上就是校园环境。它以人为的调控式,创造使学生和谐、健康发展的环境,从而开发学生的智慧、潜能,促进受教育者自身素质不断提高,在学校教育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关键词】隐性课程 环境教育 学生素质
  学校的课程有三种类型:学科课程、活动课程和潜在课程。人们习惯把前两种课程统称为显性课程,把后一类叫做隐性课程。隐性课程是指教学课程中的环境因素,它包括物态环境和精神环境。物态环境包括校园景象、校园设置、教室宿舍布置等;精神环境即校园精神,具体表现为校风(教风、班风、学风)常规管理、文化生活、心理氛围等。学校是培养人才的地方,隐性课程中的各种形态其功能各有侧重,但终究落脚于“育人”之上,落脚于“全面提高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的思想政治水平和业务素质”上。
  那么如何通过隐性课程提高学生的素质呢?
  一、优化物态环境
  物态环境是以“物”的形式存在,教师和学生每天都必须在其中工作、生活和学习。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此话形象地道出了环境的重要性。优化学校的物态环境主要是对校容校貌的美化、绿化、净化、活化。
  (一)美化
  环境美化体现社会文明。美观和谐的校园环境,对学生的品德 、情操起陶冶、感染的作用;反之,杂乱无章的环境给人以精神上的压抑,容易养成懒惰、散漫的性格。校园静态自然环境的美化,主要将校园的各类建筑、花木草坪、园林雕塑布局合理,建筑新奇,工艺精致,以构成校园的统一体,展示校园环境优美独特的风格,还要在布局上突出“育人”的宗旨,体现时态性(超前性)、民族性、实用性、审美性。走进校园,能给人一种艺术享受。比如我校教学区有“托起明天的太阳”塑像巍然屹立,体现了学校的理想和追求的主题。有“求知园”“桃李园”“育才亭”等与具有民族特色的教学楼、实验楼、宿舍楼交映生辉,有文化长廊、宣传橱窗长廊相得益彰,加上佳木葱茏、奇花灼灼、异草芬芳、路灯呈采、小桥游鱼……学生能置身于如诗如画的意境之中,自然有美的享受。此外,这些还是学生读书、散步讨论问题的最好场所。这美的环境使学生有美丽的心情、振奋的精神、高昂的情绪去学习,起到了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艺术修养和知识素养的作用。
  (二)绿化
  因地制宜,精心设计。在校园内凡能够绿化的地方都应见缝插针地种各种花草树木,在适宜的地方摆上各种花卉,如校门口、教学区、宿舍区、生活区等处都应有经过艺术设计的花卉摆放,使校园处处充满生机。并且这些种花种草摆花的事情可以让学生参与,这样学生不仅爱美,还可以塑造美,有人说这是通往提高学生素质的很有效的途径。
  (三)净化
  整洁的环境不仅可以使人身体健康,还可以提高人的素养,塑造美丽的心情。每个人处在非常洁净的环境中,都会自然而然的也讲究卫生,就像你走进一个干净优雅的别人的房间去,你敢吐一口痰吗?当然还要有一定的措施,如在校园道路两旁设有如熊猫、小白兔、海豚之类的可爱的动物垃圾箱,加上每天一小扫,每周一大扫,就可以达到非常理想的效果。在这样的环境中,学生的心灵自然也得到“净化”,养成了保护环境、讲究卫生、热爱劳动的好习惯,促进他们学习、生活活动的健康开展。
  (三)活化
  静态自然环境虽不会说话,但应使它们变成学生的“活”教材,起到一种无声的引导,像上述的美化、净化的环境都有这种功能。苏霍姆斯基说:“努力使学校的墙壁也会说话。”除了中国地图、世界地图万里长城壁画以外,还可以给各种花草树木挂上牌,介照其名称、特点、用途等,学生在散步时,既可观赏,还可增长知识。总之应使校园处处皆学问,一草一木、一砖一石都是“知识的化身”,学生犹如置身于知识的海洋中,涉猎科学知识,不断增加知识储备,提高心理素质和文化素养。
  二、强化精神环境
  校园精神环境对学生的思想观念、心理素质、行为方式及价值取向都产生深刻的影响。这种影响超出学生在校学习的时空界限,对学生一生的学习、生活、工作都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定势”功能和“奠基”作用,具有“终身”影响。
  (一)突出文化建设氛围
  学校的文化建设影响学生的思想、行为乃至整个精神风貌。可以在校园内醒目的地方书写名人名言、箴言警句或校训校风等,时刻对学生有鞭策和激励的作用。校园设有各种标语牌,以师德、治学 、行为准则等为主要内容,如“请说普通话,请写规范字”“爱护花草讲究卫生”等。在教室张贴《学生守则》《学生行为规范》,设有学习园地,教室会议室等公共场所悬挂革命领袖 、艺术家、科学家等名人画像,通过宣传橱窗展示先进个人的照片、光荣榜、好人好事。在文化长廊上,每班每周出一期有主题的板报。宿舍除了贴《宿舍公约》《文明宿舍评分细则》之外,还统一布置有学生的手工艺品、美术书法、科技制作等,开发学生的智慧潜能,体现学生的情趣爱好,创设优雅、整洁、和谐的生活休息氛围。食堂文化也应着重体现对学生勤俭朴素、爱惜粮食,遵守公共秩序的教育。这些多姿多彩的文化建设,让学生时时耳闻目染,从中受到教育和熏陶,启迪心灵、升华感情、丰富知识。
  (二)塑造良好的校园精神
  校园精神的人格化,即表现为校风(教风、学风、班风、人的作风)和心理氛围等。领导以身作则的作风、教师诲人不倦的教风,教职员工蓬勃向上的精神风貌,无不给学生以影响。如果学校从领导到老师都坚持文明的言行举动,那么整个学校做好事、义务劳动、讲文明礼貌一定蔚然成风。领导老师勤于教学、热爱学生、悉心工作,那么学生的学风也一定很浓厚。“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领导的作风、教师的教风对学生都起着“润物细无声”的教育作用。同时通过广播、电影电视、黑板报等宣传媒体,宣传好人好事、模范典型,看教育影片,通过大会小会进行各种教育,这样经过全方位的强化教育,就可以营造出浓厚的立体德育氛围,自然形成一种积极健康、蓬勃向上的校园精神。
  总之,隐性课程在学生教育中起着特殊的作用。然而隐性课程的各个因素必须组合成一种具有科学性的、可控性的“隐性课程”网络,并与“显性课程”相呼应、相延续,成为促进学生发展的积极因素,实现学生发展要求和学习环境的整合,才能真正发挥它的威力。

推荐访问:隐性 提高学生 素质 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