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对话成就课堂精彩_高效课堂答案

  对话教学主张教师和学生具有对话心态,坚持对话原则,在师生、生生对话中,在互动交流、沟通合作中学习,让学生不仅学到活的知识,更是培养了学生的对话能力,在对话中得到主体性的发展。在平时的教学中,笔者努力做到以下几个方面,力求让对话教学扎根课堂,成就数学课堂的精彩。
  一、创设愉悦的对话情境
  创设愉悦的情境是学生参与对话教学的心理前提。首先,要构建融洽的师生关系。在对话教学中,师生之间应该构建一种“我—你”主体间的对话关系,充分体现师生之间的民主、平等、尊重、信任、宽容的良好环境。实践证明,一些愉悦的言语刺激不仅能让学生获得某种心理上的安全感,而且使整个教学从一开始就充满着友好的气氛,这种气氛对提高对话教学的效用具有重要的意义。另外,还要加强与那些较为内向和不善言辞的学生的沟通,消除他们参与对话的恐惧心理。其次,设计学生感兴趣的话题。研究表明,如果一个人对所从事的活动有兴趣,那么,他的积极性就高,就可以发挥其全部才能的80%;如果一个人对他所从事的活动没有兴趣,那么,他的积极性就低,只能发挥其全部才能的20%左右。如教学“解决问题的策略——替换”时,教师创设了一个这样的情境:
  导入:同学们,上课之前,我们先来热个身,解决一个数形结合的问题,怎么样?
  师出示:
  如果○+☆=30,☆=○+○,
  那么○=( ) ☆=( )。
  独立思考后交流:你是怎么想的?(引出“替换”)
  提问:关于替换,你想知道些什么?(引出什么是替换?为什么要替换?怎么替换?)
  师:带着这三个问题,一起进入我们今天的学习之旅。
  教师的一个符号题激活了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初步体会到了“替换”实际上是心里已经存在的一种朦胧经验。带着三个问题进入新的学习,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对本课的学习具有导向作用,更体现了对话在课堂中的作用。
  二、培养优质的对话习惯
  对话教学的有效展开需要师生都具有良好的对话习惯。同时,对话教学需要师生不断探究和解决教学中生发的问题,也即保持对教学中生发的问题的新奇。因此,对话教学中师生均需养成如下习惯。
  (一)养成倾听的习惯
  在教学中,如果没有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相互倾听,对话的效益就无从谈起。在平时的课堂上,一般会出现听者不说、说者不听、不听不说的相互隔离现象,为了改变这些现象,在日常教学中,在探讨某一话题时,师生都要成为一个良好的倾听者。作为教师,不能只听顺应自己教学思路的表达,要有足够的教学机智应对课堂的意外生成。同时要引导学生理解他人的话语及话语背后的思维,并表达自己的观点,使自己的思维成为形成集体思维的支流,进一步倾听他人对自己所持观点的评判。这样,师生在相互倾听的平等对话中主动参与、积极思考、自由表达,从而最终孕育出“全新的果实”。
  (二)养成提问的习惯
  刚入小学,学生对一切只是充满了好奇心,有着说不完的“为什么”,课堂上,高举的小手此起彼伏,随着年龄的增长,高年级的学生爱发言的越来越少,常常是少数几个优等生搭台唱戏,其余学生观赏,有时候还出现了教师唱独角戏的情况。越来越多的学生放弃了自己在课堂上的主动权,习惯了被动地听教师讲课。
  《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了增强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这体现了要让学生从头到尾思考问题的理念,而不是一味地解决教师或者教材抛出的问题。因此,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当努力培养学生敢于向文本提问,向同学提问,向老师提问的习惯。
  三、把握良好的对话时机
  著名特级教师张兴华这样说过:“好的数学语言,不应该是言无不尽的,而应该给学生留有思维的空间;每一个问题,要问到该问处,止于该止时;每一次引导,应做到该扶即扶,当放即放,剩下的,应该留给学生自己去填补、去完善、去引申。这样的数学教学,恰可以使学生始终处于一种微妙的思维张力下,并沿着教师的语言留白,主动地向未知进发。”这就要求我们时刻注意把握良好的对话时机。
  例如,在教学苏教版六年级上册“可能性”一课时,有教师这样处理了“试一试”:首先,教师设置一个悬念,不让学生知道袋中球的总数,只让学生看到一个红球,学生明确感受到没办法确定摸到红球的可能性,从而产生需要知道袋中球总数的心理体验。此时,教师出示透明袋,通过放球、提问,得到了摸到红球的可能性分别是、、后,教师的问题“为什么同样是一个红球,摸到红球的可能性却不一样”,引导学生在对话中体会摸到红球的可能性不仅和红球个数有关,还和球的总数有关。通过进一步放球,得出摸到红球的可能性分别是(一红二黄二蓝)、(二红一黄二蓝)后,教师的又一问“为什么都是5个球,摸到红球的可能性却一个是,一个是”,将学生的思维又引向深处。总结处的问题“你有什么发现”,学生畅所欲言,此刻他们对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两大因素的认识已经清晰、了然于心。问题是数学课堂的心脏,也是学生智慧的生长点。书上的“试一试”被教师智慧挖掘,步步深入,抓准了对话的时机,找准了对话的问题,将本课的重、难点演绎得清晰透彻。
  四、完善多样的对话评价
  在师生的对话、交流、沟通中,少不了评价,好的评价不仅能有效地促进学习,还能引出学生的最佳表现,使评价本身成为学生一种有意义的教育经历。平时课堂上出现较多的是教师对学生的或肯定或否定或鼓励性的评价,但是,生生评价、自我评价也是课堂上不可或缺的。有些时候,学生对学生的评价更有说服力,更有价值。而自我评价能帮助学生更清晰地认识自己,了解自己的优点,看清自己的问题,有利于学生自身的成长。
  在教学三年级“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的练习课上,教师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让同桌两人互相出题,每人出两道题让对方做,做完后由出题者批阅。巡视学生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发现了一个比较有代表性的计算错误(如右图)。
  在平时的计算中有这样的现象存在,而且不止一例。交流时教师问:在刚才这个活动中,你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吗?学生的要求有时候比老师还要严格,有的学生说:“我同桌的字写得不太好,差点把0写成6了,我想提醒大家要写好每一个字。”有的学生说:“我同桌的竖式数位对得不够齐,我想提醒大家数位要对齐。”还有的说:“不能忘记加进位。”教师特意让那位计算错误的批阅者站起来说说,并给他提供演示的展台——实物投影。他一边指着竖式,一边说:“我的同桌前面两步都没错,但是最后一步是将两次乘得的积相加,十位上2加4应该等于6,而不是8,所以她错了。我想她肯定是看到2和4就想到了二四得八。”听了他的分析,其他学生纷纷点头表示赞同。教师抓住时机给予评价:“你真是个又聪明又细心的小老师,不仅查出了同桌没有做对,还分析了她做错的原因,真了不起。通过你的分析和讲评,我相信不仅仅是你的同桌,其他所有的同学以后都会避免这样的错误发生的,对吗?”这样的对话、这样的评价一定比教师“单枪匹马”的讲评要生动、深刻得多。数学课堂上,应该多种评价方式相结合,这样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主动性,为课堂增添勃勃生机。
  在教学理念不断更新的今天,对话教学开始走进课堂,但是,“非对话的传统”还远远没有结束。如何让对话教学成为教师的教学习惯,真正扎根数学课堂,成就数学课堂的精彩,还需要不断探索,不断追求。
  (江苏省张家港市乐余中心小学 215600)

推荐访问:课堂 成就 对话 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