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肖邦与他的《离别》练习曲】

  肖邦是伟大的波兰钢琴家、作曲家、浪漫派音乐家,他在欧洲音乐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位置。他同时也是一位爱国主义音乐家,他的作品内容大多为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并在作品中强烈的抒发了自己的思想情绪,表达了祖国被奴役的悲愤和对侵略者的仇恨。本文将分析的《离别》练习曲,在肖邦的作品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弗列德列克・肖邦,1810年出生于波兰首都华沙的一个郊区小镇。父亲是法国人,母亲是波兰人,喜欢弹钢琴,而且有一幅好嗓子,对波兰歌曲十分喜爱,而家中也经常有进步分子做客,这些都对肖邦的成长产生了良好的影响。
  肖邦从小十分喜爱音乐,具有很高的音乐天赋,他六岁开始系统的学习钢琴,七岁时便发表了自己的第一首作品,八岁就开始公开演奏了。因此,曾被人誉为“第二莫扎特”。1826年,肖邦考入华沙音乐学院,同时师从音乐学院的院长艾尔斯纳学习音乐理论。肖邦一直都比较喜爱历史和文学,并喜欢欣赏民间乐队演奏的民间乐曲,在音乐学院他还经常参加各种演奏会。因此,毕业时他已是全波兰公认的钢琴家和作曲家了。
  肖邦20岁时,师长和朋友都劝他出国深造,并为宣传波兰文化做工作。但当时,波兰国内正准备反抗沙俄侵略者的起义,肖邦不愿意在这种时候远离祖国,因此,行期一再推延,最后,在1830年11 月,才告别祖国,经维也纳到法国巴黎定居。之后,肖邦在法国渡过了他的后半生。1849年10月,肖邦病逝于巴黎。身在异国的肖邦一直念念不忘自己的祖国,关心着自己祖国的命运,临终前,他还叮嘱亲人将他的心脏运回自己的国家。
  肖邦的创作,大部分为钢琴作品。他充分运用和发挥了钢琴的各种手法,同时在钢琴音乐范围内,又采用了非常广泛的体裁形式,如协奏曲、叙事曲、练习曲夜曲等。他的作品旋律优美,和声色彩丰富多样,充满民间特色,在他的音乐中,还隐藏着非常深刻的爱国主义内容。因此,他的创作对于十九世纪波兰民族解放运动具有积极的意义。肖邦的练习曲,尤其是OP1O、0P25的二十四首练习曲乃是钢琴音乐文献中的最高杰作,虽然绝大多数作于三十年代(OP10完成于1829-1832、OP25完成于1832-1836)但己非常成熟,是作曲家为了解决弹协奏曲中(0P21、OP11)艰难的技巧而写的。虽为练习曲,但他们具有高度的独创性;从技术角度看,肖邦的练习曲是技术课题最为集中,训练价值最为有效的,每首练习曲都有明确的技术训练课题。
  《离别OP 10―3》这首练习曲是肖邦练习曲中最为人们热爱和熟悉的,它是肖邦1830年离开波兰之前创作的。对于象肖邦这样的音乐家来说,音乐就是直接表现自己内心的语言,除了音乐本身之外,他极少用语言叙述音乐中所表现的内容,向别人谈论他创作的音乐作品,但是,对于《E大调练习曲》来说却是例外。根据肖邦的学生柯托曼的回忆,肖邦曾两次谈到这首练习曲,虽然话语不多,仅仅是一鳞半爪,却对我们理解这首乐曲有莫大的启示。一次是肖邦对他谈到这首乐曲时,不无感慨地说:“在我的一生中恐怕再也不会写出这样优美的旋律来了”。 另一次是柯托曼弹奏这首乐曲时,乐声引起了肖邦深深的思索,他将手轻轻地放在柯托曼的手腕上,低声说:“啊!我的祖国!”
  从肖邦这两句话里,我们可以看到:一是这首《E大调练习曲》在肖邦自己的心目中评价之高;二是由于作者在离开祖国之前创作的这首乐曲的形象与青年时代的肖邦在波兰时期的生活联系密切。可见,曲子中倾注了作者对祖国的无限爱恋之情,而乐声更引起了身在异国的肖邦的深切的怀乡之情。
  《E大调练习曲》的曲式结构为典型的三段式,即:A+B+A‘,A(1-21)B(21-61)A’(62-77)此曲的技巧课题主要是训练各指平均的明暗与平衡,双音进行时,手指的独立与强化。
  A段旋律优美如歌,节奏缓慢,气息悠长,线条起伏不大,并没有肖邦作品中常见的华丽的音调,复杂的织体,色彩性的转调等,显得十分纯朴,自然,象一尊白玉雕成的女神那样温柔、端庄、厚重、富于内在的精神力量。我们越是多听几遍,就越能体会到它那无与伦比的崇高的美。李斯特也曾给此曲很高的评价――“为了写出这样优美的旋律,即便奉献三年的生命也不足惜”。作者为主旋律配置的和声也较简单,持续音色的中间声部使人想起波兰的民间乐器――风笛的效果,从而加强了旋律的纯朴的民间色彩;而低声部中, 的固定音型,切分的节奏把主旋律烘托得更具弹性,在乐句的安排上,为5+3+5+3+5 小节的结构,其中的五小节部分,气息较大,描绘出较大的旋律线,相对的,三小节的部分是微小的运动与刻画,有焦虑的感觉。见谱例1。
   B段中,情绪开始逐渐变化,逐渐发展到乐曲的高潮,中段激情澎湃,充满了焦虑不安和挣扎、反抗的精神,由38小节开始左右手用增减音程反向扩张运动,力度由三个P-sf连续使用,音乐在展开中越来越趋向紧张、奔腾,最后引出乐曲的最高潮。在高潮段落出现了一组铿锵有力的和弦与高音区倾泄而下的音流之间的对比。最后,在高潮的顶点,则是大段的色彩奇诡的不协和和弦的音响。(见谱2)
   在这里,作者淋漓尽致地宣泄了自己的情绪,这并不是通常的激情的颂歌,而是以一个纯真的心灵唱出的一曲慷慨的悲歌。在那钢琴高音区明亮音色的后面,以感受到肖邦心中燃烧的神圣的火焰与深刻的悲剧性的内涵。
  高潮过后,出现了十六分休止符,然后在P 的力度下,乐曲进入了再现段,音乐又回到开始时的优美主题,这时,旋律所蕴含的亲切,温柔之情似乎更浓郁了,乐曲结束处,在主和弦上加了任意延长的记号⊙,使人陷入沉思;亲爱的祖国――波兰,在肖邦心目中永远是一切美好、幸福事物的象征,他愿以最美的音乐语言来倾诉对祖国的无限热爱。
  肖邦一方面以欧洲浪漫主义的杰出代表著称于世;另一方面,他更以欧洲十九世纪民族乐派奠基人载入史册,他之所以伟大,也正是因为他把浪漫主义的时代风格和爱国主义的精神内容,紧密融合于音乐作品中。诺尔维德在肖邦逝世的哀启中讲了一句话可以概括肖邦的一生:“他收集了波兰人民洒在祖国原野上的泪珠,而且用它制成了一颗十分独特的、和谐美丽的宝石来镶饰人类的王冠”。
   它的音乐是“藏在花丛中的大炮”。

推荐访问:肖邦 练习曲 浅析 离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