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入殓师》平中寓奇的叙事策略:入殓师第五人格

  [摘 要] 影片《入殓师》中没有复杂的人物关系,没有跌宕的情节构架,甚至连配乐都是朴素的。这部影片主要采用顺序式叙述方式讲述了一个异常简单的故事,影片叙事平凡简约,节奏处理舒缓淡然,却深深地震撼着人们的心灵,达到了不同凡响的艺术效果,并获得了第81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外语片奖。从表象分析该片日本文化呈现的大有人在,但真正就影片本质来分析其打动人心之成因的却少之又少。本文旨在对该影片的叙事策略做一些分析探究,以期能对非好莱坞式影片的创作有所启发和借鉴。
  [关键词] 《入殓师》;叙事策略;艺术特色
  
   《入殓师》这部影片讲述的是异常简单的故事。影片基调朴实淡然,却夹杂着生、死、爱、恨等多种情感。“死亡”是《入殓师》无法回避的一个话题,也是决定影片基调和气质的首要元素,更是影片中每一段故事的切入点。
  主题是作品的灵魂,叙事结构是影片的骨架。如果说主题的确立是为了保证作品言之有理,那么叙事结构的安排则是为了使作品言之成序。①因此,相对于主题思想来说影片的叙述方式在剧作中同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入殓师》带给观众的,并非好莱坞式的视听感官盛宴,而是饱含人文关怀的现代精神佳酿。②至于该片获得第81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外语片奖,笔者认为完全归功于影片的叙事策略――平中寓奇的复合式叙事结构。
  一、线性叙事平淡如水,娓娓道来震撼人心
  影片遵照叙述时间的单线,有明确合理的开端和结尾,故事的内在逻辑发展也存在一定的因果关系,环环相扣,走向高潮和结局。这种因果线性模式贯穿整部影片,营造出一个缜密的叙事空间。因此,总体看来,《入殓师》这部影片采用的是同类影片中相当常见的因果线性叙事结构。
  影片总共安排了九场入殓仪式。第一场的逝者是一位孤寡老太太,逝去两周,情况可想而知。小林看着连哭带呕,而社长郑重地骂了小林。由此可以看出社长处变不惊、认真严谨的工作态度。而第一次处理完尸体回到家中的小林,在深夜回忆起了逝去的母亲,也记起了父亲模糊的脸。这时大提琴、石头这些意象一一呈现,儿时的画面在这种静谧的氛围下再现。大提琴略带沉重的音符所流露出的是对生命的迷惘以及哲思。第二场的逝者是一位年轻的母亲,开始逝者的家属对入殓师是不屑的,甚至是侮辱的,而后来社长真诚地向家属表明要用逝者生前最喜爱的口红为她化妆入殓,逝者的家属看到了社长的平静细致以及对逝者的尊重,他们感动并且真诚地感谢。这向我们展示了人们对入殓师这一行业的态度变化的过程。在一旁默默观看的小林也大为触动,他领悟到把逝去的人重新唤回,赋予其永恒的美丽,这个过程平静、细致而温柔,重要的是要充满爱。这是小林态度变化的转折点,目睹每一次的生死离别舒缓完美,他慢慢地接受了这份工作。第三场被巧妙地安排在小林妻子反对他做入殓师这一工作并要求他辞职之后。这一场的逝者是一位误入歧途的少女。逝者父亲的那句“你是不是想一辈子做那个人的活来赎罪啊?”尖刻得像一把利剑,深深地刺痛了小林的内心。原本因为妻子的反对就有些动摇的他更加承受不了世俗的压力。第四场的逝者是一位双性人,这是小林第一次亲自为逝者安排入殓仪式,他并没有草率地为逝者安排入殓,而是在社长的辅导下征求了逝者家属的意见,最后帮逝者按照女孩的入殓方式安排了入殓仪式,仪式结束后逝者的家属看到了逝者久违的笑脸。入殓师这一行业是温暖的、神圣的。
  影片在第五、六、七场并没有详细的描述。但是观众能看到小林的入殓手法明显变得娴熟起来,入殓仪式的氛围也不再像之前那样肃穆,影片用逝者年轻时心爱的长筒袜和脸庞的唇印这些元素将气氛变得轻松活泼起来。入殓仪式中,导演向我们展现了类似逝者生前心爱的口红、长筒袜、丝巾以及脸庞的唇印等颇多细节,细节决定成败,这也是影片的整体叙事策略之一。
  第八场将影片推向了高潮。这一场非常详尽地描述了整个的入殓过程,一直持续到火化。这一场的逝者是一个比较关键的人物――澡堂的老板娘。她是小林和他的妻子都比较熟悉的,就连最后一刻还在默默地奉献着,她对澡堂的经营透露出了她的人生观念。而小林的妻子目睹小林为她入殓的过程之后也被深深打动,这是小林妻子态度变化的重要转折点。最终,见证着一次又一次死亡的火化工人道出了生命的真谛“死亡就是一扇门,它不意味着生命的结束,而是穿过它进入另一阶段,其实就是一扇门”。
  最后一场的逝者则是小林的父亲。这一场充满了矛盾纠葛,父子亲情在一种剪不断理还乱的思绪中蔓延着。导演安排了两名殡仪馆工人的出现,他们机械的工作方式与冷漠的工作态度以及入殓师及时阻止这一段看似顺理成章、平铺直叙,实际上导演旨在强调二者之间的反差,突出入殓师这一形象的与众不同。当小林欲为父亲入殓的时刻,小林的妻子轻轻地告诉殡仪馆工作人员“我的丈夫是入殓师”,她终于接受了这一切并深深引以为荣,轻描淡写的一幕让人十分触动。最后,小林父亲手中滑落的那颗鹅卵石让剧情变得饱满起来,我本来猜测父亲最终的行李箱里都是二十几年来每年为小林准备的石头,但其实这一颗便足以展示出父亲对儿子执著却痛苦的思念与爱了,一切源于爱的恨都最终释然。当鹅卵石被贴在小林妻子腹部的时候,这份爱也将被延续下去。这种平静的叙述方式,这样出奇的表现手法,观众在不经意间重新审视了入殓师这一行业,对“死亡”也有了全新的感悟。
  二、非线性叙事平实别致,浑然一体引人入胜
  线性叙事的结构方式使得剧情相对而言简单易懂,一目了然,主次分明。而缺点则是线性叙事有时会将剧情处理得单调乏味。因此,导演在此基础上巧妙地把握了叙事策略,在线性叙事为主导的同时大胆运用了非线性叙事的辅助叙事手法。普遍来看,比较常见的“非线性叙事”是插叙、倒叙等,而较新颖的也有“循环叙事”和“交叉叙事”。
  影片开头交代的简短入殓仪式形成了一个潜在却完满的倒叙式非线性叙事结构。这一部分讲述的是入殓师和社长为一位双性人实施入殓,整个过程的描述非常细致,人物的动作表情纤毫毕现。很多人认为从影片叙事的角度来看,这一部分可有可无,它并不影响观众对于影片的感知。但是从影片整体结构的高度看来,这一部分恰是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首先,为双性人入殓这个片段是整个故事中相对典型的部分,出于表达影片中心思想的需要,导演把这个片段提到影片的开头来叙述,主题鲜明、立场明确。其次,这个片段以影片名称字幕结尾,接着笔锋一转,由舒缓的入殓仪式迅速转为铿锵的交响乐会,然后再按事件的发展顺序一一演进,衔接自然却富有张力。影片的整体结构灵活别致、富于变化。最后,出于表现效果的需要,这个部分的设置又增强了影片叙事的生动性和戏剧性效果,影片叙事曲折有致,既制造了悬念,又引人入胜。
  影片中男主人公深夜回忆的片段是整部影片中最典型也是最具特色的交叉型非线性叙事结构。这个片段开始于影片主线中男主人公深夜拉提琴的场景。导演也正是从影片主线中男主人公拉提琴这一点切入,巧妙地运用了一个完美的无缝转场将回忆时空与现实时空串联在一起。因此,这里的时空对接十分自然和谐,观众丝毫不会感觉到突兀。小时候,父母欣赏自己拉提琴的场景、父母带着自己去澡堂洗澡的场景、同父母一起在河边嬉戏的场景……儿时的一幕幕与影片主线中的现实场景交叉迭现。两个不同的时空却始终贯穿着一脉相承的内在情绪和气息,它们各自演进又交织对照,把整部影片的内在气质和人文主义情怀表现得淋漓尽致。这种时空交叉型非线性叙事结构既拓展了影片的深度和广度,又丰富了影片的内涵,使得整部影片情节饱满、浑然一体。
  三、音乐叙事平仄起伏,贯穿全篇提升高度
  音乐在电影艺术的情感表达层面上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它能够帮助电影给观众提供画面以外的信息,揭示电影画面所能表达的更深层次的情感和意义,同时也可以表达作者对其所表现内容所折射的生活、艺术和对现实生活更深层次的思考。当音乐空间与视觉影像形成艺术上的统一时,影视作品才能更具魅力。③
  影片《入殓师》中,音乐就占据了重要的地位,朴素的大提琴配乐贯穿影片的始终。因此从配乐的角度来看,《入殓师》是一部“完全被音乐笼罩的影片”。不难发现,整部影片的叙事结构简单洗练,省去了很多不必要的交代,因此在一些场面调度与时空组接的环节在形式上很容易产生支离破碎感。而音乐的完美承接恰好淡化了这种感觉,并在很大程度上填补了影片叙事的空白。导演并没有把音乐置于影片中背景的位置,而是大量采用有源音。入殓师抚摸琴弦时低沉流淌的提琴声与画面是平行的关系,我们看不出明显的声画同步,但事实上此时的音乐却在着力刻画着人物的心理状态。入殓师和同事们一起过平安夜的那一幕幕就很好地彰显了这部影片音乐叙事的特色。伴随着悠扬的大提琴配乐,影片在短短的几分钟内贯穿了四个仪式、一段葬礼、美丽的白天鹅、雪山风光等场景。其间还交错着多种情感:温情、神圣、欢乐、感动。整个片段的剪辑率较低,多处运用叠化效果,节奏舒缓迷人,叙事蒙太奇和抒情蒙太奇的综合运用无形中扩大了影片的信息量,整部影片情节丰满,引人入胜,给人一种MV式的视听享受。而这些场景的衔接和情绪的调度完全是依靠音乐的介入来完成的。至此,音乐成为影片中的另一个主角,它以一种独特的叙事符号形式刻画出了史上最迷人的死亡场面,整部影片所要表达的情感呼之欲出。
  《入殓师》这部影片以平淡如水的因果线性叙事结构为主,使整部影片环环相扣、逻辑缜密、层次分明;以平实别致的潜在倒叙、交叉型非线性叙事结构为辅,调动观众参与理性思考和判断;加之以平仄起伏的音乐叙事结构,把观众融化在了影片中。这种平中寓奇的复合式叙事结构策略将三重叙事结构的优势叠加,生动形象地向观众呈现了综合的、立体的日本殡葬文化现象,所达到的艺术效果也是任何一种单一的叙事结构都难以媲美的。
  《入殓师》以它独特的叙事策略让人生成为一次旅行,用近乎诗意的方式将死亡娓娓道来。笔者认为影片呈现的主题:人生是艺术,“死亡”是艺术中最完美的乐章。影片无论是在剧情安排还是结构设置上都没有太多惊喜。然而,导演的高明之处就在于成功地运用这种看似平淡无奇的叙述手法让影片看起来细腻而温暖,从而达到了不同凡响的艺术效果。影片的整体基调就如同舒缓悠扬的大提琴配乐一样,始终流淌着一股沁人心脾的力量。在静谧的环境中,这一切显得温暖而神圣,人们的心灵有了全新的感悟和洗礼,人性也有了某种意义上的回归。
  注释:
  ① 王丽娟:《影视鉴赏与影评写作》,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24页 。
  ② 刘明:《日本电影〈入殓师〉浅析》,《电影文学》,2011年第10期 。
  ③ 车珂:《电影〈阿飞正传〉的写意化音乐叙事》,《大众文艺理论》,2009年第18期 。
  [作者简介] 曹蔚(1990― ),女,江苏盐城人,南京艺术学院传媒学院团支部书记,主要研究方向:广播电视编导及影视艺术。

推荐访问:入殓 叙事 影片 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