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人,请慢下来生活|请让我慢下来 海桑

    慢,是一种从容,一种感悟,一种意境;慢生活,是对人类本性的回归,是对异化社会的抵抗,是对生活方式的自主选择,也是一剂拯救城市疲倦灵魂的良方。
  
    午夜12时,在夜幕的笼罩下,北京城尚有霓虹灯的闪烁与隐约的嘈杂。老木在家对着电脑,赶着一份工作报告。
    老木供职于一家著名的房地产公司,自言“人过四十、稀里糊涂,没有户口没有房”。
    和很多人一样,老木的工作需要拿出自己的生活时间来加班。
    “但我不再像以前那样着急了。写工作报告时,我的心态很平静。就像是一部车子,虽然轮子还在跑,但发动机运作很平缓、很坦然。”老木面容温和,说话语速不急不慢。他说,人生下半场,要来慢生活。
    在这个崇尚速度的快节奏社会里,老木和他的朋友们陆陆续续转身,从曾经辛劳生活的枷锁中努力挣脱,他们要给自己的生命“降速”,并试图在这个过程中,找回最本真的自己。
  
  “快”中的异化
    当时拼的就是青春的资本,为了梦想,身体受到了很大伤害
    金峰是老木几位“转身”的朋友之一。
    十几年前,这个帅气的小伙子来到北京,开始了“北漂”生活。如今,他在互联网领域已经小有一番成就,从“小金”变成了“金总”。他在北京扎了根,成家、立业。
    在别人眼中,金峰是一位成功人士,是在互联网行业中为数不多的、能坚持下来的人。但只有他自己知道,这一路走来的辛苦。
    “太累了。太累了。”他重复道。
    事业刚起步时,金峰在一家知名网络媒体任职。网络媒体极快的工作节奏和极高的压力,逼迫着怀揣IT梦想的年轻人加班加点,透支健康。
    为了出人头地,为了买车、买房,为了早日在这座城市中找到自己的一席之地,他们玩儿命地打拼。几天几夜不睡觉是家常便饭,规律的一日三餐更像是一个遥远的梦。
    “当时拼的就是青春的资本,为了梦想,身体受到了很大伤害。再往后,公司要上市,更累,总在考虑自己还能再贡献出什么来。”金峰说。
    陆陆续续的,周围很多人都因身体扛不住而转行。回想起来,金峰并不后悔那段经历,因为“它让我终身难忘”。
    但久而久之,金峰开始觉察到一些“不对头”。
    “这么多年,一步步走过来,自己身心受到了很大扭曲。”他说。
    最突出的表现,就是不停地追求快。办事快、吃饭快、走路快、谈事情快……
    更为可怕的是,金峰发现,工作对生活也产生了很大影响。对待自己的父母和妻儿,他也沿用了这种“快”的方式。
    “在同事圈里很多人都是这样。在与其他人的对比间,我才偶然发现了自己的扭曲,我失去了平衡。”他说。
    有段时间,因为工作压力特别大,金峰长了满脸包。“找不到宣泄的方向和方式,发泄不出来。”他说。
    有一天,他实在受不了了,便冲出去做足疗。“好一些,但不彻底。”于是,他想了招更有效的:拔罐。
    那次,金峰的后背一下拔了24个罐,把周围人都看蒙了。他终于有了种透气的感觉。为此,他专门拍了张照片,拔过罐的地方,都是黑的。
    “这只是治疗了一下我的外表,但不治本。后来,很多事业成功的朋友进入我的生活圈,他们都是过来人,很坦然地告诉我,‘你还是太急’。”他说。
    于是,金峰开始反思,自己究竟在为什么而急。
    十多年来,他为了事业和财富奔波。现在,自己是已经享受到了物质与财富,但另一方面,这些也逐渐成为了生命的全部。
    “为什么急?说到底,就是求胜心态。攀比,大多数中国人都爱攀比。人性在这个过程中,不知不觉就被扭曲了,于是我们自身、我们的社会开始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动车事故发生后,很多人都在呼吁:中国啊,放慢你的步伐。我们太快了,快得不知道自己究竟在忙什么,最后反而让无意义的事情,搞得自己很压抑,甚至付出生命的代价。”这是金峰的答案。
  
  先把工作慢下来
    戏曲中有一种说法叫“紧打慢唱”,板子啪啪打得急,唱起来却不慌。工作节奏也要这样
    手机在响,电话在催,最爱“快进”,狂点“刷新”,评论要抢“沙发”,寄信要特快专递,拍照要立等可取,坐火车要高铁,坐飞机需直航,企盼一夜暴富,结婚最好有车有房……很多人像不停歇的陀螺,似乎要把每一天都过得像打仗一样。
    在这样一种全面追求速度的潮流中,人性中最根本、最不可或缺的需求被压抑到了几乎可以视而不见,加之制度与法律保障的欠缺,过劳死、亚健康的阴霾笼罩着生活。在金峰看来,更可怕的是,很多人依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他想让更多与自己同样在城市中打拼的人看到自己的扭曲,让自己“慢”下来。于是,他先从自己的公司抓起。
    “在我的公司里,我不提倡加班,每天朝八晚五,尽量不让员工把工作带回家。但在工作时间,我会严格控制他们的上网情况,让他们专心。”他说。
    在把自己的想法与朋友老木沟通之后,他发现,二人居然都有着共同的目标:慢下来。
    老木早年留学新加坡,如今在房地产行业已小有成就。由于种种原因,在事业稳步上升时他离了婚。当时他将所有财产都留给了前妻,兜里只揣着十元钱,走出了家门。
    “当时的心情跳楼都想过。我是做房地产的,可从离婚到现在,我也没有自己的房子,但人生下半场,我还是决定要慢下来。”他说。
    即使物质上匮乏,但老木笑言,自己抱着一种“在路上”的心态;即使依然继续着朝九晚五、不时加班的工作,但心中反而多了几分从容。
    “要有意识地调节,去掉生活中的枯叶。”老木说。
    要想平衡好慢生活与职业的关系,老木从分配好时间开始。他将想做的事情列好,然后将其分为三种:必须做的、应该做的、一定不要做的。
    他解释道:“必须做的,就是老板交给我的事情,这些工作,和我的薪水、业绩等挂钩;应该要做的,是我为明天、后天去准备、策划、梦想的事情;一定不要做的,是跟前面两者没有关系的,比如逛街、跟朋友没意义的喝酒、去对付一些没有必要的应酬等。”
    这样去完枯叶,老木发现,自己的时间反而空余了不少,办事效率也提高了。
    “我发现,在我公司最‘慢’、最‘休闲’的那段时间,反而是最赚钱的阶段。”王轻松生于“慢城”――四川省雅安市,毕业于中国戏曲学院。如今,他经营着自己的影视文化传播公司。与老木和金峰一起,倡导慢生活。
    幼时的慢生活方式被他带到了北京,带到了工作中。自己开公司后,他规定:员工上班不用打卡。有时一个策划做完,全体员工一起打网游。
    “我从小到大一直都在慢生活,我太知道这种生活的好处了。”王轻松说。
    但这并不代表工作的清闲。碰上“三日一电影、三月一电视剧”这样的紧张日程,王轻松“快得不得了”,加班加点,一切为了迅速精准地“搞定”拍摄任务。
    当任务一完成,他一定会让自己慢下来。叼着烟斗,坐在咖啡厅里,与三五朋友闲聊,放松紧张的状态。
    “戏曲中有一种说法叫‘紧打慢唱’,板子啪啪打得急,唱起来却不慌。工作节奏也要这样,根据工作需要去调整,不能一直快,也不能一直慢。”他说。
  
  生命的第三种阳光
    “第三种阳光”让情感与物质更加平衡,收获的和谐、踏实的心态又反哺灵魂,生命节奏便“慢”了下来
    人的异化问题已被关注许久,都市里各个角落中却依然不断充斥着典型案例。结识老木之后,自言过惯了“懒惰安逸”生活方式的王轻松想告诉更多人:慢下来的感觉有多好。
    于是,老木、王轻松和朋友们一起,努力让自己进入到一个排解压力的渠道,领略“慢妙”的真谛,在生活的小细节中,去体味“慢”的大智慧――紧张工作的间隙,给自己一个深呼吸;疲惫的一天结束后,还自己一个安然的睡眠;快餐果腹后,要犒赏自己一顿美食“慢餐”;无论如何也要抽时间让自己于山水间闲庭信步……
    王轻松把慢生活称为生命中的“第三种阳光”。
    他说:“第一种阳光是太阳之光,她照耀地球上的每一个生命;第二种阳光是亲情之光,她温暖我们的情感世界,照亮任何黑暗的心灵角落,给予人们无尽的信心走过坎坷人生。慢生活则是第三种阳光,她以健康、快乐和美丽的名义,让我们享受自我的精彩。”
    对于投资商朱文来说,“第三种阳光”给予了他事业和生活态度的极大改变。
    在投资方式上,他逐渐从短期的高风险投资转向长远的低风险投资,尽量让自己对项目的参与度减少,这样,让自己空出更多时间。
    而在生活中,刻意让自己不慌不忙,也让家庭关系平和了起来。“不抢周围人的话了,老婆要是发脾气,现在我就只是点点头。”他笑言。
    1988年,朱文辞去英语老师的工作下海,当时,他向往的是自由。2004年,竞争对手的突然病倒,让他顿觉“不能再这样拼命了”。
    “匆忙的人太多,他们生活在恐惧与贪婪中,就像穿上了停不下来的红舞鞋。要慢下节奏来,别为无意义的事情拼命。三国里面说得好――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他说。
    “第三种阳光”让情感与物质更加平衡,收获的和谐、踏实的心态又反哺灵魂,生命节奏便“慢”了下来。
    朱文说:“人生下半场,要实现时间自由、财务自由和身心自由。这就是我对慢生活的理解。”
    “人生、社会、自然就像用一个个音符串联组合起来的慢板乐章,每一个音符对于我们来说都是生命的元素,社会和自然是我们生命的环境。现在我们共同面临着一个巨大的挑战――我们的生命和环境每天都被我们自己毁灭,或是自我和谐的音符被环境的不和谐音符掠杀,或是自我的不和谐音符在掠杀环境的和谐音符。”
    因此,王轻松想要践行并倡导慢生活的理由。
    在让自己“慢下来”的过程中,老木觉得,自己和父母沟通更多了。家在重庆,老木每次都来去匆匆,“不太愿意回家”。因为每次回家,父母都会把很多陈芝麻烂谷子的旧事反复重提,这让本就疲惫的身心更觉烦躁。
    如今,让心灵放慢节奏的老木才愈发体会到:老人几十年如一日的反复唠叨,其实道出的是无可替代的亲情之光。
    “越来越喜欢和父母呆在一起,听他们唠叨,很温暖。”老木说。
  
  忙不是借口
    “忙不是借口。”很多慢生活的信奉者都如此坚信
    “很多人做多了,却躺倒了。一辈子奔波,最后也没过上自己真正想过的生活,甚至根本没时间去考虑这个问题。”王轻松说,这是现代人的通病。
    王轻松曾试图总结过践行慢生活的方法。其中一条很大胆:考虑换工作。他说:“胜任愉快的工作能带来更大的快乐,艰难的工作只会引起焦虑和紧张。敬业乐业是快乐的因素之一,适当的工作才能产生满足感。”
    “不要苛求快,找到一份自己喜欢的工作,只要在路上不停下就好。”老木说。
    在周围“慢族”朋友们的影响下,金峰不再将公司上市看得那么刻不容缓,他越来越希望能多和家人朋友出去走走,接受自然的本真,感受情感的温暖。
    这种心态,让他自觉身心都有了对人性的回归。空闲出来的时间,大可以选择生活原本必需的那些“闲情逸致”。
    林语堂先生曾在《人生的盛宴》中这样写道:“能闲世人之所忙者,方能忙世人之所闲。人莫乐于闲,非无所事事之谓也。闲则能读书,闲则能游名胜,闲则能交益友,闲则能饮酒,闲则能著书。天下之乐,孰大于是?”
    在金峰看来,“慢”更和谐、更健康、更回归自我与传统,更像是一种哲学观。“生活有规律,才能从容。慢生活,就是要关注养生、关注食品、关注情感、关注友爱。”他说。
    然而,对于诸多事业刚起步、职业选择面较窄的年轻人来说,慢生活似乎还是个可望而不可及的目标。面对慢生活,很多人都在嚷嚷:“我没有时间!我太忙了!”
    朱文、老木和金峰都曾有这样的想法。但最终,他们都意识到,应该学会让自己去支配时间,而非被时间所支配。
    “忙不是借口。”很多慢生活的信奉者都如此坚信。
    金峰说:“不是让你为慢而慢。慢,是为了帮助你考虑得更长远、更健康,而不只是眼前。现在很多年轻人身不由己,为了事业不得不忙碌奔波,但是,拥有慢生活的心态是必须的。即使你现在不能实现慢生活,但却可以实现慢速度、慢饮食、慢心态。”
    在他看来,慢生活是一种从容、一种感悟、一种人生哲学。“从微观来看,慢生活是把人改造好的一个过程,让个人在这个过程中把善、从容、爱等人性的本真找回来。”
    “用个形象的比喻就是:像心脏一样工作,有忙有闲;像蜜蜂一样生活,有劳有逸。”老木说。
    为了践行与推广“慢生活”这剂良药,老木联络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希望能够凭一己之力,向更多的人传播慢生活的理念,号召更多的人来过简单生活。
    现在,这个慢生活倡导小组,想在大熊猫的故乡――四川省雅安市建立一个“慢生活国际村”,给“慢生活”提供一个地理和环境载体,让人们得以切身体验和感受。目前,这个想法正在与有关部门商谈。此外,他们还筹划着提供系列讲座,推广慢生活理念。
    “想号召更多的人,尤其是中产阶级,学会享受当下的快乐,寻找自由。同时,也希望让他们能够根据自身特点,寻找更适合自己的择业方向……”纯粹地践行慢生活,是他们跨年后的目标。但最终,他们都意识到,自我应该学会支配时间。
  
  向乌龟学习
    生活,应该慢一点,再慢一点,慢下来,我们才能发现自己和周遭有那么多美好的风景
    龟兔赛跑的故事众人皆知。乌龟不急不弃,慢慢开始、慢慢进行、不做停顿,最终获胜。
    “生活,应该慢一点,再慢一点,慢下来,我们才能发现自己和周遭有那么多美好的风景。”王轻松这样说道。
    况且,生命并不是赛跑。在任何时空维度中,各人的生命都没有参照物。
    “当我们正在为生活疲于奔命的时候,生活已经离我们远去。”约翰・列侬的这句名言,成为对“慢生活”最早的反思和觉悟。
    其实,早在老木和他的朋友们“转身”之前,就已经有不少人开始陆续以“慢生活”的姿态,来抵抗后工业时代对人的异化。这些“慢族人”来自于社会的各个领域、各个阶层,但目的只有一个:用自己特有的节奏来过自己想要的人生。
    1986年,意大利作家卡罗皮逊尼发出“即使在最繁忙的时候,也不要忘记享受家乡美食”的呼吁。这次呼吁,带动了一股全球性的“慢生活”浪潮,逐渐成为一种新的健康理念。
    最近几十年来,面对物质财富的日益丰裕,人们灵魂的发动机却愈发失控和乖张起来。越来越多的人变得机械化,同时,越来越多的人也开始想要抵抗时间、抵抗外界强加给自己的节奏与所谓的使命。
    德国著名时间研究专家塞维特说:“慢生活与其说是一场运动,不如说是人们对现代生活的反思。”
    在中国,也有不少人逐渐加入到慢生活中来,关注对中国传统观念的回归,给心灵减压。他们在线上、线下发起呼吁和行动,并与养生、环保等话题结合,丰富和传播慢生活理念。
    “漂在深圳”的“80后”李云浩也曾为了梦想,日夜运转不息。“不知不觉,我们成了时间的奴隶,而幸福感也离我们而去。”他听说,这种心理症状被称为“延缓幸福综合症”。
    当发现周围很多“大白领、小职员”都有着和自己相同的“症状”后,李云浩决定成立一个“慢生活小分队”,号召大家一起,开始自我拯救之旅。如今,这个小分队在深圳已经发展了百名“队员”。
    “我们也许还无法像中产阶级那样,拥有一个高品质的‘慢生活’,但我们有自己的方式,我们竭力拥有‘慢心态’。”他说。
    每周至少看一场电影、至少三天不主动加班、至少逛一次公园、至少关机睡一次懒觉、至少锻炼三次、至少拍五张照片……这些细节,每一位队员必须严格执行。
    “半年下来,大家的身体变好没我不敢打保证,但心态都变得平和了许多,也都快乐不少,不再总是单纯地只为工作而焦虑紧张了。生命只有一次,时间一去不返,享受生活,未必就要等到你挣够100万。”李云浩说。
    在一条公路边竖着一块牌子,上面写道:“你是想以50迈的速度开到100岁,还是想以100迈的速度开到50岁?”
    生活这辆车同理。不必对速度太在意,只要你持续地正向积累。有人预测,慢生活将成为未来人类生活的趋势。能否等到这一天的到来,需要的是每一个个体的努力。
    老木说,对于慢生活的体味与感悟,不同人生阶段会有不同的侧重。慢生活其实很简单,老木QQ个人说明的一句话便可解释:“由着几分自在的心情,找寻一路上的多几处风景。”
  
  

推荐访问:现代人 慢下来 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