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鹦哥盗桃_武威贤孝白鹦哥盗桃

  只鹦哥一开始不是白色的,是红嘴儿绿毛毛的漂亮鹦哥呢。先听宝卷:   ……贤德人听宝卷心如明镜,糊涂人听了卷耳边过风。高山上有清泉水流千年,谁人能喝上那泉中之水。行善积德众神知晓,有恶人做恶事终有报应……
  说这些开场白干嘛呢,是劝人行善积德哩。宝卷时时不忘自己惩恶扬善的主题,每个故事都要教化人心。此卷说的是在宋仁宗年间,仙果山沙柳树上,有一个飞禽名叫黄鹦。老黄鹦病了,想吃桃子,让她的小儿子去很远的东京赤城,张家园子里偷个桃子来吃。老黄鹦说吃了这个桃子,它的病就好了。
  小鹦哥就扑棱棱飞着去盗桃子。
  我小时候,最喜欢听卷的那会儿,没偷过桃子,偷过几枝树苗子,隔壁冯爷家的。因为怕发现,夜晚栽了浇水施肥,白天拔了藏在厨房里,如此一个春天。主要是那些柳树苗好看得要死,水红的枝干,金黄的枝干,简直让我发疯。开始听卷时总有些忐忑:这偷过树苗的小孩,算不算恶人呢?神仙晓得不晓得呢?后来呢,听白鹦哥偷桃,立刻如释重负,长长舒了一口气。鹦哥偷了桃,最后都长生不老了,我偷几枝树苗也算不了什么。心里那个坦然呀,听卷面不红耳不赤。你神仙晓得了又能怎么样,你看鹦哥。
  后来,我又理直气壮地偷了李黑子家的两衣兜儿豌豆角,因为我家的豆角很秕,不能吃。都是盗嘛,只不过鹦哥盗来给妈妈吃,我盗来自己吃。
  这只老黄鹦也忒馋了吧?
  其实那时候我们村的老人都是这样。爹娘生病了想吃啥,儿女们就得不辞辛苦弄来,因为孝顺是一件重要的事情。整个旧时光里都是这样的,人人都必须做孝子,不论做爹娘的多么不讲道理。
  这个仙果山什么样的好果子都有,就是没有张家园子里那种水蜜桃。老黄鹦病了,就是想吃个水蜜桃。这个老黄鹦劳苦功高,单亲妈妈,带大了三个儿子。
  后来,老大老二都飞走了。一只飞到雁门关,到梧桐树招了女婿。另一只飞到潼关地界,做了个小官,也忘了娘。这两只鹦哥还挺有眼光的,挑的都是战略要地啊。只剩下老三,很孝顺。因为没有长大嘛,所以没有飞走,陪着老娘。
  老黄鹦捎书带信,让两个儿子常回家看看。可是呢,那两个逆子就是不来,怎么喊都不来,乐不思蜀。这不,老黄鹦就得了个想儿子的病,茶不思饭不想,什么样的好果子都没心肠吃。你听,这么唱:
  老鹦哥睡在那窝草中不能起身,每日里不思想吃食饮水。就是再好的仙苹果也无心所用。这下急坏了红嘴绿毛的小鹦哥。它双眼流泪劝娘亲别饿坏了身子。那老黄鹦便说若能吃个美味的仙桃,老母的病就会好了。小鹦哥生来有孝心,去盗桃子养母亲。
  这老黄鹦做事真的没谱,让个小家伙去背那么大的桃子,真够狠心的。路程又那么远,就算偷到了,能驮回来吗?小鹦哥生得灵巧,不仅会说人话,还会吟诗。最擅长骂人,能把活人骂死,死人骂得生生气活。
  它飞到张家园子,一看,咦,花开得争妍,蝴蝶翩翩,多美呀。它心情非常愉悦,立刻口占一绝:竹叶飘香景色嫩,黄花遍地洒金粉……
  好了,刚闭上嘴,就被张三逮住了,可见祸从口出。张三说:“这么好的鸟儿,居然会说话会吟诗,送给我母亲解闷去。”小鹦哥在张三手中扑棱棱徒劳地挣扎,苦苦说人话求饶。
  我知道被人逮住的滋味,是一种偌大的恐慌和绝望。求饶是没有用的。我就被逮住过。
  我奶奶种了一畦蔓荆,拔出来吃,味道真是好极了。没有萝卜那么辣,一丝丝细细的甘甜,脆脆的。但是没有奶奶的允许,不许私自偷吃。
  一开始,我很遵守规矩,一点也不敢私自去拔。但是,后来看见尕姑姑大模大样拔来吃,非常眼馋,决心偷吃一回,要不然被她吃光了。尕姑姑是奶奶最小的女儿,只大我四岁,在家里备受呵护。我一直是她欺负的对象。奶奶对此视而不见,任凭尕姑姑独自嚣张,飞扬跋扈。
  我做贼真是笨啊,刚刚爬上我家那块高高的菜地,刚刚从地里抠出蔓荆来,奶奶提着拐棍就追来了。奶奶堵住去路,我无处可逃,悲惨地被逮住了,先挨了几拐棍热身。蔓荆被没收了,尕姑姑擦了泥咔嚓咔嚓嚼着,嘴角是丝丝甜气。可恨的是她居然腾出嘴告状,说我是惯犯。其实我真的刚偷一次呢。惯犯那是有经验的,轻易能逮住吗?真是。
  奶奶大怒,决定要严惩我,她决不能容忍小孩偷东西,这是很可怕的事。我决定逃脱。不论我跑多快,尕姑姑总能撵上来帮奶奶捉拿我归案。我从一截很高的土坎上栽下去,磕破了嘴唇,满口血,惊惶地大哭。
  嘴唇上的那道疤痕到现在依然留着,豆大的一粒,可见当初磕碰得多深。幸好在嘴唇里面。那样的惊恐,到现在偶然会出现在梦里。没有父母呵护的时光,真是孤单啊。
  奶奶病着,一群孩子烦她,也许她也是疲惫不堪了。我妈妈总是不要我,一年到头见不到她的面。一个连妈妈都不喜欢的孩子,奶奶能养活我长大,已经很不容易。所以那种惊恐在心里留下的痕迹不很深。
  每次听卷,听到鹦哥被擒拿,我的心就酸成个疙瘩,同命相怜。
  小鹦哥被捉住后,老黄鹦在干什么呢?听:
  老黄鹦想起了亲生儿子,不由得后悔眼中泪珠纷纷……颤抖抖飞不动降落下来,落下来翅膀无力碰在树上。可怜那老黄鹦死在荒野……
  这段念出来,很能感动人。每念一句,听众都要跟着打个莲花落:南无阿弥陀佛呀……莲花落打着打着,眼泪就悄悄下来了。老黄鹦死了,小鹦哥又被捉住了,多么悲惨的人生啊,不,是鸟生啊。
  可怜的鹦哥,被张三拿去卖了,刚好是包公的家人买了这只会吟诗的鹦哥。老百姓为什么啥事都要和包公沾点边呢?大约包公是心里头的一杆秤,是头顶的一方青天吧。包公当然很忙,没工夫注意这么一只鸟儿。丫鬟们要把鹦哥喂好了讨老太太的欢心。但是鹦哥不吃不喝,丫鬟们很恼怒,说:“你再不吃的话,拿鞭子打你几下,看你这个扁毛畜生摆谱拿架子。”
  鹦哥大怒,开始骂人。这本卷最精彩的就是鹦哥骂人,骂得淋漓尽致、入骨三分啊。小孩们爱听,就是听鹦哥骂人。老人们也爱听,也是听鹦哥骂人。
  卷本多是很严肃很虔诚的,动不动就要请出神灵来教训人,所以很呆板压抑。不轻易有轻松欢快的调子,不能脱离设置好的封建思想,也不容易有痛快淋漓的个性展示。所以,鹦哥骂人,就是这本卷的黄金听点。
  先看鹦哥在张三家的叫骂。
  张三的妈妈很喜欢会求饶会流泪的鹦哥,但更加喜欢钱。她吩咐张三说,把这个扁毛飞禽拿出去卖了,卖三两银子。鹦哥一听很生气,破口大骂张婆子:
  小鹦哥怒冲冲叫骂张婆,骂你贼婆天天吃药病不好。每日里念真经又有何用,倘若是十月罪恶果满,阎君爷勾你命去下油锅。张贼婆你死后变个白骡,张三娃骑上你满山干活。碾道里下来磨道里进去,鞭子打棍子敲又去驮煤……
  张婆子被鹦哥骂得完全崩溃,她恼羞成怒说:“儿啊,把这只扁毛拿去喂狗算了。”张三要拿去喂狗,她又改口说:“算了,它终究不过是个扁毛,拿去卖了,卖点钱才是正主意。”
  包公府里两个可怜的丫鬟,被鹦哥骂得嚎啕大哭,说主人没小瞧我们,倒是被这扁毛小瞧了。两人哭天扯地,惊动了包夫人。包夫人说:“你这鹦哥,好好的骂人干啥呢?”鹦哥说:“夫人,我想回去养我的母亲,所以不吃不喝。可是她们想拿鞭子打我一顿呢。”包夫人说:“听说你会吟诗,你若吟得出来,我就放你回去。”鹦哥说:“好呀,我立刻就吟诗。就以你的白脸,包老爷的黑面为题:
  黑字生在白纸上,离胎落地乌绫床。乌鸦落在碳山上,生在朝中叩君王。白字生在白银庄,离胎落地象牙床。玉莲生在雪山上,头戴凤冠见君王。”
  包夫人一听,咦,这鸟儿不错呀,巧嘴巧言的,实在舍不得放了它,说:“你且先吃喝着,待我回了老爷再做决定。”
  长话短说。这只鸟儿最后被皇帝知道了,讨回去看个稀奇。结果一看,很喜欢,就想送给母亲。看见了吧,好东西都要送给母亲。
  鹦鹉苦苦求情说:“万岁呀,可怜我母亲无人奉养,而今在山中不知如何。我想念母亲,因此无心吃食饮水,也不贪图你的荣华富贵。望万岁放了我吧,你若喜欢我,我就去把母亲搬来住在你的宫中。我小鹦鹉给你消愁解闷,吟诗说话,这岂不是忠孝两全吗?”
  你看,连一只鸟也要忠孝两全呢。本来包老爷完全可以放了这只鸟儿,依着他的脾性,怎么会扣留呢?但是,卷本的作者把这个天大的恩情留给皇帝。一个穷乡僻壤的作者,写个卷本也不忘夸夸皇帝老儿,可见这个卷本很有些年头了。
  宋王果然就感动了,放了鹦哥。鹦哥口吐人言叩谢皇恩,腾空而去,一路飞一路唱:
  宋王你积了一点阴功,我才不想在朝中拜受皇恩。人世上哪一个不想做官,我在那仙果山修心养性。享荣华享富贵人人都爱,若犯了王法罪可不轻。叫一声宋王爷你细细想清,伴君王如伴虎谁不知道。你要我留在朝中万万不能……
  一只鸟儿,比人明白多了。
  且说鹦鹉还飞到张家园子,站在枝头泼妇骂街,又把张三婆子痛骂一番,衔了一双桃子从容飞走。这只鹦鹉简直有大将风度啊。
  得知母亲去世,鹦哥哭死过去,听卷的老奶奶们哭得稀里哗啦收刹不住。观世音菩萨被鹦哥的孝心感动,在千里之外,用杨柳枝净水瓶一指,让鹦鹉还了魂。把一身绿毛变成白毛,成了白鹦哥。并传了天地人大道真经,让它长生不老。得了大道的白鹦哥蹲在菩萨的莲台座下,念真经,救度山林中的百草百木。
  多少年了,依然不能忘记年少时听卷的时光。给我们念过卷的冯家兄弟,如今都有些苍老了吧。我离开那个村庄之后,再也没有回去过。那样的时光,在记忆里醇浓芬芳。
   发稿/田俊 tian17@hotmail.com

推荐访问:鹦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