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工艺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探究】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户

  摘要: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非遗”保护工作进入到一个整体性全面保护的阶段。从这项工作一开始有许多的专家、学者和部门都在探索不同的保护方式和方法。“生产性方式保护”概念的提出与具体实施,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推进到新的发展阶段,成为一种有待实践检验的保护方法和理念。本文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阳新布贴的生产性保护作为研究个案,对“非遗”的生产性保护的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进一步的探讨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阳新布贴
  进入21世纪以来,冲国“非遗”保护工作进入到一个整体性全面保护的阶段。从这项工作一开始有许多的专家、学者和部门都在探索不同的保护方式和方法,实践和理论几乎是同步进行。在2006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的导论部分(由王文章撰写),首次提出了“生产性方式保护”的概念。在2009年举办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大展”中“生产性保护”成为大家探讨的焦点,成为一种有待实践检验的保护方法和理念。本文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阳新布贴为研究个案,对“非遗”的生产性保护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进一步的探讨。
  一、“非遗”生产性保护理念的推广
  目前,针对非遗的保护逐渐形成了不同的保护方式:针对处于濒危状态和传承困难的非遗项目,提出了抢救性保护方式;针对非遗中部分具有生产性质和特点的项目,提出了生产性保护方式;针对一些传统文化积淀丰厚、非遗项目较为集中、特色鲜明、形式和内涵保持完整、自然生态环境保护良好的特定区域,提出了整体性保护的方式;为了非遗保护事业的长远大计,使非遗保护能够得到可持续发展,提出了立法保护的目标……而在上述保护方式中,生产性保护方式引起了人们更多的关注。一以阳新布贴为例
  2011年10月,文化部命名公布了41家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2012年初文化部蔡武部长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成果大展”上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是指在具有生产性质的实践过程中,以保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真实性、整体性和传承性为核心,借助生产、流通、销售等手段,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资源,转化为文化产品的保护方式。生产性保护方式统筹协调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符合非物质文化遗产自身传承发展的规律,不仅有利于增加传承人和当地人民群众的收益,提高其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积极性,而且能够促进文化消费、扩大就业、改善民生,实现区域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生产性方式保护”概念的提出与具体实施,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推进到新的发展阶段。将这一概念上升为“非遗”保护的理念经历着在实践中不断摸索的过程。目前生产性保护项目主要集中在传统技艺、传统美术、传统医药等类。
  二、国家“非遗”阳新布贴生产性保护现状
  阳新布贴是楚文化在湖北阳新地域的一个奇特的结晶,是旧时农村妇女用缝衣时裁剪下来的边角,通过剪样、拼贴、缝制、刺绣等工艺制作而成的具有浅浮雕效果的民间实用手工艺品,至今已有1500余年的历史。阳新布贴题材传统、色彩浓烈、造型稚拙、构成浪漫、做工精致、体系丰富,涉及家庭日用品,婚嫁饰品、儿童穿着、庙堂蒲团、吊幡等30多个系列。阳新布贴多次在国家博览会上获奖,被称为具有“使人触目难忘,撼人心魄的艺术感染力。”2008年,阳新布贴入选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然而这项精美的民间手工艺也正面临着失传的危机,承载着千百年地域文化的布贴已经渐渐远离了我们的生活。布贴的老一辈制作者正在逐步消亡,年轻人不愿顾及这种费时费工的活儿,传承后继无人。
  为此阳新县做了大量抢救性保护工作,并且将阳新布贴纳入十一五文化产业发展规划,欲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特色产业,想通过生产性保护让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得到真正延续,并实现区域经济发展。但从目前阳新布贴产业化发展情况来看面临着许多难点,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创新开发的结合上仍然没找到合理的途径。2008年之前,阳新布贴的发展已经到了一个非常尴尬的境地:产品不实用、后继无人、发展定位不明确等。2011年4月,阳新县文化馆成立了阳新布贴传习所。2011年6月,阳新布贴通过了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的审批,注册了商标,并将阳新布贴定位为工艺美术鉴赏品,主要以壁挂形式出现,以礼品销售和客人订做的形式经营布贴。但是从目前形式来看产品销量很少,阳新布贴至今还未能实现市场化,更谈不上实现文化产业。
  笔者在深入了解阳新布贴的传承发展情况后,认为阳新布贴在生产性保护实践中存在以下问题:
  1.缺乏原创品牌的长远开发策略。虽然对阳新布贴的文化渊源与内涵有较全面诊断,但缺乏对本土地域特色和地方经济产业的分析,缺乏对地方人力资源、材料资源、生产资源的合理利用。没有对阳新布贴进行品牌定位、诉求定位、形象定位。
  2.缺乏设计创新,产品形式单纯,视觉效果单一。缺乏专业设计人才对产品进行形象提升,目前阳新布贴的设计制作人员年龄偏大,设计作品大多还停留在传统形式中,未能与现代设计进行整合优化研发出适应现代人生活的新产品。
  3.传统核心手工技艺、材料品质退化,产品品质和个性魅力降低。由于脱离实用价值,在欣赏性的壁式产品制作中已出现偷工减料现象,制作工序简化。
  4.生产场所简陋、营销方式落后。现有生产形式主要是小作坊式,制作人员少,技术装备落后,宣传与销售渠道狭窄。
  三、阳新布贴生产性保护的对策
  经多方努力,我院艺术学院与阳新文化馆非遗传习所欲建立合作关系,计划建立阳新布贴艺术传承工作室,负责阳新布贴的保护传承和产品开发,由我院优秀设计教师参与阳新布贴传承开发,运用高校的人才资源,结合当地旅游资源与市场需求,共建市场平台和传承途径。针对上文所述的问题,笔者就阳新布贴的生产性保护研究的进一步发展做了一些粗浅的思考。
  1.在手工艺“非遗”生产性保护过程中,产业化是可行的,要实现产业化发展,必须要进行品牌塑造
  虽然阳新布贴已经注册了商标,但拥有商标并非就建立了品牌,阳新布贴的知名度较高,但并不等于它就能拥有品牌信用度。品牌的定位是产品在市场中的立身之本,决定了产品的目标顾客、提供何种商品,满足顾客的哪些方面的诉求。
  目前我国手工艺产业化的市场主要有:收藏品市场、旅游纪念品市场、主要用于家居软装饰的环境艺术品和礼品、工艺日用品市场。工艺收藏品市场的手工艺品具有稀少、高品味、高价的特点,只被小部分人消费,离大众消费市场较远,很显然这不适合阳新布贴的定位。旅游品市场很庞大,但产品大多是低端的随意性购买市场,阳新布贴费时费工,成本较高,这也是它目前无法进入旅游品市场的原因。因此,笔者认为阳新布贴可以定位在家居装饰品、礼品、日用品。
  阳新布贴目前的商品定位是工艺美术鉴赏品,也就是家居装饰品和礼品范畴,属于装饰与观赏功能。笔者认为阳新布贴在失 去原有的生活日用品的实用体系后其实可以转化为现代的生活用品,要满足消费者新的利益选择就要提供新的使用价值。在现代生活中我们可以找到传统民艺与现代人需求的对接点,阳新布贴的物质利益诉求仍可以发挥,通过品类创新在更多领域开发新功能,目标顾客可以进一步扩大,从而使阳新布贴继续在大众日常生活中流通,成为传统文化的载体。
  2.继承传统与创新发展之间的平衡点是生产性保护实践中的重点
  阳新布贴自2008年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后,阳新布贴传习所人员开始探索如何传承布贴这门古老手艺,同时也对布贴的形式进行改良,以迎合现代人的审美和使用需求。可是在如何平衡好传统与现代,保存阳新布贴的古老精髓与市场开发间,大家都表示拿不准,“改良后再看反响,反响好就推广,反响不好就再进行探索。”
  我们不得不看到这样一个现实,在传承创新上,原有的一些艺人还不具备创新性设计的能力,常常是设计者就是制作者,对传统形式的固守常常制约着她们的思维。传统与现代并不是对立的两面,有许多国际的品牌企业都从“非遗”项目中获得灵感和产品设计理念,一些奢侈品已经将一些“非遗”元素融入到产品当中,显而易见,“非遗”既能生产原汁原味的传统工艺品,也可以融入到最时尚的产品中,这就需要高水平的设计者与传统艺人合作针对消费者诉求,设计出既有地域传统特色又时尚的作品。
  3.在手工艺“非遗”产业化发展中要保持“优质基因”不变,如核心技艺、核心价值、形态构成要素和特定的实现要素等
  经过了解发现阳新布贴以前用来粘布的粘合剂是糯米,布贴洗后不变形不走样,易保存,现在为了简化工序,粘合剂用双面胶代替了。原有工序中布料拼贴后,四周的布边要向后包转处理,现在省去了这个工序,直接用装饰线沿边进行缝饰。原来绕边缝饰的边线是用粗、细白棉线,现在改用化纤的金、银线。以前的用料大多都是当地的土织布,纯棉布,现在这种布料比较少见,有些面料只有改为化纤面料,这些材料和工艺的改变直接导致阳新布贴品质和品味的下降。笔者认为传统手工艺在产业化发展中的任何时候都要保持“优质基因”不变,才能真正达到保护的目的。
  4.省略”的交易额在2011达10亿美元,巨大的市场空间让我们看到民族原创品牌在互联网上也大有可为。
  非遗项目在整个生产性保护过程中涉及的范畴极多,包括品牌塑造、设计创新、技术材料创新、文化传承、市场运作、品牌营销等等多个方面,这些都需要我们传承保护的参与人员认真研究和深入探讨理论与实践问题,全面地权衡和维护传统技艺在历史演变中形成的功能价值,探索出符合我国“非遗”特点和规律的保护手段。
  参考文献:
  1.吕品田,在生产中保护和发展――谈传统手工技艺的“生产性方式保护,美术观察,2009(07).
  2.吕品田,重振手工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方式保护,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09(07).
  3.列锡诚,
  “非遗”产业化――一个备受争议的问题,河南教育学院学报,2010(04).
  4.周乙陶,经济转型时期的民族传统手工艺,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07(03).
  作者简介:
  殷海霞,女,湖北黄石人,湖北理工学院教师,主要研究传统手工艺传承与保护。

推荐访问:手工艺 探究 文化遗产 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