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悲怆之音,还是绝望之慷慨?:慷慨吐清音

  摘 要:教学人教版必修2《离骚》节选片断时,我充分地调动学生的自主意识,让学生认真细致地读这两节诗,对照注释,疏通文意,然后就两节诗的字词句式,思想内容,诗人形象,情感技巧,设计问题,质疑问难。读完文章,学生提了很多问题,这里不再一一赘述,但这个问题――“是悲怆之音,还是绝望之慷慨?”引起了我的注意,深入思考,我认为此一问,意在揭示诗人幽远而深沉的情思。
  关键词:悲怆;慷慨;流露;痕迹
  中图分类号:G6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2)02-0190-01
  一、是悲怆之音,而仅非个人一己之悲
  特定的历史背景,诗人的崇高而独特思想,与楚国主流意识的极大反差,使作品里流露了极其强烈的悲天悯人的情怀。掩卷成思,诗人厚重而深沉的情感,撼人心扉,令人回味无穷。屈原的悲,绝非个人的一己之私而起,涵咏字句,细理文思,这一段节选文字,足以清晰地透视诗人内心的巨大悲怆。
  一是贤不用,为个人的不幸遭遇而悲。“余虽好修�以�羁兮,謇朝谇而夕替。既替余以蕙�兮,又申之以揽芷”。诗人出生高贵,从小就立下大志,要为国家效力,加强学习,博闻强志,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修养,迅速成长,脱颖而出。之后被怀王任命为令尹左徒,改革内政,联齐抗秦,但很快又受到小人谗言的陷害,被疏远流放。司马迁认为,“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矣”。我想这“怨”,就怨在空怀大志,不被重用,美好的政治理想无处施展。
  二是君不明,为君主的昏惑而悲。“人君无愚智贤不肖,莫不欲求忠以自为,举贤以自佐”,(《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而怀王却反其道而行之,亲小人远贤臣,排斥了王佐之才。之后,又为小人所蒙蔽,听信了张仪的对策,贪图利益,与齐绝交,使国家和人民蒙受了巨大的损失。这一切屈原都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不止一次地劝说楚王拨开迷雾,认清形势,重新回到改革振兴的老路上,但是事实证明,怀王的犹豫不决,昏庸无能,使屈原的谆谆善言,都付之于东流。听到郢都被攻占的噩耗后,诗人在诗中悲愤地写道,“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
  三是臣不贤,为小人阻道而悲。“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屈原将奸佞小人比作凡女,把自己比作美人,以凡女说美人的坏话为喻,含蓄地批判了那些苟且偷安、贪污腐败、祸国殃民的政客们,在楚怀王面前捏造是非,说自己的坏话,干扰阻挠政治改革。楚怀王不但不给予反对,明察真相,支持屈原革新政治,而且还相信这些蝇营狗苟之流,疏远了屈原。屈原清醒地意识到,楚国之所以祸患不断,就是君不明,臣不贤所致。
  四是风习改,为社会污浊而悲。民间有俗语这样说,“上梁不正下梁歪,中梁不正塌下来”,说的是起主要作用的人如领导和长辈做事违背法律和道德准则,其余的人就会跟着这样做。楚国的投降派们蒙蔽了怀王,阻挠了贤者励精图治的步伐后,就开始用奴才的思想行为禁锢政坛,他们颠倒黑白,混淆是非,麻痹君主和人民,向全社会散步歪曲的思想。“固时俗之工巧兮,�规矩而改错”,“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这些别有用心的政客们已经完全用他们的邪恶毒害了这个国度,使它变得乌烟瘴气,惨不忍睹。屈原早已认清了这个现实,发誓至死也不会改变自己的志向,与他们同流合污。
  五是国破家亡相随属,为楚国生灵而悲。屈原一生遭多次流放,所到之处,皆可见流离失所,逃荒度日的难民,皆可见饿死的牲畜和无人收拾的死人的白骨。流放阮湘之边,诗人得知秦兵已经攻克了郢都,到处烧杀奸淫,无恶不作,楚之宫殿与太庙笼罩在一片火海里,他站在汨罗江边畔,声音嘶哑地望着苍天苦苦追问。“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国破家亡,民不聊生,妻离子散,无限悲愤泻于笔端,融于诗赋。
  二、是无悔的慷慨,不流露一点绝望的痕迹
  屈原一生所经历的苦难无穷无尽。从政治的巅峰状态跌落下来,最终至流放的地步,从精神到身体,都遭受了残酷的折磨和打击。这种一落千丈的巨大反差是常人难以承受的。但经历了一次次宦海沉浮的屈原,并没有逃避苦难,而是以他坚定地意志和一种浪漫的激情去积极地面对。
  社会风习大改,小人沆瀣一气,屈原清楚地意识到自己已经无法力挽狂澜,但他还是绝不向世俗妥协,而是紧紧地固守着自己的道德底线,“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诗人已把这种坚持当做是一种生之本性,让它始终流淌在血液中,渗透到骨髓里了。“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为了这样的坚持,诗人紧依前圣之步履,死而无憾。屈原正是以这样的与日月同光的志向,感染了一代又一代的爱国志士们,让他们奋然前行;激励了那些身心脆弱、意志不坚的人们,从思想的阴翳中,找到了光明。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无论屈原被流放到何处,心中都挂念着君王和人民,希望君王能够回心转意,认清现实,重用自己,实施改革变法,励精图治。但是回应他的多是残酷的现实和无情的打击,每次受挫他都是反躬自省,从自己身上找毛病,绝不怨天尤人。“进不入以离尤兮,退将复修吾初服”,“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培养自己美好的品性,提升自己崇高的思想,清愈清,贤愈贤。“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
  诗人对君王的忠心,对国家和人民的热爱,在如今我们看来有他的局限性,但这样石破天惊的诗句,意蕴丰厚的思想,永远在我们的灵魂中激荡,在我们的血液里流淌!

推荐访问:悲怆 慷慨 之音 绝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