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风袭来 “春”风袭来,市场冬眠到何时?

  2011年渐渐模糊,伴随一阵三月飘雪,艺术领域二级市场雷声大雨点小的尴尬局面依旧不减。面对虚无缥缈的拍卖纪录与“数字”增幅,很多拍卖行实质到账的成交的数量却是个未知数。面对传统市场向现代市场过渡的时期,市场内部存在各式各样的诟病,所谓“艺术市场”还等待2012年进一步自我完善。在这转型过渡期间必然经历市场“冬季”,但是令众人疑问的是这个冬季会持续多久?什么时候真正的经纪人、真正的藏家才会占据主导地位?什么时候才会诞生一个健康的市场机制从而给艺术家一个良性的导向,让艺术界真品与良品占据主流,摆脱群魔乱舞、赝品肆虐的膏肓病态,而不是成为资本家们作为短线投机与交易的牺牲品。拍卖“春”风袭来,市场冬眠到何时?
   ――编者
  2011市场荒野,杂草丛生
  去年艺术品市场真真假假荒唐走过,宛如一位疾病缠身的垂危老者。尤伦斯抛售几乎所有当代艺术品;天津文交所首批发行的《黄河咆哮》、《燕塞秋》两只份额,两个月的时间经历暴涨暴跌,引起广泛争议。随着“故宫门”事件尚未平息,台北“故宫”近期宣布“50年来仅丢失一页纸和一包盐”,重重给了我们一记耳光。故宫尚且如此,更不能要求拍卖行“出淤泥而不染”了。上期杂志我们讨论过类似真假艺术品的问题,一些连赝品都算不上的伪作却被指鹿为马拍出天价,可怜了不懂行的藏家成了冤大头。出现此情况也在意料之中,业内人士分析,发生的类似事件不是第一次,但也绝对不是最后一次。真真假假暂不谈,如果有关统计言论指出赝品比例数据属实的话,我们中国所谓的艺术市场正在交易的是什么?何故还在有声有色地运转?交易的实质难道只是金钱与数字的游戏?
  总结2011年,春拍成交额高达445.31亿元人民币(统计时间为1至6月),同比2010年春成交总额增加了107.28%。而秋季拍卖市场中(统计时间为8至12月),虽然作品上拍量、成交量均比春拍增加,但成交总额增加幅度较小。2011秋拍作品上拍数量环比春季增加91.976件,增幅达35.54%,为350.791件,但成交总额增幅进一步下调,为461.97亿元人民币。细究461.97亿成交额的背后,拍卖规模的急剧扩张和外部经济环境的不确定之间的矛盾导致2011年秋拍成交率仅为44%。这一轮上涨行情强弩之末的势头显而易见。艺术品市场的发展主要受宏观经济的影响,2011年春从宏观经济观察显示整体经济已经进入下滑的趋势,但资金流动性相对过剩。
  2011年秋,流动性过剩的形势有所逆转,不少企业甚至出现资金短缺现象,此一社会资金状况明显反映到秋拍成交结果上;第二是卖家对于2010全年乃至2011年春季虚高成交价格的攀比,导致许多拍卖行为了拿货迁就寄售方的奢望,估价过高,造成流标,第三是由于市场价格高涨带动卖家逢高套现的冲动,使大量近期成交的作品又涌进市场,因为间隔太短并且过于频繁换手而遭到买家抵制。
  冬去春来自然常态,货真价实才会保值在资本家的眼里,艺术品的真与假已经无关紧要,他们可以翻江倒海、点石成金。但是艺术品是无辜的,艺术市场的严寒正是在拯救艺术,市场冰冷的气候将会淘汰一些投机商和伪艺术家。在这种混乱的局面下,冬季也许会蔓延更长时间,直至那些滥竽充数的小丑们不忍寒冷而离开。留下来的将是纯粹的收藏家和执着的艺术家。
  针对市场的现状与走向,有专家给出了自己的看法:有人担心我们又要进入一个泡沫时代,我不这么认为。接下来几个拍卖季可能会遭到一些打击。但真正昂贵的艺术品是会保持价值的。从2008年起我就预测印度会发生相似的爆发式增长。但我没意识到印度市场在相当程度上是受到了西方投机者的推动。这是中国的优势所在:他们正在回购自己的文化。这可不是三分钟热度的事;他们在相当长时间里会一直这么做的。
   ――罗曼・克拉伊乌斯(Poman Kracussit)
   阿姆斯特丹自由大学金融学副教授,《Art+Auction》杂志Databark专栏作家印尼是目前的热点,但增长最迅速的毫无疑问是中国。它的实际增长也许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快,但潜力是巨大的。中国藏家以及几乎所有的亚洲藏家都在走同样的一条路:先是买本土艺术家,然后买西方的。这就是为什么在这些地区之间建立桥梁是很重要的,要向中国人推销日本艺术家,让印度人去买印尼艺术品,诸如此类。
   ――洛伦佐・鲁道夫(Loregzo gudolf)
   Art Stagc Singaponc创始人、首席执行官兼总监
  你可以看到某一些领域需要格外小心;一个艺术家会有一些风光的“瞬间”,这也许跟他的作品的长期价值毫无关系。但是市场不应该被这样的突然爆发吓到;你只需要清楚是怎么回事就行了。有一些人是根据市场动态来购买的,买市场偏好的艺术家。我们试图有意识地和这种动态脱离关系,虽然有时候我们的兴趣点的确跟当前热点是重合的。我的客户需要的是对他想买的东西在理财角度上给一些看法。他们想知道为什么要买这个,他们付出了什么,要确保这件作品跟艺术家的其他作品是保持一致,性的――或者在花费更多的钱时能够理性地做决策。这不算一种投资的心态,但肯定是一种理财上的谨慎心态,自2008年市场崩盘以来,这种心态越来越普遍了。大家都想知道更多的信息。
   ――玛丽-侯富勒(Mary Hoevele~)
   纽约私人交易艺术顾问
  从艺术基金这种最受热议的艺术投资工具来看,我们看到、不断地看到进入市场的基金数量在稳步提升。从我们手头的数据看,预计全球艺术基金产业大约有10亿美元,其中亚洲的基金大约占三分之一。过去五年的增长是惊人的。我认为关键在于人们可以对现有的基金进行“尽职调查”(due diligence),能够确认它们得到了妥善的管理――时机架构、利害冲突、优先回报、费用结构,还有具体在操作这些基金是什么样的顾问公司。在对艺术基金估值是有一个重要因素:他们是如何收费的?在计算管理费时,他们是根据评估价值做的“市值计价”(mark to market),还是通过收购由基金来持有所有资产?
   ――杰夫・拉宾(Jeff Ralin)
   Artvesc Partners艺术顾问公司创始人之一
  2012年春拍蓄势待发
  2012年春拍大幕徐徐拉开,今年春拍各大拍卖行早已摩拳擦掌、热点更迭,准备新一轮的拍卖。一些拍卖行,包括苏富比、北京荣宝等知名拍卖行,近期陆续公布了一批精品力作。拍卖“春风”袭来,市场仍在冬眠,至于冬眠多久,我们拭目以待。期待市场越冬有所好转。近日笔者在微访谈中问及台湾藏家林明哲关于艺术市场冬眠的问题,这里用林先生回答作为结尾:
  这是一种大自然的循环,树叶有落叶,也会长嫩叶;草木也会有死亡与新生。这是一种自然淘汰。有些不好的艺术品,或者是太多的人为的操作,会随着时间,反映出真正的价值。好的艺术家作品的价值,会自然显现。――林明哲
  参考资料:
  1 《中国艺术品市场拍卖市场调查报告(2011年)》雅昌艺术市场监测中心
  2 《专家预测市场走向》 艺讯中国

推荐访问:冬眠 袭来 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