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名楼滕王阁】 南昌名楼滕王阁

   位于江西省南昌市沿江北大道赣江东岸的滕王阁,是一座声贯古今、誉播海内外的千古名阁。它与湖北的黄鹤楼、湖南的岳阳楼齐名,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滕王阁因初唐才子王勃作《滕王阁序》,使其在江南三大名楼中最早扬名天下,故又被誉为江南三大名楼之首,如今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
  
  唐高祖李渊之子李元婴与滕王阁
   滕王阁始建于唐永徽四年(公元653年),为当时的洪州都督、唐高祖李渊之子李元婴所建。《旧唐书》记载:“李元婴,唐高祖李渊之二十二子也,唐贞观十三年(公元639年)受封为滕王,食禄山东滕县。”
   李元婴初到山东封邑时,骄奢淫逸,横征暴敛,大兴土木,民愤极大。永徽三年(公元652年),李元婴迁苏州刺史,寻转洪州都督。相传,他从苏州刺史调任洪州都督时,心中怏怏不乐,遂从苏州带了一班歌舞乐伎,终日在洪州都督府里吹弹歌舞,寻欢作乐。一天,他带着一班僚属和歌舞伎人来到章江门外的岗峦之上,居高临江,远眺西山层峦叠翠,近俯赣江波涛滚滚的壮丽景色,顿觉心胸开阔,当即令人在此摆酒筵、赏歌舞。于是,有幕僚建议在此建阁,既可揽山川之秀,又能观歌舞之乐。李元婴当即拍板在此建阁。
   此阁建成之后,洪州人因为李元婴是帝子滕王,便称其为“滕王阁”。李元婴也几乎天天登阁游宴,观赏歌舞。好景不长,李元婴又因“数犯宪章,削邑户及亲事帐内之事,谪置滁州”。但此后,历代封建士大夫们迎送和宴请宾客,也多喜欢在此。李元婴以后的几乎所有洪州都督,每逢接官、送别、聚会、过节、庆典等等,均要在此宴饮歌舞,赋诗作画。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在鄱阳湖大败陈友谅后,也曾设宴滕王阁庆祝胜利,命诸大臣及文人赋诗填词,观看灯火。由于这里歌舞盛传不衰,古时人称此乃歌舞之地。
   滕王阁坐落于赣水之滨,历来被人们看作是吉祥风水建筑。古谣云:“藤断葫芦剪,塔圮豫章残”。说是如果滕王阁和绳金塔倒塌,南昌城中的人才与宝藏都将流失,城市亦将败落,不复繁荣昌盛。又说“求财万寿宫,求福滕王阁”,可见滕王阁在世人心目中占据的神圣地位。
   历史上,李元婴曾在三地建阁,虽背景、规模、风格各不相同,但都有滕王阁之称。最早是贞观年间受封滕王,在山东的滕县建阁,称滕州滕王阁;其次就是永徽年间王勃笔下的南昌滕王阁;再就是调露元年(公元679年)调任隆州刺史,在嘉陵江畔的玉台山腰建玉台观和滕王亭,即是杜甫诗中的阆中滕王阁。
  唐代诗人王勃的《滕王阁序》使滕王阁名扬四海
   唐代诗人王勃,绛州龙门人,出身望族,从小能写诗作赋,因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齐名,称“初唐四杰”。《旧唐书》称王勃“六岁解属文,构思无滞,词情英迈”。《王勃集序》说他“九岁读颜氏《汉书》,撰《指瑕》十卷。”
   唐高宗麟德元年(公元664年)仲秋,14岁的王勃上书抨击唐王朝的侵略政策,被称为神童。乾封初年(公元666年),王勃被沛王李贤征作王府侍读,后因写《檄英王鸡》被高宗怒逐出府。高宗上元二年(公元675年)春,王勃从龙门老家南下省亲,九月初路经洪州,留下了《滕王阁序》这一传世名篇。
   王勃写《滕王阁序》的经过,五代人王定保在《唐摭言》中有生动描述。《新唐书》、《太平广记》、《唐才子传》以及《醒世恒言》等,也都有记载。大意是说:王勃到达南昌时,洪州都督阎伯屿携文武官员欢宴于滕王阁,共庆重阳登高佳节并滕王阁重修竣工,王勃应邀入席。阎伯屿宴客,是想借机夸耀女婿孟学士的才学,孟学士事先作了准备。当阎伯屿假意请众人作序时,在座者均再三推辞不写,唯有王勃踌躇应允。此举令满座愕然,阎伯屿也拂袖而去,令侍从随时通报王勃所写的内容。侍从起先抄来开头几句:“南昌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轻,地接衡庐。”阎伯屿认为是老生常谈,一笑置之。其实,这16个字清楚地交代了南昌的历史和地理概况,起笔不凡。接着,侍从又抄来了两句:“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匝越。”是说这里以三江为衣襟、五湖为飘带,既控制着南方辽阔的楚地,又接引着东方肥美的越地,大有举足轻重、扭转乾坤之气。如此大气魄、大胸襟、大手笔,使阎伯屿吃惊。当听到“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时,阎伯屿不得不叹服“此乃真天才,当垂不朽”!
   作序之后,王勃还一气写就了一首七言诗:“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此次盛宴,也因此段佳话而名垂文史。只可惜天妒英才,王勃作序后的第二年,在探父途中溺水而逝。后来唐高宗看到《滕王阁序》,称王勃为“奇才”,欲重新启用,方知已死。清康熙帝更对此序爱不释手,御书全文。在民间,“三尺童子无不诵而习之”。
   文以阁名,阁以文传。滕王阁因王勃一篇脍炙人口的千古一序得以名贯古今,誉满天下。
   王勃之序一经问世,又相继有王绪作《滕王阁赋》,王仲舒写《滕王阁记》,被称为“三王记滕阁”。100多年后,大文学家韩愈又写了一篇著名的《新修滕王阁记》。由此,王勃、韩愈等人开创了诗文传阁的先河。后来的文人学士登阁题诗作赋相沿成习,其中不乏张九龄、白居易、杜牧、欧阳修、苏轼、王安石、朱熹、黄庭坚、辛弃疾、李清照、文天祥等许多文化大家在滕王阁留下了传世佳文。明末著名戏曲剧作家汤显祖,还在滕王阁排演了他的名作《牡丹亭》。
   在江南三大名楼及其三大名作中,王勃的《滕王阁序》比崔灏题《黄鹤楼》诗要早,比王之涣的《登鹳雀楼》诗也要早,比范仲淹所作《岳阳楼记》就更早。因而,滕王阁在江南三大名楼乃至中国四大文化名楼中最早扬名于世。
  第29次重建后的滕王阁是一座高雅的文化殿堂
   滕王阁自唐初始建,历经宋、元、明、清各代历次兴废,在新中国成立之前先后修葺达28次之多。其中北宋大观二年(公元1108年)重建时,主阁南北还增建了“压江”、“挹翠”二亭,形成以阁为主体的建筑群,是历代滕王阁之冠。清代的最后一次重建在清同治年间,可惜于1926年被北洋军阀烧毁,仅存一块“滕王阁”青石匾。
   现在的滕王阁为上世纪80年代第29次重建,是根据梁思成先生偕同弟子所绘制的8幅《重建滕王阁计划草图》,并参照宋代营造法式所建成的仿宋式楼阁。主阁坐落在两级高台上,高57.5米,建筑面积1.3万平方米。取“明三暗七”格式,即从外面看是3层带回廊建筑,而内部却有7层,即3个明层、3个暗层、1个屋顶设备层。步入阁中,仿佛置身于一座以滕王阁为主题的艺术殿堂。
   第一层由东抱厦的正门入阁,门前红柱上悬挂着毛泽东亲笔拱联“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大厅的汉白玉浮雕《时来风送滕王阁》,是根据明代冯梦龙《醒世恒言》中的故事而作,介绍王勃写《滕王阁序》的过程。第二层正厅的大型工笔重彩壁画《人杰图》,绘有从秦朝至明代80位江西名人。第三层廊檐下的4幅巨型匾额“江山入座”、“水天空霁”、“栋宿浦云”、“朝来爽气”,均系清顺治年间重修滕王阁时所拟。第四层正厅的《地灵图》画面,从南往北,依次是梅关、龟峰、三清山、龙虎山、井冈山、庐山、鄱阳湖、石钟山等,表现了江西钟灵毓秀的壮丽山川。第五层中厅正中屏壁上的《滕王阁序》书法匾,为苏东坡手书。第六层的东、西重檐之间高悬苏东坡手书“滕王阁”金匾。大厅南、北、东3面墙上,嵌有大型唐三彩壁画《大唐舞乐》。

推荐访问:天下 名楼滕王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