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品味.联想.创新|大海联想和感悟

  摘要:阅读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面对升学的语文教学,往往是教师讲授有余而学生感悟不深,先生分析有余而学子品味不力,教师布置作业有余而学生联想不远,老师的指导有余而学生的创新不足。语文教学变成了教师把自己对课文的理解、体会灌输给学生的过程。新课标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中心,学生应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接受和积累语文知识,重视语言的感悟和熏陶,着眼于语文阅读能力的整体提高。笔者认为:感知、品味、联想、创新是学生语文阅读质量升华的"四力"。语文教师如果能提升这“四力”,再加之潜意识的训练,则能扎实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语感、审美情趣和创新能力。
  关键词:感悟 品味 联想 创新
   引言:阅读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面对升学的语文教学,往往是教师讲授有余而学生感悟不深,先生分析有余而学子品味不力,教师布置作业有余而学生联想不远,老师的指导有余而学生的创新不足。语文教学变成了教师把自己对课文的理解、体会灌输给学生的过程。新课标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中心,学生应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接受和积累语文知识,重视语言的感悟和熏陶,着眼于语文阅读能力的整体提高。笔者认为:感悟、品味、联想、创新是学生语文阅读质量升华的“四力”。
  一、感悟力――阅读质量升华的钢骨架
   余秋雨说:“阅读是人为的事,字字句句都要由自己的心灵去感应,很多重要的感受无法诉诸语言表达。”笔者每次讲授一篇新课文,课前都会设置预习这一环节,须知,预习就是让学生感悟文本,培养语感,让学生从宏观上把握课文的概貌,对课文产生初步印象,为品味精华、深入理解课文奠定基础。
   而语感的形成,离不开读。古人云:“操千曲而后晓声。”“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教师在课堂要让学生能自由充分地阅读文本,并联系现实生活,创设语文学习的环境,激发学生的读书欲望,使学生获得文章的真实深意。
   如笔者指导学生学习《鼎湖山听泉》一文时,就在学生诵读课文的基础上,创设了月下听泉之境,让学生感悟小溪“琴声般的柔曼”,感悟滴泉“拨弄琴弦般的清脆”,感悟细流“信息轰响般的厚重”,感悟激流和飞瀑“万马奔腾般的雄浑”,感悟万般泉声汇成的一曲奇妙的交响乐,用对乐曲的阐释道出作者对人生规律乃至社会和宇宙发展规律的领悟。听泉的过程无形中也就成了自我心灵净化的过程。心“随泉而流,游遍鼎泉”,泉水“滤过心田,冲走污垢”。随着反复听的情绪感染,联系文章的写作背景,唤起学生的感悟:作者借宿僧寺,如枕泉而眠,从多层次的泉声中得到对人生的见解――历史是生生不息的,美感是充满生机的。读完本文,学生自然会产生“溺爱着鼎湖山的泉”的“意”来。
   诚然,中学生由于知识面窄,对某些问题的感知程度是比较肤浅和模糊的,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想到但在内心深处又不十分明晰的东西及时进行“点化”,促使其“开窍”,即感悟。
   教读朱自清的《背影》一文,写父亲买橘子时,作者用了“蹒跚”一词写父亲走到铁道边,如果学生对本词仅仅理解为“因腿脚不灵便,走路缓慢摇摆的样子”,那就太肤浅了。笔者尝试引导学生运用自己的生活经验去感知和领悟作品中所蕴含的详细内容,学生也就进一步地感悟到:其实它不仅写出父亲对儿子的厚爱,也表现了儿子对父亲一生坎坷的怜悯及未能尽孝道的愧疚,在那蹒跚的背影中饱含了作者挥之不去的苍凉和悲伤。
   二、品味力――阅读质量升华的助力板
   一位哲人把“知其意,明其理。”归结为自己的读书经验,“知其意”就是要透彻地理解文章的主旨,除文字的表面意义外,还要读出文字里蕴含的深层含义,要知“弦外之音,味外之旨。”“明其理”就是要做到有自己明确的意见,读者和文中或前人的意见相互补充,互相比较的过程中,形成一个比较正确的看法。这个过程就是品味精华,陶冶情操的过程。上文谈到怎样理解“蹒跚”一词的妙处,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当前,新课标新教材修订的课文处处散发着中外优秀文化的芳香,蕴含着丰富的审美因素。语文教师应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反复咀嚼文章语言运用的精彩之处和课文构思的精妙之处,让学生从字里行间去捕捉文章的亮点,品味文中的美点,促使学生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提高学生对文章的品味力,进而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例如:《白杨礼赞》这个“礼赞”一词,意蕴丰富,美味无穷。作何解释?作者为什么会礼赞?教师只有引导学生仔细揣摩品味,才能使学生从中获得更高的审美趣味。
   所以,品味应将感悟的结果清晰化,条理化。
   如当学生读到《饮酒》“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一句时,他们的眼前可能会出现明丽的图画,联系本诗的写作背景,学生也许能理解诗人淡泊名利,悠然自在的情形。但学生对作者最终选择的生活道路及高洁操守的原因却不一定理解得透彻。这时教师能结合自己的体验引导学生联系道德和理智,去鉴赏和评价其深刻的底蕴,那么学生就会对作品的品味力升华为对人生的思考――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如果一个人不愿意牺牲自己的气节去换取某种物质利益,这不正是诗人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真实写照吗?
  三、联想力――阅读质量升华的催化剂
   通俗的说,联想是由一个事物想到另一个事物,它是一种极其重要的心理活动。阅读欣赏文学作品需要联想,因为阅读的目的不但是理解作品,知道作品的精妙所在,而且贵在有所“新得”。要有“新得”,就要在理解和揣摩的基础上展开联想,在联想的基础上进行比较,品味其表现手法的多样性,这样才能使学习的收获得到加深和拓展。
   实践明白:语文教师应该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联想力。如笔者听一节公开课《这不是一颗流星》。只见教师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快速联想训练,由联想导入新课,方式新颖,学生兴趣浓厚、思想活跃。上课开始,教师在黑板上写上个“熊”字,限时一分钟,让学生展开联想,一分钟后,竟有学生从熊想到熊皮,想到熊皮手套,想到温暖的手。接着老师在学生联想的基础上稍加引导,便让学生在学习这篇课文之前,就了解了作者的写作思路。这种训练对激发学生的联想力值得肯定。
   如教读张岱的《湖心亭看雪》后,笔者选了同是写西湖雪景的诗――《江雪》“千山鸟飞绝, 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 独钓寒江雪”,要求学生比较这篇文与这首诗在写景上的异同,学生通过联想,更深入地理解了作者张岱的超凡脱俗和孤芳自赏的思想性格。这里再拿《鼎湖山听泉》一文来谈,作者步入山中,见到时隐时现的山泉,就不由联想起远在千里以外与自己朝夕相处的爱女。作者为什么会产生这种联想呢?原来,山泉与人,本来没有什么共同之处,但是泉的踪影不可捉摸,显示出“半含半露、欲近故远”的娇态,似乎与调皮的娇女有着相通之处。这样,作者由爱女而爱泉,由一般的品味、出于好奇心的探究而萌生爱意,转入用听觉去领略和感受泉声,就显得很自然了。
  四、创新力――阅读质量升华的芬芳园
  感悟是抓住语文阅读教学的钢骨架,品味是搭建语文阅读教学的助力板,联想是调试语文阅读教学的催化剂,创新才是深化语文阅读教学的芬芳园。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创新力呢?
   我们说作品是作家和读者共同创造的,“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就要求在语文教学时,教师要多鼓励指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开拓思路,有自己独特的“哈姆雷特”。
  例如笔者教《醉翁亭记》,设置了这样一个探究性活动:
  生:(熟读课文)
  师:你能从文章构思出几幅图画,并且将你最感兴趣的一幅通过自己的想像画出来吗?
  生:(展示成果,讲述自己构思的初衷和创作意图)
  这种安排,让学生充分展开合理想像,化静为动,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生很快勾画出了自己满意的图画,并将它涂上相应的颜色,“滁人游”、“众宾欢”、“太守宴”“太守醉”等图文并茂,一幅幅栩栩如生的画面在学生眼前展示,有的学生在“太守宴”图中配上文字“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有的学生在“太守醉”图中写上“有酒不醉非海量,有愁不消催人老。”这样探究,学生各抒己见,不但能使学生很好把握文意,而且能激发他们的创新力。
  又如《愚公移山》一文,授课时,笔者和同学一起讨论,如愚公的妻子和智叟对愚公移山的态度有什么不同?作者安排京城氏子这个人物有什么意图?故事的神话告诉我们什么?这个故事如果不用神话,该怎样结尾?这些问题一提出,在讨论中,学生纷纷展开想像翅膀,为学生进一步认识愚公的形象和寓言的思想意义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多年的语文阅读教学实践,明白:语文阅读教学的面是广阔的,其切入点也是多方面的。笔者认为:如果教师能提升语文教学的“感悟・品味・联想・创新”这“四力”,再加之潜意识的训练,那么学生就能扎实地培养语文的语感、审美情趣和创新能力,有效地使学生达到语文阅读质量升华之目的。

推荐访问:品味 感悟 联想 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