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裁员风波:证券与保险上演文化冲突] 警戒线之裁员风波

  “春节前还在大力招聘,没想到3月份就开始调整,变相裁员。一转眼,东南风就变西北风了。”平安证券研究所一位研究员向《投资者报》记者不无嘲讽地说道:“我们接到通知说,研究所业务要调整,所以裁员,我们感到很无奈,想不通,实在理解不了领导的战略意图。”
  3月5日,平安证券证券研究所近20多位分析师接到通知称,公司要裁撤13个重点行业以外的分析师,将30个细分研究领域精简为16个。
  一时间,有关平安证券裁员的消息震惊业界,平安证券内部的研究员也人心惶惶。对此,平安证券相关负责人在给《投资者报》的采访回应中,否认了裁员的传闻,称外界都是在误传,平安并没有裁员,研究所仅是在进行业务调整,势必会影响一些研究员的工作岗位,不过内部会实行分流。
  但一位在职研究员却告知记者:“就是裁员,据说是公司策略调整。”
  自去年下半年以来,平安证券始终没有平静过。先是投行部门人事地震,众多业务人员主动出走,现在研究所又遭遇大规模调整,平安证券到底怎么了,它为何要调整业务?
  
  业务调整突然
  
  据《投资者报》记者了解,平安证券研究所目前已有18位研究员与公司签署了解约合同。其内部一位研究员告诉《投资者报》,突然调整业务,肯定不开心,有人离职是正常的,至于业务调整,“原来说目标是要建设一流的研究所,现在我们也不清楚未来的战略了。”
  “业务调整势必涉及岗位撤并,我们对裁撤行业研究员的态度是尽量内部分流。集团有信托、投资等部门,我们尽量把研究员安排到这些岗位。”平安证券相关负责人对《投资者报》表示,“目前离职的员工以主动离开为主,其他员工还在沟通中。”
  但在前述研究员看来,这种人员分流实际上就是一种变相的裁员。同在深圳的一家券商研究所所长也跟《投资者报》记者证实说,这两天已经有平安的研究员来谈跳槽的事情。另据记者了解,除了研究所,平安证券机构业务部门本打算也要裁员的,只不过因为媒体报道,才有所收敛,延缓了裁员行动。
  
  诱因:管理层变动?
  
  一朝天子一朝臣。平安证券一位人士告诉记者,研究所业务调整,可能因为研究所管理层的变动,导致经营策略发生了变化。
  知情人士称,今年2月份平安原总经理薛荣年离职是诱因之一。
  薛荣年曾在平安经营十多年,从投行基层员工做到总经理的位子,先后分管过资管、投行,年前还兼任过一段时间经纪业务部门的领导。这些部门的负责人与薛荣年都有默契,现在薛荣年离职了,部门领导自然受影响。其中可能就有已经离职的原副总经理魏浩田,而其已在平安工作了三四年。
  记者了解到,原主管机构业务和研究所的平安证券副总经理魏浩田,于今年1月份离职。接任者是从平安财险总经理助理的职务空降到平安证券的徐践,现担任公司副总裁。而徐践目前还未得到证券从业资格证书。
  徐践此前长期从事保险业务,2008年获得保险公司高管任职的资格。“保险业务经营重视收支,经营策略以收定支。新官上任三把火,长期以来,平安研究所在机构服务方面并不擅长,收入不是很多,自然要进行整治,没有成绩,只好裁员了。”上述知情人士称。
  据同花顺IFIND数据统计,2009年,平安研究所基金分仓收入为1.1亿元,排名23位。2010年,基金分仓收入仍然为1.1亿元,排名21位。这在证券行业内属于中等,第一名的申银万国收入高达4亿元。
   对于因佣金收入少或下降而裁员的说法,平安证券上述负责人回应称:“平安是行业中盈利能力最好的公司之一,不存在因为财务原因收缩业务。”
  平安证券董事长兼CEO杨宇翔还称,2011年沪深两市股票基金权证成交43.1万亿,同比下降24.2%。受行业整体收缩影响,平安经纪业务净收入有所下降,但经纪份额同比进一步提升。
  
  主因:研究所转型?
  
  还有人认为,研究所业务调整是集团对平安研究所的定位产生了分歧,纠结点在于是对集团服务,还是对机构服务,定位不明。
  “对集团服务,还是对机构服务,两者并不矛盾。”平安相关负责人说,平安集团有保险业务、基建投资、PE、信托等等业务,研究所为这些部分服务无可厚非,对内服务,又不妨碍对机构服务。
  目前国内研究所竞争激烈,强者越强、弱者越弱的马太效应明显。很多券商都在招揽分析师以加强机构服务,但唯独平安证券逆势对研究所做减法。
  平安负责人认为,目前市场上单一的卖方研究业务模式都存在着高度竞争、蛋糕变薄的趋势,平安研究所规模中等,却覆盖了30个研究领域,结果大部分都存在人力不足、研究深度不够、缺乏竞争力的现象。
  曾经,平安证券战绩辉煌,但终究昙花一现。2007年,平安研究所获得新财富进步最快研究机构奖第一名。金融研究员邵子钦夺得非银行金融业最佳分析师第一名。但到了2009年,研究所人员开始大面积离职。同年3月,刚获得金牌分析师的彭波转投国信证券。同年底,非银行金融业分析师团队邵子钦、童成墩、田良和交通运输仓储业分析师团队的郑武、岳鑫集体投奔国信。研究所负责人高利则转投华创证券,现任其研究所所长。
  骨干人员的流失重挫了平安研究所的研究实力。此后,平安研究所在新财富评比上再没有多少收获。上述平安负责人称,正因为研究所没什么特色,研究业务才进行调整。
  卖方研究是证券公司最基础的业务模式,会持续存在和发展;但随着发行市场化改革以及金融产品的大量推出,围绕着风险资产定价这一最核心能力,证券公司还会衍生出多种业务模式,例如股票的发行和定价,这对股票和债券销售交易业务和零售等服务,都会有关键性的作用。平安负责人认为,无论对于卖方研究还是衍生出的其它业务,未来持续发展最关键的是:一是有鲜明的特点和明确的优势,二是必须与其它业务结合,产生联动和溢出效应。
  至于研究所未来的发展方向,上述平安相关负责人列举了四点改革:1. 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从30个薄弱的战线集中资源,把目前优势的16个做强。2. 同时围绕大金融、大消费、高成长(中小市值)三个方向,引入外部优质力量,做出鲜明特点。3. 从三个方向深耕、建立特色领域,包括发挥投行项目资源优势,做强中小市值和新兴产业研究;发挥平安集团综合金融优势,做强做大金融研究;围绕经济结构转型,做强做大消费研究。4. 与机构销售交易和资本市场两个关键性的连接部位要从目标、机制、激励等环节彻底改善,形成联动、互补和溢出。
  本质:两种文化冲突?
  
  但这一详尽的新策略展示并没能使人心服。
  “如果说,研究所是为了调整业务的需要进行人事调整,但为什么年前投行也出现大规模的人员离职现象?”上述研究所所长对记者反问,“两者结合起来看,研究所的人事变动,可能不仅仅是业务调整那么简单,或许是保险文化和证券文化出现了冲突。”
  去年8月底,包括原平安证券投行部董事总经理龚寒汀在内的数十名投行部门骨干员工集体离职,转投华林证券,对于以投行起家的平安证券,不可谓不是重创。今年年初,平安证券总裁薛荣年也最终离职。只不过,有所不同的是,研究所人员的离去多少有被迫的成分,而承销部门则是主动出走。
  该所长认为,平安证券重点部门近期一直出现大变动,可能是集团太强势了,集团经常派空降兵来直接管理证券。譬如投行部门,在去年年底,原平安集团证券代表周强空降平安证券,担任总裁助理,负责内控;目前负责研究所业务的徐践,也来自平安集团。
  在平安集团的保险、银行和投资三驾马车中,保险一家独大,银行也颇有规模,唯独投资板块中,信托、证券、资管公司的孰重孰轻,内外看法并不一致。
  有分析说,平安集团以保险文化为主导,但证券业具有促成交易的中介行业特质,与销售导向、成本核算极其严苛的保险业做法迥异,加上受行业监管的限制,证券公司不如信托公司灵活,很难成为集团发展投资板块的倚重点。
  而作为证券公司,必须用高薪才能保持竞争力,行规保荐人收入动辄百万。相比保险、信托等其他高利润的行业,平安投行盈利有限。在集团内部,一个中层干部的年薪不过20万元~30万元,投行高薪引起集团的不满。或许正因为如此,加剧了证券公司高管与大股东平安集团的矛盾。
  除了高薪,去年投行保荐项目频频受到质疑,承销的胜景山河两次被撤销上市等等,都对平安品牌影响恶劣。对平安集团来说,最主要的客户是零售客户,品牌形象非常重要。品牌形象遭到攻击,也是平安集团对投行业务进行调整的一个原因。
  平安证券研究所一位人士无奈地对此感叹道:“从ROE来看,投行盈利能力显然高过保险,但平安的重头是保险,证券不过是一小小棋子……”
  投行元气已大伤
  
  频繁动荡的后果是鲜明的,投行部门将近1/3的骨干人员的离职已经对平安承销业务产生了负面影响。
  2009年~2011年,是平安证券投行业务爆发的三年。每年承销的IPO数量基本排在前三名,但进入2012年,平安投行就出现了颓势。
  2月份,证监会公布了一个今年拟在A股上市的名单。在501家欲上市公司的承销商队伍中,最强势的是曾经和平安证券不分伯仲的国信证券,而平安证券保荐的项目数量直线下降,为28家,排名第六。
  在已发行上市的承销排名中,平安也已滑落。今年前两个月,承销排名第一的国信证券有4单项目上市,而平安证券仅有一单,即荣科科技,而去年同期,平安有4个项目上市。
  不过,在上述平安负责人看来,这并不值得担心。他称,公司有一套成熟的人才梯队培养体系和完善的干部衔接机制,完全有能力承担平安下一阶段战略目标的任务。未来平安将以“保荐”为主导的项目型模式,逐步向“综合金融服务商”的方向深化。
  在平安看来,所谓的服务深化,不仅要做猎人,更要做农夫。上市公司登入资本市场并不是一锤子买卖,大部分都有后续的金融服务需求。上市公司数量增加后,再融资的需求也不断增加,市场蛋糕不断增大。而未来产业资本的并购也是一个新趋势。在IPO集中上市约两年后,就会出现一个产业资本整合的浪潮,并购业务也会顺势发展。
  但在上述平安员工看来,未来前景堪忧。“今年在后备上市资源充足的情况下,承销业务可能不会下降得太厉害,但明后年呢?”
  如果说承销业务因为公司策略调整已经元气大伤,那么研究所业务在调整后,又如何能保证整治目标,而不是泯然众人?
  
  金控模式受质疑
  
  更复杂的是,据《投资者报》记者了解,平安信托目前也遭遇了人员离职的困境,如果说研究所和投行发生变动是保险文化与券商文化难以相容的结果,那么信托部门的动荡该如何解释?当年深发展和中国平安合并,深发展人员也走掉不少又该如何解释?
  有业内人士分析,平安作为中国第一家金融控股集团,旗下涵盖产险、寿险、养老险、银行、信托、资产管理、直投等多种业务于一身,其金融控股集团模式可能才是其内部难以调合的根源。但为什么同样是金控性质的中信集团能够成功?
  上述知情人士认为,中信集团的成功在于旗下公司各自为政,而平安的弊病在于后台太过集中,而平安投行和研究所的两度人事动荡背后也正折射出集团管控的强势。“好比一个大家庭,生了5个孩子。孩子长大了要分家,但家长不愿意。孩子分家要怪家长没有掌控力。如果说现在平安集团旗下的各个分公司经常出事,肯定是集团管理在某些方面出了问题。”■

推荐访问:平安 裁员 风波 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