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培养创造性思维使知识转化为能力]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5071(2012)02-0039-02       现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军事武器装备的不断更新,对我军各级指挥员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加速国防现代化建设,实现“超前发展”的总体构想,需要培养一批“通才型”的现代化人才,它是现代化国防建设的关键。�
   实现“通才”的培养目标,核心是如何使各级指挥员由知识型变为能力型,而能力的本质是创造性,因此如何培养创造性思维乃是教学的关键。
  1 积极地思考――培养创造性思维的前提�
   列宁在《共青团任务》中曾指出:“我们不需要死读硬记,但是我们需要用基本事实的知识来发展和增进每个学习者的思考力。”古希腊教育家苏格拉底也说:“有思考力的人是万物的准绳”。积极地思考是培养创造性思维的必要过程,是探索知识奥秘的钥匙,没有积极地思考,就没有思想的解放、没有思维的创造性。�
   激发积极地思考,在主观上要坚持“四不”:一不迷信名人权威。名人权威当受尊敬,其理论信条多为人们思维所借鉴甚至推崇。但权威当敬不可迷,不迷信才能打破依赖性,永远不封闭自己探索的大门。二不盲从多数。少数服从多数,是党的组织原则所必须遵循的,但学习中不能照搬照用。多数通常反映了社会的一般倾向,而首先揭示真理奥妙的往往是少数人。如果凡事人云亦云,附和多数,没有自己的独立见解,只能做传统意识的随从,不能当探索新思想的尖兵。三不陷入“思维定势”。所谓“思维定势”,即想问题按照一定的固定思路,办事情总习惯在一个框框里进行,不敢越雷池一步,用传统的观念,传统的方法,传统的经验观祭分析新事物,不可避免地陷入思维僵化。四不搞“求同思维’。积极地思考,是培养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标志,创新需要求异思维,如果亭亭强调学习中要与教材,本本“保持一致”,过分谨惯,不敢标新立异,陷入“病态的安全感”,是不可能带来思维创造性的。
  2 知识“结构化”――培养创造性思维的基础�
   某大学搞高、新、宽、深的课程设置,为实现中,高级干部知识结构化创造了良好条件,但从知识的学习、积累到运用,中间有一个知识转化为能力的过程,即消化、吸取,加工阶段,因此,实现知识结构化,必须把握其特点,�
   一是知识积累的目标性。知识积累是一个长期过程,达到一定量才能发挥一定功能。古人云:“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通才”的第一步,总是从知识积累开始。有了目标,才能判断知识的相对价值,从培养具有战略意识的战役指挥员的需要出发,在一定的时间内,积累较多的知识,博中求精,获得最大学习效益。�
   二是知识功能的整体性。积累知识,不是简单的材料堆积,而是为组成一定结构,使之发挥整体效应。因此要突出重点,重点即核心,核心决定结构性质的功能,没有重点就无所谓整体。中,高级干部掌握知识的重点就是要始终抓住培养具有战略意识的战役指挥员,提高军事理论、谋略水平和组织指挥能力这条主线并贯穿全过程,保证获取知识的完整性。�
   三是知识联系的相关性。认识之间的相互依存,相互作用,掌握知识间的融会贯通,不把任何一门知识或某一门知识某一部分凝固性,从整体上把握知识的纵横联系,使之熔为一炉,是实现知识结构化的重要环节。�
   四是求知调节的动态性。由于客观世界不断发展变化,人的认识也必须适应这种情丑,高效的知识结构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动态发展的,必须用学到的知识分析不断变化的形势,使自己知识结构不断随着客观形势发展而完善。当今经济体制改革的实践,政治体制改革的尝试,美,中、苏“大三角”战略格局的变化,现代科学技术发展为我军战役理论提出新的要求,我军建设指导思想战略性转变给部队建设提出的新情况,都给我们实现知识结构化,使知识转化为能力提出了新的课题。在动态调节中,我们就可以高屋建瓴,有的放矢,不断提高分析解决当代重大问题的能力。
  3 在学术上开展“热点”论争――培养创造性思维的重要途径�
   所谓“热点”论争,即对普遍关心而又有争议的学术观点广泛进行讨论争鸣。中,高级指挥员学术观念如何,学术思想是否先进,是衡量思想水平、指挥艺术的一个重要标志。因此,广泛地开展在学术上的“热点”论争,既是锻炼敏锐的洞察力,增强宏观意识,培养创造性思维的重要途径,也是适应教学改革,把灌输知识为主转为启发式自学为主,提高能力的有效方法。
  4 科学方法论――培养创造性思维的锐利武器�
   以知识为基础,以哲学方法论为指导,是做任何工作都要讲究的方法。方法对头,事半功倍,相反则事倍功半,甚至事与愿违。学习也不例外,运用科学的即辩证的思维方法,才会有效益。�
  4.1 综合法。就是把对象的各个属性、部分或方面有机地结合成一个整体的思维方法。它不是把整体的各个部分机械地加在一起,而是在辩证分析基础上按照对象各部分之间的有机联系,从整体上把握事物,是对事物各方面的本质的认识。�
  4.2 联系法。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理论也是如此,只有紧密联系实际才有生命力,才能显示其战斗性,实现由知识向能力的转化。贯彻联系法就是紧紧把握联系社会,联系部队、联系自己思想的原则,使高层次学习有针对性。�
  4.3 借鉴法。生物学借鉴优良品种搞杂交水稻,动物学借鉴优良品种搞优良奶牛,企业界借鉴《孙子兵法》搞“治厂之道”等都给人以深刻启迪。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学习必须引进,善于借鉴,才能适应改革的形势。 �
  4.4 批判法。所谓批判就是否定。所谓否定,不是形而上学全面否定,而是唯物辩证法的辩证的否定。这是因为任何理论,无论它在一定时期内看起来如何成功,随着历史发展,它总会受到实践的修正、补充,甚至否定,这种理论发展的形式,作为客观现实反映的主观思维,就是思维的批判性。过去我们曾把“诱敌深入”“积极防御”作为战略思想的唯一准则,如今敌我双方都发生了变化,“诱敌深入”作为战略思想已不适应发展的情况,理当否定,而“积极防御”增添了新的内涵,等等。如果我们丢掉了思维的批判性,必然使思维僵化,拜倒在“绝对真理”面前。理论不能发展,“高、新、宽、深”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的培养也是难以实现的。

推荐访问:创造性思维 转化为 培养 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