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做可能做的事”的新加坡原则】新加坡女人选择偶5CS原则

  根据《中新中医药合作备忘录》的有关内容,为执行中新中医药合作协议,进一步加强我国中医药机构在医院管理、医疗改革、医疗保险制度和社区医疗服务等方面的工作,学习新加坡医疗卫生领域的先进经验,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人事教育司副司长卢国慧任团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有关部门、部分省中医药管理部门、部分中医药大学和中医医院领导一行15人组成的培训考察团于2011年12月11日~17日赴新加坡进行了为期一周的培训考察。考察团在新加坡卫生部的热情接待和周密安排下,圆满完成了培训和考察任务。
  
  培训与考察的主要情况
  按照考察培训日程安排,考察团访问了新加坡卫生部、保健促进局和卫生科学局,听取了关于“新加坡医疗系统的规管制度”、“新加坡医疗融资”和“新加坡辅助医疗保健管理”等专题讲座,了解了新加坡卫生部、保健促进局和卫生科学局的职能定位和工作任务,参观考察了新加坡中央医院、心理卫生学院、邱德拔医院、仁慈社区医院、新加坡保健服务集团红山综合诊疗所5家不同类型和层次的医疗机构,其中既有综合性医院,也有专科医院,既有社区医院,也有综合诊疗所。
  考察团结合实地考察及所见所闻,深入思考新加坡医疗卫生模式,并与新加坡卫生部有关官员、医院管理人员充分交流、探讨和研究。卢国慧团长也向新方详细介绍了中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中医药发展的有关情况。
  1. 新加坡基本概况
  新加坡位于东南亚中心,马来半岛南端,属热带海洋性气候,是个多民族的国家,土地700平方公里,人口约500万,其中华裔占74.2%,其余的分别是马来裔、印度裔和欧亚裔。官方语言是英语,汉语普及很高,中国人在此是没有语言障碍的。随着1819年英国人莱佛士开埠新加坡后,中国和东南亚各地的华裔同胞陆续移居到新加坡。中国传统医学,尤其是中医药也随着华人定居而传入,成为新加坡重要的医疗体系,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优势作用。
  2. 新加坡卫生服务体制及其最新进展
  根据新加坡卫生部提供的《2010年新加坡健康数据》,截止2009年底,新加坡每1000人的新生人口数为9.9、死亡人数为4.3、婴儿死亡人数为2.1。男性平均寿命79.0岁,女性平均寿命83.7岁,导致死亡的四大主要病因为:癌症(29.3%)、心脏疾病(19.2%)、肺炎(15.3%)和中风/类似脑血管疾病(8.0%)。新加坡医生总数为8323人,其中公立医疗机构中的医生数量为4610人,私立医疗机构中的医生数量为3123人,每一千人拥有医生数为1.7人。护士总数为26792人,每一千人拥有护士人数为5.4人。药师总数为1658人,每一千人拥有药师数为0.3人,每年诊治患者370万人次,每年手术量197,000台。
  (1)医疗卫生管理体系
  新加坡卫生管理体系主要由卫生部及其直属的健康促进局和卫生科学局组成。卫生部负责对医疗机构实行注册和认证等;卫生科学局主要任务是明智地管理医疗保健,为司法提供服务,保障国家血液供应及保障公众健康;保健促进局主要任务是帮助新加坡人关注生理和心理健康,通过开展疾病预防和健康教育工作,提高国民身体素质,减低患病风险。
  新加坡医疗卫生管理部门对医疗卫生机构的管理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按照一定指标(主要为治愈人数)测算并支付医疗卫生机构40%~50%的服务成本;二是审批颁发医疗卫生机构营运执照;三是制定医疗卫生机构相关管理标准。随着国家医疗市场形势的演变,新加坡政府不断完善补助方式,先后三次进行调整。自2005年,政府开始推行“总体预算”方式,主要依据医院以往的工作量,提供一个相对固定的资助额,每年递增2%~4%,这样国家在客观上对全国的医疗保健费用的增长进行了适当的控制,避免了各医院由于不断扩大工作量而使国家财政补助不断上涨的问题。
  (2)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新加坡实行双轨的医疗保健服务体系,即政府提供非营利性医疗保健服务体系,私人医生提供营利性医疗保健服务。在新加坡医疗卫生服务分工比较明确,门诊主要由私立医院、开业医师、公立医院及社区医疗服务中心(即综合诊所)提供,而住院服务则主要由公立医院提供。在公立医疗机构就诊一般需要预约,无法选择医生,就诊等待时间稍长;而在私立医疗机构就诊一般不需要预约,可以选择医生,就诊等待时间短。新加坡公立医院和私立医院的医疗服务量差别很大,公共体系和私营体系在医疗市场中所占的份额:门诊病人分别是20%、80%;住院病人分别是80%、20%。当然公立医院也提供少部分自费病人的医疗服务,其服务和收费主要靠市场调节。
  新加坡卫生部介绍,私营机构在基本医疗服务方面由于市场的竞争,一般都能有效地将服务价格维持在较低水平。同时,政府也认识到医疗市场具有局限性,尤其在提供高度专业化的医疗服务时,政府必须进行调控,其手段是仍以公立医院作为住院服务的主要提供者,这使政府能控制医院的床位数和利用率,还可以控制费用增长。综合性医院和公立社区医疗中心(含私人诊所)构成城市两级医疗服务体系。截至2011年12月1日,新加坡有29家医院、67家护理院(含养老院)、118家临床检验中心和3258家医疗和牙科诊所。
  (3)集团式医院管理模式
  2000年新加坡针对政府直接管理医院工作效率低,员工缺乏积极性,医院服务质量差等状况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重组了公立医疗机构,形成两大医疗集团,即新加坡保健服务集团(SHS)和国立健保集团(NHG)。国立健保集团包括4所医院(国立大学医院、板桥医院、亚历山大医院和陈笃生医院),两个专科中心(皮肤和传染病)、9个社区医疗服务中心。新保集团则包括3家医院(中央医院、竹脚妇幼医院和樟宜医院)、4个专科中心(眼科、牙科、心脏和癌症)以及8个社区医疗服务中心。公立医院重组后,卫生部对两大集团的重点监管领域为员工比例、医院硬件、临床服务类型、新仪器和新技术的引进、培训的标准等是否达到注册要求;监管临床指标和医院指标,以及津贴服务等是否达到卫生部签署的协议要求。
  两大医院集团按东、西两大区域统一管理和经营新加坡的公立医院和联合诊所。政府对集团医院基础设施、信息化设备、人力资源培养和科研等进行必要投资,在具体运营和管理上赋予了集团很大的自主权,政府要求集团亏损自负,但也不以营利为目的,超过一定标准的盈利要上交政府,保证集团运用有限的政府投入承担国民保健的任务。
  医院集团分别由各自董事会管理,董事会由医疗专业人士和非医疗专业人士组成,董事由卫生部任命,集团具体事务由集团总裁负责,该总裁由卫生部和董事会联合任命。新加坡公立医院院长由董事会委派,并下设医药委员会和医院筹划委员会,分别由临床主管和行政主管负责,负责医疗业务和行政后勤事务。
  医院集团按市场规律管理医院,医院从就诊病人的政府补贴、现金支付、健保储蓄、健保双全和保健基金中获取收入,政府不再负责医院的一切开支,也不再收缴医院的收入。政府将拨付医院一切支出的经费直接补贴住院和门诊患者。
  医院集团内实行双向转诊,充分发挥社区医疗服务中心的作用,通过各级卫生保健提供更好的合作和协作,既提高了医疗质量,又降低医疗费用。同时医院集团内部的互补作用可以减少医疗服务的重复建设,提高了机构服务的有效性、减少了医疗机构的重复建设、防止了医疗服务容量的过度扩张。
  集团所属各医疗机构从市场上聘任医生、护士等职员,自行制定员工业绩评审制度、年薪制、基本工资、个人表现奖金与年终奖金。医院最大的支出为人力成本,约占总支出的60%。
  3. 医疗卫生保障体系
  新加坡政府自八十年代起采用了一套由保健储蓄计划、健保双全计划和保健基金三部分组成的较为科学的医疗保健体系。其中,保健储蓄是一项带强制性的全国储蓄计划,个人储蓄,以用于支付住院费用。每一个有工作的人,包括个体业主,都需要按法律要求,将每月工资收入的6%~8%存入保健储蓄,直至退休,利息免交个人所得税;健保双全计划也被称为大病保险计划,是一项低保费医药保险计划,目的是帮助公积金存户支付长期患病或重病所带来的高额医疗费和特定医药费。每年的保费介于12新元至249新元之间,可用保健储蓄支付,最高受保年龄是75岁。保健基金是保健储蓄计划的补充,是于1993年由政府出资设立的捐赠基金,根据财政收入和国家经济状况,政府每年拨1-2亿新元,主要资助保健储蓄仍不足以支付医疗费的贫困病人。近年来,新加坡开始实行新生儿自动全保制度。三种保健方式的使用,明确了在卫生筹资方面公民个人的责任,这种个人责任一方面用法律手段强制执行,一方面又具有互助的性质。
  4. 传统医学在新加坡的发展情况
  在新加坡,西医药是主流医药体系,但作为辅助和补充的中医药,近年来取得了很大的发展。1995年,卫生部成立中医药办公室;1997年,卫生部设立中医药管理局,专司中医药事务;2000年,国会通过了中医注册法令,赋予了中医师法定地位,有力地推动了中医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在中医注册法令的授权下,2001年2月,成立了新加坡中医管理委员会,下设学术组、审计组、投诉组、认证组、道德行规组和考试组等工作小组。
  中医管理委员会主要负责管理新加坡中医师注册、鉴定注册者的学历、处理对注册者的投诉案件、管理注册者的行为和道德以及教育培训等事务。自2002年1月1日起,只有在中医管理委员会注册的针灸师,才有资格在针灸领域合法行医;自2004年起,只有在中医管理委员会注册的中医师,才有资格在中医全科领域合法行医。截至2010年12月31日,新加坡注册中医职业者的总数是2540人,其中有1204人同时注册为中医师和针灸师,1118人注册为中医师,218人注册为针灸师。
  新加坡中医药发展是纯中医的,执业范围上中医只能开中药而不能开西药,中医学院也只设立中医课程,这样做的结果是临床上限制了中医药治疗方法的改进提高,适应不了疾病谱的变化要求,学术上制约了中医药学的发展创新,没有与现代科学和现代医学有机结合。好在近年来已有医院设中医、针灸科室的尝试,但要全面进入医院还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
  5. 辅助医疗保健产品管理
  新加坡卫生科学局下设医疗保健产品管理司,对包含中成药在内的辅助医疗保健产品进行管理。中成药在新加坡华人中广泛使用,是当地辅助医疗保健产品的主要方式。新加坡政府将中成药严格定义为任何用于传统中医治疗的药品,该药物制成品含有一种或多种有效成分必须完全源自植物、非人源性动物或矿物。医疗保健产品管理司对中成药上市前后进行管理,要求中成药商凭执照营业,以保证产品符合法律要求,从而确保在市场上销售的中成药具有安全和品质保证,并能在必要时迅速将药品从市场上收回。
  6. 预防保健工作情况
  新加坡通过保健促进局积极开展预防保健工作。保健促进局下设乐龄保健署、成人保健署、青少年保健署、研究与策略计划署、企业推广与通信署、企业服务署和首席资讯官办公室,主要为青少年、成人、乐龄人群(55周岁以上人群)提供保健服务。保健促进局采取设立中心和派往单位的形式对全体国民开展体能测试、膳食营养、心理健康教育,并对不同年龄段人群各有侧重。其中,对青少年主要关注口腔健康、心理健康、成瘾物质预防、性教育、传染病、近视、儿童伤害预防计划,且直接承担学生体检、牙科保健等服务工作;对成年人主要关注成瘾药物防范、传染病教育(包括HIV病毒、流感、肺结核病等);对乐龄人群则重点关注肥胖症、防范跌倒、慢性病管理和保健推广等。
  新加坡的经验和面临的挑战
  1. 值得借鉴的医疗卫生保障制度
  新加坡小而富裕,医疗卫生事业却大而强,其体现的“卫生一盘棋”的大卫生概念使考察团成员感受很深。新加坡实行全民健康教育、人人享有医疗保健、养老助残、失业救济等全方位的社会福利制度。由政府组织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并基本免费向全体居民提供医疗卫生服务,同时保持了较低的医疗卫生支出。原因是国家卫生服务体系集医疗卫生服务、医疗保障和服务监管功能于一体,政府能够全面规划卫生资源配置,将政府职能、医疗卫生机构利益和公民利益有效地统一起来,医疗机构和医生基本没有以医谋利的动机和条件,政府对居民就诊按需要提供,患者按疾病程度有序就医。相对于高费用的医疗服务,新加坡政府医疗支出仅占人均GDP的4.2%,与英、美、日等国家相比是最低的。“投入少,收效好”的主要原因除了人口年轻以及在过去20年里新加坡经济快速增长,还包括以下四项主要因素:
  (1)医疗费用“双方”分担
  新加坡医疗费用由政府和个人“双方”分担,主要有以下三个特点:一是“确保真正需要的人享有医疗服务”;二是“通过共同付费的方式分担责任,避免出现免费医疗”;三是“有条件的人可选择更高的费用、享受更好的服务”。政府资助主要通过政府卫生津贴实现,按照住院和门诊治疗分别制定补贴标准。其中, A级病房住院费用(1~2个床位/病房,内设空调)全部由个人支付;B1级病房(4个床位/病房,内设空调)政府补贴金额20%;B2级病房(6个床位/病房,无空调)政府补贴金额50%~65%;C级病房(8个床位/病房,无空调)政府补贴金额80%。每次总住院费超过500新元(C级)至1000元(B2级),即可启动保健储蓄。门诊病人在综合诊疗所和专科门诊部的政府补贴标准有所不同,综合诊疗所就诊的政府补贴比例高于综合和专科医院门诊部,这大大有利于病人向社区医院分流。
  (2)医药采购规范有序
  “只做可能做的事”是新加坡政府的一贯做法。新加坡卫生部门只是从宏观上、法律法规上对医疗机构进行调控,不插手医院具体事务,更不去组织医院药品、设备等的招标采购事项。对医院的质量监管通过有关专业公司,价格管理只公布有关信息让市场选择。
  新加坡公立医院的药品采购,采取市场化运作,全部委托给专业医药供销机构负责,而不是由政府采购;大型医疗设备均由卫生部所属的控股企业采购供应,采购纳入预算,而且严禁重复采购;此外,政府还通过低药品价格补贴方式对公立医院进行资助,严格规定公立医院药品收入上限,超出则按一定比例上缴财政等方式控制药品价格。私立卫生机构无论是基础设施还是医疗设备,都自行出资解决,药品采购更是采取市场化运作。无论是公立医院还是私立医院基本不存在“以药养医”现象。
  (3)政府补贴政策灵活
  新加坡政府实行基于个人收入水平测试的政府补贴政策,通过建立数学模型,进行精确计算和评估,一方面确保政策能落到实处,另一方面也根据实际情况随时进行调整,实现精细化管理。收入水平不同的新加坡国民在选择不同等级病房时补贴标准有所不同,比如月收入低于3200新加坡元的国民属于低收入人群,选择C级病房可以得到高达80%的补贴,但选择B2级病房只能得到65%的补贴;而月收入高于5201新加坡元的国民选择C级病房只能得到65%的补贴,选择B2级病房的补贴金额为50%,政府鼓励高收入人群“支付更高的费用,享受更好的服务”。
  据新加坡卫生部介绍,其基本医疗保障也面临不少挑战,包括弱势群体(失业人群、“上有老、下有小”经济负担重的中年人群、低收入人群)投保不够带来严峻的卫生问题,以及政府投入与个人交纳比例、财务测试的准确性和合理性、专业人才外流等问题,政府一方面主动了解和学习先进国家经验,研究和制定相应对策。另一方面,引入竞争机制,建立医疗服务信息平台,及时公布医院等级、服务质量、等待时间等信息,病人可以选择任何公立医院就诊,促进公立医院之间的竞争,努力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率。
  新加坡政府也意识到由于人口老龄化速度的加快,现有社区医疗资源和医疗保健体系也面临严峻的挑战。因此,新加坡正在探索设立区域性整合型医疗系统,以适应当地居民日益增长的医疗服务需求。
  2. 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
  新加坡始终坚持医院管理核心是服务,转变“以管为主”的传统管理理念,将服务病人贯穿于管理全过程,从医院规划布局、床位设施、医院环境等各细节,充分考虑病人的需要,在候诊、检查、缴费、取药、住院等各个环节都以病人便利、舒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尽量缓解病人的思想压力、减缓病人的疾病痛苦。
  考察团成员还从以下几点深层次地感受和体会到新加坡公立医院“一切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
  一是设立术前检查中心,病人的手术种类一旦确定,其等待手术治疗时间必须在10小时之内,合理安排住院病人,缓解医院病房紧张的压力,保证病人及时住院手术。
  二是建立医疗信息咨询平台,居民可以在任何一个他们选择的家庭医生那里登记并享受免费医疗服务,经全科医生转诊可以自由选择医院就诊。
  三是以信息化促进医疗服务,通过移动医生工作站、移动护士工作站、移动检验等信息化手段,强化服务意识,形成“不是病人找医生,而是医生找病人”的良好格局,最大程度满足病人临床医疗服务的需求。
  四是医院为方便病人,配备有各种无线设备和RFID读写设备,设置了电子屏幕叫号、数字病床、无线呼叫等系统,真正做到在服务中实施管理,在管理中体现服务,实现以人为本理念。
  3. 功能齐全的社区医疗
  新加坡政府非常重视社区医疗中心的建设,通过财政高投入、高补贴建立起较完善的公立社区医疗卫生中心,覆盖全体居民,并采取了一系列推进机制。
  (1)明确的医院功能定位,建立灵活的双向转诊机制。
  新加坡的医疗机构分为两层:底层是社区医院和一般诊所,主要负责基础医疗保健服务;上层是综合性或专科性的大医院,负责综合医疗服务。新加坡强调国家医药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应以社区服务为基础,社区卫生医疗机构主要承担基础性医疗保健服务,如急性与慢性病护理、妇女健康、儿童健康、健康检验等,此外还承担应急准备、传染疾病监控、基层医疗培训和研究等任务。为了切实发挥社区机构的基础功能,缓解综合和专科医院的压力,卫生部制定了严格的病人逐级转院制度:除急诊外,病人先到社区医疗中心就诊,如其无治疗能力,再由社区医疗中心推荐转入综合医院,这样既坚持了“公平优先、兼顾效率”的原则,又避免综合医院的专业医生看“小病”的资源浪费现象。
  为鼓励人们到社区首诊,新加坡政府对于那些由社区医院转诊的病人给予优惠,而对于直接到大医院首诊者则额外加价,用经济手段予以调节。同时病人在大医院诊疗后,根据病情的稳定情况适时转入社区医院,实现“手术在大院,康复在社区”,有效缓解公立医院压力。
  (2)扩展家庭医生功能,更好地推动社区医疗服务。
  为了缓解综合诊疗所的压力,新加坡卫生部积极探索,将原本“各自为政”的私人诊所医生组织起来,与医院、专科医生、护士等紧密合作,采取了以团队型为基础的基层卫生医疗体系。
  一是设立社区保健中心,为同一区的家庭医生提供他们缺乏的设备、检查和营养咨询等服务。2010年8月,在新加坡淡滨尼开设了第一所社区保健中心,第二所社区保健中心正在筹备。根据卫生部提供的2010年基层医疗调查表,新加坡综合诊疗所的医生人数只有300多个,占基层医生人数的14%,担负45%的慢性病人医疗,私人诊所医生2000多个,担负55%的病人医疗。
  二是与私人诊所集团相似,激励“志同道合”的家庭医生合作,开办全科医疗诊所,具体经营模式由医生决定,政府从中协调,并在起步阶段帮助寻找合适地点,诊所也可以使用社区保健中心的设施和服务。
  三是开办医疗中心,中心长期配备多名家庭医生,政府给予的支持是调派专科医生为病人进行无需住院的日间手术。根据卫生部官员介绍,第二和第三项措施将在2012年正式施行。新加坡政府还将以家庭医生为基础建立电子病历系统,与全国电子病历系统建设接轨。
  4. 独具特色的医院文化建设
  新加坡非常重视医院文化建设。各医院都有自身的核心价值观和宗旨,并围绕这种价值观来树造医院自身的服务文化。
  一是注重医院精细化管理。建立健全医院的质量控制体系和部门,设立医学护理质量改进小组、感染控制小组、病例审查小组等;重视医疗质量的持续改进,定期对病历审查、用药和辅助检查的适宜性和合理性进行检查,对医疗纠纷进行分析和总结;实行按病种付费(DRGs),严格控制医疗费用和住院天数;积极引入第三方机构,开展JCI认证、ISO认证,提高服务能力和水平。
  二是强调医院人文关怀。注重培养医生与病人间的亲情关系,不将病人视为特殊人群,弱化病人患者身份;护理人员配备充足,医生和护士人员比在1:3左右;缓解病人紧张情绪,最大程度减少医务人员和病人间物理隔阂;定期进行病人“推荐率”满意度调查等,营造和谐医患关系。
  三是强化医院凝聚力。积极创造和提供员工各种深造和培训机会,举办各种进修班和学术讨论,不断提高医生的诊疗水平以及政府向公众公示各个医院的信息;建立文化墙,开展内部评比,表彰和激励先进,营造医院内部团队文化。
  四是提供多种信息咨询平台。在医院每个病区公示感染率等重要的医疗指标,方便病人查询;建立互联网医疗信息发布平台,为患者提供更多的信息和选择。
  五是重视花园式医院绿化建设,合理布局美化医院环境,引进便利店、蛋糕店等生活场所,营造轻松舒适的就医氛围。
  建议与思考
  本次培训,加强了两国医疗卫生领域的交流和学习。新加坡的卫生体制效率较高,有许多值得学习和借鉴之处。我局应进一步加强双方在中医药政策、卫生管理机制等方面的交流,为落实《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提供经验。
  1. 采取多种模式,提高对医疗卫生机构的有效监管
  当前,正值我国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整体推进的关键时期,新加坡虽然管理体制与我国不同,但对医疗机构改革和管理中许多经验和做法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一是政府举办的公立医院进行重组改革,实行国有民营、公司化管理;二是卫生行政部门只是从宏观上、法律法规上进行调控,不插手具体事务。如对医院的质量监管通过有关专业公司,价格管理只公布有关信息让市场选择。特别是经过重组改革后建立起来的综合性医院和公立社区医疗中心(含私人诊所)构成城市两级医疗服务体系,使在公立社区医疗中心(含私人诊所)和公立医院之间无障碍双向转诊,医院和医生唯一要考虑的是病人的病情的需要。而各级医疗机构各司其责,既合理分流了病人,又减轻了患者就医的经济负担。
  虽然新加坡与我国一样,都主要由政府举办医疗卫生机构向居民提供医疗卫生服务,但两国公立医院除少数社会捐赠外,医院建设、设备购置及日常运营等经费几乎主要来源政府拨款,而我国公立医院财政拨款不足医院支出的10%,中医医院的财政拨款更低,主要靠向病人收费维持运转,发展建设主要靠自行创收。依据我国国情,应逐步加大政府对初级医疗保健的投资力度,
  目前国内对公立医院主要通过打包方式进行财政补偿,不够明确。可参照新加坡政府以治愈人数为主要指标,或其他可测试、可衡量的指标为依据,核定政府补助方式和额度,着力优化调整补偿机制,引入市场机制,更大程度上调控医疗资源配置,全方位、多渠道、分层次完善初级医疗保健模式。同时,还要大力发展新型农村医疗合作制度,提高新农合的筹资水平,缩小城乡差距,使有限的医疗资源发挥出最大的效应。
  2. 发挥社区卫生功能,深化初级卫生医疗服务体系
  新加坡政府高度重视基层卫生工作。建国之初就在总结各国经验教训的基础上,精心设计了一套既不同于欧洲高福利国家,又不同于美国的高度市场化、独具特色的社区医疗保健服务体系。在我国,建立以社区卫生服务为基础的新型城市卫生服务体系,对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有效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具有重要意义。学习新加坡经验,建立公立医院与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分工协作机制,从制度上帮助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提高服务能力,从政策上有效引导居民利用社区卫生服务是当务之急。一是加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根据社区服务群体合理配置相应的社区卫生机构;二是建立社区医务人员专业知识的提高与培训机制,通过提高社区卫生中心的医疗水平和服务能力,吸引更多患者就近就医;三是鼓励多模式办医,通过私立、保健等医疗机构的发展,扩大医疗服务的范围,使人人享有公平的初级保健。
  3. 推动我国卫生医疗服务转型,提高中医药贡献率
  中医医疗服务体系应当是多层次医疗机构组合的一个有机整体,中医药简便、价廉等显著优势,在基层有着广大的群众基础。然而,其现存系统结构有缺陷,影响了中医药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各组成要素在功能上的整合。中医药优势服务并未实现在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全覆盖,部分地区的中医医疗服务体系“短腿”,无法深及基层。
  按照卫生改革的原则,要真正做到“广覆盖、保基础、可持续”,必须要有中医药的广泛参与,特别是在推进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中,要学习新加坡经验,研究制定既能鼓励医疗机构提供,又能引导患者选择中医药服务的相关政策。我们不但要注重提高中医医院疾病诊疗的能力和水平,也要注重将治疗和预防、养生、保健、康复服务结合起来,向社区和基层推进,形成具有中医特色的多元化综合服务模式。要充分利用中医药自然、人才资源优势,大幅度提高中医药在医药卫生体系中所占比重,走出一条低成本、供得起、保公平、可持续的医改之路。
  4. 充实基层中医人才,定向培养中医类全科医生
  随着医改不断深入和提高公共医疗卫生服务可及性,为保证人人享有基本的初级卫生服务项目,需要大量的全科医生充实基层医疗机构。新加坡医学院毕业生,经过三年医院实习培训,一小部分通过进一步深造,成为专科医生;大部分通过良好的教育、增加培训机遇等,成为全科医生,从事家庭医生或社区卫生服务。中医药院校的毕业生从事全科医疗,不仅具有中西医知识结构上的优势,中医学与全科医学在医学理念、思维方法、诊治特点、服务模式等方面都有相似之处。一是借鉴新加坡全科医生培养模式,将经过临床实习和岗位培训的中医药院校毕业生,训练成符合城乡社区卫生服务要求的中医类全科医生,为广大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中医药基本医疗服务;二是制定相应的中医类全科医生准入、执业、晋升的配套制度和政策;三是借鉴新加坡专科医生培养模式,注重临床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探索一条培养优秀中医类全科医生的人才培养新路子。
  5. 扩大交流范围,推动中医药在新加坡的发展
  目前,西医在新加坡本地卫生保健系统中占主导地位,而中医发展薄弱,未进入医疗卫生主流,仅仅作为一种辅助和补充,所有的公立西医院都未设立中医科室,中医无法进入医院服务,只能是开个体诊所,需求和服务提供与华人占人口总数74.2%的新加坡不相衬。1999年7月22日在北京签署《中新中医药合作计划书》,将开展针灸进修考核及考试等作为协议重要内容,对两国的中医药应用与推广等发挥着重要作用,也为两国长期以来在卫生与中医药管理部门多层次的沟通与协作奠定了坚实基础。因此,应当进一步利用此合作平台,拓展中医临床与应用等方面合作领域,不断夯实两国卫生与中医药全面合作伙伴关系基础。
  此次培训考察内容充实、行程紧张,但学员们学习热情饱满、学习态度认真。学员们每到一处认真考察、仔细聆听、深入思考、及时沟通,积极就政府对公立医院管理、强化社区医疗的有效途径等问题与新加坡卫生部官员虚心请教、深入探讨。在考察结束的总结会上,学员们踊跃发言,并结合我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从更新理念、促进交流培训、探索公立医院补偿机制、推进医疗卫生人才建设、加强文化建设、强化预防保健等方面阐述了思考和感受。大家纷纷表示,此次培训考察之行收获很大,拓宽了视野,增强了对外发展中医药事业的信心,对加强中医医院建设管理有重要启示和借鉴作用。同时,对培训组织工作提出了一些建议:一是在考察培训前,提供新加坡医药卫生的详实资料以及被考察医院的相关情况;二是在可能的前提下延长讨论交流时间,与医院管理人员进行深入交流、答疑解惑;三是在课程安排中,增加对私立医院和中医医疗机构的考察培训;四是结合中医药应用、医疗科研与教育、信息化建设等业务,开设专题培训班。
  
  新加坡不但是一个非常美丽的花园城市国家,有超过300个公园,更重要的是新加坡励精图治、不断创新,在经济社会发展上取得了骄人的业绩。

推荐访问:新加坡 能做 只做 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