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变迁对经济重心南移的影响:欧洲经济重心空间变迁的趋势

  【摘 要】中国古代是生产力低下的农业经济社会,气候的变化直接影响农业生产和人们的生存,恶劣的气候使农业失收,成为激发社会矛盾、民族矛盾根源,引发战争和动乱,导致流民大规模迁徙,带动了新开发南方地区的经济,同时导致原来黄河流域一带地区的衰落。因此气候是促成经济重心的南移深层原因。
  【关键词】气候变迁 经济重心南移 人口迁徙
  引言
  有关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问题一直是学界研究的热点对象,现时在这方面的研究成果比较丰富,但对于经济重心南移的归因,一直未有人从气候变迁和经济重心南移全程的关系入手进行研究。古代中国是生产力比较低的农业社会,在这样的社会下气候对社会的影响是很根本的,不容忽视的。本文意在从中国历史气候变迁的角度出发,以气候变迁为切入点,挖掘气候变化与经济重心南移的关系。
  1. 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
  在汉代,全国的经济重心在黄河流域。西汉末年中原战乱,灾荒不止,人民开始南迁。自黄巾起义至南北朝终结,混乱延绵四百年。此间发生过两次规模巨大的民户流徙狂潮。江南由于人口的大量迁入,并且在此生息劳作,开发了原本荒芜的土地,带来的北方先进的农作生产经验技术,慢慢形成繁荣兴盛之地。与此同时,由于北方依然战乱连连,土地荒芜,生产凋敝。
  到了唐代,形成了北方黄河流域与南方长江流域两大经济区。南方长江流域经济区以安史之乱为转折点,逐步赶上北方黄河流域。成都平原经济富裕。隋末战乱、安史之乱及蕃镇割据对其影响较小,因而能持续繁荣。荆湖地区虽然在唐初发展并比不上上游地区,但是安史之乱以后南迁人口增加。“至德后,中原多故,襄邓百姓,两京衣冠,尽投江湘,故荆南井邑,十倍其初。”下游太湖流域,自东晋南朝由于人员迁徙开发以来保持了持续的发展,农工商业都相当发达。除上述地区,岭南闽广一带在中唐后也迅速进入开发阶段。
  五代十国时,南方有诸国的政权,诸国为壮大自身,比较注意开发南方,发展生产,而且此时南方比较安定。宋初统一诸国,鼓励南方地区发展,使本来起步较晚、底子较薄的经济有了长足的发展。
  经济中心的南移在北宋完成。
  2. 经济重心南移与气候变化的关系
  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是很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从上的史实罗列可以看出难民南迁是其直接原因,南北政局稳定性的差异也是导致北衰南盛重要原因。而引发人口迁移的原因有很多,而原因主要是因为逃避战乱。
  社会稳定是经济发展的基础,政局稳定性对经济重心南移的影响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是北方长期动乱,政局不稳,严重破坏并阻碍了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是,在北方经济受到战乱影响停滞甚至后退之时,南方政局相对稳定,给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利的社会环境。
  自南方经济得到最初的开发至经济重心南移最终完成的一千多年间,中国社会的多次战乱及人口迁移浪潮史实及其对于经济重心南移的影响如下:
  自黄巾起义至南北朝终结,此间发生过两次规模巨大的民户流徙狂潮,第一次发生于汉末(184AD—265AD),第二次通常称为“永嘉南渡”(311AD—479AD)。这就为南方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还给南方带来了中原先进的生产技术。长江中下游经济迅速发展。与此同时,由于北方政局动荡,民生凋敝,缺失大量人口,经济衰退。到南朝末年,南方经济开始赶上北方。
  隋灭陈后统一中国,社会比较安定,这为南北人口的增长提供了条件。但是由于隋炀帝的暴政兵役及隋末动乱(604AD—628AD),北方受到极大的影响。加上这段时间自然灾害严重,北方人口在隋末都减少了80%以上。相较之下,南方受战乱和灾荒的影响较小,经济上升的势头基本保持。
  唐朝,中国的人口重心继续南移。唐朝天宝年间(754AD)“安史之乱”爆发,许多中原人民流迁江南,人口分布发生继隋末以来的第二次大突变。南方社会经济又获得较大的发展。到了中晚唐时期元和二年(807年)江南道下辖各州郡户数接近全国著藉总数的一半。南方经济在持续发展之下开始有超越北方的态势。甚至已经出现“扬一益二”的说法。
  五代十国(907AD—960AD),这一时期北方经济再遭严重破坏。而相对来说,南方政局稳定,所遭的战乱较北方轻微,并且各国统治者都比较重视农业生产。五代十国后期人口的分布基本保持在唐后期的格局上,但北方的比重又略有下降,与南方的比率大致是1:2。长江流域取代黄河流域成为中国人口的分布重心,到北宋时这个格局就确定地巩固下来了。
  金灭辽以后, “靖康之难”开始(1125AD—1127AD)。北方局势又进入动乱期,北方劳动人民的纷纷南迁,使南方经济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南方农业以及商品经济的发展和海外贸易的繁荣,都是北方所不能企及的,这都说明南方经济已经超过了北方,取得了不可动摇的经济重心地位。
  于是乎我们得到中国古代由东汉末年到南宋,动乱期和人口迁移大浪潮发生的时段依次为184AD—265AD,311AD—479AD,604AD—628AD,754AD—907AD,907AD—960AD, 1125AD—1127AD。接下来,我们结合中国历史上此期间的气候变化情况,分析历史时期的动乱与人口迁徙及以此造成的经济重心南移历程中的关键点与气候变迁的内在联系。
  下图是魏晋南北朝至南宋(220AD—1279AD)的温度变化。根据历史文献记载和前人的研究成果,魏晋南北朝至唐宋这1000年间,中国东西部气温变化基本一致,除了在900AD—1300AD间,东部存在明显的暖期而西部则基本不存在这一暖期。因此我们可以依照下面这张中国东部气温历史变化图来对中国全境进行分析。从图中可以看到,我国秦汉以来共经历了4个暖期和3个冷期,其中魏晋南北朝为冷期(冷期1,210’s-560’s),冬半年均气温较今低0.49℃;隋唐为暖期(暖期2,570’s-770’s),气温较今高0.23℃;唐后期至五代为冷期(冷期3,780’s-920’s),较今低0.5℃;宋元为暖期(暖期3,930’s-1310’s), 较今高0.18℃;同时,在每个冷、暖期中还存在着次一级的冷暖振动。   其中汉末三国184AD—265AD和“永嘉南渡”时期311AD—479AD几乎覆盖了冷期1全程,其中184AD—200AD是暖期1与冷期1的过渡期(变冷);隋末动乱604AD—628AD处于冷期与暖气的过渡阶段(变暖);“安史之乱”时期754AD—907AD涵盖了冷期2,其中754AD与暖期2过渡到冷期2的750AD相差4年(变冷);五代十国所处的907AD—960AD是冷期2与暖期3的过渡期(变暖);“靖康之难”时期1125AD—1127AD恰好处于暖期3里面的小冷期(变冷)。根据任振球的研究,低温期是气候严重恶化的时期,同时也是一个自然灾害异常期,容易发生严重的低温冷害、特大洪水和特大干旱。此外,据气象学家推算,年均气温相差1℃,农作物生长期要相差15到20天,降雨量相差50至150毫米,在地理位置上,相当于南北方向上位移250公里,农牧带随之发生移动。根据这些知识,联系这几个时期的历史情况对气候变化与社会战乱的关系进行分析:
  汉末三国乱世起于“黄巾民变”。从161AD开始直至193AD,此间是汉朝雹、霜、雪、寒灾害最频繁集中的时期。在“黄巾起义”即184AD的前几年经历了一次雹灾、两次大旱、以及一次寒灾,前后均有瘟疫流行。水灾亦相对频繁。在181AD,根据《资治通鉴》记载,“六月十九日,天降冰雹,大小如同鸡蛋。”竺可桢认为东汉中后期中国开始进入寒期。王子今从节气、农作物生长等方面论证了东汉处于气候转寒期,东汉晚期气候机制转至极冷。故此期间,不仅天气变冷,且与寒冷相关的气候灾害十分频繁。农业生产受到严重影响,百姓生活困苦。加之朝廷大肆搜刮,加重了百姓的负担,所以农民发动起义。从此,中原战乱连连,大小农民起义接二连三,内蒙古的鲜卑部落与南匈奴亦发起暴乱。
  根据竺可桢的研究,魏晋南北朝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个低温期,平均气温比秦汉和唐代低很多,这与上图所反映的情况一致。据记载,魏文帝黄初六年(225年),“是岁大寒,水道冰,舟不得入江,乃引还。”公元311年,匈奴攻陷洛阳、掳走怀帝。原因之一有天灾频生,晋朝国力大减,为北方少数民族入侵制造可乘之机。另外,北方少数民族南下中原的自然原因为魏晋南北朝时期气候变冷,使北方地区灾害不断。另外,根据研究,气温每降低1℃,亚热带北界位置也随着向南推移一个纬度左右。因而畜牧带南移,本宜于农耕的华北地区,转为适合游牧生活;而游牧民族原居之处,却不宜畜牧,故胡人大量南下觅生计。中国逐渐进入“五胡乱华”的时代。
  隋末动乱的原因中,与气候相关的因素并不明显,主要是人祸。此期处于冷期向暖期的过渡,气候渐暖。
  唐代“安史之乱”的内因有,唐中央政权因为统治者的疏于治理而衰弱,唐朝国力由于天灾连连而大减;外因是,北方游牧民族的压力加大,迫使中央实行“藩镇割据”的治理方法,大大削弱中央集权,安禄山因此手握重兵,伺机叛乱。这两个原因都与气候变化有联系。中唐至晚唐,由上图得知是处于中国历史上的第二个冷期。
  另外,由下图可知,唐代后期出现了一种冷湿的气候,降水量相对较多,可能是造成水土流失加重、黄河河溢灾害次数增多的原因。据统计,唐代7世纪黄河河溢6次,8世纪为19次,9世纪为13次,便表明了这种趋势。唐中后期(907AD—960AD)的自然灾害较其它时期密集。天灾加重使农业经济衰败,国计民生困苦;救灾减灾又让国力耗竭。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关中地区经济日加衰落,各种矛盾尖锐,给敌人创造了侵犯的机会。另外,温度的下降使唐代中国北方农牧交界线向南推移,今天晋北、陕北由农业区转变为畜牧区,内蒙古中部则完全成为了游牧区。这对北方游牧民族的基本生产和生存造成威胁,为他们的南侵提供了动机。于是,安史之乱爆发,唐朝一蹶不振。
  五代十国小分裂时期,正还处于冷期2与暖期3的过渡期,气候由冷变暖。此间军阀混战,中原的王朝五次更替,非中原的王朝被认为是偏安的十国。这个时期的动乱原因政治因素更为显著,与气候变迁的关系不明显。靖康之乱发生的时期根据上图处于暖期3里面的小冷期。气温在1119AD左右开始下降,到1150AD降至暖期3的最低点。靖康之乱的社会背景与汉末和晚唐类似,北宋末政治上中央政权衰微,国防孱弱;经济上中央财政入不敷出,自然灾害频繁,严重影响农业经济。北宋末南宋初为一个气候异常期,气温变化剧烈,乍暖乍寒,气候呈灾害性特征。这些因素使北宋积贫积弱,国力微弱,给边疆少数民族入侵的可乘之机。而气候的变化也迫使少数民族向中原地区开拓牧地。在10世纪的气候温暖期,草原牧草茂盛,北方游牧民族的牲口和人口数量大增。但到了12世纪,气候变冷,太湖湖面一度全部结冰,甚至可以通行马车。东北亚寒冷地区的少数民族纷纷南下中原。而这时蒙古高原屡屡发生冻灾,旱灾也十分频繁。此时宋国力衰弱,于是北方金国乘虚而入。
  结论
  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先决条件是北方人口向南迁徙,对南方进行开发,同时,南北两个地区政局的稳定性差异是促成南方经济发展和赶超北方经济的重要影响因素。尽管古代人口迁徙的原因众多,但是在魏晋南北朝至唐宋这段时期,引发大规模人口南迁和导致局势动荡的最主要因素是战乱。而引起矛盾激化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但是在此我们对气候变迁的影响作深挖。得出结论是,每一个人口迁徙的大潮所在的动荡战乱时期都位于历史上气候的寒冷期或者寒冷其余温暖期的过渡阶段。而寒冷期和过渡期存在着气候不稳定,灾害频发的特征,以及气候的转寒会让农作物的生长期延长,北方的畜牧带南移。正因为这两个原因,使中原王朝受天灾而衰弱,北方少数民族为争夺牧地而南下侵犯。这种人文特征在气候转冷的过渡期与冷期尤为明显。为避战而南下的流民给南方的开发带来了劳动力和生产技术,加之南方稳定的社会环境,优良的自然条件让经济重心南移随历史的发展,在一次又一次迁徙浪潮的推动下逐步完成。从另外一个角度,北方经济也在一次一次的战乱中被重创,最后各方面均不及一直蒸蒸日上的南方,拱手让出经济重心的位置来。
  参考文献:
  [1]齐涛.中国古代经济史.山东大学出版社,449-453,457-462.
  [2]袁祖亮,主编.闵祥鹏,著.中国灾害通史—秦汉卷.郑州大学出版社,2008:153-168, 174-177.
  [3]袁祖亮,主编.闵祥鹏,著.中国灾害通史—魏晋南北朝卷.郑州大学出版社,2008:17-25.
  [4]袁祖亮,主编.闵祥鹏,著.中国灾害通史—隋唐五代卷.郑州大学出版社,2008:25-49.
  [5]袁祖亮,主编.邱云飞,著.中国灾害通史—宋代卷.郑州大学出版社,2008:207.
  [6]胡焕庸,张善余,编著.中国人口地理上册.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4:27-43.
  [10]竺可桢.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考古学报,1972.
  [12]郑学檬,陈衍德.略论唐宋时期自然环境的变化对经济重心南移的影响.厦门大学学报,1991.
  [13]张雨潇,张略钊.气候变迁在宋代经济重心南移中的影响.河南社会科学,2010.
  [14]郑景云,王绍武.中国过去2000年气候变化的评估.地理学报,2005.
  [17]周彩云.古代中国气候和生态环境变迁与游牧民族的迁徙.湖北教育学院学报,2007.
  [18]周殿杰.安史之乱前唐代经济重心在北方说.中国学术周刊,1994.
  作者简介:黎丁瑜(1991-),女,苗族,广东人,上海财经大学国际工商管理学院09级人力资源。
  (作者单位:上海财经大学 国际工商管理学院)

推荐访问:重心 变迁 气候 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