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业的救赎_O2O能否成为团购业的救赎

  现在的团购业一片狼藉。关门、转型、合并已不新鲜,爆出丑闻的主角,也从过去不知名的小站变成叱咤一时的大站。近日,24券被商户和消费者诉讼至海淀法院,债务高达百万元,它因此被迫宣告“休假”。拉手网上海站员工与上司发生流血事件,并被揭露为维持好看数字,要求商家自行刷单暗箱操作。
  但也有人依旧不失信心。刚还清大半债务的任春雷宣布重新出发,再造团宝。而近日,一家位于深圳,成立仅一年多的优惠券平台网站TTG宣告在澳洲成功上市,市值达4.8亿澳元(约合人民币31.3亿元)。苏宁易购也和窝窝团达成合作,不仅全部产品服务苏宁易购用户,未来苏宁还会根据自身优势深耕本地生活服务。
  团购网站出现了分化,一方固守于团购模式, 一方转型O2O(线上到线下)模式,寄希望于本土服务。O2O真能成为团购的救赎吗?
  从市场规模看,O2O模式的确有很大发展潜力。数据显示,2011年,中国市场网络零售交易总额为8059.8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18.39万亿元——线下消费占有率高达95%,在市场规模上远胜线上交易。
  不过,当越来越多企业向O2O转型,风险也将随之而来。要想不成为被淘汰者,就需要企业具有核心竞争力。O2O平台的竞争力是什么?团购的折戟说明,不该是价格。低价能在短时间内获利,却并不具有可持续性。要长期获得消费者青睐,更多的还需在质量和服务方面下工夫。
  能否真正破解流量、回头客以及服务等方面难题也是个疑问。如果没有线上流量的支持,线下就无法产生足够的吸引力。而既然更强调本地服务,O2O企业就需确保线下商家对顾客一视同仁,仅作为服务平台的网站,未必有这个实力。
  此外,资本市场的态度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行业的生死。目前众多投资机构负责人都表示,不愿意再去投资团购领域。SK电讯资本合伙人陈恺认为,团购只是市场推广的一个方式,不能作为一种独立商业模式存在。
  现在说团购没有出路还为时过早,但若不能解决上述问题,O2O企业就很难有一个好的明天。

推荐访问:团购 O2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