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场上的奇怪逻辑:逻辑思维 罗振宇

  奇怪逻辑之一:茅台五粮液,越贵人越喝。茅台酒2200元一瓶,五粮液1109元一瓶。这是市场价,如果是在酒店还要高出20%。喝一瓶酒2000多元,农民种二亩地,辛辛苦苦干一年,也收入不了2000元。茅台五粮液陷入了一个奇怪的逻辑圈:越贵人越喝,越喝价越高。53°茅台,2002年是200多元一瓶,现在涨到2000多元,10年涨了10倍,真令人难以置信。
  酒是私人办事的“敲门砖”,是官场上关系运作的“润滑剂”。人常说:“办事难,办事难,一吃一喝就好办。”为什么茅台那么贵,人们还要喝,就是因为它价高,它名贵。酒场上喝的不仅仅是酒,喝的是名气、面子,喝的是权力、地位。社会上流传着一种说法:“不喝酒拉不上关系,不喝名贵酒办不成大事。”茅台五粮液,如果它无名,它不贵,这些人也就不去喝了。
  奇怪逻辑之二:喝酒不花钱,花钱不喝酒。凡是常喝名贵酒的,大都不是自己花钱买的。多是别人送的、请的,或是公款买的。所以,酒再贵也要买,价再高也要喝,反正不是自己掏腰包。买酒的都是求人办事、让别人喝的,花钱也在所不惜。如果自己喝,怎么也舍不得买那么好的酒。一个南方市级领导曾公开表示:“以我的收入,在大酒店请不起一顿饭。”因此,就产生了这样一个奇怪的逻辑:喝名贵酒者,多数不是自己花钱;自己花钱买酒者,反倒不喝名贵酒。
  当前,招商引资、友好往来和迎送检查团、检查组等,都是公款吃喝的一个重要理由,而且还要好招待,免得人家说不热心。要招待好,不能怕花钱,喝点好酒不在话下。名酒价格涨得快,涨得高,公款消费的拉动力,起着重要的作用。
  奇怪逻辑之三:本来不愿喝,还得违心喝。酒这东西,说起来挺好,“吃香的喝辣的”,但并不是都愿喝。现在人们保健意识很强,很注重身体健康。近来据我观察,酒桌上一半以上的人都不喝白酒,而是喝红酒、啤酒或以茶代酒。可是酒被赋予了太多的内涵,它不仅包涵着权力、地位,还包涵着情谊、面子。不是你想不想喝的问题,而是你非常难以拒绝的。多数人都经不住劝酒者的“软硬兼施”,说什么“人逢知己千杯少,喝上几杯免不了”、“感情深,一口闷”、“宁可伤身体,不能伤感情”等,花言巧语劝人喝,还有的是怒目瞪眼,恶语相加,逼人喝、灌人喝。有的人讲情谊、重感情、顾面子,本来不愿喝,也得违心去喝。
  几个人一起喝酒,不是老同志,就是好朋友,应该互相尊重,爱喝就喝,悉从尊便,愿喝啥喝啥,能喝多少喝多少,自由选择。劝人喝,逼人喝,强加于人,不是逞霸道、耍野蛮吗?千方百计让人喝多,把人灌醉,看人当场呕吐、出丑,他却在一旁幸灾乐祸看热闹,这不是不道德行为吗?酒场上要破除这个潜规则,消除这些坏现象,要喝出文明、和谐和健康。
  奇怪逻辑之四:怀里揣药瓶,手里拿酒瓶。笔者多次看到,一些身患高血压、心脏病或者高血脂、糖尿病的人,一边吃着药,一边喝着酒,置身体于不顾。喝酒前先吃几片药,先往肚子上打一针。就那样吃着药、打着针,还要把一杯杯高度白酒,慷慨激昂地灌到肚里。酒精残害着自己的肢体,麻痹着自己的神经,全都在所不惜,大有“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气概,看后令人啼笑皆非。这些人多是工作需要,职业所迫,喝成“三高”还得喝。他们也有苦衷,明知道不该喝,自己也不愿喝,可是不喝又不行。有时候本来已经喝多了,还要满脸带笑,强打精神给对方说:“我干了,你随意。”意在活跃气氛,显示自己的诚意。我们不妨试问,为了工作也好,不为工作也罢,牺牲健康甚至拼着生命,这样做法理智吗?
  【陈超荐自《牛城晚报》2012年8月25日】

推荐访问:酒场 逻辑 奇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