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知此事要躬行的哲理_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内容摘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门引导学生从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发现问题,开展多样化的实践学习,注重知识和技能综合运用的实践性课程。综合实践课程的实施为学生将来走上社会奠定了基础。社会的发展呼唤着教育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综合实践活动 奠定基础 能力培养
  2012年7月17日,泰州市中小学教师暑期综合实践课程培训工作在泰州实验学校举行,虽然天气炎热,骄阳似火,但专家们的讲座以及会堂的气氛却让我们始终如坐春风。整个过程本人如痴如醉、静心聆听颇感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任重而道远。“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的信念越发在我的心底烙印。
  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设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举措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试行)纲要》中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作为必修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门引导学生从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发现问题,开展多样化的实践学习,注重知识和技能综合运用的实践性课程。这一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引导学生在实践学习中获得积极体验和丰富经验,形成对自然、社会和自我相联系的整体认识;体验并初步学会问题解决的科学方法,具有问题意识,良好的科学态度、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形成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具有良好的个性品质。
  综合实践课的学习内容与社会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要达到综合实践课的实践目的,只局限于课堂教学的模拟学习可能只是杯水车薪,必须让学生走出课堂,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把课堂中学到的知识与现实社会紧密联系起来。我们知道课堂学习内容包含了许多社会性和个性培养方面的知识,这些知识需要在社会活动中获得,在与群体的交往中实现,许多问题的解决需要进行调查活动,参观访问等,通过丰富的实际体验,可以有效地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充实学生的内心世界,形成内在的道德和品质。实践证明,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获得的感受,实现的自我教育,比教师苦口婆心的说教更具有实际的效果。通过综合实践课教学,让学生自主设计、自己动手、充分讨论、认真总结,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是一项有益的尝试,对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是很有帮助的。
  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
  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需要、兴趣、特长和个性,都有自己的独特的认知方式和学习方式,每个学生的个性发展都具有独特性、具体性,他们的发展不仅仅是通过书本知识的学习而获得的。学科课程以知识为中心,学生可以获得具有普遍性的知识技能,但在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体现学生的个性和差异性方面则不能很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却可以为彰显和发展每一个学生个性创造空间,为学生的成长打开了另一扇窗户,使学生的学习生活丰富多彩起来,为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提供了空间和可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带给学生的发展变化是任何一门学科课程所无法替代的,它和学科课程相互补充、共同促进学生的全面素质的提高和发展。夸美纽斯教诲道:“找出一种教育方法,使教师因此可以少教,但是学生可以多学;使学校因此可以少些喧嚣、厌恶和无益的劳苦,独具闲暇、快乐及坚实的进步。”
  苏霍姆林斯基则给出了这种教育方法:“儿童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越紧张,那么儿童就越应当经常地到知识的最初源泉——自然界去,周围世界的形象和画面就应当鲜明地印入他们的意识里去。”因为只有实践才是学生获取真知之道。综合实践课程的实施为学生将来走上社会奠定了基础。
  三、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适应当今社会的要求
  人类社会出现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其中以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为龙头,引发了社会方方面面的急剧发展变化。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已见端倪,国力竞争日趋激烈。当今世界的竞争,归根到底是综合国力的竞争,实质是知识总量、人才素质和科技实力的竞争。“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如果不能创新,不去创新,一个民族就难以发展起来,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当代社会的发展对人才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进入21世纪,知识经济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主导形态,知识经济的本质在于知识成为生产力的核心要素,“知识和智力是知识经济发展的最重要资源,知识经济的发展依赖知识的不断创新和智力的不断提高”,知识创新和将知识有效地转化为技术和经济利益的创新能力,是知识经济发展的动力,这已经被人们广泛地认同。“只有有能力把自己的知识和智力投入到创新活动的人,才能适应知识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所以,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受到人们前所未有的重视。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成为世界各国教育改革的共同抉择。社会的发展呼唤着教育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自开始实施以来已经有十几个年头,各地的综合实践课程实施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举步维艰,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认识不足
  各地教育部门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认识不足,综合实践活动的基本特征为知识的综合、能力的综合以及情感的综合。大部分学校已把综合实践活动课列入课程表,但将之落到实处的却是寥寥无几。其中一重要原因是大部分教师尚未走出“应试教育”的误区,素质教育仅停留在口号上。于是乎综合实践活动这样一门对考试无立竿见影效果的课程在实践中就显得雷声大而雨点小。我国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是一种自上而下的行为,是由教育部做出规定,要求学校及教师实行的,而不是由于教育发展到某个阶段,得到广大师生认可自然而然发生的。因此,教师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必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和困难。
  (二)缺乏一支强有力的综合实践活动指导老师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需要一支强有力的师资力量,作为一门相对独立的课程形态,它超越了单一的课程,综合实践课程没有教材、没有教参,对综合实践的指导老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许多教师不知道该如何指导学生活动,甚至以为让学生玩玩说说,动手制作即为综合实践活动课,而且在活动中摆不正学生与教师的关系,易走极端,要么对学生事事过问,越俎代庖;要么是放任自流,过分“民主”,造成了学生主体性的缺失。这一现象折射出需要我们深刻反思的两点:一是许多教师并未真正理解综合实践活动的旨趣,二是教师还没树立起主体性的学生观,其固有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与综合实践活动对教学指导的要求存在较大差距。
  (三)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设脱离学生的兴趣
  综合实践活动关注的焦点是:学生关心什么,对什么感兴趣,哪些真正是学生的问题或课题。帮助每一个学生确定自己的课题,体现其个性特征的自己的方式展开深度探究,对世界获得自己的独创性理解,这是综合实践活动的主旨所在。对任何一所学校而言,综合实践活动是其学校文化的有机构成,集中体现了学校特色。因此,综合实践活动内容的选择应立足于每一所学校的特色,每一所学校所在社区的特色。并使其成为特色学校建设的重要环节。尊重学生的日常生活,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中选取自己感兴趣的课题或问题进行探究,努力把学科知识与日常生活整合起来,这是综合实践活动的重要使命。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发与研究需要各级地方领导部门的重视和支持,同时更需要有一大批务实、求新、勇于开拓的优秀的教师的加盟。“不做剪蛹的老师,要做破茧化蝶的蝴蝶”。一方面要求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品尝劳动的艰辛;另一方面要求老师在实践活动中锻炼成具有各方面知识、综合素质很高的优秀老师。
  1.建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常态化实施的有效机制;
  2.打造一支高素质的综合实践活动指导老师;
  3.培养学生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兴趣;
  4.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纳入常态化的评价机制。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培训工作虽然已经结束,但培训课堂专家学者们的点滴话语、独到的见解仍然在我心头跌宕。综合实践课程开发与研究任重而道远,“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的信念越发在每一个听课者的心底生根。
  (作者单位:江苏省兴化市板桥初级中学)

推荐访问:得来 纸上 此事 躬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