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改革开放四十年民生的变化 浅谈正确认识农村水土保持及其对改善民生的重要意义

  摘要:水土保持不仅关系到生态环境建设,而且关乎到农村社会生产力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关系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文章就水土保持的涵义、水土流失的危害和水土保持的重要意义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农村;水土保持;改善民生;重要意义
  中图分类号:S15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2)-09-0255-1
  1 水土保持的涵义
  1.1 水土保持的概念
  水土保持是指通过修建工程,栽草种树,改良水土资源等措施,对水土资源加强维护与管理,避免流失,充分发挥其综合效益,以建立良好生态环境及人居环境的措施和方法。
  1.2 水土保持的特点
  一是范畴广,涉及众多领域和部门;二是差异性,各地地理环境,水土流失程度,农业发展水平,生产条件等不同,会采取不同的方法;三是协调性,需要有关部门协同工作,互相支持与配合,才能做好水土保持工作;四是群众性,必须充分调动广大群众的积极性,动员千家万户治理山坡与沟壑。
  1.3 水土保持的方法
  主要方法为营造工程、生态治理和蓄水保土耕作。营造工程是通过兴建各种工程改变地状、地貌,防范水土流失,把持和开发利用水土资源。包括治坡工程、治沟工程和小型水利工程;生态治理是通过维护及种草造林等办法,增加植被覆盖率,制止水土流失的一种水土保持方法;蓄水保土耕作是指以涵养水源,改良土壤,提高植被覆盖率等方法来防范水土流失。具体措施有深耕、密植、间作套种、增施肥料、草田轮作、等高耕作、沟垄耕作少耕、免耕等。
  通过工程、生物、蓄水保土三大水土保持方法,实现农村水土资源的综合治理,有效控制水土流失,合理开发水土资源,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2 水土流失的危害
  水土是人类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也是不可替代的基础资源,离开二者,人类将难以生存和发展。同时土壤几乎又是一种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在自然条件下,生成1厘米厚的土层要需要上百年的时间;过度开垦导致水土流失严重的地方,土层殆尽,沙石裸露。
  2.1 侵蚀土地,肥力下降
  据统计,全国因沟壑侵蚀、表土冲刷、水冲沙压等原因损失耕地已达290多万公顷,平均每年损失6万公顷,水土流失严重的坡耕地有3300多万公顷,每年上千万吨的氮、磷、钾流失,严重影响了农作物的生长与收成;土壤肥力下降已成为发展粮食生产的严重障碍,在山区和坡地土层较薄的地方,严重的水土流失,可使疏松表土流失殆尽,最后裸露成沙岩地。在西部地区见到的“光石山”、“白沙岗”、“红色沙漠”,都是水土流失导致的恶果。
  2.2 堵塞江河,淤积水库
  水土流失使大量泥沙下泄,淤积河道、渠道和水库,影响航运,破坏交通安全。水土流失致使洪涝灾害频繁发生,裹挟的泥沙与流失的磷、氮和农药等有机污染物,对水库、湖泊等水体质量造成很大下降,严重威胁到水利设施及其效益的发挥。
  2.3 生态愈趋恶化,加剧区域贫困
  由于乱砍滥伐,植被破坏,水土流失严重,生态恶化,农林牧业生产量下降,直接影响了农业生产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且逐渐形成了“越垦越穷,越穷越垦”的恶性循环,全国国家级贫困县几乎都分布在水土流失地区,水土流失是贫困地区难以脱贫的重要原因。水土流失面积日益扩大,自然资源日益枯竭,人口日益增多,群众贫困就会日益加深。
  3 水土保持的重要意义
  3.1 水土保持是改善民生,建设新农村的基本要求
  水土保持与农村生产力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互为影响,互为因果,相辅相成。水土流失严重的地方也是相对比较贫困的地区。长期掠夺式的开采、生产和经营,乱砍滥伐,土地资源严重破坏,土地生产力大辐下降,有的地方达到了光山秃岭,沙石裸露,山穷水尽的地步,生态恶化和贫困相互交织,形成恶性循环。这些贫困地区不实现小康,就无法实现全国性的小康。以水土保持为切入点,调整产业结构,改善生产条件,充分发挥水土资源综合利用效率,就会实现农村经济持续协调发展,从而提高农村生产力和生活水平。
  3.2 水土保持是江河治理,防范洪涝的根本保障
  水土流失导致大量泥沙下泄,淤积江河湖泊、航运水道,水库调蓄能力和河道泄洪能力下降,加剧了洪涝灾害,致西部地区泥石流经常发生,黄河下游河道行洪能力下降,山西汾河排洪沟道两岸盐碱化面积不断增加,土地生产力严重下降。水土保持、水土流失治理是江河行洪顺畅,防范灾害的根本保障。
  3.3 水土保持是建设生态文明,改善生态环境的需要
  建国以来水土资源破坏给国民经济带来严重损失,生态环境恶化更是让人触目惊心。水土保持关乎人与自然的和谐,是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建设生态文明的需要。党和国家领导人多次提出“治理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建设秀美山川”的号召。指出,水土保持是改善生态环境、农业生产条件和治理江河的根本措施,并要求各地本着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一定要做好这件关系子孙后代的大事。这种高瞻远瞩的重大部署,从战略的高度,多方位、深层次地阐明了治理水土流失、建设生态家园的紧迫性和重要性,确立了明确的奋斗目标。国家已全面启动了生态环境建设工程,水土保持已成为我国生态环境建设的主体。
  水土保持是农村发展的基本命脉,国土整治、江河治理的根本,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保障,也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不仅关系到当代人的生活水平与人居环境,而且关系到子孙后代的生存和幸福。
  参考文献
  [1] 韩建平.水土流失的危害与森林的作用[J].山西林业科技,2002年3月第1期.
  [2] 李英明.全面推进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对策思考[J].2001年04期.
  [3]黄百顺,刘军号.浅论水土保持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系[J].安徽农学通报,2006年07期.
  作者简介:王成(1969-),男,满族,四平市政府办公室应急管理服务中心工程师,从事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工作。

推荐访问:水土保持 浅谈 重要意义 其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