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信箱]

  读者来信  辽阳的李晓波:想了解一下西藏申扎自然保护区。  答:申扎自然保护区建于1993年,位于那曲申扎县附近,这里是鸟的乐园,聚居的鸟类有120多种,众鸟齐飞的景象异常壮观。保护区面积4万平方公里,区内的格仁错水域面积476平方公里,湖面海拔4650米。因位置偏南,气温稍高,有少量农田可种植青稞作物;受到冈底斯山冰川与积雪融化的补给,湖水矿化度低,适于水生生物与水禽的生长和繁衍。尤其是低洼湖区内广泛分布沼泽草甸滩地,加上巴汝藏布、永珠藏布等内流河,使这里有良好的内陆湿地和水域生态系统,并成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黑颈鹤的理想栖息环境。是国内现有7个黑颈鹤保护区中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一个。
  天津宝坻的刘雪问:藏族的婚俗是怎么样的?
  答:藏族旧婚俗多数是包办,父母有养育和解决子女婚姻的责任,子女有服从和孝敬父母的义务,子女是没有权利过问父母对自己婚姻的安排的。
  新婚俗是自由恋爱结婚,基本上父母不包办代替,男女恋爱,告知父母,再行习惯手续,最终成婚,但仍然基本遵循过去遗留下来的求婚、订婚和婚礼程序。
  求婚之前先卜合属相,再送哈达给对方家庭正式提出求婚。
  订婚,双方同意婚事,便派人选择黄道吉日,起草婚约证书。婚约证书一般请有才华能诗文的人起草,内容是写男女结合、互敬互爱、互相体谅、孝敬长辈,品德应当高尚等等。这种婚约,是用诗歌形式写的,可以朗诵。敬完茶酒以后,便把一式两份婚约书放在高脚盘内,由一家证人高声朗诵,另一家证人认真校对。念完订婚书,证人把两家的家印当众盖在书上,然后郑重地由女方与男方代表分别交给对方父亲,两家父母为证人献哈达,表示谢意。订婚这一天,青年男女都不参加,只是家人出席。
  结婚仪式的头一天,男方家派人把一套漂亮的服装,以及巴珠、嘎乌、手镯等装饰品,用绸缎包好,送到女方家中,让新娘第二天过门穿着。迎亲的这一天,男方家要找一位有地位的人,带上一队人马,牵上一匹准备给新娘骑的打扮考究的马,马的颜色,要与女方属相吻合,必须是怀孕的母马。同时还得带上彩箭,箭上有明镜、璁玉、珠饰等。男方迎亲队伍进门之后,先把彩箭插在新娘背上,表示她已经是属于男方家的人了,又把璁玉放在新娘的头顶上,藏族习惯称为灵魂玉,表示男方的灵魂已托付于女方了。马队出门起程,领队是一个属相最好、穿着白袍、骑着白马、手中举着九宫八卦图的人;一路上,男方家人要侍候在路旁向马队敬三次酒。男方在新娘到达之前,必须装扮大门,专为新娘下马准备垫子。垫子里装着青稞、麦子,铺上五彩锦缎,垫子上面用麦粒洒上吉祥符号。男方家人手捧“切玛”和青稞酒在门口迎候。新娘入厅后,坐在新郎下首,迎亲和送亲的队伍也入厅依次坐定,接着便献“切玛”、敬酒,给佛像、父母献哈达,在柱头上挂哈达。参加婚礼的人唱谐青,以示祝贺。主人献哈达,感谢众人。
  结婚前,女方家人选择一个吉利日子,全家前来祝贺,并正式移交嫁妆。嫁妆的多少,根据各家的经济状况不同而有所差别,但其中必有小铜菩萨一尊、经书一册、佛塔一个。据说文成公主嫁松赞干布时,就是带这三件物品,所以一直流传下来,成为婚仪嫁妆必备之物。
  广东东莞的邓宁:想了解一下邦达草原。
  答:邦达草原位于昌都地区三江流域的高山深谷中,是一块地势宽缓、水草丰美的高寒草原。怒江的支流玉曲上游蜿蜒流淌其中,两岸广阔的低湿滩地上生长着茂密低矮的大蒿草、苔草之类的草甸植物,绿茵如毡,除成群牛羊在那里游荡觅食外,偶尔也会有一些藏原羚出没其间。因地处西藏东部,降水稍多于西藏中西部地区,牧草生长状况较好,这里是西藏境内较为优良的天然草场,畜牧业比较发达。独特优裕的草原环境也使邦达成为许多重要药用植物的主要产区,诸如贝母、人参果、大黄、大叶秦艽和红景天等,其中最知名的是冬虫夏草,十分名贵。这里曾是著名的“茶马古道”必经之地,现在已开辟了贯通西藏与川、滇、青等邻省的川藏、川滇等公路,1995年又在此高原上建立了邦达机场,开辟了昌都至成都、昌都至拉萨的空中航线。机场海拔4330米,是世界上海拔最高、跑道最长的机场。邦达机场的建成,极大地加强了昌都与内地的经济联系与文化交流,有力地促进了昌都地区社会的发展。
  藏事宝典
  酥油花
  酥油花是雕塑艺术的一种特殊形式。相传,宗喀巴大师有天晚上做一奇梦,梦见荆棘变为明灯,杂草化为鲜花,无数奇珍异宝五光十色,灿烂夺目。醒来后为了再现美妙梦境,立即组织艺僧用酥油塑造各种花卉树木、奇珍异宝。连同无数的酥油灯供奉佛前。酥油花是一种油塑工艺品,以酥油为主要制作原料。这种油脂呈凝固状,柔软细腻、色泽纯洁、清香扑鼻,可塑性极强。其塑造的工艺品,具有形象逼真、色彩鲜艳、精巧玲珑等特点。
  酥油花的制作分为四道工序。首先是“扎骨架”。根据所表现的内容,用加工的柔软草束、麻绳、竹竿、棍子等物扎成大大小小不同形态的“骨架”,即所塑造的基本模型。其次是“做胚胎”。塑造的第一道原料是用上年拆下来的陈旧酥油花掺和上草木灰反复捶打,制成韧性好弹性强的黑色塑造油泥。然后裹在骨架上完成粗糙但准确的一个个大造型,其塑法近似面塑或泥塑。再次是“敷塑”。塑造的第二道原料是在加工成膏状的乳白色酥油中揉进各色矿物质颜料,调和成五颜六色的油塑原料,仔细的涂塑在做好的形体上。有的还要用金、银粉勾勒,完成各色形象的塑造。要是塑造红花绿叶,或是玲珑剔透的玉石宝物,则直接用彩色油料一次塑成。为了防止塑制中因手的温度而使酥油胚料融化变形,艺僧们在室温控制在零度的作坊里,身边放有一个盛有冰块的水盆,他们要不时将手浸入冰水中。最后一道工序是“装盘”。将塑好的酥油花按设计的总体要求,用铁丝一一安装到位,固定在几块大木板上或特制的盆内,高低错落有致,件件立体悬空,观赏者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观瞻。布局成单一的花卉图案或整幅的故事画面,俗称“酥油花架”,展出时,“酥油花架”会用高杆立起,最高可达十几米,人们在下以仰视角度观看,更觉佛法庄严,宝像生辉。一座大的花架上,往往要塑造几十个、甚至一二百个人物组成的故事画面。其中菩萨金刚端坐安详,飞天仙女身姿绰约,花鸟虫鱼栩栩如生,人物神形兼备,亭台楼阁金碧辉煌,整个画面繁而不乱,绚丽多彩,令人叹为观止。塔尔寺是宗喀巴的诞生地,在明万历年间这种油塑技艺传到塔尔寺。酥油花是塔尔寺的“艺术三绝”之一,每年农历正月十五展出时,由民族管乐器为主组成的花架乐队演奏出节奏缓稳、庄严肃穆的花架音乐乐曲,来烘托宗教气氛;在含蓄典雅的音乐中,随着灯光的闪动,展示出酥油花雕塑的千姿百态。塔尔寺酥油花集雕塑艺术之大成,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水平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而且规模宏大壮观,内容丰富多彩。
  藏北无人区
  在西藏的北部,昆仑山、可可西里山以南,冈底斯山和念青唐古拉山以北,有一片幅员辽阔、人迹罕至的地域,这里就是藏北无人区。无人区面积20多万平方公里,平均海拔5000米以上,气候干燥、寒冷、空气稀薄,被外界称为“生命的禁区”。这里除了高山、湖泊、沼泽、草原和野生动物,几乎荒无人烟。近些年来,西藏的地质工作者,对这块世界地质史上的空白进行了多次多学科的考察,填补了这项空白。这里的美是一种粗犷的美,尤其是其腹地“双湖”一带,景色已经远远超出了许多人以往的审美经验。“无人区”可以说是一个巨大的天然野生动物园,经常可以看到成群的野马和藏羚羊群,以及其他野生动物如鹿、藏野驴、野牦牛甚至狼、熊等。这里的草原很宽广,只是生长期很短,更多的是大片的戈壁。“无人区”自然环境恶劣,但地下矿藏却十分丰富,迄今为止,地质工作者已经发现了40多个大型矿体。其中有铬矿、锂矿、石膏矿、沙金矿、油页岩矿等多种金属矿。
  “藏北无人区”至今保留着最原始的自然风貌,成为珍稀野生动物赖以生存的乐土。雨季到来之前的五月,藏北羌塘适逢藏羚羊产羔时节,是初春野生动物最活跃的时候,这个时候是羌塘一年中最亮丽的风景。
  乃宁寺
  乃宁寺是藏传佛教格鲁派寺院,位于日喀则地区康马县南尼乡。全称为乃宁曲德寺,创建于吐蕃王朝时期,已有上千年历史。该寺曾信奉过藏传佛教宁玛派、噶当派,现为格鲁派。寺院占地面积6.5万平方米,主供佛为释迦牟尼师徒三尊,大经堂内珍藏着一幅释迦牟尼的唐卡。寺内主要有题款为“大明永乐十年四月十四”的绢画,大明皇帝御制旃檀佛像,题款为“大明成化年制”的霁红瓷杯、木雕“佛传故事”等文物。是后藏地区一座古寺,其遗留下的各个时期的建筑遗址对于研究西藏各时期寺庙建筑的风格、布局、用材都具有十分宝贵的价值。主要建筑包括围墙、佛堂、佛塔、欧子札仓、吉察札仓、曲康札仓、丁吉札仓、额古夏札仓、那布札仓等,均为夯土建筑。墙内建筑分南北两部分。南部有佛堂、欧子札仓及3座灵塔等建筑,北部有吉察札仓、丁吉札仓、曲康札仓、额古夏札仓、那布札仓和佛塔。藏历每年的四月十五日至十八日,该寺举行三天跳神活动。1996年乃宁寺被列为西藏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

推荐访问:西藏 信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