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高校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思考与实践]

[摘要]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是新时期党建工作的重要内容。高校作为思想政治理论建设的前沿阵地,学习是丰富党组织内涵建设的重要手段,创新是党组织应对复杂局面、坚固党的领导、推动社会进步的源泉,高校党组织需要以制度保障学习,靠学习谋求创新。在推进高校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中,需要我们砺炼高校党组织理论建设的软实力、制度建设的硬实力以及顺应时代变化与发展要求的巧实力。[关键词]高校 学习型党组织 组织建设[作者简介]吴铝锌(1966- ),男,湖南株洲人,湖南工业大学宣传部,副教授,主要从事思想政治理论课研究。(湖南 株洲 412007)[课题项目]本文系湖南工业大学党建研究专项课题“高校创建学习型基层党组织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0G011)[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2)36-0174-02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强调指出,党的领导是实现“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根本保证。“科学理论武装、具有世界眼光、善于把握规律、富有创新精神”已经成为新时期对党组织的客观要求。在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中,对于高校党组织如何把准时代脉搏,服务生态文明和社会经济建设这个问题,我们认为,要以内涵建设为抓手,深入学习,切实提升党组织的政治软实力;以制度建设为保障,真抓实干,不断强化党组织的硬实力;以推动学校发展和服务社会为目标,开拓创新,探讨党内促校园和谐的巧实力。一、提升政治软实力,深入学习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0世纪90年代,哈佛大学约瑟夫·奈教授首次提出“软实力”这一概念后,不少政党将其视为隐形之手广泛应用到国家政治理论、政治制度、政治原则、政治价值观、国家战略、对外政策、领袖意志等领域。应对复杂多变的政治环境,用政治软实力来坚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需要我们在软实力的表现形式上做文章,更需要我们不断强化其内涵建设。高等院校作为思想意识形态的前沿阵地,要从国家大方针政策的“刚性”中挖掘出“政治软实力”的深刻内涵,离不开政治理论学习,同时,还需要全力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以此来担当坚强的后盾。在提升政治软实力的各项工作中,首先它要求广大政治理论工作者需增强学习的紧迫性和针对性意识,在思想上高度认识提升软实力的重要性。在深入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的工作实际有针对性地探讨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以提高基层党组织的思想政治水平为基本目标,在党组织中大力营造和形成重视学习、崇尚学习、坚持学习的浓厚氛围,牢固确立全员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理念,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不断提高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其次,政治软实力的提高需要充分发挥高校人才优势,积极开展理论创新。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现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知识创造、知识更新速度大大加快,面对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思想意识形态多元化等错综复杂的新格局,高校基层党组织需要发挥带头作用。他们普遍具备思想政治理论功底扎实、理论创新意识强的特点,因此,他们也自然而然地成了思想理论研究与传播的排头兵。高校基层党组织与师生联系密切,在意识形态领域发挥着潜移默化的感召作用,要使基层党组织成为师生理想信念的港湾,需要基层党组织俯下身子倾听群众的声音,想群众之所想,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转化成群众易于接受的通俗易懂的理论,主动营造一种良好的学习氛围,带领师生敏锐把握时代前进脉搏。需要他们科学地判断世界发展大势,加快基层党组织的内涵建设,不断提高基层党组织推动社会改革发展的能力,切实提高基层党组织的思想理论水平,更好地传播党的创新理论,永葆基层党组织的先进性。其三,要强化团队意识,注重整体提高。新时期,学习已经远远超出了个人的范围,而关系到一个国家和民族乃至全人类的文明与进步。古人云:“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在多元化的信息时代,团队已经成为凝聚各种力量、整合一切资源、形成集团优势的重要平台。推进高校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可以通过学习交流,将分散在每个党员头脑中的知识、经验和信息整合成党组织共同的财富,使之成为巨大的创新力量,转化为推动发展以及开拓各项工作新局面的动力。我们党历来就注重集体的力量和智慧,在知识经济年代,团队合作与集体智慧理应成为高校创建学习型基层党组织的重要内涵,只有个人与集体共同提升软实力,基层党组织才会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旋律演奏得更精彩。二、从制度建设着手,凸显高校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硬实力高校党组织肩负着把握社会方向、推动院系发展、促进校园和谐等重大任务,是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政策的坚强后盾。但是,在推进高校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活动中,我们却发现诸多与党建工作不相一致的弊端。一是高校重学科基础设施建设,轻党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党建经费投入不足也已成为制约高校组织建设的瓶颈。二是高校政治理论学习的泡沫现象严重,理论学习的形式主义损害了党组织形象。三是基层党组织出现“学习缺计划、资料缺着落、活动缺场地、经费缺保障、基层缺地位”的“五缺”现象,极大挫伤了党员学习的积极性。在调查中发现,有的高校每个教职工党员活动经费不足50元/年,学生不足5元/年,教师党员搞活动,没有行政赞助,常常是虎头蛇尾,相觑而散;学生党员则基本没有党员活动。面对这种现状,我们认为要以制度建设为抓手,通过制度硬规定来凸显组织的硬实力。以湖南工业大学党委为例,党委明确规定:校级中心组理论学习,每一名中心组成员每年至少精读一本马列原著,撰写一篇论文或调查报告,同时还要结合学校建设发展实际提出一种思路,做一次专题发言来诠释解决问题的方案,每次学习都要留足一个小时供中心组成员讨论发表意见。中心组成员的专题言论,不仅编辑成册,而且要作为硬指标列入党员干部年终“德能勤绩”考核范畴。这些措施不仅显示了党组织学习活动的前瞻性,也用硬制度构建了党委领导下校长负责制的积极和谐氛围。除此以外,制定硬指标还需要注意以下两方面: 首先, 制定硬指标,要针对高校特点,以其学术价值为切入点来激发政治理论学习的积极性。纵观国内外知名高校,靠学术聚集英才,因真理守住寂寞不乏鲜活事例。《领导干部必须重视学习马列原著》中提到,“是马列著作的内涵在激发人们自觉学习。每次理论学习的总结表彰,是理论与实践的创新突破才会赢得行家的青睐。”这种内驱力如果用制度加以强化、用硬指标来鼓舞士气,定会事半功倍。其次,制定硬指标,还要始终关注政治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的结合。制定和强化学习制度不是目的,目的在于我们的政治理论学习要对社会实践具有指导作用。调查中我们发现,高校师生不是不愿意开展政治理论学习,而是厌恶那种空对空以及华而不实的政治说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之所以举世瞩目,在于马克思主义创新理论与中国改革开放紧密结合在一起,推动了中国发展也产生了巨大的社会效益。高校政治理论学习,理应为师生谋福祉,为学校改革发展、为师生排忧解惑,为大家带来实实在在的心灵滋养,只有这样,才会使理论学习与目标管理之间相互促进,相得益彰。三、打造巧实力,以学习型基层党组织引导和谐校园建设2009年,美国新任国务卿希拉里首创“巧实力”新概念,并重点用于破解国际外交关系中的难题,“巧实力”一时间成了智慧与技巧的代名词。作为集理论研究与实践操作于一体的高校基层党组织,如何在“巧”字上面提升基层党组织自身力量(硬实力)及影响(软实力),是值得探讨研究的话题。我们认为,重点要做好基层党组织的务实与创新工作。高校基层党组织,直接与师生联系在一起,师生对基层党组织的信赖,源于基层党组织务实的工作作风,群众对基层党组织的满意度。事实证明,只有党组织人员做了一些让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事,让群众真正感受到组织带来的实惠后,党组织才能进一步让群众坚定党组织理想信念与政治主张。高校作为思想意识形态与科学技术的园地,要想创建高校学习型基层党组织,只有在“巧”字上面下工夫,才会在思想观念上加速转型与变革,才会有学习方法与手段上的科学发展和与时俱进。党组织要打造学习上的“巧实力”,需做好以下几点:一要秉承严谨科学的学习态度。既要研读马列原著,认真领会马列原著的精辟论断和精神实质;又要把马列原著作为一种发展的理论,不拘泥于特定条件下的某一具体论断,坚决反对教条主义和形而上学。分析中国高校的客观实际,寻找适合高校学习型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新路,如在组织建设、制度建设、文化建设等领域加大人本思想的渗透力度,真正让学习型基层党组织建设既不违背科学的严谨、求真、务实的本性,还能在“巧”字下面添活力。二要开门纳谏,集思广益。我们党有着走群众路线的优良传统,但这些年在这方面却慢慢弱化了。高校创建学习型基层党组织,根本点在于面向全校师生,推动学校的全面建设与发展。目前,高校学生党支部力量单薄,教师党支部变成了业务学习的园地,如何调动所有的力量都来为推进高校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添活力,值得我们思考。我们认为,面对师生,党组织需认真听取师生的意见和建议;与此同时,还可以吸收一部分积极要求进步的师生参与到党员干部的学习活动中来。这样的话,一方面可以弥补高校党员重发展、轻培养的不足;另一方面,可以增强大家学习的动力与积极性。三要着眼于当前和正在做的事情,要有针对性地使学习为工作所用,能真正为大家的工作做指导,而非形式主义,学用脱节。要理论联系实际,学习的同时,将主客观世界相联系,让学习的行为在带动大家树立正确人生观的同时还能加强其党性修养。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高校学习型基层党组织的“巧实力”离不开创新。在思想观念上,高校学习型基层党组织要充分引入“巧实力”,同样需要在品牌与特色上创新,这既符合高校人才特点,也满足高校对学术的价值诉求。在方法与手段上,我们倡导“巧实力”的同时,还要把握好软实力与硬实力的度,巧妙分配“硬实力”和“软实力”, 形成“硬实力”与“软实力”的优化叠加,产生“1+1>2”效应。在高校基层党组织中,“学习没目标、资料没着落、活动没场地、经费没保障、基层没地位”的“五没”现象不是与生俱来的,党建思想政治工作中存在的“泡沫”现状,基层党组织在一定程度上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要解决创建活动中遇到的各种新问题,党需要在思想和行动中都能准确把握、灵活运用。创建高校学习型党组织活动,迫切需要我们将“软实力”和“硬实力”进一步统一起来,让“软实力”在“硬实力”的根基上更快地发挥作用,使“硬实力”在“软实力”的良好氛围中如虎添翼,通过“巧实力”的滋润,使“软、硬、巧”实力融成一股巨大的力量,推动高校党组织建设。[参考文献][1]李建华.论政治领袖的特殊地位及独特品质[J].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2]李胜清.马克思主义技术文化叙事的实践论阐释[J].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6).[3]王昌英.对“社会存在”的再认识[J].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6).[4]曾长秋,张慧.论基层党组织关爱机制的构建[J].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6).

推荐访问:学习型 推进 实践 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