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在阅读教学中的运用|拓展阅读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新课程标准提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行为,不能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 阅读实践……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随着课改的深入,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逐渐活跃他们在课堂上充满了欢乐,也充满了机智与智慧。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如果硬性灌输给学生一些自己或教参上的理解,一堂课下来,学生记住的只是有关课文的干巴巴骨架。文章的形象、情感都不见了。这其实就是教师在以自己的思想去代替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力,而忽视了学生的独特感受和体验,不利于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因此“感悟理解”在语文教学中便显得尤为重要。所谓“感悟”,是有所感触、有所领悟之意。具体说,“感”是对具体形象的捕捉和存留;“悟”则是思想对事物精髓的提炼和升华,是一种情与理的升华。
  重视感悟体验 有利于语感的培养。语感是一种直觉的语言思维现象,是人头脑中深层言语结构水平的“外化”表现,实在长期的阅读活动和规范的语言训练中逐步养成的一种带有经验色彩的,比较直接迅速地感悟、领会语言的综合能力。在课文教学中启发学生读通读懂课文,对学生的心理、情感、思维有所触动,使课文的语言、情感、文字在学生心中沉淀,久而久之形成文化基础,形成思维意识,学生的语感将会变得更加敏锐。
  重视感悟体验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现代学习活动不仅着眼于如何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而且注重使学习者能够在学习过程中得到有效的体验,积累有益的经验,实现经验的再创造。加强感悟体验,可以使学生知识内化过程加速,从而提高其阅读能力。例如,在教学《安塞腰鼓》一课时,在学生感知文意的基础上提问:“有关文章的主旨,有多种见解。请联系生活体验,谈谈你的理解。”学生在仔细阅读后纷纷举手回答,有点说:“文中歌颂了生命中奔腾的力量。这股力量,由西北汉子热情奔放的腰鼓表现出来。”有的说:“课文表现了要冲破束缚、阻碍的强烈愿望。贫瘠的黄土地、困倦的生活,使生活在这里的人们物质上、精神上受到太多的压抑、羁绊。安塞腰鼓,表现了挣脱、冲破、撞开这一切因袭重负的力量。”有的说:“课文歌颂了阳刚之美。一群朴实的就像那片高粱的茂腾腾的后生,他们释放出那么奇伟磅礴的能量,表现了一种独特的美。”有的说:“人就应该这样痛快淋漓的生活、表现。遗落了一份冗杂,打破人们身上坚硬的外壳,而不必计较功名利禄、患得患失、苍白憔悴。”……在这里,老师放手让学生去读、思考、讨论、感悟,学生的主题地位既得到了落实,教师的主导作用也恰到好处。
  重视感悟体验有利于学生对作者情感的体会。文章不是无情物,作者在创作时,不管选取什么题材,也不管运用什么表现形式,都是为了抒发内心的情感,表达内心的体验。教学中,我们应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情感体验等去感受作者这种对社会人生的“心理体验”。引导学生在边读边思,探究感悟过程中,将自己的领悟都表达出来,然后将这些心得和感悟融入学生自己的情感和体验,与作者的思想产生共鸣。这样学生才能从教材中领悟到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因此,在教学中应让学生在读中去感知、感受、感悟、感染,直到内化为自己的行为,这正是“悟则能化”。例如:从《母亲的恩情》中我们感悟到淳朴真挚的慈母心;从《丑小鸭》中我们感悟到矢志不渝执着追求的美;从《木兰从军》、《沉香救母》中我们感悟到儿女的孝心;从《“闪光的金子”》中我们感悟到助人为乐、无私奉献的美德;从《歌唱二小放牛郎》、《土地的誓言》中我们感悟到保家卫国的铮铮誓言……
  阅读中的“感悟”是学生凭借对语言极其语境的直感,获得某种印象或意义的心理过程,是意会。因而感悟不是通过教师的讲解就能获得的,感悟必须以充分地“读”为前提。古人说:“书读百遍,其义自现”、“熟则能悟”,都是强调了“以读为主,以读促悟”。让学生有感情、有节奏地朗读,用内心去感知,甚至是投入到文字所描绘的情境中,和作者的情感形成共鸣,就能悟出仅凭语言分析难以真切理解的思想内容。正如前苏联理论家卢那察乐斯所说:“许多隐蔽的美,无穷无尽的艺术想象,一切心理上的微妙都是在那种对文字作品朗读的高度中弄明白的。”因此在每一节课上,我们应该坚持为学生提供足够的自读、自悟的机会,让学生在读中悟情、在读中悟理、在读中悟法。
  课文的容量是有限的,感悟的力量是无限的,通过自己的感悟而得到启发会使学生受益终生。

推荐访问:感悟 教学中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