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大河党报报道_党报如何创新节假日报道

【摘要】本文选取《江西日报》国庆56周年和国庆63周年的两组“十一”黄金周报道作出初步分析,认为其报道主题气势恢弘,占据了天时地利人和;议题视角全面丰富,覆盖假日生活各方面。党报进一步创新节假日报道的议题设置和舆论引导要注重报道体裁的单一对议题设置效果造成损害;要避免报道时效性的滞后影响议题设置的力度;要防止报道完整性的缺失伤害议题设置的信度。【关键词】党报节假日报道;议题设置;报道主题;议题视角我国从1995年起开始实施双休日制度,1999年国庆节首次推出七天长假,这样一来,双休日加上国庆节、春节和清明节等,节假日就占了全年近三分之一的时间。因此,对包括双休日在内的人们假日休闲、假日消费和各种假日生活的节假日报道迅速成为国内报纸与广播电视争夺假日受众的一个新的竞争热点。本文从议题设置角度选取《江西日报》国庆56周年和国庆63周年的两组“十一”黄金周系列报道作初步分析,以期对搞好党报等主流媒体节假日报道的舆论引导提供一些启迪。之所以选取这两个年份,是因为2012年适逢国庆中秋双节相连,双假连放,官方公布假期为8天,比往年惯例多了一天,并且高速公路第一次对重大节假日小型客车免费通行。而2005年的国庆中秋没连在一起,官方公布假期为惯例7天,因此,为了取样的典型和全面,笔者选取了这两个时期作为观察点。报道主题气势恢弘,占据了天时地利人和与《北京青年报》《南方都市报》等都市类报纸要力争把假日报道办成“假日信息超市”和“假日信息庙会”从而成功地在传媒假日报道市场分得一杯羹的办报思路不同,党报作为肩负着建设先进文化、引领正确舆论导向的光荣使命的媒体,不能只满足于在节假日这个特定的时空场域向人民群众提供信息服务和文化娱乐,还应该注重对人民群众进行宣传教育,寓重大主题于一片吉祥和谐的节日气氛之中。因此,党报更应该发挥自己人才荟萃、资源丰富的办报优势,着力强化假日报道中的议题设置功能,以确保有效引导新时期人们假日休闲生活和假日经济消费的新观念、新时尚和新潮流。议题设置指的是媒介经常把我们公众的注意力导向某些特定的问题或话题上面,它是大众传媒最基本和最突出的一种社会功能。伯纳德·科恩认为:“在多数时间,报界在告诉人们该怎样想(what to think)这点上可能并不成功;但它在告诉它的读者该想些什么(what to think about)时,却是惊人地成功。”[1]国庆56周年的时候,传播者深谙议题设置的重要性,10月2日《江西日报》在头版右下角发表了一篇题为《庆祝新中国56岁生日,本报今起推出“特别报道”》的简讯。这篇简讯为这次报道定了基调和报道主题:“‘特别报道’将从‘游’、‘乐’、‘忙’、‘美’、‘侃’等方面,围绕城乡居民国庆假日期间和旅游景点欢庆佳节的生动情景,全面展示我省社会安定祥和、百姓安居乐业、城乡日新月异的节日氛围。”[2]2012年由于国庆中秋相连假期长,且小型客车首次免费通行高速公路,与2005年的报道主题集中在节假日旅游有所不同,2012年的报道主题可谓是“双黄蛋”,传播者既特别强调庆祝新中国成立63周年这个主旋律,又同时注意关注双节长假旅游期间重大节假日高速公路小型客车免费通行这个热门话题。如10月1日的《江西日报》推出4版集中于这两个话题,第一版推出了《让伟大祖国更加强盛——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3周年》《党旗引领创新路》,放在版面显眼位置,显示出党报关注的重点,同时在首版推出了关注民生、关注热点话题的《免费通行迎大考——重大节假日小型客车免费通行首日见闻》;第二版集中在中秋的报道《境外游客品中秋》《相隔千里情更浓》《情暖中秋孤老欢》;第三版再次集中在国庆和小车出行拥堵两个议题上推出了《奋进在充满希望的中国道路上》、《16省(市)24条高速出现拥堵》;第四版推出了一组《畅通赣鄱》图片,报道江西省交通建设,可称是对高速公路拥堵议题的相关报道,容易引起关注,同时也是“喜迎十八大,透过镜头看变化”专题首组报道。从10月1日至10月5日,报道的议题一直集中在国庆和假日出游拥堵及出游质量,如10月2日第三版推出《神州同欢庆,共祝祖国好》《人在“堵途”,考验行车文明》。由此可见,《江西日报》选择在庆祝新中国生日和“十一”黄金周长假的特定背景下推出一个个鲜活的媒介议题。这对于一份省级党报来说,可谓占据了议题设置的天时地利人和等各种有利条件。传播者试图通过一系列报道,设置一个“节日吉祥幸福、祖国兴盛安康、社会和谐发展”的恢弘议题,该议题的确既具有文化和地域特色,又极富有时代感和生命力。议题视角全面丰富,覆盖假日生活各方面要在节假日特别是“十一”黄金周和国庆这样特殊的日子里,通过媒体的客观报道,实现巧妙地寓新闻事实于正面舆论引导之中的议题设置,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和认同传播者的报道主题,使媒介议程顺利地转变为公众议程和社会议程,这的确需要经过精心策划和组织才能达到目的。从整体上看,国庆56周年“7日欢度‘十一’黄金周”的“特别报道”可以划分为以下三类内容:1.政府权威部门的信息发布。2.全省各地城乡居民在国庆假日期间欢庆佳节的报道。3.来自省内各个风景名胜景点、旅游精品线路的报道。这些稿件紧紧依托五个次议题展开:一是“游”,二是“乐”,三是“忙”,四是“美”,五是“侃”。这五个次议题的设置是真正决定受众怎么想的关键所在,也是策划者引导受众认同自己的议题的关键所在。《江西日报》对2012年黄金周的报道内容更加丰富、全面。以专题报道为例,从10月1日至3日,连载了“芦溪现象解析”,对党执政进行弘扬。从10月2日至6日连续5天在首版进行“赣鄱人欢笑,喜迎十八大”专题报道,内容涉及全省各地节庆活动、公益活动、旅游与幸福生活。别具一格的是在节假日报道中,还特别从10月1日至4日在第四版(封底版)推出了视觉新闻,主题为“喜迎十八大,透过镜头看变化”,通过刊登照片配以简短文字说明来展示江西民生变化。针对出游交通和景区接待有关民生问题,党报从9月30日至10月7日整个8天假期都一直在关注,从最早的《“免费通行,感觉真爽”》《免费通行迎大考》,到假期中段的《人在“堵途”,考验行车文明》《高速爬行尚未降温,挤爆排队又成热点,全民旅游,我们准备好了吗?》,到假期结束时的《返程客流现高峰,多方齐心保畅通》。 有关议程设置的最新研究显示,议程设置不仅在议题层次发挥作用,而且在议题属性和或称次议题的层次上发挥作用。麦库姆斯认为,每一个议程基本上都是由一系列的对象构成的,每一个对象也有一系列的属性。这些属性包括一些方面,而人们在思考议题时,思考的正是该议题的某些方面。这些属性,或称审视议题的视角,也能够体现议程设置的效果。总结《江西日报》的经验,可以发现共同点在于每次议题设置都抓住了党报创新假日报道的舆论导向着力点和立足点,从不同纬度和层面全面体现报道议题。进一步展开来说具有如下特色:注重构建节假日的热门话题。虽然近年来媒体年年都在报道黄金周,但像《江西日报》这样对节假日进行如此高密度、强力度、大规模和全方位的持续报道,在党报假日报道中还是不多见。据统计,国庆56周年“特别报道”7天聚焦“游”、“乐”、“忙”、“美”和“侃”共发稿88篇,其中文字报道61篇,占69%;图片报道27篇,占31%。2012年国庆中秋“双节长假欢乐游”专栏每期分设“人人尽欢颜,迎接党十八大”之类的主题,集纳一组篇数不等300字左右精短的消息和图片。这样通过从人们节假日最熟悉的话题来构建节日的报道框架,克服了某些节假日报道常常只注重营造喜庆气氛,缺乏对黄金周出现的问题现象和丰富的新闻资源进行提炼、概括和整合,不仅稿件分量显得不够,更谈不上对受众实施舆论引导的局限性,很好地发挥了党报的议题设置功能。注重传递节假日的新鲜信息。国庆56周年“特别报道”在选择稿件时反映江西全省各地城乡居民以不同方式欢度佳节的报道共计55篇,占所有稿件的63%;反映那些在该省各个风景名胜景点、旅游精品线路游览观光、欢庆佳节的报道共33篇,占37%。2012年国庆黄金周报道中,传播者除吸取和发扬以往经验之外,新开设“赣鄱人欢笑,喜迎十八大”专栏,报告各地民生和旅游情景。这样,通过报道不同区县、不同阶层和不同民族的人们在黄金周的生活状态从而确保了报道范围的完整性和广泛性。来自各地城乡居民欢庆佳节的报道和各个风景名胜景点、旅游交通状况的报道自然也就成了人们了解节假日的信息窗口。注重挖掘记录节假日的故事。运用现场感强、细节生动的现场短新闻报道和多姿多彩的图片新闻报道全息式地记录了节假日的生活图景,这是《江西日报》多年来建构节假日报道议题的成功经验之一。这些现场短新闻报道或是记者现场目击、亲历式采访和体验式采访,或是身处基层第一线的通讯员来稿,注重人文关怀,选题新颖别致,读起来使人如临其境、如闻其声。比如10月3日第三版推出的《叶智勇:被人需要的感觉真好》,运用消防人员面对诸多事件的细节展示出消防工作的种种意料之外与叶智勇的坦然和对工作的喜爱。结 语《江西日报》近年来的“十一”黄金周和国庆等节假日报道的创造性实践,为我们各级党报等主流媒体今后进一步搞好节假日报道的议题设置和舆论引导,以及如何创新节假日报道提供了宝贵经验和启示:要关注报道体裁的单一对议题设置效果造成损害。对比和总结《江西日报》这两组节假日报道,我们不难发现该报非常青睐现场短新闻和图片新闻这两类报道体裁。不过笔者认为,党报节假日报道如果过分依赖现场短新闻和图片新闻这两类报道体裁,虽然不可否认其现场感强的优点,但毕竟从文体种类、表达方式等来看显得有点程式化和单调感,容易使受众感到沉闷。如果再刊登一些动态消息、简明新闻等多种新闻体裁,议题设置的效果应该会更好些。要避免报道时效性的滞后影响议题设置的力度。国庆56周年“特别报道”稿件中除5篇文字报道和19篇图片报道没有明确交代新闻发生的具体时间外,其余64篇稿件在写作时都有一个新闻事实发生的时间。但从新闻报道的时效性看,除10月2日及时采用了10月1日发生的10篇新闻外,其余6天在报道时效性处理上都明显滞后。报道时效性的滞后会使党报议题设置的权威性和影响力受到限制,在受众中容易造成明日黄花的印象。要防止报道完整性的缺失伤害议题设置的信度。2012年60周年的国庆报道从9月30日开始到黄金周结束,《江西日报》推出了三个专栏,但笔者发现却没有一个专栏从头到尾贯穿整个节假日期间,策划者似乎在不停地推出新专栏,而且专栏位置出现游移现象。笔者认为,这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整个系列报道的深度和权威,使人觉得报道策划不完整,缺乏整体感,从而损害了议题设置的可信度。当然,尽管存在上述一些值得商榷的地方,但毕竟瑕不掩瑜。《江西日报》通过发挥党报主流媒体的议题设置功能来为构建和谐社会以及创新节假日报道作出了有益探索,其成功经验无疑值得所有党报等主流媒体借鉴和反思。参考文献:[1][美]沃纳·赛佛林,小詹姆斯·坦卡德.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M].郭镇之,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4.[2]江西日报编辑部.庆祝新中国56岁生日,本报今起推出“特别报道”[N].江西日报,2005-10-02.(作者单位:熊芳芳,江西理工大学文法学院;赵平喜,江西师范大学传播学院)编校:赵 亮

推荐访问:党报 节假日 创新 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