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博士信箱_康博士

隔夜菜到底能不能吃康博士:因为对盒饭等外卖食品“食材不放心”“做得不干净”“营养不均衡”的担心,我和许多上班族选择了从家里带饭来作为工作午餐。但由于带的饭菜往往是前一天晚上做了盛出来的,同事们都担心隔夜菜是否安全?而在近日一篇名为《胃癌缘何青睐年轻女性》的报道中,更把“中午带饭”作为引发胃癌的危险因素之一。因此,同事们催促我来咨询下隔夜菜是否含有致癌物?到底能不能吃呢?南京 莫琴莫琴读者:有些人怕吃隔夜菜,因为里面有亚硝酸盐,而亚硝酸盐有毒,还能致癌。现在解读一下蔬菜里的亚硝酸盐,从农田到餐桌,看看在这一过程中亚硝酸盐从何而来。有了科学的理解,人们在吃饭时,也许可以少一些无谓的担心。植物的生长必须有氮肥。植物吸收环境中的氮,最终合成氨基酸,其中间产物是硝酸盐。在植物体内还有一些还原酶,会把一部分硝酸盐还原成亚硝酸盐。所以,蔬菜在地里就已经含有硝酸盐和亚硝酸盐,这是“纯天然”的,谁都改变不了。植物被收割之后,硝酸盐和亚硝酸的平衡被打破,还原酶被释放,会有更多硝酸盐被转化成亚硝酸盐。此外,自然环境中无处不在的细菌也可以让硝酸盐转化为亚硝酸盐。也就是说,蔬菜被收割之后,只要保存上一段时间,就很难避免这种转化的发生。只要蔬菜没有在收割之后马上被吃掉,“隔夜之后”再吃,亚硝酸盐的含量就会不可避免地增加。新鲜蔬菜中的亚硝酸盐在储存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增加。但是,现代社会的生活方式使很多人不可能像农民那样,每顿饭都从菜地里现收现吃。对许多人来说,买一次菜吃几天是很普通很平常的事情。所以,如何保存蔬菜来减少亚硝酸盐的产生,更值得关注。避免产生过多亚硝酸盐的正确方法是:首先,减少蔬菜尤其是绿叶蔬菜的保存时间,增加买菜频率;其次,把需要保存的蔬菜洗净、包好,可以减少携带的细菌,冷藏也可以减缓细菌的繁殖。烹饪蔬菜就是加热做熟的过程,高温把新鲜蔬里的还原酶“热死了”,产生亚硝酸盐的这条途径就被截断了;而菜上的细菌在烹饪的过程中也基本被消灭,不过在保存过程中,空气中的细菌还会乘虚而入,而做熟的蔬菜更适合细菌生长,这样,又造成了有利于亚硝酸盐增多的条件。所以,到底是熟菜还是生菜更易产生亚硝酸盐,取决于包装、储藏的条件。实际上,如果是罐头包装的蔬菜,隔绝了空气,细菌没有机会侵入,这样的食物,别说“隔夜”,“隔周”“隔月”也不见得有多大变化。在冷藏条件下,菜里总的亚硝酸盐含量还是大大低于加工食品中国家标准允许的含量。所以,隔夜菜“绝对不能吃”是耸人听闻的话,不可太绝对。如果把做好的蔬菜趁热封装,快速冷藏,“隔夜菜”的风险是可以忽略的。很多人还担心亚硝酸盐致癌,这个理解不准确。亚硝酸盐在人的胃液中与胺结合,生成亚硝胺,亚硝胺才是致癌物,当然,这只是理论上存在的可能性,还有许多物质可以阻断这个转化,比如维生素C,维生素C能够阻断亚硝酸盐与胺结合,维生素C可以是体内原有的,也可以是刚随蔬菜吃进去的。如此看来,蔬菜中的亚硝酸盐被蔬菜中的维生素C包围着,在胃里未必能与胺结合。否则,不知道有多少人会因吃蔬菜而患癌症呢。所以,隔夜菜根本没有传说中的致癌能力。康博士功能性早搏要治疗吗康博士:我今年38岁,平时身体很好,也没有发现心脏有什么不舒服。上周我的体检报告单出来了,报告有“早搏”。请问,我这种情况需要治疗吗?广西 范萍范萍读者:心脏早搏是否需要治疗,首先应明确诊断,即区分是器质性病变引起的还是功能性的。通常器质性病变引起的早搏往往在运动、劳累状态下多发,而非器质性病变的早搏往往在安静、休息状态下多发。由冠心病、心力衰竭等器质性病变引起的早搏,一定要对原发疾病进行治疗。而功能性早搏,常由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引起,主要表现可能是主观感觉方面,在生理层面并不造成实质性的影响。患者的年龄、性别也是需要考虑的因素。比如一个30多岁的早搏患者,如果是女性,多以功能性居多。因为女性在绝经以前,由于雌激素的保护作用,很少罹患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如果是男性,则要看有无吸烟史、糖尿病、高脂血症、心脏病家族史,需排除冠心病等器质性疾病。最简单的做法是,做一个心脏超声波检查,确定一下心脏的大小、结构、功能有没有问题,以便确诊;如果需要,可进一步行冠脉CT、冠脉造影等检查。对于功能性早搏,如果自觉症状不明显,仅在心电图上有表现,就没有必要进行药物治疗,应该着重生活方式的调整。如果自觉症状明显,对工作和生活造成影响,则要寻求医生的帮助,在医生指导下适当用药以缓解症状,可以服用调解植物神经功能的药物,情况严重的可以使用β阻滞剂类药物抗心律失常,或是进行射频消融治疗。康博士洗牙治疗为啥会又酸又痛康博士:我由于牙龈经常出血去看口腔科,大夫说我患牙周炎,如果不及时就诊治疗会继续发展,进一步侵犯牙根,出现牙龈出血、流脓,牙龈红肿增生,或者牙龈退缩,牙根暴露,冷热敏感,牙齿松动移位,进而影响牙槽骨,后果严重。当时我遵医嘱进行洗牙治疗,但洗完牙之后牙又酸又疼的,难以坚持且担心这样会损伤牙齿。请问洗牙治疗为什么会又酸又痛呢?安徽 鲁露鲁露读者:严重的牙周炎症会导致牙周排脓不通畅,脓液积攒在牙周袋里,引起牙周脓肿,表现为牙龈肿包并伴有严重的自发疼痛。有时细菌通过牙周袋进入牙齿内部,引起牙髓炎症,牙疼症状可放射到面部。到了这个阶段,牙齿的保留已经变得相当困难,即使保留下来,牙齿往往也已经严重松动,没有了保留价值,只能够拔除或者自行脱落。慢性牙周炎的治疗目标是彻底清除致病菌、牙石等刺激,消除牙龈炎症,阻止牙槽骨的进一步吸收,并保持疗效长期稳定,最基础的治疗就是彻底清除牙石。根据病变发展的严重程度,如果仅为单纯的牙龈炎症,那么通过洗牙和口腔卫生宣教,配合定期复查就可以获得比较满意的疗效。如果已经发现有牙槽骨吸收,疾病已经进展到牙周炎症,则需要按照如下步骤进行治疗:拔除没有保留价值的松动牙;通过洗牙去除口腔内的大块牙石,对口腔初步清洁。 牙周炎严重者需要配合牙周手术治疗,通过翻瓣手术,完整翻开牙龈黏骨膜,完全暴露牙根,在直视下进一步清除牙根面上的牙石。需要指出的是,对于洗牙,大家存在着一定的误区。有些人认为一生中只需要洗一次或几次牙就可以了,其实不然。牙石是口腔中的细菌和唾液中的钙结合形成的。即使我们每天都认真地刷牙、漱口,也会有至少1%的细菌残留在口腔中。这些残留的细菌必然会和唾液中的钙结合,形成牙石。一旦形成牙石,靠单纯的刷牙是无法清洁掉的,只能靠洗牙。我们每天必须吃饭,因此细菌的积累是一个持续的过程。所以即使是健康人,每隔半年到一年也需要洗一次牙。还有人认为,牙石能够帮助维护牙齿的稳固程度,把牙石清洁干净了,牙齿就变松了。牙石是由细菌聚集在一起钙化形成的,包围在牙齿根部周围。牙石是引起牙齿松动的罪魁祸首,如果对牙石置之不理,牙石中的细菌会沿着牙齿与牙槽骨之间的牙周袋持续向牙齿根部进展,引起牙槽骨的进一步吸收。对于牙龈退缩严重的患者建议使用牙缝刷。以往认为牙周炎引起的牙槽骨吸收是不可再生的,但近年来兴起的引导骨组织再生术配合植骨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使已经吸收的牙周组织重新形成,改善牙齿的松动度。临床上确实洗完牙之后牙会酸会疼,所以就认为洗牙的超声会损伤牙齿表面。其实洗牙后短时间内牙齿敏感,表现为吃凉的和热的食物时发酸是正常的。这主要是因为在去除牙根周围包绕的菌斑和牙石之后,牙根表面暴露,牙齿一过性敏感。但一般情况下经过3~5天,牙齿的根面适应了口腔的环境,敏感的症状就会消失。另外,超声洁牙机的超声工作尖仅为了清除牙齿表面的牙石而设计,只要使用方法得当,对牙齿的釉质是没有损害的。牙齿长在牙槽骨里,就像树种在土里。牙槽骨的吸收就如同树根周围的土松了,土松后树根的坚固程度就会受到影响,最后的结果就是树倒了,即牙齿掉了。所以,只有彻底清洁牙石,才能保证牙槽骨不会发生进一步吸收,最终维持直至改善牙齿的松动度。康博士舌下给药是咋回事康博士:我老爸最近诊断有冠心病,医生给他开了一种硝酸甘油片,嘱咐发作时舌下含服,我想请问您“舌下给药”是咋回事?有哪些注意事项?山西 黄灵黄灵读者:由于舌头下方血管比较丰富,将一些药物置于舌下,药物就可以通过舌下黏膜直接吸收入血,发挥疗效,被称作“舌下给药”。其优点在于:药物直接入血,不经过胃和肝,可以避免被胃肠道中的酸和酶分解破坏,也不会被肝脏的酶代谢而保持药效;同时,舌下给药减轻了药物对肠胃道和肝脏的毒副作用;当患者失去知觉,或是吞咽药片比较困难的时候,可以使用舌下给药,方便患者摄入;舌下给药见效较快,例如心绞痛患者,在使用硝酸甘油舌下片后,几分钟内即可见效。硝酸甘油是治疗心绞痛的常用药物,口服此药无效,一般是在发作时在舌下将一整片含服2~5分钟。在初次服药时可以先含服半片用以减轻头胀、心跳加快等副作用。如果心绞痛发作频繁,可以在大便前含服一片预防发作。注意不将药物含在舌面上,因为人舌面上有舌苔和角化层,很难迅速吸收药物的有效成分。正确的含服方法是将药丸咬碎后置于舌的下方,因为那里血管与黏膜丰富,更利于药物的吸收。另外,口腔干燥时可含少许白开水润湿后再含药,以利药物的吸收,但是不能用水送服。此外,舌下含药时,靠在椅子或倚在床上可使回心血量减少,减轻心脏负担,从而缓解病情。康博士

推荐访问:信箱 康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