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刚大战:安钢

  被《洛杉矶时报》称为“最著名的中国影评人”、“中国的罗杰·伊伯特”  假设李安和冯小刚仅是微博名人,他俩若打起来,李安基本没胜算可言。冯小刚的语言风格极为张扬,充满个性,而李安说话腔调弱弱的,显得不自信。诚然,微博虽碎片化,仍是书面表达,若是演讲比赛,情况又可能不同。
  我第一次聆听两位导演,是在同一场合。那是2006年6月的上海国际电影节,我应邀主持一个论坛,嘉宾是李安和冯小刚。当时李安身上刚披满奥斯卡光环,不大的场地挤满了媒体人。冯导一如既往一语点破天机,说大家都是来捧李安的,言下之意其他几位都是陪衬。其实李安脸上没有一丝春风得意,上台前在贵宾厅居然问我应该说些什么,我说没有限制,你爱说什么就说什么。说实在,我那话有点虚伪,因为我刚被告知,尽量淡化《断背山》。我想,轮不到我跟李安说不该提什么,我算老几?我只能做到自己不提《断背山》。不过,从李安的讲话中,我猜出他应该也知道那是新禁区,故并未涉足。我惊讶的是,在那慢条斯理的节奏里,他的思路是多么清晰,语言表达是多么精准,记录下来,基本不用修改便是一篇妙文。若把李安的说话节奏加快一倍,全然是一个余秋雨或于丹。别笑,在当下语境里,那是诋毁李安大师。我指的是口才,不是内涵。说到李安的内涵,任何媒体采访都仅能呈现冰山一角,必须阅读他的传记《十年一觉电影梦》,尽管是他人执笔,李安的文化底蕴和思想深度跃然纸上,令人高山仰止。
  当然,李安不是神,也有失手的时候,而且败得极惨。《绿巨人》我看到一半,实在看不下去,提前离场。《制造伍德斯托克》我甚至没看,听到老美一边倒的负面评价,我甚至替他伤感,觉得他不该接跟他气质截然不同的项目。话说回来,《卧虎藏龙》和《少年派》也不像是李安擅长的故事。没有冒险,哪来成功?李安是我视野中横跨中西文化的第一人,不限于电影界,而是整个文化界。林语堂之后,有谁能同时浸淫中西两种文化并熟练转换及表达?上亿的文化输出经费,恐怕不及李安一人之力产生的效果,而且生动得多。他一个画面所包涵的儒释道精神,是于丹老师用多少鸡汤都无法勾兑的。
  或许是因为李安当了多年宅男,阴差阳错做了深厚积淀,一旦获得拍片机会,便以一个成熟艺术家的面目出现。相比之下,冯小刚是在实践中成长起来的。你能感受到,他每部作品都要比前作更为成熟。从他的题材选择,你能清晰看出他的心理轨迹。从人文角度,2000年之前的影片基本上只是逗笑而已。(我无幸欣赏他早年被禁的作品,故此判断可能有误。)从《一声叹息》起,我的感觉越来越明显,那个嬉笑怒骂的京痞子外表下,有一个挣扎着破土而出的真正艺术家,一个带有文青和公知特征的艺术家,只因为他的喜剧太卖座,被深深掩埋了。一般人说冯小刚的电影“接地气”,这词儿若翻译成文学术语,其实是很高的评价。不幸的是,欧洲影展只看到他叙事流畅的一面,翻译过去,即是类型化、商业化,而欣赏不了这“地气”。
  《少年派》和《一九四二》排片的冲突,给华谊和冯小刚带来了一些压力。我较早看到《一九四二》,又是第一天看《少年派》的公映。从影院出来,我眼睛一亮:天哪,李安和冯小刚拍了同一个故事!仿佛是某个高高在上的神袛,给他俩布置了一个命题,提供的关键词是“极度饥饿”、“人吃人”、“善与恶”、“宗教的意义”、“外来记录者”。李安交了一个强调善的版本,但又不愿罔顾恶的存在,于是在结尾处举重若轻地带出,让有心者为之一振。冯小刚则相反,他把人性恶做足了,几乎让你绝望,但在最后悄悄带出一丝希望。张国立饰演的主角和他从路边捡来的孤女,向远方走去,画外音的述说,是她的后代,我们知道,她活下来了。这个光明的尾巴,终于让观众得以喘息。
  李安和冯小刚不仅选择了刚好相反的隐与显,而且选择了突破自己惯常风格的新路。如果说李安是日神精神的代表,这回他让内心的老虎呼啸而出,在狂放中展示了自己的id;而冯小刚则收起他的酒神一面,非常克制地流露出他内心深处的沉思与悲观。他俩都在突破自己,接近本真,而这个本真,竟然有那么多的交集。

推荐访问:大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