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北京突发事件 浅谈突发事件报道中记者的责任意识

  【摘 要】新闻采访中,记者的专业素质和责任意识是影响新闻采访的重要因素,尤其是在突发事件中,记者的责任意识往往决定突发事件报道的真实性、时效性以及全面性。笔者从突发事件的性质、记者的综合素质出发,论述在突发事件报道中记者责任意识的重要性。
  【关键词】突发事件 综合素质 责任意识
  一、突发事件的含义及特征
  1、突发事件的含义
  突发事件可被广义地理解为突然发生的事情:第一层含义是事件发生、发展的速度很快,出乎意料;第二层含义是事件难以应对,必须采取非常规方法来处理。按照社会危害程度、影响范围等因素,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分为特别重大、重大、较大和一般四级。突发事件预警级别,一般依据突发事件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波及范围、影响力大小、人员及财产损失等情况,由高到低划分为特别重大(Ⅰ级)、重大(Ⅱ级)、较大(Ⅲ级)、一般(Ⅳ级)四个级别,并依次采用红色、橙色、黄色、蓝色来加以表示。
  2、突发事件的特点
  (1)突发性。突发事件产生的原因多种多样,有自然因素,如地震、泥石流等自然灾害;也有人为因素,如车祸、火灾等人为因素引起的事故;还有各种因素混杂在一起。原因的复杂性也就决定了突发事件的难以预见性,而这些原因自身的不可控也使得突发事件带有迅速爆发的特点。
  (2)破坏性。这种破坏性不仅包括自然类突发事件带来的物质破坏,更严重的是突发事件给公众带来的精神刺激和压力。突发事件一旦爆发,国家和社会的公共财产和人们的私有财产,甚至人们的生命都会受到严重的损害。
  (3)聚众性。突发事件的不可预测性给公众带来无法防备的冲击,无论是利益相关者还是普通民众,都会导致心理压力和心态变化。而突发事件带来的心理压力和心态变化会导致不安全感的产生,因此突发事件有聚众性的特点。譬如民众极为敏感的拆迁征地事件,往往是一人或数人受影响,而最后集合更多群众形成聚众事件。
  (4)失衡性。突发事件会给民众带来不安全感,这主要是由于突发事件具有突发性和不可预测性,并会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和社会的稳定带来破坏,造成人们的恐慌,只要这种混乱的状况得不到解决,人们的恐慌情绪就不会得到平息,社会也就无法回归正常秩序,因此面对突发事件,争分夺秒的实施对策是十分重要的,公众越及时了解事实的真相,社会越能够及时恢复稳定,突发事件造成的不良影响才能降到最低。
  (5)地域性和延伸性。一般的重大突发事件只局限于某一地区的范围之内,有时也涉及两个或多个国家,或只发生在一个国家内而引起其他国家的参与。例如,以巴勒斯坦和以色列为核心的中东地区冲突已持续多年,而且涉及的方面已不仅局限于中东地区,这是在中东地区延续多年的重大事件,它具有明显的地域性特征。
  二、记者的责任意识
  所谓责任意识,即新闻记者在采访报道中的社会责任感体现,是指从事新闻职业活动的人员对其职业行为所产生的社会作用和社会意义所应承担的责任。社会责任感是构成新闻传播活动的基础,它是新闻工作者基于一定的政治立场、思想意识、价值观念和业务水平,在内心信念和道德责任感的驱使下,自觉履行的对事实、受众和社会应尽的职责、使命和任务。在很多情况下,报道本身的技巧并不是很重要,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神圣的职业道德感,在采访和写作时,才能摆脱狭隘眼界的束缚,跳出就事论事的藩篱,站在综观社会全局和历史发展的高度上,把握和反映时代精神。如何增强突发事件报道中新闻记者的责任意识呢?笔者认为有以下几点:
  1、客观报道
  突发事件中媒体的舆论引导应坚持“3T”原则,即Tell your own tale(主动提供情况);Tell it fast(尽快提供情况);Tell it all(提供全部情况),及时说明事实真相,既满足了公众的知情权,又赢得了舆论的主导权。在发生突发事件时,新闻媒体特别是主流媒体应当在第一时间抢占话语权,把握舆论导向,制止各种流言、谣言的滋生、传播。
  2、站稳立场
  在突发事件面前,新闻记者如何看待新闻价值,对事件的新闻价值是以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保障民众的知情权等全局利益为选择标准,还是一味追求“轰动效应”,考验着新闻记者的职业操守和社会责任。在通常情况下,事实已经摆在那里,关键就在于新闻媒体采用何种方式、以何种角度选择和传播事实真相。所以,新闻记者应该站稳立场,遵守宣传纪律,在报道中牢记自己就是代替公众前往事发现场,接触新闻事件当事人,并将真相及其代表的意义呈现于公众面前。
  3、良知原则
  在突发事件报道中,记者应当遵循良知原则,要充分体现人文关怀,营造良好的社会人文氛围。突发事件可能造成对生命、财产的巨大损失,以及其它一些灾难性的后果。如果我们在报道中细致地展现受难者的惨状,过多地描绘灾难现场,描绘过程细节,挖掘事件背景,特别是在报道的中后期,如果没有注意理性,把握适度,将对受害者产生二次伤害。
  三、突发事件报道中记者如何提高责任意识
  这些年来,舆论监督在社会生活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新闻媒体在舆论监督方面也表现得空前活跃,但与此相伴的是由此造成损害他人名誉、引发矛盾纠纷、造成社会动荡等等问题大量涌现。在这些突发事件中,记者的责任意识存在问题,具体体现为报道过程中的事实缺失和立场缺失。
  首先,要弘扬主旋律,为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服务。这是一个政策和原则问题,无论是专业记者还是通讯员,都不能偏离这个大方向。重大突发事件的报道,既是新闻行为,更是社会行为,必须考虑社会大局,利于社会稳定,弘扬社会价值。
  其次,突出人文关怀。灾难事件新闻摄影之所以存在,并不仅仅因为要记录和表现灾难,更是因为需要通过对灾难的展现,折射出深刻的人文关怀和强烈的现实批判,而这也正是灾难新闻摄影的灵魂和根本魅力所在。在突发事件的报道中,摄影记者应该不仅关注新闻事件本身,而更要关注新闻事件中的人,要心存道义,尊重他人生命,尊重他人感情,尊重被采访者的权利,并在拍摄时找到一个合理的、恰当的视角。突发事件中责任意识决定记者具备的素质,要做到:
  一要有敏锐的新闻意识。突发新闻摄影有赖于拍摄者的政治敏感和机智的应变能力等方面的素质。譬如,拍摄者在突发的新闻事件中能否把握和抓住新闻的典型瞬间,拍出可以真实反映事物本质的新闻图片。如果在瞬间的把握上不到位或不典型,出现了偏差,就难以准确生动地表现和反映新闻事实。
  二要有敬业精神。突发社会新闻发生地时间和地点难以预料,而一旦得到信息,就应雷厉风行,马上奔赴现场,及时摄下发生的事情。在和平时期,如抗洪救灾、井下抢险、跟踪侦破、科学探险等仍需要献身精神。
  三要有精湛的技术。做好新闻摄影报道不能仅仅满足于摄影技术,还要集文字记者、录音、录像记者的技术于一身,成为多面手,能写、能摄。因为随着网络、多媒体技术和数码相机等新媒介的普及,使得在突发事件现场的任何人都有可能抢拍、抓拍现场新闻照片并立即通过网络发布。
  结语
  在突发事件上正确的舆论引导是媒体责无旁贷的社会责任,在报道过程中依据事实、把握立场也是新闻记者恪守的职业道德和责任担当。因此,在报道突发事件时一定要在政治上、大局上考虑,站在党和政府的立场,站在维护人民群众共同利益的角度,把握正确舆论导向,从有利于事件解决的方向出发,发挥媒体的导向作用,做到全面平衡、客观严谨、化解矛盾、凝聚人心。□
  参考文献
  ①张琪,《从“新闻价值减少”看记者的社会责任》,《青年记者》,2010(4)
  ②熊玮,《政府与媒体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研究综述》,《东南传播》,2009(1)
  ③陈红梅,《新闻媒体在突发事件中的舆论引导艺术》,《今传媒》,2009(7)
  ④乔新生,《记者的立场与新闻市场》,《青年记者》,2008(11)
  (作者:安徽大学外国语学院研究生,宣城市广播电视台)
  责编:姚少宝

推荐访问:突发事件 浅谈 责任意识 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