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王点化吃千载,鲜香滑嫩冠三秦:千载一逢

  “提起葫芦头,嘴角涎水流”。以前,常听西安的朋友如此夸赞,所以刚从西安的咸阳机场走出来,我便央求接站的西安朋友领我去找“葫芦头”。“葫芦头”是什么东西?说起来也挺有意思的:它既与葫芦无关,又非长相酷似“葫芦头”,而是西安地区有名的一种传统美食。
  关中产麦,因此面食盛行,“葫芦头”便是其中翘楚。走在西安大街上,时见路两侧挂出的“陕西第一碗”“葫芦天地”的招牌。西安的朋友告诉我:那些店铺都是“葫芦头”的专营店。于是我们兴冲冲地寻一家走进去,准备大快朵颐!
  点罢了菜,店老板手脚麻利,后厨叮当一通忙碌,十几分钟后,“葫芦头”便端了上来。
  好家伙,那碗,大如麦斗,直追小盆;碗内盛着一团锦绣:雪白的粉丝,如弱柳拂风;碧绿的香菜,如绿叶衬花;馍块斑斑驳驳,隐若仙山;嫩滑的肥肠罗列其上,犹如诸葛当年的八卦阵图。未等下箸,那股浓香便飘入了鼻孔!
  按照当地朋友的指导,我先用筷子把这海碗“葫芦头”上下搅动一番,然后挑面夹肠。这一搅动我才发现,碗内不光是第一眼看到的那些食材,汤里面还有胡椒、桂皮呢!入口的“葫芦头”汤浓味醇,馍筋肉嫩,肠肥不腻,真是一碗不错的关中美味!尤其汤中的馍块,洁白晶亮,犹如玉片一般,入口后软绵滑韧,极其舒坦!肥肠本是肥腻之物,可经过厨师巧手烹制后,鲜嫩有加,肥而不腻!
  在我大快朵颐的间隙,西安朋友讲起了“葫芦头”的来历。“葫芦头”,名怪,原料也怪,一碗肥肠泡馍,因何取名“葫芦头”?原来,碗中的肥肠精选自猪肚和猪肠相连的那段肥肠头,长约一尺的肥肠头煮熟后收缩状似葫芦,于是,西安人便把这道美食称为“葫芦头”。
  提起“葫芦头”,不能不提到唐代的药王孙思邈——据传“葫芦头”就是他发明的。话说某日孙思邈在长安街头一家猪杂肝店用餐时,觉得碗中的猪杂肝腥味大,油腻多,便从随身的药葫芦中倒出西大香、上元桂、汉阴椒等健胃去腥之物,结果这碗猪杂肝“焕然一新”,味道特殊地鲜美!药王吃得非常满意,便把这种吃法传给店家,并把药葫芦一并赠给店家。从此这家店中的“猪杂肝”一改旧味,香气四溢,顾客盈门。店家不忘药王指教之恩,特将药葫芦悬挂门首,并改杂肝为“葫芦头”。从此,“葫芦头”就作为一种风味佳肴,千余年来盛传不衰,饮誉国内外。1935年,驻扎在西安地区的东北军,因水土不服多有闹病。少帅张学良便命人将南院门出售的“葫芦头”买来给将士们吃,将士们吃得津津有味,于是,东北军特地将“葫芦头”制定为军中的“病号饭”。这也算是“葫芦头”的轶事一桩。
  精品必有精品的道理。“葫芦头”之所以名扬九州,全在于其精湛的工艺。“葫芦头”的烹制工艺主要有处理肠肚、熬汤、泡馍三道工序。肠肚要经过捋、刮、翻、摘、回翻、漂,再捋、煮、晾等十几道工序,才能达到去污、去腥、去腻的要求。熬汤是将猪骨洗净、砸断,配肥母鸡下汤锅烧开,撇去浮沫,放入调料包,直熬成乳白色。泡馍是由进食者将馍掰成箸头大小快放入碗内,然后由厨师将切成坡刀形的肠肚泡三四次,使热汤渗透馍块,然后再加少量熟油、调料水、味精、香菜、蒜苗、油泼辣子,最后浇适量沸汤即成。吃时,人们多佐以糖蒜、泡菜,这样更是清爽利口,胃口大开。
  “药王点化吃千载,鲜香滑嫩冠三秦”。凝聚着药王智慧和情意的“葫芦头”,如今已成为西安一张响当当的名片!

推荐访问:药王 点化 千载 三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