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总结诗意 诗意语文,情趣教学

  语文世界丰富多采、意蕴深厚,面对90后的新生崇尚新奇、自主意识强的特点,如何把学生领进这浩瀚语文知识的殿堂,让他们尽情撷取精华,吮吸营养,是我们每个一线语文教师应特别关注和思考的问题。笔者认为,语文的奇特在于诗意、在于情趣,语文教学也应追求诗意语文、情趣语文。诗意是一种浪漫的情怀、精神的追寻、感性激情的投入,情趣是一种人生的态度、生活的艺术、感知生命之乐的文化。语文教学就要牢牢把握诗意和情趣,采用生动风趣的教学手段,充分激发学生学习情趣,让课堂勃发生气充满乐趣,让学生沉浸其中,悟出山水之妙,悟得生活真知。
  一、用诗意、情趣的导语打开学生的心扉,诱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优秀的文学作品,往往开头就是扣人心弦的;一节成功的语文课也应是学生自然投入、参与其中的语文课。很多优秀的教师都充分利用诗意化的导语来引发学生的兴趣。诗意化的导语,可以引人入胜扣人心弦,紧紧抓住学生的心,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把课间分散的思维集中起来,产生强烈的求知欲;顺势而生的情趣导语,应自然得当、大巧若拙,会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渐入佳境登堂入室,与教师的节奏同拍心灵共鸣,产生思想的火花。导语的形式多种多样,可以是介绍背景、讲故事,可以是展示挂图、形象表演,还可以是复习旧知、提出问题……但无论采用哪种形式,都应既要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紧密相连,又能激发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欲望,这就需要教师紧扣文本和学生,展开自己的创造思维去设计。
  二、用情趣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
  古语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语文教学不仅让学生学的知识赏的美文,而且让他们结合现实生活学会思考置疑、释难。富有情趣的生活事例,诗意化的情景设疑,能更深入的理解所学内容,且能让学生在趣味、向往中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真正的面对世界、理解生活,即所说的学以致用。如学习《都江堰》一文后,我组织学生去调查平阴县五十年代建设的全国著名的二级站饮黄灌溉工程和刚刚建成的南水北调支线——济平干渠,并把它们与都江堰相比较,品评其各自的社会意义。这些事关国计民生又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事,深深的吸引了学生。他们或查档案访知情者,或实地考察上网搜寻,一个个都交出了满意的答卷。设疑激趣,关键是要选准问题,适当设疑,
  最好是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使学生增长知识,丰富阅历,启迪思维,学的更深入更有味。
  三、用诗意美的感悟升华学生的情操,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教材中的许多篇目,都是古今中外优中选优的精品美文,蕴涵着丰富的美。如语言的简练美、含蓄美,描写人物的形象美、人性美,行文的音乐美、结构美,文学大家的风格美、精神美等。教师应引导学生去多读多思,分析品味感受欣赏,真切的把握课文中所蕴涵的美。如诗词歌赋,宜朗读感悟,感受其真情美,把握其形式美;小说、议论文宜多分析,欣赏其形象美,品味其精神美;情景描写应多让学生想象,品评其技法美,再现其情景美。审美激趣的方法很多,分析是最主要的一种。如郁达夫的《故都的秋》可以从结构、语言、文眼和情感等方面分析,真切的理解作者浓浓的秋思和深沉的悲凉。
  四、挖掘诗意情趣的生活,畅通社会与学校的联系,优化学生的学习环境,让学生感受真实的世界
  “问渠哪得清如许,惟有源头活水来”,语文学习更离不开生动鲜活的生活,离不开万象百态的社会和胸怀博大的大自然。小贩的吆喝也许是一首诗,街头的闲论也许是一篇犀利的杂文,门牌的名称也许有深刻的文化内涵。然而,人们习惯上把学校看作是学习的场所,教室是学习的阵地,教材是学习的内容。这并没错,但让高高的校墙隔断了学生与社会生活的联系,作茧自缚架空了学生对世界的真实感受,无休无止的做题疲惫了学生那活泼好动的个性。这种培养模式让人心里有说不出的滋味。语文教学应运用语文自身丰富的内涵和诗意情趣的特性打破这种模式,让学生走进生活、深入社会、回归自然,到自然中体验山水之美,到田间地头去体验田园耕作之美和劳动的艰辛,进车间去感受技术的魅力和工人的执着,走进生活的角角落落,感受人世间的万态百象。还可以利用书籍报刊、广播电视和网络等手段让学生学习体会。在此基础上,可以运用诗歌朗诵会、读书报告会、故事会、辩论会和开展研究性学习等活动。如此开拓学习内容,变化学习形式,优化学习环境,可以让学生拓宽视野、怡情励志,极大的增强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积极性。做诗意语文教师,投入教师的真情,发掘文本的感情,引发学生的心灵共鸣。古语云:“亲其师,信其道”。要想让学生青睐你所教的这门课程,语文教师自己应是有生活激情、生活情趣的人,更应以满腔的热情、诚挚的爱心和学生交往,沟通师生感情,融洽师生关系,创造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教师应具有高度的责任感事业心,努力加强教学能力,锤炼有激励唤醒和鼓舞学生的教学艺术。教师那生动有趣自然妥贴的教法,精彩华美妙趣横生的语言,无私奉献率先垂范的师表,会让学生在爱的关怀下、诚的感召下、情的拨动下,去畅游诗情画意的知识海洋、开启智慧的天窗、感悟心灵的共鸣。用国学经典浸润身心,传承中华传统诗意文化。中华民族五千年创造的文明流淌在每个炎黄子孙的血脉里,更蕴藏在浩瀚的知识典籍里。先秦散文、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诗意盎然,妙语连珠,情趣无穷,语文应充分发挥学科阅读的优势,让学生读国学经典,传诗意文化,受思想熏陶。当前,我校正在开展“诵国学‘三礼’,行自励‘三礼’”教育活动,用礼浸润学生身心,充分发挥文化育人的作用。作为语文教师,参与其中,乐在其中,抓住传统文化、校园文化、学科特点,引导学生汲取知识、融会贯通,培养文明,和谐发展。
  诗意与情趣是语文的特性,也是花季般学生的向往。语文教师应抓住语文学科的本质特征,把握学生的身心特点和认知规律,尊重学生的个性,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让学生爱上语文,乐在其中。
  (作者单位:162850内蒙古呼伦贝尔市莫旗乌尔科中心校)

推荐访问:诗意 情趣 语文 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