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下的中职课程改革】 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摘 要】 在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过程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本文从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四个主要特征要求来论述其在课程总体框架结构搭建、课程设置、课程体系构建、课程组织实施与课程评价等多方面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中等职业教育 课程改革 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随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教育部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行动计划(2010-2012年)》的相继实施,我国中等职业教育进入到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改革创新步伐加快。袁贵仁部长在全国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创新工作会议上指出:“要按照职业教育规律和技能型人才成长规律,以校企合作为主线,改革职业教育办学模式、培养模式、教学模式、评价模式,尤其是人才培养模式,以专业课程和教材建设为主要抓手,不断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
  在中等职业教育改革过程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起着关键性作用。在深化校企合作的背景下,校企合作体制机制更加完善,实训基地条件、环境更加完备,“双师型”、“一体化”教师队伍建设增强,为建立“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奠定了坚实基础。课程作为实施载体,要按照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要求进行课程结构、课程设置、课程体系、课程内容的改革。本文从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几个主要特征出发,叙述对创新条件下课程改革的认识。
  1 以目标性特征为基础,构建课程框架结构
  1.1 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目标性特征”的内涵。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目标性特征”,是在人才培养目标的确定上,既体现提高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和服务终身发展,又注重贴近岗位实际工作过程和对接职业标准,培养目标定位和内容突出了中等职业教育培养技能型人才特色。一是突出职业道德和职业素质的培养目标,构建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同步共进课程体系。如会计专业“素能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强调了职业素质的培养;“德能识共育”人才培养模式把职业道德教育贯彻到整个教学过程中,知识学习与能力训练融为一体。二是加强专业技能的培养,如“能力递进”人才培养模式,按照能力形成规律,建立由基本技能到专业技能、从一般技能到高级技能的递进式培养架构。三是对接岗位工作过程和职业标准,如“学岗融通”、“课证衔接”等人才培养模式,在教学过程和内容上与实际工作过程和职业标准对接,并衔接职业资格证书。
  1.2 按目标性特征,改革课程总体框架结构。按照目标性特征,在课程总体框架结构上,遵循“基本素质宽厚化,专业(方向)选择个性化,职业能力专门化,岗位选择多元化”的原则,兼顾提高学生文化素质与强化技能的关系、职业岗位需要与终身学习需要的关系,建立“文化基础模块+职业素养模块+核心课程模块+专业化方向模块”的课程框架结构。“文化基础模块”完成提高学生文化素质,为专业学习、职业能力形成、继续升学和终身教育学习打下基础;“职业素养模块”是培养学生热爱本职岗位,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高尚的职业道德所应具备的沟通与协作能力、信息处理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等必备的职业素质;“核心课程模块”是要培养学生该专业岗位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素质;“专业化方向模块”是秉承“大专业、小专门”的课程组织原则,将本专业职业能力结构中相通相近的部分构筑能力平台,灵活应用模块课程,适应学生个性化发展需要,为学生提供能够适应岗位变换的能力,是伴随终身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是终身教育的基础。
  2 以空间性特征为基础,按不同性质进行课程设置
  2.1 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空间性特征”的内涵。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空间性特征”,是在人才培养模式的构造样式上,通过学校和企业两个空间的不断转换,形成完善的校企共培模式。如“校企双元”、“厂校一体”等人才培养模式,深化了“校企合作”,在整体结构、课程体系、教学内容、评价方式等方面具有企业特点,改变了职业教育只靠学校“一头热”的现状,充分发挥了行业企业在中等职业教育中的作用。另外,随着中等职业学校创新教学环境的进展,现代化技能教室、实训教室和工厂化教学环境的完善,通过教室、一体化教室和实训室多个空间实施教学,完成教学过程和岗位实际工作过程的对接。
  2.2 按空间性特征,改革课程设置。按照空间性特征,宏观上将课程性质分为学校课程和企业化课程。企业化课程是指在企业或学校生产性实训基地实施教学的课程,包含综合实践课程和部分实训课程,主要培养学生专项技能和职业能力,并在企业化管理的背景下,受到企业文化的熏陶和职业道德的养成。企业化课程的特点是校企共同开发课程,制定课程标准、确定课程内容、组织课程实施、进行考核评价,基本实现课程标准与职业标准、课程内容与岗位需求、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学校考核与企业评价的深度对接。学校课程按照空间性特征又分为理论课程、一体化课程和部分实训课程。理论课程以文化基础模块和职业素养模块的课程为主,着重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和职业素养;一体化课程以专业核心课程为主,着重培养学生的专业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实训室实训课程完成专业核心课程和专业化方向课程的部分内容,着重培养学生的专项技能。学校课程的特点是校企共同开发课程,制定课程标准、确定课程内容,课程的组织实施和考核评价基本由学校完成。
  3 以阶段性特征为基础,建立新型课程体系
  3.1 人才培养模式创新“阶段性特征”的内涵。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阶段性特征”,是在人才培养模式的运行方式上,改变单一强调连续学习为连续学习和分阶段培养相结合,工学结合、工学交替特色明显。如旅游专业“旺入淡出”人才培养模式,根据旅游行业淡旺季的特点,在不同时段选择在校学习或企业实践,打破了传统学制的学期分段结构;数控专业“3+2”、“4+1”人才培养模式,采取一周内在教室和实训室(或生产车间)交替进行理论和实践教学的方式,具有明显的职业教育工学交替特征。
  3.2 按阶段性特征,改革课程体系。按照阶段性特征,在课程按阶段序化形成体系的过程中,既能体现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特色,又能使课程编排科学合理,做到课程内容模块化、课程组织阶段化、课程衔接科学化。课程内容模块化是课程内容的内化和课程体系创新的共同要求,通过按课程目标要求划分内容模块,如文化课分为基础模块、职业模块、拓展模块;或按基本技能要求形成的技能模块;或按教学模式改革要求形成的任务引领型课程,有利于分阶段教学的实施。课程组织阶段化,是根据某一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根据其区别于学期分段结构的时段划分,以易于工学交替的教学实施、教学组织、教学评价为原则,进行整体的课程组织,制定教学计划。课程衔接科学化,由于在构建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下的课程体系时,课程结构和课程设置发生较大变化,最终制定课程计划时要注意课程目标与内容在德育、知识、技能等方面的由低到高、由浅入深、由单一到综合的科学有效衔接。   4 以综合性特征为基础,组织课程实施与评价
  4.1 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综合性特征”的内涵。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综合性特征”,是指将综合性、多样化贯穿在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形成德育、素质、能力、知识等多种目标融合,构造样式的时间、空间多维度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在课程模式、教学设计、教育方法等要素充分体现,达到过程多样化、方式多样化和评价多样化。综合性特征在课程实施阶段表现得最为明显。
  4.2 按照综合性特征,改革教学模式。教学模式是在一定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作为结构框架,在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创新过程中,现代职业教育理论和教学思想应用广泛,教学目标、操作程序、实现条件、教学评价等各要素发生重大变化,因此教学模式改革要突出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特色,把握教学活动整体及各要素之间内部的关系和功能;作为活动程序则按从行动导向和工作过程导向出发,突出教学模式的有序性和可操作性。一是实现职业教育理论和教学思想向教学实践的转化。二是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在教学模式的结构中教学目标处于核心地位,并对构成教学模式的其他因素起着制约作用,它决定着教学模式的操作程序和师生在教学活动中的组合关系,由于工学结合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构造样式的时间、空间多维度融合,改革教学模式,使其易于实现德育、素质、能力、知识等多种融合性教学目标。三是形成行动导向的操作程序。校企合作的深化,使更多的教学在实践工作环境系进行,按照职业活动体系来组织教学,强调知识的实践性、需求性、应用性,强调知识和技能的建构、整合和应用的过程,有利于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四是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通过实施模拟教学、项目教学、案例教学等,并结合教学手段、教学环境的提升,使教学模式发挥效力。
  4.3 按照综合性特征,改革课程评价。传统的中等职业课程评价的内容过于狭窄,主要集中对言语——语言智能和逻辑——数理智能发展情况的考查,以偏概全,不能反映出学生各方面发展的真实情况。按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综合性特征,课程评价应立足于智能结构的各个方面去全面评价学生,综合考查学生德育、素质、能力、知识等各方面的发展情况。这就要求不仅评价形式要从单一的考评模式中跳出来,而且评价主体也应趋向于“校、企、生”的多元综合评价。(本文为: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单位资助教育部规划课题“职业院校课程改革的理论与实践”;课题编号:FFB090557)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行动计划(2010-2012).http://
  www.gov.cn/gongbao/content/2011/content_1836364.htm
  2 许丹雅.关于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思考[J].成都纺织高等专
  科学校学报,2009(4)
  3 张皓明.职业技术教育中行动导向教学模式的研究[D].华东师范
  大学,2006

推荐访问:课程改革 中职 创新 人才培养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