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题 [海外探险难题]

  中国电建优先发展海外市场,但却绕不开国内外市场标准不同、融资不畅以及设备质量偏低等棘手难题。  文︱本刊记者 王赵宾  夕阳西下,天边出现了一道霞光。东非高原上几台风力发电机在其映衬下,缓缓转动。如此景致,让人对非洲这片被贫瘠和饥饿所掩盖的土地,有了另一份遐想。
  画面中所出现的风机项目,是由中国电建所属中国水电工程顾问集团设计建设的埃塞俄比亚阿达玛风电场。“这是第一个完全采用中国标准进行设计、施工和验收的风电站项目。”中国水电工程顾问集团国际工程有限公司党委书记张念木介绍说。
  标准的烦恼
  对于中国水电工程顾问集团而言,进行埃塞俄比亚项目,最大的意义就在于输出了中国标准。
  然而,在海外中国的项目并非都像中国水电工程顾问那样幸运。几乎所有的企业负责人都在为如何带着中国标准走出去而烦恼。因为在海外,企业所面临的现实情况是项目一般都采用西方标准,由西方监管企业进行监管。
  此前,中国电建所属山东电建三公司在沙特中标的拉比格燃油电站,业主明确要求必须采用国际标准。“那时,我们并不熟悉这个标准,所以只能把国内和国际标准进行一一对比。找出其中的不同点,还特别邀请了第三方向业主进行说明,中国标准中不同的地方等同于或优于国际标准,这样业主最终才同意,让我们作为施工方。” 山东三建总经理助理兼海外市场部经理李杰告诉记者。
  按照国际标准施工,不仅对EPC的施工企业提出要求,也对设备商提出了要求。因为国外对于设备、土建、消防等等都有一系列的标准。由于没有做到这一点,有企业也为此付出了代价。
  此前,曾有一家大型国内电力施工企业在承担印度项目施工时,由于设备原因造成项目的电除尘污染物排放满足不了印度政府的环保要求,从2005年到现在,项目已经发电运行了7年,但公司还有数百万美元的工程质保金没有追回。
  山东电建一公司副总工程师赵西文向记者分析道:“在国际工程项目施工中,不同的国家对工程建设的标准有着不同的要求,特别是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世界各国对电厂污染物的排放达标要求更加严格,而国内有些设备却达不到要求,也会带来很大的损失。”
  在李杰看来,我国电力设备制造以及电站安装的技术规范和标准没有强制性和一般性条款之分,很多内容与现实操作脱节。更为严重的是,迄今为止,这些标准规范仍然缺少由国家颁布的英文版本。这对于企业“走出去”和带动中国机电设备出口非常不利。
  中国水电顾问集团公司副总经理黄河也曾遇到类似的问题。“我们在国外推行中国标准时,常被要求出示英文版本的中国标准,但国内的翻译工作大大滞后,水电行业标准至今只翻译了30本。”
  对于标准企业负责人普遍认为,要输出产品,就要先考虑输出技术;要输出技术,就要先输出标准规范。不输出标准,就永远不能真正输出中国企业。
  因此,企业建议政府对现有的技术标准进行修订完善,统一发布英文版本,使中国标准逐步推向国际市场,为企业更好地“走出去”创造条件。
  折戟融资
  “除了标准问题,融资是另一件让人纠结的事情。”李杰皱起了眉头。由于负责海外项目,李杰一年80%的时间都在国外。在接受《能源》杂志采访的前一天,他刚从海外回国。
  对于国外项目的融资,李杰有着切身的体会。2010年前后,山东三建曾与韩国斗山正面交锋,正因融资不畅而败北。那是在越南的一个项目,业主方邀请了山东三建和韩国斗山两家企业进行议标。
  “我们的EPC价格比韩国斗山低了近2亿美元,有很大的竞争优势。” 李杰回忆说。
  此时,该项目的投资方美国AES发电公司,要选择融资。而中国投资有限公司作为重要的融资方之一,有机会向投资方建议采用中国的EPC承包商,为山东三建争取一定的参与权。
  不过,美国AES还找了另一个融资方韩国浦项制铁。而浦向参与该项目的前提是,必须选择韩国的EPC,并从韩国融资。最终,由于浦项制铁的坚持 AES公司选择了韩国斗山。
  在融资方面,浦项制铁则通过韩国银行进行了融资,其成本仅为3%。而当时,包括中国银行、国开行和中信保,其融资成本都在4.5%左右。而且中国提供的贷款期限较短,但对投资方来说,贷款越长越好,这样每年还款就少。日本和韩国可以提供22年的贷款期限,而中国仅有15年,所以中国的融资缺乏竞争力。
  缺少融资方的推荐以及融资的高昂成本,让山东三建与越南项目失之交臂。“如果业主选择了你,而你却无法向对方提供好的融资,也会失去项目。”李杰如此总结这次教训。
  一般而言,海外建电站投资方做的都是项目融资,而项目最终是要投资给政府,谁的电价低谁能中标这个项目,而要降低电价,一次性投资就得低。所以这就要求EPC的价格低,运行维护的成本低,融资成本也要低。当时,山东三建做EPC的成本低于韩国日本,运行成本是业主自己控制的,所以融资成本就占了很大的比例。
  此时,如果投资方选择中国的EPC承包商,然后从中国购买设备,国内最好能提供出口信贷和融资支持。但中国的贷款利率和期限,让业主不得不打退堂鼓。
  另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是:审批时间过长。
  曾经山东三建在尼日利亚有一个项目,从签订合同到融资关闭花了两年的时间。尽管国家出台了“421专项”政策,要求融资审批最长不超过6个月。但实际操作起来,拖上1年的项目也不在少数。
  在日本和韩国,其进出口银行董事会就能拍板贷款。一般3个月就能批完项目。所以,如果让业主等两年,融资还没有审批完毕,项目没有开工,他们当然会选择其他国家的企业。
  而与山东三建是兄弟单位的山东二建公司,作为承包商曾经则因融资担保等问题,在蒙古国南戈壁燃煤电站的项目上演了“三进两出”的怪事。“真是挺折腾人的,所幸今年我们还是拿到了这个项目。”对于该项目,全程参与的山东二建副总经刘云雷深有体会。
  在走访了中国电建的5家企业后,记者发现迫于现实的无奈,企业负责人们普遍表示,他们在融资上也在积极争取国际银行的支持。或者通过香港以及项目当地的银行进行融资。业内有专家分析称,中国的融资成本和效率,已经严重制约了电力建设企业走出去。   设备障碍
  当国内的发电设备,飘洋过海2个多月,运抵南美的时候,EPC承包商会惊奇地发现不仅包装简单,而且部分设备会出现锈斑。
  “跟欧美的设备放在一起,我们的简直不能看。”国内EPC承包商向记者大倒苦水,抱怨国内机电设备不注重外观和质量。
  由于近二十年来国内电力行业的快速发展,电站设备供不应求,出现了设备厂商店大欺客、粗制滥造等现象。与欧美日韩企业相比,设备经济技术指标存在较大差距,在外包装、工艺外观、油漆防腐等方面还存在诸多不足。
  当前,国内电站建设进入平缓期,电站设备产能过剩,急需设备输出。但是中国电站设备的这些问题,影响了机组性能,也严重影响了中国EPC承包商的市场竞争力,导致竞标失败。甚至中标的电站项目,国内所出口的设备也曾遭到了项目业主的拒收。
  随着国内企业在海外做EPC项目不断扩大,作为中国企业,走出去时当然愿意跟中国设备企业合作,带动设备出口,而且国家也鼓励这样的事情。
  但中国设备质量让人担忧。李杰向记者介绍说,虽然中国的设备便宜,如买一台设备中国需要100元,美国需要150元,但美国的设备效率比较高,同样它发一度电,消耗的能量要比中国的少,随着能源价格一路走高,投资方对于电厂的效率、料耗要求非常严格。
  由于中国设备绝大多数都是多年前引进西屋、西门子或者GE的技术,但是协议已经过期,最新的技术没有得到转让,中国设备厂商只能沿用过时多年的技术,导致中国的设备落后于市场的需求。作为EPC承包商曾呼吁设备企业加大研发投入,但现实依旧没有太大改变。
  目前,在做燃煤项目时由于技术相对成熟,EPC承包商还是希望从中国采购设备,但是燃机项目,中国所生产的燃机,其技术都掌握在西门子、阿尔斯通、三菱重工等手里不能出口。所以,EPC承包商必须从这几家企业采购燃机。
  另外,由于国内外电网频率不同,导致从国外采购设备。目前,中国的电网频率是50赫兹,但是在南美和沙特它的电网频率是60赫兹,从而造成对电气的开关站有一定要求,中国的一些厂家满足不了这些要求,迫使EPC承包商寻找国外设备商合作。
  而在李杰看来,国内EPC承包商对于设备需求的最大障碍,还是国内设备商在核心技术的研发中投入太少,缺乏创新。如今,由于国际市场整体经济不景气,导致电站项目建设步伐放慢,“僧多粥少”局面日益突出,贸易保护主义逐渐抬头,包括中国电建下属企业在内的中国企业在海外电力市场的发展形势日益严峻。

推荐访问:探险 难题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