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情境,探究问题_创设情境教学的方法

  摘 要: 我省实施新课改后,在高中《思想政治》的教学中,教师要基于生活,更应该注重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使教学内容与方式符合主体的需要。教师要发挥“导游”的作用,先要收集素材,了解创设情景,然后引导学生进入情景,在情景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 主角 主线 情景
  2005年秋季我省实施新课改后,在高中《思想政治》的教学中,教师要基于生活,更应该注重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使教学内容与方式符合主体的需要。在学习过程中,知识的本质是由个人构建的,人际关系最基本的形式应该是合作而不是权威型的命令或控制。教师的作用是引导,应创设情景,让学生在熟悉的情景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而这种引导要让学生清晰地意识到自己的学习目标并形成与获得所希望的成果相应的预期,学习才是成功的。教育心理学家林格伦说过:“人有一种使自己成为有能力的持续的内驱力;能力和效力主要是学习的结果;能力发展有赖于学习,而这种学习是被环境中所察觉到的变化激起的。”所谓学习环境就是学习被刺激和支持的基点。教师要能以专家姿态将教材理论变成“问题程序”和标准答案,以讲授、问答、默写等方式灌输给学生,否则程式化的教学模式必将泯灭学生的自由意志。作为教师要培养和发挥学生丰富的想象力,让学生在想象中创设所需要的情景,产生幻觉,进入意境,从而形成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就需要教师发挥“导游”的作用。教师先要收集素材,了解创设情景,然后引导学生进入情景,在情景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让学生成为舞台的主角
  有效的学习首先需要教育者为求知者提供足够的经历、体验、发现、探究的时间和空间。但是,在当前的新课程教学中,穿旧鞋走新路的现象比较普遍。教师“一言堂”,学生“被教学”;当个别教师进行创新时,得到的不是赞赏,而是求全责备。在一次公开课中,某青年教师为了让学生充分体悟观点,开展了讨论、展示、学生评价、教师点评等系列活动,导致了拖堂且教学环节不完整。在评课中,有人大批该堂课的缺陷,大谈教学应怎样设计、活动应如何组织……但该青年教师尝试着让学生“动起来”,舍得花时间让学生展示自己的思维和观点,让学生在现有知识经验基础上自主探究生成和提炼新的观点,使学生不仅有认知的收获,更有生命的感悟。作为青年教师能进行这样的尝试,应给予充分肯定。如果过分局限于课堂的完整性而蜻蜓点水般地教学,则与新课改精神相违背。
  新课程倡导评价主体多元化,以最大限度地发挥评价对教学的反馈、诊断、激励、导向的功能。教师应引导、激励学生主动参与评价活动,主动收集和提供自我发展的评价信息,对照发展目标,发现和认识自己的进步和不足,在此基础上进行自我评价、选择、调节,逐步形成自我学习、发展的能力,使学生以健康、积极的态度接受自我,肯定自我,进而自我调整、控制和完善。在情景活动之后,教师可要求学生谈体验、感想,谈本次探究的经验和下次探究应注意的问题,进行过程性评价;在回答问题之后可要求学生谈解题思路,由其他学生或老师点评,再由该同学加以反思,进行自我评价。例如《生活与哲学》第九课《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第73页的探究活动:如何对待同学、老师、家长和自己?可以尝试分小组讨论,在讨论中要求学生谈经历、体会,在相互评价的基础上向全班同学公布小组达成的共识。这既可以让学生较好地掌握哲学方法论,又可以在相互交流中获取人生的智慧和启迪。
  二、让问题成为师生互动的主线
  主动积极的问题意识、善于提问的能力和勇于挑战权威的精神仍然要靠后天培养。由于学生学习生活经验都不足,不容易提出切中知识关键的问题。因此,教师必须充分发挥主导作用,让学生把学习知识的过程变成主动发现问题的过程,并在发现过程中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其实,“学与问”的关系与“学与思”的关系相通。教师应该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发现问题。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永无止境的探究过程,探究是包括学生学习在内的一切活动的本质属性。问题探究赋予学习者以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学习者通过独立、深入的思考,提出自己的观点。要让学生在尝试中发现问题。学习不是由教师向学生传递知识,而是学生自己建构知识。该过程是学习者通过新旧知识、经验之间的相互作用而实现的。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尝试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是非常重要的。要让学生在合作中发现问题。中学生由于受年龄、思维水平、社会阅历的限制,在认识能力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他们对自己行为的自我评价能力较差,但对别人的行为却比较容易发现毛病。根据这一特点,教学中应加强学生合作学习。凡是学生能解决的问题,尽量让学生通过讨论、思想碰撞、组际交流来解决。
  古人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实践证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就是培养学生进取的人生态度,就是教给学生创造美好未来的本领。学生如果能够积极地、科学地、创新地提出问题,那就表明学生已经在用自己的心灵感受世界,用自己的眼睛观察世界,用自己的头脑思考世界,那么他就已经成为学习的主人。
  三、让课堂充满自问的情景
  在日常教学中,教师事前经过精心设计的问题有时还觉得肤浅,那么学生在课堂中临场爆发出的问题经不起推敲就不足为奇了。要营造有利于学生课堂自问的自由时空,教师的心理预期与处理方法对学生自问的影响是极其重要的。
  教师在精心设计课堂提问时,始终应该抱定一点:提问的最终目的并非是为了寻找“正确答案”,而是引导学生通过寻找答案,体验师生之间和生生之间情感知识的交流,从而使学生增长智慧,提高能力,培养探究精神。所以,课堂上要不断鼓励学生向教师提问,鼓励学生相互提问、询问、反问和责问。要使他们在讨论、辩论和争论中激活思维,点燃创新的火花。比如在《投资的选择》的教学时,教师可以首先提问:“在经济生活中我们会面临哪些烦恼?在非劳动性投资中遇到或可能遇到什么困惑?当前金融危机给我们的投资会有什么影响?”学生分组思考后书面写好交给老师。然后教师选取了大多数学生面临的困惑,如,中学生能否从事非劳动性投资、怎样才能避开风险通过投资获得较大收获等等,让学生们分组讨论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学生们积极思考,提出的方法多种多样,课堂上掌声不断。这堂课的成功之处就在于营造了一个课堂自问的时空,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自己解决问题。   四、让思维成为探究问题的花朵
  思维是地球上最美的花朵。思维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思维的眼睛”能够揭示深藏于事物内部的本质和规律。新课程要求课堂成为演练学生思维的舞台,而不是停留在表面和形式上热闹的场景,但实际上大多课堂教学中的探究仍停留于形式。如在《政治生活》的《民主决策》的教学中,教师往往因未真正理解新课程对这一内容的教学要求,而在模拟听证会这一环节上花大量时间,忽视了真正需要展开、探究的问题——“为什么需要民主决策?怎样进行民主决策?精英决策和民主决策各有什么利弊?如果你是决策者,你会怎样决策?”这些问题如果不能引导学生通过探究得到解决,听证会场情景模拟得再真实,气氛再热烈,这种教学充其量只能是“形似”,而不是“神似”,与主动探究、有效生成是背道而驰的。为此教师应从动态生成的角度对教材进行理解和把握,并通过开放与包容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思考、灵感、兴致参与活动。这样既尊重了学生展示个性的选择,也为他们萌发创新意识,培养创新能力提供了良好的契机。
  要改变留于形式的状况,必须做到:第一,研究课堂自问和评价的策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学习过程中,学生为自己的提问和答案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认可和赞许而感到欣喜不已,成就感油然而生,从而激发学生在学习上的竞争:与别人竞争——你的问题提得好、答得好,我要比你提得更好、答得更好;与自己竞争——我明天的问题要比今天提得更好、答得更好。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高涨,都渴望获得更多更大的成功,也培养了学生好问的习惯。课堂自问要遵循由浅入深、从易到难的原则,需要师生提前深入钻研。钻得越深,问得越深,答得也越深。在起步的时候,学生提出的问题往往比较肤浅。随着习惯的培养、兴趣激发和训练的逐步深入,学生提出的问题也会逐渐深入。
  第二,把课堂提问与课堂自问有机地结合起来。课堂提问与课堂自问是互不替代的,其作用相得益彰。课堂提问在师生之间的智慧和情感等交流沟通、平等对话方面的作用优于课堂自问,但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研究性学习方面的作用不及课堂自问。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提问,应是在教师回答学生的问题过程中有意通过各种方式再次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加深问题的深度,探求解决问题的方法,特别是形成学生自己对解决问题的独立见解。也就是说,课堂提问是课堂自问的发动机,课堂自问是课堂提问的深化延续。不能有效激活课堂自问的课堂提问是没有艺术性的。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提问已不仅仅是为了激发学生兴趣、调节教学进程,也不只是为了理解教学内容、学习知识、启迪思维,更重要的是为了刺激学生发现与提出问题、探讨与解决问题,使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形成一种平等、民主的对话关系,从而让学生的学习真正“活起来”,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教室,再带着新的问题走出教室,形成一种多元多向互动开放的学习氛围,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潜能,促进学生的发展,培养学生终生受用的能力。

推荐访问:创设 情境 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