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宏观思考探讨_改革要加强宏观思考和顶层设计

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宏观思考探讨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推进“四大战略” 加快**跨越式发展

通过在学习实践活动中组织召开片区座谈会听取意见建议进一步深化县情再认识,并带队赴晴隆、湄潭等县对羊养殖业、茶业进行了考察,结合学习科学发展观理论,对**如何抢抓发展机遇,发挥优势,推进经济社会发展有了一些思考。

 当前,**县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步入大干快上、再上台阶的关键时期。经过近几年艰苦努力,迎难而上,奋起直追,克服07年洪水灾害,08年凝冻灾害,09年丙肝事件的影响,实现恢复性增长,县域经济体系的构建取得重大进展。特别是去年下半年以来抓住中央实施扩大内需和实行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的机遇,狠抓项目保增长、服务群众保民生和维护稳定工作,500米口径大射电望远镜、县城垃圾填埋场、县城污水处理厂、贵州“一天锅”、方解石、油茶等一批国家投资、招商引资重大项目相继落户动工,地方财政税收、工业总产值、固定资产投资等均实现了两位数以上的增长。但随着工作的强力推进,一些矛盾和问题开始集中显露,各种制约因素的阻碍作用日益加重,已严重影响县域经济的发展步伐。产业基础薄弱、经济总量偏小、支柱财源少、经济结构不优等现实原因直接影响我县经济发展的速度和质量;思想解放不够、对外开放程度偏低、经济发展环境欠佳已成为加快发展的最大障碍;交通、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省内重大交通设施布局造成长期以来经济地理上的边缘化影响一时难以改变;工业化、城镇化水平低制约全县整体发展。加之发达地区和周边地区竞相加速发展,我县经济发展的形势和环境更加严峻。如何破解制约,消除障碍,加快发展,迎头赶上、后来居上,实现经济社会的发展历史性跨越,已成为当前全县最紧迫的任务。这种状况迫使我们必须要重新分析、把握**的发展基础和发展趋势,从而明确今后工作的方向和定位。

 一、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因素

 (一)产业基础薄弱,特色不明显。由于历史和自然的原因,**形成了以粮食、烤烟生产为主的单一经济结构。工业经济十分薄弱。原建设的几家硅锰冶炼企业因产业政策调整而关闭,经过几年的努力,虽然有几家建材、高耗能和农产品加工企业,但也仅是刚起步或是比重不大,工业成为**经济发展的最大制约因素。农业经济结构调整迟缓,有资源缺产业,有产业缺规模,有产品缺品牌,农业产业化经营还刚刚起步,对农村经济带动能力弱,以农产品加工转化促进工业发展尚待时日。第三产业目前还处于较低发育水平的层次上,产业内部仍以传统商贸业和旅游业服务业为主,基础建设,产业升级等方面明显滞后,特别是目前旅游门票收入一度徘徊在200万元左右,在规模、质量、效益方面未能实现突破。产业基础薄弱和产业结构失衡是我县经济发展当前最大的矛盾。

 (二)微观经济要素短缺,经济发展速度不快。同所有欠发达地区一样,**县经济发展也不例外地受到资金、技术、人员素质、基础设施等方面发展要素“先天”不足的制约,在丰富的自然资源面前显得无能无力。一方面是县域经济调控手段弱。另一方面,在国家宏观调控导向和市场资源配置导向的双重作用下,技术、人才、信息、资本等生产要素越来越向大中城市、大中企业集聚,县域经济缺技术、缺人才、缺信息的问题比较突出。而**目前即便在州内看,结构调整、产业发展都相对滞后,这些要素的制约对发展就更加突出。尤其是我县长期以来交通条件不优削弱了资源优势的转化,增加了发展的成本和难度。

 (三)社会事业建设任务艰巨,改善民生惠及面不宽。经过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的发展,我县教育、卫生、文化、科技等方面事业发展基本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体系。同时,近几年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也取得长足进展。但随着各方面改革的推进,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需要的不断增长和变化,社会事业的基础设施条件、服务水平和质量已越来越不适应形势的变化,特别是由于地方经济发展缓慢,社会事业的发展步伐受到影响。学校的容量和布局以及教学教育质量与社会需求目前已存在较大差距;新农村建设财政投入没有发挥“四两拨千斤”效用;卫生“三大体系”尤其是农村医疗卫生网络建设相对滞后,“网底”不牢问题十分突出;文化阵地建设和文化产业发展还未引起足够的重视,特别是农村文化阵地萎缩的问题已相当严重;科技工作网络不全,人才奇缺;社会保障体系面临沉重压力等等。在全县经济艰难推进的同时,还必须兼顾社会事业的稳定发展,这不能不说是一个难以承受之重。

 (四)解放思想、开拓创新不够。主要表现在,一是部分干部、党员受自身素质所限,思想观念还不完全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创新意识、开放意识、竞争意识还不够强。大多存在服从等待思想,对如何推进**跨越发展认识不足,导致在抢抓机遇时行动上迟钝、麻木。如对推进工业化建设信心不足,上级让干就干。对“四大战略”的内在联系,相互间的辨证关系认识有差距 ,不能形成“一盘棋”,各干各的,在实践中机械地走“单边”——搞工业的认为新农村建设与己无关,抓旅游的不知如何与小城镇建设接轨,很多工作甚至为决策的实施设置障碍、阻力。二是开拓不够。有的在抓经济工作中胆小、怕闯,循规蹈矩,墨守成规,机械行事,不求有功但求无过。有的缺乏长远眼光,习惯于凭经验办事情、想问题,率先攻坚克难、创新发展的亮点不多。

 二、**发展的潜在优势

 (一)特色农产品资源开发潜力大。**有优良的气候和地理条件,有着生产优质农特产品农耕条件。近年来,附着中央 “三农”政策的落实,国家和省对农村特别是贫困地区发展的倾斜,**成功进行了乡镇畜牧兽医体制改革,实施了省科技扶贫产业化种草养羊、农村沼气池建设、优质粮食生产示范和超高产水稻种植示范、细刀豆种植、生猪养殖小区建设等项目,进行了生猪、肉羊、禽蛋养殖基地的建设,取得了国家农业部颁发的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证和省首批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证,为**发展农业带来了新的增长点。全县农业生产基地紧靠城乡市场及“一天锅”公司、山海原生茶业公司、玉水一壶春公司等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龙头带基地的产业化经营格局初步形成,80%以上农村群众基本解决温饱,奠定了发展现代农业、建设新农村的基础,一个生生不息、充满活力的“绿色工业”正在形成,全县有望走上城乡经济统筹协调发展的良性道路。

 (二)旅游资源得天独厚。经过几年努力,**旅游依托藏字石、天坑等多个举世“唯一”景点,大力加强基础建设,办好节会活动,开展旅游招商和从业从员培训等工作,积极申报命名一批国家级景观景点,打造“**山水一览贵州”品牌,“创建世界地质公园”思路,发掘毛南、布依等民族民间文化,做好旅游规划,保持了旅游业迅猛发展的良好势头。旅游业的兴旺,使**吸引了各方关注,成为投资兴业的一方热土。

 (三)工业后发优势凸显。依托**以煤、石灰石、方解石、硅石、粘土为主的矿产资源和槽渡河、六洞河、霸王河三条主要河流近40万千瓦的水能资源。通过实施优惠政策,抓好环境保护的同时引进工业项目开发利用农业资源,促进县域工业经济突破发展。特别是方解石储量丰富且含钙高、含硫少、白度高,促成了投资18亿元、年生产50万吨方解石超微细粉及20万吨方解石环保造纸项目落户。

 (四)城市承载功能不断完善。经过多年的努力,尤其是近几年的强力推进,**县城作为全县经济发展载体的功能已得到较大层次的提升。具体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沿玉水河实施“冲出玉水、做大金盆”,打造“玉水金盆休闲魅力城”的发展定位基本确立,通过高起点规划,发展模式主骨架已经形成;二是旧城区改造和新城区建设同步推进,借旅发大会之机改造了迎宾大道立面建筑和街道;三是城市功能分区的日趋完善,特别是旧城中心片区规划为居住、商贸、旅游服务及对外交通,远至吉古、苗二河等都明确了各自功能定位。新区与老城区之间的建平大桥拓宽纳入今年工作计划。四是对县城外的18个乡镇政府所在地分期分批规划,抓好城市管理,强化执法队伍建设,所有这些,都为**新一轮经济发展提供了宝贵的支撑条件。

 (五)有利于加快发展的工作基础。近几年来,**在推进经济结构调整优化方面做出了艰苦努力,初步形成了一个有利加快发展的工作局面,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在应对各种灾害考验和突发事件的冲击中,干群关系明显改善,各级干部群众形成了齐心协力思发展、谋发展、抓发展的可贵局面。二是工业经济有实质性发展。在较短时间内,相继落户一批投资过亿元的重大项目,发展态势良好,培育出一批具有较好成长性的企业。三是加快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特色农产品资源开发初步形成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四是财政资金征收使用,城镇建设规划,国土资源管理和环境保护等方面逐步走向规范化管理。五是发展工业、农村特色产业和城市建设上,形成了集团承包强力推进重点项目的一些有效的工作机制。

 三、进一步理清发展思路,强化措施,坚定不移推进“四大战略”

 李源潮同志在贵州调研时指出,思路的好坏决定发展的快慢。综合上述两个方面的分析,**经济发展思路的立足点和工作推进的着力点应该是破解制约因素,发挥潜在优势。作为经济欠发达的山区贫困县,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最关键的就是要立足县情,准确把握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实际,充分认识解放思想、改革创新的实质,充分领会科学科学、加快发展的要义,在全面贯彻落实十届三次全委会以来全县形成的“四大战略”决策加思路的基础上,进一步把握**发展定位、目标和路径,加大工作力度,以一切有利于加快发展为基本的工作理念,千方百计促进**科学发展、加快发展、力争上游。

 (一)从思想观念、工作方式、体制机制上真正落实解放思想、扩大开放

 首先,要立足县情,实事求是,牢固树立有利于**发展和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观念。胡锦涛总书记视察贵州时说过,“像贵州这样的西部省区,只要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有条件、有效益,就要努力加快发展”。对于落后地区,没有经济总量的大幅增长,实际上就是在倒退,谈不上发展,更谈不上科学发展,先有总量,才能讲质量。快中求好、好中求快、而后达到又好又快,是我们必须经历的一个发展过程。**产业基础薄弱,经济总量不大,当前又面临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艰巨任务,面对这种形势,全县上下的当务之急是必须破除一切阻碍**发展的思想观念,树立海纳百川、开放合作、互利共赢的观念。正确认识自身与发达地区在发展质量上的差异,敏锐把握国家在区域发展政策上的异同,大胆放宽搞活,实行“非禁即入”,调动一切可能的投资积极性,尤其是在工业和第三产业发展上,做到“能进来的都进来,能上的项目都要上”。

 其次,在工作方式和思维方式上要坚决摒弃本本主义、官本位思想和部门利益意识,坚持以一切有利于**发展作为全部工作的评判标准。在为各类投资者、经营者和人民群众投资创业、生产生活的服务工作中,把工作习惯、思维方式从按部就班转向灵活变通,从“设门槛”转向“辟通道”,从首先想到“不行”转向首先考虑“怎样才行”,坚决杜绝搬条条框框行家里手、讲促进发展百无一策的现象,坚决杜绝光讲程序规定,不讲解决问题,用程序消解责任、推脱困难的行为,同时,坚决整治遇难则退、回避矛盾的“拖、推、绕”行为和各种部门行业不正之风,使我们的工作理念、工作方式适应开放发展的需要。

 第三,要把解放思想、扩大开放具体落实到工作体制机制中去。从转变政府职能、建设责任型、服务型政府入手,把解放思想、扩大开放的理念落实到工作环节、服务过程、审批许可的具体细节之中。当前一项重要的工作是要推进以“大兴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之风,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大兴密切联系群众之风,大兴艰苦奋斗之风”为主要内容的“‘四风’进机关”活动,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优化行政服务环境,实现行政服务提速。

 (二)走科学发展的道路,坚持统筹兼顾和协调发展,着力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重点工作

 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发展全局,避免欠发达地区在发展初级阶段的工作盲目性和冲动性。当前重点是必须处理好城乡之间、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社会事业发展之间的关系,为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1.推进新农村建设,发展现代农业。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战略统揽农业农村工作全局,重点从产业发展、村庄建设、基础设施三个方面推进工作。一是用工业化理念谋划农业发展。以农业产业化经营为主导发展现代农业。围绕优质畜牧、特色蔬菜、药材、经济林木、干鲜果、烟叶等农村特色产业,按照“ 上规模、多品种、大胆试,政府扶优扶强”的思路,着力建设蔬菜、羊、牛、猪禽基地、抓好龙头企业发展、培育农村经济合作组织、推广质量技术标准,走规模化、市场化、企业化、标准化的农村特色产业发展之路,推动农村经济大发展,推动以工促农、工农互动和城乡共同发展。努力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条件。不断加强新农村示范村和特色民居建设,按要求完成农村公路“村村通工程”。全县病险水库得到除险加固,基本解决农村饮水困难,加快安全饮水工程建设。

 2.推动旅游产业提档升级,发展第三产业。坚持走特色旅游道路不动摇。围绕**大射电望远镜建设和绿色生态、民族风情、特色文化。突出开发龙塘、掌布开花寨等景点,发挥其连接各主要景点的“中转站”作用。加紧做好旅游发展规划,加强景区互动,突出优势发挥、特色挖掘、线路打造和产品开发。抓紧建设旅游公路,开发乡村旅游,不断提高**知名度和美誉度,展示**魅力。

 3.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抓好工业经济体系建设。强化“工业兴县”意识,突出工业经济在县域经济发展中的主导地位。以能源、轻工(陶土)、特色农产品加工、建材四个产业为主导,努力构建集群发展、多点增长、长短结合、能耗低、污染少、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工业经济体系。一是坚持有序开发自然资源。首先立足自身水能、煤炭和方解石等自然资源开发,形成一个相对稳定的工业基础。坚持有序开发和科学管理,杜绝县域内产业同构、争抢资源和恶性竞争。二是发展特色农产品加工业,做大增量。以特色蔬菜、特色林木、陶土、优质畜牧为主的特色农产品加工业作为**经济发展的增长点,持之以恒精心培育。改变发展方式,不以自然资源定发展取向,敢于和善于“走出去”,积极实施“零资源”战略招商。把握市场机遇,努力创造条件,力争一批“两头在外”(原材料地和销售地)产业、东部转移产业和一切有可能性的工业项目到我县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三是必须始终坚持集聚式发展。坚持依托工业园区发展的基本原则,以求最大限度实现凝聚辐射效应。县城工业企业要逐步“退城进园”,全县招商引资工业项目集中到工业园区落户。以“园区经济”为平台,积极实施“企业成长工程”,培育规模企业群体,以主导产业、规模企业的集约、集聚式发展和配套产业的集中发展形成县域经济规模化的增长极,促进经济总量大幅攀升。

 4.提升城市品位,完善城市功能,推进城镇化建设。一是把县城建设具有较强支撑能力的“桥头堡”。当前主要是抓好基础设施、产业布局的对接工作。围绕“玉水河”的开发治理,打造城市核心景观带。城市建设与管理始终坚持以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位、提高经济承载能力为核心内容,把城市发展布局与工业经济、商贸经济、旅游经济发展统筹考虑,不能轻重失衡,顾此失彼。坚持城市发展与市民素质提高要同步推进,始终坚持规划先行,建管并重,塑造城市形象,优化人文环境,力争“文明城市”创建上台阶。

 5.整合资源,完善服务功能,抓好社会事业各方面工作。将统筹经济社会发展摆在突出位置,坚持“政策扶持、加大投入、整合资源、促进发展”的基本工作方针,不断提高社会事业满足人民群众各方面需求的能力。一是加快社会事业发展。巩固义务教育普及成果,确保“两基”迎“国检”通过验收,加快发展职业教育,完善人才培养和职业培训体系。加快城乡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扎实推进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乡(镇)文化站和村文化室、村图书馆建设步伐,促进文化体育事业加快发展,丰富群众文化生活。继续稳定和降低生育水平,不断完善计生奖励扶助和养老保障等利益导向政策,稳步提高符合政策生育率。二是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建立完善城乡社会救助工作管理体系,全面落实农村五保供养政策,帮助低保边缘群体、低收入群体解决特殊困难;进一步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实现新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全覆盖,扩大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实现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全覆盖。加强医疗卫生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巩固发展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完善贫困农民大病医疗救助制度,解决困难群众看病难问题。三是推进安居工程建设。以保障性安居工程为重点,认真实施农村危房改造工程,改善农村困难群众居住条件;加大廉租住房、经济实用房建设力度,着力解决城镇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积极争取国家支持,启动地质灾害户搬迁计划。四是加强安全生产工作。抓好煤矿、道路交通、社会消防为重点的安全管理,高度重视森林防火和农村消防工作,抓好商场、学校、娱乐场所等公共聚集地的安全防范工作,实现安全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双降”。进一步加强食品、药品安全工作,防止出现重大食品、药品安全事故。把公共卫生安全作为重中之重,加大对甲型h1n1流感疫情的宣传和疫情监测防控,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推荐访问:经济社会发展 县域 探讨 县域工业经济发展思考 县域经济发展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