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感是比喻吗_试论通感与移就、比喻、比拟等辞格的区别

  “通感”这种描写手法,自1962年钱钟书先生提出后,在修辞学界引起了强烈的反应,不少修辞著作将其列为一种修辞格。但由于通感常与比喻、比拟、移就、拈连等辞格混用,甚至纠缠不清,有学者就主张取消通感的“格籍”。其实,通感是文学语言的一种修辞艺术,它是把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味觉等不同的感觉相互沟通起来进行描绘的,即骆小所先生所说的“在描述客观事物时,用形象性的语言使感觉转移,把人们某个感觉到的移到另一个感官上,从而启发读者联想,深化意境,体味韵味的修辞方式叫通感,又称移觉。”[1]通感有其独立的特征,与其他辞格也并非区分不开。
  一、通感的特征及其类型
  通感是一种感官所获得的感觉,用另一种感官上的感觉形象地描述出来。亦即,它是把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不同的感觉相互沟通起来进行描绘的。
  例1:你的耳朵在侦察,你的眼睛在倾听,你的指挥棒上,跳动着你的神经。(艾青《小泽征尔》)
  诗人以耳为目,以目为耳的通感笔法,把正在演奏的指挥家小泽征尔的神采风姿描绘得十分生动传神。
  科学研究表明,人的五官所产生的感觉有一部分能在大脑中交叉、融合,这是人们利用通感来描述客观现象和内心感受的心理基础。也就是说,通感的基本特征就是利用各个感官的感知相似点进行感觉挪移。
  所谓“感知相似”,就是指一种感官上的感受印象能够使人发生联想,唤起另一种感官上的感受印象。这种种感觉在大脑中交叉、融合之处就是感知相似点,这种打通两种感觉的方法,可以帮助我们写出那些难以言传的微妙感受,将那些看不着、听不见、摸不到的现象写得形象真切,变得可见、可听、可以触摸。同时,由于通感从一种感觉到另一种感觉跳跃,是打破常规的写法,可使语言具有新奇美,常使读者耳目一新,在变换感受角度的想像与回味之中获得崭新的审美愉悦。
  通感的修辞艺术被广泛地运用于各种文学作品中,它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其中最常见的有以下六种形式:
  1.由嗅觉移到听觉
  例2:微风过处,送来了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朱自清《荷塘月色》)
  “清香”是嗅觉感受,歌声是听觉感受,将“清香”比作“歌声”,就实现了嗅觉向听觉的转移。作者巧妙地抓住了“清香”与“歌声”这两种感觉印象的相似点:香气是“微风”送来的,又是“缕缕”的,具有断续和细微的特点;歌声是在“远处”传来,又出自“高楼”听来不会真切,也具有断续和细微的特点。有了这种相似之处,这两种不同感官上的感觉就在人的大脑中融在一起,使读者能够用倾听“渺茫的歌声”的审美感受来欣赏荷花的“缕缕香气”。因而,又是通感和明喻的结合。
  2.由视觉移到听觉
  例3:这些小钟儿状的花朵,一簇簇迎风摇曳使人像听到了大地回春的铃铃铃的钟声似的。(奏牧《花城》)
  例4:突然是绿茸茸的草坂,像一支充满幽情的乐曲。(刘白羽《长江三峡》)
  把视觉上的“花朵”“草坂”与听觉上的音乐或声音沟通起来,把事物的无声姿态描摹成好像有声音,用这种通感手法来唤起读者丰富的联想。同时,又是通感和比拟的结合。
  3.由听觉移到味觉
  例5:这是妈妈的歌声,妈妈的歌声多么甜蜜呀!
  这里由听觉感觉到的“歌声”移到味觉感到的“甜蜜”。
  4.由视觉移到味觉
  例6:一个玩皮的笑,可真耐人咀嚼,许多天过去了,我还未解清味道,让它像颗冰糖,慢慢地溶化在心上,可同甜丝的泉水,悄悄在岩层下流逝。(穆仁《调皮的笑》)
  作者运用通感手法把视觉与味觉沟涌起来,巧妙地表达了一个初恋者的感情的潜流。
  5.由听觉移到视觉
  例7:划然变轩昂,勇士赵敌场。浮云柳絮无根蒂,无地阔远随飞扬。(韩愈《听颖师弹琴》)
  例8:风吹声如隔彩霞,不知墙外是谁家;重门深锁无寻处,疑有碧桃千树花。(郎士元《听邻家吹笙》)
  例9: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李贺《季凭箜篌引》)
  例7摹写弹琴的声音,用战士出征的雄伟气势,来形容琴声的昂扬激越;用浮云柳絮在飘�的情况,来比喻琴声的轻柔悠扬。例8用桃花之色类的视觉形象来描写笙声之美。桃花灼灼其华,竟至千树之多,是何等繁缛绚丽的景象!它象征着那笙声的明媚、热烈、欢快,它意味着那美妙无比的音乐。例9写箜篌声。带露的芙蓉(即荷花)是屡见不鲜的,盛开的兰花也确实给人以张口欲笑的印象。它们都是开卷有益的化身。诗人用“芙蓉泣露”摹写箜篌声的悲抑,而以“香兰笑”显示箜篌声的欢快,不仅可以耳闻,而且可以目睹,通感这种修辞艺术真有形神兼备之妙。
  6.由视觉移到触觉
  例10: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王维《过香积寺》)
  在视觉的“日色”这个名词上,用“冷”这个形容词,从人的触觉上去描写,把景物写活了,夕阳西下,昏黄的余晖抹在一片幽深的松林里,这情状岂能不“冷”?这样景物与诗人的思想感情紧密地融合在一起。视觉与触觉沟通,使诗歌达到了“有景有情,妙合无垠”(《萱斋诗话》)蕴藉境界。
  二、通感与邻近辞格的区分
  通感常常借助比喻、比拟、移就等辞格来表达,在特点上也有较多的相似之处,容易混淆。前一部分对通感特征以及分类进行简要的阐述,此部分就浅谈通感与比喻、比拟、移就等辞格的区分。
  1.通感与移就的区别
  描写的事物属于某种感官所感知时,运用通感变成其他感官所感知的具体形象,这样,可以增加语言的表达效果。有时,描写的事物不属于某种感官所感知的,也有用移就使之成为某一感官所感知的。
  例11:我将深味这非人间的浓黑的悲凉。(鲁迅《记念刘和珍君)
  这句话的“悲凉”是内心感受的通感,同时又是将修饰颜色的“浓黑”移用来修饰内心感受的“悲凉”的移就,这便是通感与移就的结合。所以通感和移就从语言形成上来看,有些相同之处,但它们有着内在的区别。第一,由一种感官知的事物移到另一感官所感知的事物是通感。由一种不能用感官感知的抽象的事物移到某种感官能感觉到的是移就。第二,通感被描写的对象往往是具体名词,移就被描写的对象往往是抽象名词。
  例12:于是,��流水声又渗着我们充满青春的金色笑声。(台湾作家雪韵《荷花 荷花》)
  例13:春天,我们播种―― 责任田播下金色的希望,机床旁播下了银色的希望,体育馆播下鲜红的追求,…… (�子《午夜的思索》)
  例12描写的对象“笑声”是具体名词,受“金色”修饰,由听觉感觉到的移到视觉感觉到的,是通感。例13“希望”、“追求”是抽象名词,受“金色”、“银色”、“鲜红”等具体名词修饰,是移就。
  2.通感与比喻的区别
  通感与比喻的相似之处是:两者都涉及到两项事物,通感是将一种感觉写作另一种感觉,比喻是将一种事物来比另一种事物;有些通感使用“像”、“好像”、“似乎”等词,而明喻也常使用它们做喻词。再加上二者兼用的情况较多,有时它们就不容易区分清楚。
  二者的区别在于:通感必须是两种不同感觉的转换;比喻是两个具体相似点的事物做比,不要求两种感觉进行转换。有的句子从一个角度看是两种感觉的转换,从另一角度看又是打比方,那么这个句子是通感、比喻兼用。有的句子虽然用“像”“好像”等词,但是找不出相比的事物,则这个句子只是用了通感,没用比喻。例如,前例3中作者看到花朵迎风摇曳的样子,联想到“大地回春的钟声”,视觉的美感与听觉的美感交触在一起,是用了通感辞格,虽然句中有常做喻词的“像”,但它在本句中不是喻词,而是一个副词。如果把“听到了大地回春的钟声”当作喻体,那么本体是什么呢?在句中找不到,不符合比喻的特点。就是说,“就像听到了大地回春的钟声似的”只是通感的用法,没用比喻。
  判断一个比喻句是否兼有通感,就看本体和喻体是否同一感觉范围的事物,如果是属于一种感觉范围的事物,就基本上可以断定没用通感辞格(如前所述,同一感觉范围内的通感现象极少见到),只有本体和喻体是属于不同感觉范围的事物,才有可能兼用了通感辞格。
  3.通感与比拟的区别
  通感与比拟有相似之处,都是词语的移用,即把适用于这一对象的词语移用到哪一对象,但是二者的移用对象不同。通感强调两种不同感官上的感觉的挪移,把适用于某一种感觉的词语移用到另一感觉;比拟是把适用于这一事物的词语移用到另一事物,而不管这两种事物是否属于不同的感觉范围。
  通感与比拟在语言结构形式上也不同。比拟的结构形式是有规律的,其拟词都起陈述作用,在句中主要做谓语,典型形式是适用于甲事物的动词、形容词或谓词性短语直接移用于乙事物。而通感没有固定的结构形式,表示通感的词语可以起到陈述作用,也可以作修饰语。
  例14:顿时,一种清新而健全,充满了阳光音响深深地笼罩了他。(刘索拉《你别无选择》)
  “充满了阳光”本是视觉形象,用来形容表听觉的音响,是通感用法,比拟的拟词是不允许作修饰语的。通感是叙事状物时感受角度发生转换的描述方法,只要内容方面具备了这个特点,句中什么样的结构形式都可包容通感手法,所以通感经常借助比喻、比拟、移就、夸张、拈连等辞格,在语言形式上和这些辞格交融在一起,其结构形式就比较缺乏独立性。换言之,比拟主要是一种使词语使用生动的方法,注重语言形式的体现,并有比较统一的结构形式;通感主要是更换感受角度的方法,注重内容方面的体现,结构形式灵活多样,不拘一格。
  还有一种情况需要注意,有些句子是通感与比拟兼用。
  例15:红杏技头春意闹。
  “红杏枝头”的“春”是视觉所感受到的,“闹”是听觉感受,写春意“闹”是将视觉转为听觉,用了通感;从另一角度看,把“春”当作有声的东西来写,是以物拟物,用了比拟,所以是通感与比拟兼用。
  
  参考文献
  1 骆小所.现代修辞学[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4.8:150
  2 黄涛.通感的界定与辩异[J].求是学刊,1994(5):78~83
  3 岳东生.漫谈通感[J].修辞学习,1994(5)
  4 钱钟书.七辍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

推荐访问:比拟 比喻 试论 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