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报道中的几个重要环节:课题研究的几个重要环节

  《路透社新闻手册》中写道:“进行人物报道时,路透社记者应当表现出正直诚实、无偏见、坚持不懈、有责任感和谦虚。” 对于新闻工作者和读者而言,唯有这些原则得到坚持时,报道才具有可信性。
  多年来,诸多新闻学文献中关于人物报道的定义和概述层出不穷。然而,在《现代新闻报道形式及其写作》中,王玉泉对人物报道的内容概括则更具立体感:优秀与糟粕、善良与邪恶、美与丑、自由与奴性。依此标准,更具立体感的人物画像将出现在受众眼前。
  人物报道正是用以记载这些千姿百态画像的重要载体之一。因此,在借用这一载体记录历史、描摹人物时,创作者视角的选择将对作品的立意、内容起到决定性作用。
  
  带着诚意提问细节
  怎样采访、写作,才能使典型人物的事迹更加可信可敬、生动感人?在一篇材料扎实、感染力强的稿件中,每一个故事都应是采访者带着诚意提问、带着思考还原的。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新闻教育家麦尔文・曼切尔曾经说过:“记者必须学会用孩童般的眼睛观察世界,他把每件事情都看做是新鲜的,各具特点的;同时,他必须用聪明长者的眼光洞察世界,能够区分出有意义的东西和无意义的东西。”
  这段话即是在告诉我们,在人物报道的采写中,记者首先必须具备现场采访的本领。要用眼去观察、去感受,通过现场的目击,把那些真实的、具体的、形象的资料,用白描的手法记录下来,展现在读者面前。其次,记者还必须拥有一颗“能够思考的心”。作为一名记者,要使自己的脑袋随时处于“有准备”的状态,要“观”更要“察”,完成由“身入”到“心入”的飞跃。也因此,我们才能在穆青等人物通讯大师的作品中,发现精彩动人的细节、感人至深的场面。
  在前不久的“寻访青春榜样”系列报道中,我就体会到了带着诚意提问的重要性。我的第一位寻访对象是曾经从冰窟中救出3位落水少年的徐伟。刚刚见面的时候,徐伟对采访显得非常抵触,在我问及有关事发当日的诸多细节时,他甚至毫不掩饰地对我说:“这件事情我已经讲了很多遍了,其实你在别的报道中都可以看到。”面对这样的尴尬局面,我觉得非常不自在。沉默片刻之后,我对徐伟说:“我的提问并没有恶意,只是想获得更多细节,更好地完成报道。”随后,我还是选择将准备好的问题又问了一遍。徐伟半天没有说话,过了一会儿,他很真诚地对我说:“很抱歉,在后面的采访中我会注意自己的态度的。”在随后的问答中,他尽可能耐心地回答了我很多“琐碎”的问题。即使遇到不愿意回答的问题,他也会婉转地拒绝。
  除了提问本身带着诚意,注重细节也是至关重要的一点。一篇优秀的人物报道,往往会因一两处极为出彩、逼真的细节描写,而令读者久久不能忘怀。古人品评画作就有 “远人无目,远树无枝”的论断,讲的正是这个道理。因此,要增强人物通讯的生动性和感染力,必须要精心、细致地筛选能够反映事物本质和人物性格的典型细节。
  但一个新闻工作者在任何时候都没有权利展开想象的翅膀,尤其是在细节描写上。前苏联著名记者鲍里斯・波列伏依就曾因为在采访中忽略细节而在报道中闹过笑话。在他所写的一篇描述老工人参加民主选举的通讯中,这位老工人原本已经秃了头。但是在报道中,他本着烘托气氛的初衷,描写道:他早晨去投票前“仔仔细细地梳了头”。文章发表后,引来了知情者的一片哗然。
  
  他们不是完人
  一篇优秀的人物通讯,绝不仅限于对人物好或坏的简单分类,它应当是一道拥有酸甜苦辣各种滋味的菜肴。
  “他们不是完人,却能在关键时刻表现一些向上的精神面貌”,这是新闻人物身上最具宣传性和积极意义之所在。新闻记者报道的本意也应是如此:通过文章报道人物身上的高尚品质,但并不回避人物内心的质问和挣扎。如果报道者带着“高、大、全”的初衷展开刻画,随着采访的不断深入,矛盾会逐渐产生,报道的真实性也将大打折扣。
  1998年,《南方周末》曾刊发过名为《独行侠五年驰骋十万里,解救六十名被拐受害人》的文章,就是一个很好的范例。
  文章讲述的是主人公朱光文多次解救被拐人、曾与7名歹徒搏斗等一系列英雄事迹。作者定义的朱光文是散发着英雄气质的“一名侠客”。然而在外形刻画上,朱光文是“一位身材矮小瘦弱、衣着简陋的侠客”。这样一处出人意料的细节,让人物的真实性跃然纸上。
  除此之外,文章中另一处细节也值得体味。据朱光文表示,自己在工作中有两大困惑:一是地方政府和公安部门不配合,或者干脆不出警;二是解救了被拐人之后的“答谢宴”令他承受不起。原来,这位看起来“天不怕地不怕”的英雄居然有这多无奈?
  在我完成《厉莉:两捐造血干细胞的时尚法官》一文时,也曾对这一观点深有体会。
  见面时,厉莉给我的第一印象是一位非常有活力、守信用、聪明坚强的女孩子。但是在采访过程中,始终有一个问题困扰着我:对于一位普通的年轻爱美女孩而言,捐献造血干细胞是距离生活非常遥远的事情,厉莉为什么会选择以这样的方式帮助别人呢?她的选择究竟源自怎样的生活经历呢?
  在采访进行了一大半的时候,厉莉才告诉我, “这不是一时冲动的决定。在我5岁时,一位远房表姐就因白血病去世了。她的小名和我一样,也叫‘莉莉’。因此在她离开后,她妈妈每年都会来看我,每次都哭个不停。”有了这段对话,厉莉的形象顿时生动了许多:她是一位爱美、聪明的年轻女孩,但同时她也有所畏惧。
  事实上,读者对新闻人物的全面认识,往往是以作者描述的典型事例为主线、加之侧面信息而建立的。因此在人物报道中,人物身上的某些“弱点”是读者了解新闻人物的重要信息。比如郭梅尼、徐家良1983年发表于《中国青年报》的著名长篇通讯《生命的支柱――张海迪之歌》中,就曾有一大段关于张海迪脆弱心态的描摹。“‘社会不需要我,如果不能给社会做贡献,还不如减少社会的负担。’趁着父母到聊城出差,她服用了大量的安眠药。”这样的描写不仅没有降低人物的高度,反而使读者更加钦佩她克服困难的勇气。
  在人物报道中无论以细节描写、矛盾描写等何种方式呈现人物,创作者如何以平视的心态观察、了解人物,才是核心所在。唯有带着“既不仰视亦不俯视”的态度,我们才得以从人物本身、与之相关联的人物、受访者家中的一个小摆设等多种途径,了解一个立体的人物。
  
  试着挖掘更为深刻的主题
  人物报道的深刻性一方面需要读者在报道的语言、选材、结构内容方面,了解到作者的情感倾向,另一方面更需要创作者寻找到最为恰当的主题。作为社会中的人,每一个新闻人物身上势必拥有多层次的价值痕迹。因此,如何选择立意最为深远的主题,也是对创作者的一大考验。
  无论是人物消息、人物通讯,还是人物专访、人物特写等题材,其共同之处皆在于:反映新闻人物的本质特征。通过文字不仅要勾勒出人物风貌,更要反映人物的思想和精神世界。
  在谢静所著《中外优秀新闻作品赏析》中就曾提到:人物通讯以报道先进人物的先进思想、典型事迹为主,二者在人物报道中有着突出的地位,一些优秀的人物通讯作品往往能够产生较为深远的影响。思想既是世界发展的源泉,也是人们互相区别、显示个体独特性的最本质内容。
  在完成《郝振山:“海上铁人”赢尊重》这篇文章的采写时,我就曾面临主题的选择问题。在与同行的几家媒体记者交流时,我们一致感受到:郝振山是一位坚强、肯吃苦的劳模典范。但如果仅仅将吃苦耐劳作为文章的主题,我们一致感觉缺少了很多东西。
  于是,在与郝振山交流的过程中,我逐渐感受到:在他扎实肯干的背后,更加感人的是他身上强烈的国家荣誉感。外籍司钻手蔑视的言语,会给他非常强烈的刺激;外方合作者带有不公平性的合约,也会激发他内心的强大斗志。基于这样的人物背景,最终,我决定将主题选为郝振山如何为国家海上石油开采“赢尊重”。
  在描写人物的思想性方面,我们往往无法从单一的事件描述中快速了解新闻人物的所思所想。因此,我们首先需要完成一件事情,就是将新闻人物还原至其所处的社会、历史环境中。通过人物的行动与思想,再现特定时代形象与现实生活,从而感染与激励读者。
  任何一篇新闻报道中,在其客观性背后都隐藏着作者的思想或者价值判断,如何在人物报道中相对准确、客观地传递出人物的思想性就显得尤为重要。例如《每日新闻》曾发表过一篇关于唐・克劳福德的深度人物特写。这篇文章的作者为避免因自己的白人身份对这位黑人委员会委员产生观念、文化上的认识局限性,特意采访了新闻人物周围的一系列受访者,包括他的朋友、同事甚至敌人。
  人物通讯的具体对象,不仅以先进人物、英雄人物为主,还应反映大量的“平凡人物”的不凡之处。正因为如此,人物通讯的写作必须立足于“深入”二字:深入采访、提炼、消化、思考,进而深入写作。一篇优秀的人物通讯,往往带着作者对新闻人物深刻的情感体悟和思想体会。
  参考文献:
  ①宋晓秋 白宇:《人物新闻的采写与解读》,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10年4月版
  ②张锡杰:《感悟人物通讯:采写经验50谈》,西苑出版社,2006年3月版
  ③谢静:《中外优秀新闻作品赏析》,福建人民出版社,2001年1月版
  (作者为中国青年报国内时事部记者)

推荐访问:几个 道中 环节 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