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聋儿康复研究中心 [让“小”童谣在聋儿康复中做出“大”文章]

  摘要:从听童谣、说童谣、演童谣、编童谣四个步骤,阐述了如何在聋儿听觉康复、言语矫治、语言训练中对聋儿进行童谣教学。   关键词:童谣;聋儿康复;教学   0~6岁的学前聋儿是一个特殊的群体,由于耳聋造成了他们的语言发展障碍,常出现发音不准、词不达意、词汇贫乏、语言理解和口语表达发展迟缓等缺陷,影响了聋儿的社会交往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发展。因此,发展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是一项十分关键的任务。童谣一般比较短小,句式富有变化,节奏鲜明,朗朗上口,易念易记,它对激发聋儿发声、构音、学语十分有利,是非常适合聋儿学习语言的一种教学形式。在聋儿语训课堂中,童谣的类型大致可分为游戏童谣、数数童谣、猜谜童谣、原创童谣等。参照“医教结合”的康复理念,在聋儿康复训练中运用童谣教学,是一个学习语言、锻炼聋儿言语与听觉技巧的好方法。那么,在聋儿康复训练中如何对聋儿进行童谣教学呢?
  一、听一听,学一学,培养聋儿的听觉能力
  听童谣是一种接受语言环境熏陶的方式,也是聋儿学好语言的基础。在聋儿现有听力基础上,对其进行听觉训练,使聋儿的听觉能力经过听觉察知、听觉分辨和听觉识别,最后发展到听觉理解水平。比如,当聋儿达到听觉识别阶段,教师可让聋儿通过听来模仿声音的大小、长短、高低以及一些简单的节奏。如童谣《交通工具》:“小火车,呜――(聋儿发长音:呜――);小汽车,嘀嘀嘀(聋儿发短音:嘀嘀嘀)。摩托车,嘟――嘟嘟嘟(聋儿:嘟――嘟嘟嘟)。”在与聋儿互动说童谣的过程中,教师有意识地将童谣内容向听觉识别训练内容上引导,教聋儿识别老师刚才说得是长音还是短音,在模仿过程中教师仔细观察聋儿对声音的长短等特性是否掌握。
  二、说一说,练一练,锻炼聋儿的言语能力
  许多聋儿在说话时,响度不是过强就是过弱。针对言语响度过弱的聋儿,教师原创了一首增加响度变化的童谣:“我是一只小猫,小猫喵喵喵(小声)。我是一只大猫,大猫喵喵喵(大声)。我是一只小狗,小狗汪汪汪(小声)。我是一只大狗,大狗汪汪汪(大声)。我是一只小牛,我长大啦,哞哞哞哞哞哞(逐渐增大响度)……”以一名6岁,言语响度过弱的聋儿俊俊为例,他平时说话的平均响度为57dB,而正常人言语交谈时的响度水平在65~80dB之间,所以至少应让聋儿的响度提高到65dB。但是如果直接将目标设为65dB,那么该聋儿是不可能直接完成任务的,还会对康复训练产生反感情绪。为此,教师要以聋儿现有的响度水平为基点,遵循小步递进的原则(以每次增加3dB为宜),经过三阶段和多步骤的童谣训练来逐步提高聋儿的响度,最终使聋儿的响度达到正常水平。
  三、演一演,乐一乐,巩固聋儿的语言能力
  引导聋儿演一演童谣,在童谣中乐一乐,创设一个有声有笑、有欢笑又能运用语言的聋儿康复训练环境,如在“秋天的果实”这个主题中,我们学习了《排排坐,吃苹果》这样一个童谣,并把它设计成了游戏活动:三个聋儿到老师家里去做客,老师请他们吃苹果,然后三个小朋友坐成一排,表演吃苹果,另一组聋儿在这个时候学说童谣:“小朋友,排排坐,吃苹果。你一个,我一个,弟弟睡着了,给他留一个。”聋儿在这个活动中很自然地学习了童谣,进行了表演,理解了童谣的意思,在游戏中学习了语言。
  四、编一编,比一比,提高聋儿的语言运用能力
  当聋儿说童谣达到一定程度时,编童谣就成了一件有意义的事情,因为它不但能展示聋儿的语言水平,而且能体现聋儿活学活用的能力和创新精神。
  在1+X+Y模式中,“生成课程”是一种辅助形式,强调在课程形成过程中康复教师要根据具体的教学情境,结合聋儿的兴趣和需要,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如在康复教学案例《张家爷爷有条小狗》这首童谣中,童谣的内容是这样的:“张家爷爷有条小狗,名字叫小花,名字叫小花,它的名字叫做小花。”聋儿学会这首童谣以后,兴趣有所减退。这时老师灵机一动,进行了这样的教学设计,她引导聋儿将童谣中的部分名字替换,编出许多不一样的童谣,如“我们班上有个男孩,名字叫文文,名字叫文文,他的名字叫做文文。”引导聋儿亲身参与,并将身边的同学甚至是自己的名字放到童谣中,由大家一起表演,他就觉得特别开心。在此基础上,康复教师融入了“响度和音调的感知”(听觉康复)、“口部运动”(言语矫治)、“什么叫什么”(语言教育)等内容。
  总之,在聋儿的语言康复训练过程中,聋儿从学童谣、说童谣、演童谣,到编童谣,一首首童谣在聋儿集训课堂上绽放光彩,对激发聋儿说话的兴趣,促进对语言的理解,起到了积极作用,为聋儿早日回归主流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季佩玉,黄昭鸣.聋校语文教学法.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09.
  [2]周兢,李绍株.聋儿早期康复教育.南京大学出版社.
  (作者单位 湖南省株洲市特殊教育学校)

推荐访问:童谣 康复 做出 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