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奥数训练的几点体会】体会奥数观察规律巧填数

  摘要:小学奥林匹克数学是一种高层次的,能够开发学生智力的的课外教育活动。小学奥数越来越受到学校、家长及社会的密切关注。其不仅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兴趣、发展数学才能。总结多年教学经验,谈谈奥数训练的几点体会。
  关键词:小学奥数;训练;技巧;体会
  
  一、培养孩子的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数学是一门很美的学问,如果能感受到它的丰富、有趣,我想,每个人都会爱上它。没有哪个学生是学不好数学的,我们在培养孩子的思维和学习方式时,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孩子对数学的兴趣,有了兴趣才有主动性,才能更自主地去探索美妙的数学花园。
  首先一定不要流露出“奥数如何如何难学”、“奥数如何如何枯燥”、“为了升学你不得不学奥数”之类的语言;其次要注重及时的引导和鼓励,比如哪怕孩子只取得了一点点的进步,也一定要鼓励并且让孩子感觉到自己越学越聪明;最后进行相关竞赛,挑战会大大的刺激他们的兴趣与积极性。
  二、解题时应注意解题方法和技巧的训练
  1、等量代换。小学语文课文中的“曹冲称象”就是用了“等量代换”的方法。两个完全相等的量,可以互相代换。解数学题,经常会用到这种思考方法。
  例如:百货商店运来360双运动鞋,分别装在3个木箱和6个纸箱里。如果3个纸箱同1个木箱装的鞋一样多,每个木箱和每个纸箱各装多少双运动鞋?
  提示:我们根据“3个纸箱同一个木箱装的鞋一样多”,把纸箱换成木箱,也就是说,把360双运动鞋全部用木箱装,不用纸箱装。根据已知条件,6个纸箱里的鞋刚好装满2个木箱,再加上原来已装好的3个木箱,一共是5个木箱。这样,题目就变为“把360运动鞋平均装在5个木箱里,平均每个木装多少双运动鞋?”可以求出每个木箱装多少双运动鞋。也就能求出一个纸箱装多少运动鞋了。
  2、化大为小找规律。如果碰到一些比较复杂或者数目较大的问题,一时感到无从下手,我们不妨把问题尽量简单化,在不改变问题性质的前提下,考虑问题最简单的情况(化大为小),从中分析探寻出问题的规律,以获得问题的答案。这就是解数学题常用的一种方法,叫做归纳,我们也可以叫做“化大为小找规律”。
  例如:8条直线最多可把一个长方形分成多少块?
  提示:先不考虑10条直线,而是先看1条、2条、3条直线能把一个长方形分成几块?
  
  
  
  
  第一条直线:分成2块
  第二条直线:分成2+2=4块
  第三条直线:分成2+2+3=7块
  通过分析我们就会发现这样的规律:8条直线最多可把一个长方形分成2+(2+3+4+5+6+7+8)=2+35=37(块)
  这就是说,8条直线可把长方形分为37块。
  3、移多补少。在解决有关求“平均”的问题时,我们可以用“移多补少”的办法,使每份数量都相等。
  例如:某机器厂装配农用三轮车,第一天装配60台,第二天比第一天多装配8台,第三、第四两天装配台数是第一天的2倍多4台,平均每天装配多少台?
  如果用常规解法就是用四天装配总台数除以4,综合算式为:[60+(60+8)+(60×2+4)]÷4=63(台)
  采用移多补少的方法,假设每天都装配60台,那么四天一共多装配8+4=12(台),把这12台平均分成四份,12÷4=3(台),因此,平均每天装配60+3=63(台),综合算式为:60+(8+2)÷4=63(台)
  4、找隐含条件。应用题中的隐含条件,往往是分析问题的突破口。所以,审题时如果感到条件不足,你不妨提醒自己:再看看有没有什么隐含条件?
  一个家庭由丈夫、妻子、女儿和儿子组成,他们的年龄和是78岁。丈夫比妻子大4岁,女儿比儿子大2岁。4年前这个家庭成员的年龄和是60岁。请问:这个家庭成员现在的年龄各是多少岁?
  隐含条件,可以推知:儿子今年才2岁
  由“女儿比儿子大2岁”可以算出女儿今年是:2+2=4(岁)
  从而可知,丈夫与妻子现在的年龄和是:78-(2+4)=72(岁)
  由他们的年龄差是3岁,容易算出丈夫今年是:(72+4)÷2=38(岁),妻子今年是:72-38=34(岁)
  5、分析因果关系。分析,也就是要会抓住结果找原因。我们解数学题,也应当学会这种顺藤摸瓜,分析因果关系的本领。
  例如:用一个杯子向一个空瓶里倒水。如果倒进2杯水,连瓶共重360克。如果倒进7杯水,连瓶共重760克。一杯水和一个空瓶各重多少?
  我们先把两次倒水的情况作一次比较。
  从水和瓶的总重量来看,第二次比第一次重了“760-360=400(克)”,怎么会多400克呢?因为第二次比第一次多倒了“7-2=5(杯)”水。这样,我们就容易求出每杯水的重量为:400÷5=80(克)。从而空瓶重量360- 80×2=200 (克)
  总之,在小学奥数的训练中我们要激发孩子学习数学的兴趣,让他们掌握解题的方法和技巧。并且要培养孩子们的创新精神,开拓多项思维,最终达到全面提高学生数学素养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夏忠. 小学“奥数”训练三必要[J]
  [2] 沈东波. 从初中数学练习题看小学奥数学习[J]
  [3] 李玉美. 浅谈小学奥数训练的几点体会[J]
  
  

推荐访问:几点 浅谈 奥数 体会